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辜胤奇

相关人物:共 54 位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顾云程(1535年—1608年),字务远,号襟宇,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
应天府乡试第二十三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八十三名,登三甲第一百一十五名进士。
授浙江淳安县知县,调嘉兴县,十三年七月擢云南道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十七年二月升贵州布政司右参议分守思仁,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一年七月升四川右参政,转左参政,十一月调山东左参政兼佥事、整饬霸州,二十七年正月升为山东按察使、管永平道兵备事。
二十八年四月升河南右布政,永平士民保留,留任山东右布政,照旧管事。
三十五年官至南京太常寺卿。
卒年七十三。
程宗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程宗伊,字道鸣,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民籍。
山西乡试第四十六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二名,登三甲第二百三十八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升任本部员外郎、郎中,两督永平粮储,升江西副使后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毓阳(1546年—?
),字春裕,陕西延安府绥德州人,民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陕西乡试第五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九名,三甲第九十九名进士。
四年任山西静乐县知县。
十一年八月行取工科给事中,十二年八月出为河南按察司佥事,十五年二月升湖广右参议,十六年五月升湖广按察司副使,调山东副使、兵备永平,十九年正月调补整饬开原等处兵备。

人物简介

维基
樊东谟(1551年—?
),字伯明,号昌南,陕西西安府华州蒲城县人,军籍。
乙酉乡试二十五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七十二名,登二甲第四十二名进士。
刑部观政。
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出为直隶顺德府知府。
二十三年十二月升山东副使、永平兵备。
二十九年七月起复为山西副使、大同兵备,驻札左卫,三十年十二月以三年考满,升山西按察使、大同阳和兵备道。
三十三年十二月以阅视加恩,升山西右布政使,三十四年四月转左布政使,四十年九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人物简介

