人物:于逖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引用典故:韩康 于陵子 五株柳 蓬蒿 王霸思隐
累荐贤良皆不就,家近陈留访耆旧。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
清冷池水灌园蔬,万物沧江心澹如。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一作元)对一床书。
昨日公车见三事,明君赐衣遣为吏。
怀章不使郡邸惊,待诏初从阙庭至。
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
故园壁挂乌纱帽,官舍尘生白接䍦。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藜羹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贻故人耻。
引用典故:易水别 抱关 上蔡门 渭川 朱亥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㕙兔何足言。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裴生览千古,龙鸾炳文章。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
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耻作易水,临岐泪滂沱。
予同生继夭。憯戚所萃。已未岁夏六月。旅寄韦城。忧伤感疾。肿生于左胁之下。弥旬不愈。楚痛备至。友生于逖张南容在大梁闻之。以言于方牧李公。公予之旧知也。俯垂惊嗟。远致是散。题曰莲蕊。命和以苏。用附肿上。又覆以油。帛以羃之。其瘳如洗。一夕复故。感恩叹异。于以赋焉。
彼散维黄。曰莲之蕊。
有轻其质。如雪伊洒。
君子赉焉。厥疾遄已。
揆艰疾之永戚。矧羁孤之远情。
谅积悲而成疢。爰彼肿而斯婴。
遘徂夏之赫曦。蹇忧虞于此城。
堆以壅蓄介于腰腹。如烟斯焮。
如虿斯触。靡宵靡昼。
莫获偃伏。亦既浃辰。
寘予于毒。惴然其恐兮。
如集于木。幸于张之久要。
干至贵而为言。感知已于名公。
降踰涯之厚恩。旅信宿以问至。
致良散以斯存。于是滫以苏膏。
羃以油帛。兹焉涂附。
未始竟夕。有瘳如神兮。
厥痛斯涤。彼挂帆而奔驷。
曾莫速乎灵迹。虽兼金与制锦。
岂厥价而能敌。异哉。
讨奇篇于绿帙。搜秘卷于青囊。
奚要术之备列。独无闻于此方。
苟佳名之是徵。乃菡萏之馀芳。
原夫托根清泚。敷蘤馨香。
宜蠲秽而荡邪。救吾人之疾疡。
于以用之。终然允臧。
恺悌君子。德音不忘。
昔禽蛇之见拯。尚有答于随哙。
矧圆首之为贵。聿称灵于覆载。
惭力微而施重。惧陨坠于酬戴。
莲之蕊兮。永以为佩。
救物智所昧,学仙愿未从。
行藏两乖角,蹭蹬风波中。
薄宦耻降志,卧痾非养蒙。
闭关涉两旬,羁思浩无穷。
鸑鷟何处来,双舞下碧空。
离别隔云雨,惠然此相逢。
把手贺疾间,举杯欣酒浓。
新诗见久要,清论激深衷。
高馆舒夜(一作夏)簟,开门延微风。
火云赫嵯峨,日暮千万峰。
遥指故山笑,相看抚号钟
声和由心清(一作亲),事感知气同。
出处未易料,且歌缓愁容。
愿君崇明德,岁暮如青松。
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
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
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
长安如梦中,云山万里隔。
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
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
昨日东楼醉,绿杨正可折。
今兹大火落,已属流芳歇。
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
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
李斯上蔡门,穷途方恸哭。
张翰江东去,清风洒兰雪。
世路今太行,非时将安适。
结心寄青松,千春卧蓬阙。
且复命酒樽,浩歌待明月。
注:右一酬崔五郎中二早秋赠裴十七三玉真公主别馆四塞下曲其四五岘山怀古六古风其五七送陆判官八望夫山九登敬山亭南望怀古十苏武十一赠从兄少府十二赠韦秘书十三鲁中东楼醉起十四书怀寄从弟十五将游衡岳过双松亭十六送崔十二游天竺十七玉壶吟十八淮南卧病书怀十九赠别从甥高五二十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二十一留别于十一兄逖二十二古风其五十四二十三送张舍人之江东二十四别鲁颂二十五拟古其七二十六拟古二十七望黄鹤楼二十八天台晓望二十九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三十春日醉起言志
① 同治本题作《送二子璞瑕归四峰兼戒示山中诸子》。
天皇丁酉,五月之吉。
二子南征,仆夫是敕。
渭氏曰都,二子于逖
是尔龄稚,是尔稚识。
如彼卵鹪,曾未习翼。
如彼孽梧,曾未孽植。
乃尔于逖,离训日夕。
逖矣行矣,胡不日惕。(一章)

日惕则那,尚念尔祖。
我肇有家,祖作之祜。
祖之肇祀,实维轩辕。
载嗣帝喾,实配姜嫄。
时维姜嫄,实震后稷。
至于公刘,实农家室。
我祖启迹,稼穑是职。
嗟嗟小子,念尔祖德。(二章)

念祖则那,至于霍叔。
不克公厥心,贻忧宗室。
不克孚厥兄,贼戕肉骨。
不克嗣厥世,自诒伊戚。
我祖是胤,敢不祖念。
我祖是念,曷敢则曰,覆辙是践。
敢则不曰,懿德是宪。(三章)

是宪则那,祖德则远。
去病之勋,子孟之忠,汉臣之选。
汉东之谞,翊善不倦。
徂唐踰宋,狄污中土。
我祖播迁,南雄是处。
粤宋之季,南海是旅。
我祖南旅,实自担负。
嗟我孙子,念祖担负。(四章)

念祖则那,岂曰负担。
宋元之季,我祖婴多难。
我明肇祀,我祖试多难。
起家育鸭,人之言曰,是凫鹜氏,实肇有家。
起家粥布,人之言曰,是泉帛氏,实肇有家。
正统之难,黄贼覆我家。
我祖抗贼,是灾我家。
贼平旋归,乃复有家。
尚念尔祖,茕茕保有家。(五章)

尔小子行矣,尚念尔祖。
稼穑艰难,勿忘本始。
勿忘负担,职力是耻。
勿忘粥布,资生之理。
勿忘焙鸭,起家之始。
勿忘抗贼,家运中否。
兢兢视履,毋忝尔祖,尔源尔祉。(六章)

尔小子行矣,尔敬尔身。
尔视尔听,尔动尔言。
勿欺尔心,以辱尔亲。
尔脩尔身,循圣训则。
尔脩尔身,作世准极。
近一家则,远百世式。
勿罟尔名,闇焉尔惕,念尔祖德。(七章)
驻銮晴及节(驻杭州晴将及旬),回跸雨沾春。
先后连四省(浙江于回跸前夕及次日得两在京王大臣奏报于三月十二日京师得雨二寸馀兹国泰奏报山东于十一十二两日济南等八府济宁等二州普被春膏自三四寸至五六寸不等荣柱奏报河南于十一日自昼及夜甘澍优渥四野深透十二日两势未止云气甚广云云),渥优总上旬。
麦麰资粒实,禾黍起耕耘。
所幸殷勤望,诚叨被泽均。
⑴ 十三日杭州回跸两诗云更因望齐冀渥泽可叨均今果据山东河南同日奏至惟直𨽻尚未报到想近在邻疆自可均叨渥泽
(腊月初二日)(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冬雪方优被,腊霙欣继施。
天恩真渥锡,佳信况频驰(今冬各省雪泽应时沾被近日据刘峨奏保定会城于十一月廿一日得雪五寸后廿四日又得二寸并顺天府及各府属八十八州县各得雪自三寸至八寸不等又明兴兰第锡等奏山东历城等九十三州县于初九十一廿一日各得雪二寸至六寸不等又毕沅江兰等奏开封等九府四州各所属于廿一日得雪五寸至八寸不等省城积雪与前次未融者竟至盈尺又吴垣奏湖北省城及汉阳等四府属均于十一日得雪二寸至四寸不等又浦霖奏湖南省城及武陵澧州等六州县均于十一二日得雨雪二寸至八寸不等又伊桑阿奏山西太原等九府平定等五州属于初九十一十六二十日各得雪三四寸又闵鹗元刘墫等奏江宁苏州等八府通州海州各属于初九十一廿一二日各得雪二三寸徐州属铜山县至盈尺有馀书麟奏安庆及各属于十一二日得雪二寸馀天膏优渥各省无不普遍披览之馀实深庆忭)
五寸复重积,一旬正契期。
敢言称氾胜,惟益励勤寅。
安徽巡抚书麟奏报得雨诗以志慰(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南省率蒙泽,亦曾报歙徽。
几州仍望切,四寸略云稀
兹乃称透足(兹据书麟驰奏二月初七初九初十及十一等日省城又连得雨泽自十二起连朝彻夜细雨断续相间至十五日更加绵密入土十分深透现犹未止此次阴雨连绵势甚广远可期一律优沾并据近省之桐城等各州县均报于十一二日得雨相同其从前未得雨之宁国等州县亦据续报得雨农田甚为有益至尚未据报得雨之毫州等处仍传谕该抚令其查明速奏),稍为慰远希。
恐如去年况,益慎凛宵衣。
⑴ 书麟前次奏报安庆省城于正月廿三四日得雨四寸其近省各属亦有沾三四寸不等者
⑵ 上年安省亦于二月初旬得雨乃因夏秋雨水缺少以致歉收此次虽获春膏仍望接润因传谕书麟不可因慰志满其未甚沾足处有应酌借籽种及平粜接济者仍令查明覆奏
河北每遭旱,春霖后复乾
绸缪奏夙阅,优渥报今看(兹又奏称开封省城于十二日午后澍雨连宵极为深透随又据河北彰德府属之安阳汤阴临漳林县内黄卫辉府通属怀庆府通属各县先后禀报于十一二三四等日得雨三四五寸至深透不等所有雨泽偏润之秋禾固资长发即被旱之区尚在立秋以前均可赶种荞麦菉豆杂粮等项其开封通属并河南府属之洛阳等九县南阳府属之裕州叶县汝州暨所属之伊阳陕州暨所属之灵宝卢氏等厅州县得雨先后分寸情形亦复相同览奏实深欣慰)
尚有不齐者,勿为侥倖观
秋成虽可望,莫俾向隅叹。
⑴ 豫省河北三府向年每易被旱今岁自春间得雨之后仍复艰泽嗣于四月下旬该抚奏报三府内虽有二十馀处同时得雨究多未能沾足
⑵ 先是因河北三府缺雨降旨截留南漕三十万石运往备用又将麦收歉薄之处新旧钱粮概予缓徵并借给籽种口粮资其耕作既又虑其旱象已成驰谕穆和蔺如尚有须抚恤之处应即先事绸缪据实奏闻嗣据奏请将三府内安阳等二十五县缓徵钱粮俟秋成后徵收者缓至来年麦收后起徵并将应徵本年漕粮米麦豆三项同上年汤阴等十三县缓徵之米豆二项均缓至来年秋成后起微或临时再分限带徵以纾民力其有应行酌加借给籽种口粮之处统俟勘明分别奏闻又河以南有应徵米豆五万馀石亦请停运留以备用等语已即如所奏允行令其实力妥为赈恤务俾小民得沾实惠
⑶ 河北三府此次沾泽普行赶种杂粮秋成或有可望但其中得雨分寸及人力耕种必尚有不齐之处倘地方官因现在情形心存侥倖经理或未周妥向隅之叹又不能不为缱念耳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