维基
武之望(1552年—1629年 ),字叔卿,号阳纡 ,陕西临潼人,医学家,同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中戊子科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次年联捷己丑科进士,曾任霍丘、江都知县,擢吏部考功司主事,调文选司等职,以忤当路,改南京兵曹,归里闭门讲学,远近争师事之。
后官山东副使,备兵海盖,调永平,台头营缺饷,兵噪城下,佥议藉府县别贮给之,之望持不可,曰:万一别营效尤,又何以应?
自临城以温言慰散。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升南京通政司右参议,四十六年八月升南太常寺少卿,十二月改南太仆寺少卿,四十七年升南太常寺少卿,五月以疾乞休归。
天启二年(1622年)起调北太常寺少卿,三年四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九月升太常寺卿,四年三月出任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
弹劾总兵毛文龙之骄,有登抚可裁一疏。
吏部尚书李宗延等言登抚武之望与镇臣毛文龙形迹既已稍分,精神终难强合,武之望调南京别衙门用。
五年十二月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六年八月以疾乞休归。
晚年在崇祯初以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士卒缺饷谋作乱,乃廉治其魁,一军肃然。
不久卒于官。
陈辅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明扬州人,字九室。
万历十六年举人。
永平同知,转饷出关,驻沈阳。
天启初,后金兵破沈阳,自刭死。
谥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明陕西凤翔人,字大来。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临漳知县,筑长堤御漳水。调河内,凿太行山,引沁水灌田数万顷。迁工部主事。泰昌元年,累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为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天启元年辽阳之战,清兵破城,应泰佩剑印自缢。
维基
袁应泰(?
—1621年),字大来,号位宇,陕西凤翔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东林党人。
袁应泰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授临漳知县,任内筑长堤四十馀里,捍禦漳水,溉田数万顷,使邻近的州县也享其水利,治绩冠绝两河(河南、河北)。
迁工部主事。
后又升任兵部武选郎中,任内清理了数百个假冒世职骗取恩赐的人。
后来又被下放地方出任淮徐兵备参议。
当时山东正值大饥,袁应泰开设粥厂救济流民,并以工代赈,使饥者尽得食。
应泰又挪用了额外税收和漕运杂费去赈济灾民,故而被户部弹劾他擅自使用官粮,因而袁应泰放弃升迁的机会以疾辞职回乡。
万历四十六年十月,起用河南右参政,明年三月又升为永平兵备按察使,任内练兵缮甲,修缮永平城防,又积极支援关外所需的饲料、火药供应,深受时任经略熊廷弼的信赖。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擢升至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
一个月后,代熊廷弼经略辽东。
袁应泰处理民政号称「精敏强毅」,但为人不知兵事,规画颇疏,刚上任便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蒙古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非常反对,但袁应泰不听。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日,后金军队进攻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等出城野战,战败而还,沈阳城也因之前投降袁应泰的内应叛将叛卒充当了后金内应而沦陷,而赶往救援的总兵陈策、童仲揆等也在浑河之役中战死。
得知消息的袁应泰于是下令集结各处军队于辽阳坚守,又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火炮,严阵以待。
三月十九日,努尔哈赤果然以大兵来攻,袁应泰先是和总兵侯世禄、朱万良等出城五里野战,但惨败而回,后金军队又陆续击败诸将兵。
袁应泰于是回城与巡按御史张铨等分陴固守,但不少官员开始私下逃跑,人心已散。
后来清军再攻城并从成功从小西门涌入,在辽阳城东北镇远楼督战的袁应泰知道大势已去,便向张铨说「公无守城责,宜急去,吾死于此」,说罢随即自缢而亡。
他的仆人唐世明也纵火焚楼殉主而死。
朝鲜则误传为自焚而死。
所部巡按张铨、按察使张昌国等被俘,不屈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38 【介绍】: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词学图录
孙承宗(1563-1638) 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人。明末名将,中极殿大学士,为魏忠贤所谗,罢归。清军陷高阳,自经死。南明弘光时谥文正,清乾隆时谥忠定。作文属笔,如蛟龙屈蟠,江流竞注。为诗卓荦沉塞,元气郁盘。词粗犷豪迈,为烈士之壮歌。有《高阳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累官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再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赠太傅。有南阳集。
维基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西庄村人。
明朝政治、军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致仕后与清军战斗殉国。
谥文忠,清朝改谥忠定。
孙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
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
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
万历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孙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
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喜欢跟老将及退役兵卒究问险要边情,史称“伏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因而“晓畅边事”。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
万历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万历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万历四十八年,矫旨遗诏废矿税、发内帑。
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期间与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相交甚善。
不料明光宗继位仅一个月即驾崩,年仅16岁的皇长子来不急册为太子即仓促继位,即明熹宗,孙承宗继而做了熹宗的老师。
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
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
经东林党人推荐后,熹宗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至辽东勘查。
据说与经略王在晋争执,熹宗将王在晋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以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以为“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
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监阵,而以文官拨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
此极弊也。
今天下当重将权。
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
”期间大胆起用袁崇焕、孙元化、鹿善继、茅元仪等人,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后金当时与察哈尔部交战,并未进攻明朝。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为孙承宗所鄙视,同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马世龙因冒进兵败,魏忠贤以孙承宗不附己,借口马世龙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军用物资,参劾孙承宗。
十五日,熹宗批准孙承宗回籍养病,后以高第代为经略。
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长城,进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复用孙承宗。
袁崇焕被执下狱后,孙承宗力保祖大寿,复用孙承宗为督师,移镇山海关,修建入海长城之「老龙头」,且于建后由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题字「宁海城」于「老龙头」城楼上,辽左得以粗安。
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克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明人史称“遵永大捷”。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清军攻大凌河,祖大寿坚守城池,命宋伟、吴襄救援,二将阵前不和,张春的援军也被击溃,祖大寿被逼杀何可纲而降清。
明思宗因此罢孙承宗官。
家居七年。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长城,犯保定,攻高阳。
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
孙承宗被俘,望阙叩头,投缳而死。
明思宗闻讯,追复其故官,给予祭葬。
南明弘光帝时,予谥文忠。
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专谥忠定。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熙,大英子。
万历癸丑丑进士,历官永平兵备。
维基
朱本洽,字叔熙,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郎中,万历四十七年出知真定府,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备兵永平
墓在三保十五图。
崔儒秀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名一作秀儒。明河南陕州人,字儆初。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官户部郎中,万历末,迁开原兵备佥事。后金兵攻辽阳,分守东城,兵溃自杀。
维基
崔儒秀(1570年—1621年),字士表,别号儆初,河南陕州东阳村(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峡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中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举人,再中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除山东掖县知县,得罪要人,屏居数年,补绛州知州,又降调翼城县,曾剿灭大盗。
升刑部山西司主事。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左迁文安县知县,再入为户部云南司主事,历贵州司郎中,管永平粮储。
迁山东开原(今辽东铁岭市)兵备佥事。
当时开原已经被后金攻下,崔儒秀自费招募八百壮士,慨然赴任。
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被围,崔儒秀分守卫东城,矢集如雨,士兵溃散,崔儒秀痛哭,戎装向北敬拜后上吊自杀。
朝廷追赠光禄寺卿,再赠大理寺卿,赐建湣忠祠。
著有《乾象考》、《兵政三式》、《武经窥豹》、《将略微言》诸书。
天启元年辛酉(1621)三月二十日死,距生隆庆四年庚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得年五十有二。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