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尹任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长啸激昂眄宇宙,胸中五岳高崚嶒。
堪嗟古来翰墨徒,崎岖嶒嶝纷相承。
草堂杜老岂虚语,有命似被文章憎。
士生天地异凡庸,才气落落云霄凌。
萤窗游艺不暂停,盈床典坟神所凭。
心期直拟燠皇猷,岂欲媚世求誉称。
词源倒流三峡水,文彩万丈神光腾。
天孙云锦脱尘机,绿池波净披荷菱。
英名共许华国手,金马玉堂身宜登。
如何不遇扬得意,飞诏永断天门徵。
一官未授颜已衰,垂簪白发空鬅鬙。
饥寒困苦何足道,人间祸患纷相承。
平生所负反为祟,悲吟到处愁难胜。
萍蓬飘迫竟莫补,后来祗得骚人矜。
奇才岂是害身物,古来穷阨何相仍。
治安贾生落长沙,春秋董子江都丞。
柳江又见子厚老,昌黎揭扬罹炎蒸。
寒郊贫岛未须言,吟哦有似蛟与蝇。
独怜谪仙李翰林,风仪轩豁南鸿溟。
调羹御床未为贵,夜即万里山千层。
知音杜陵有布衣,一生自许金兰朋。
应怜坎轲寄幽愤,诗词苦楚非宽弘。
流传千载指为例,骚林遗诵悲填膺。
穷乡今日一书生,十年映雪邻山僧。
高风纵未涉古人,奏技岂让时辈能。
胡为奔走困风尘,名参荐书犹未曾。
长吟聊复䜣不平,搦毫尽日心兢兢。
按:王若曰国家值不幸之运。群凶肆毒于曩时。人心有难诬之理。公议获伸于今日。谕予意于中外。昭国是如日星。在辰巳之两年。恸勋华之继陟。奸人不逞。祸心无厌。尹元衡以猰㺄之性。稔鬼蜮之谋。既凭肺腑之亲。兼据城社之势。挟私憾于尹任。久怀吞噬之志。顾所惮者储宫。未试贼害之术。嫌成大小之说。渐非朝夕之故。谓武夫之何知。乃狺然而旁伺。当仁庙在位之日。无间可乘。及龙驭宾天之后。惟意自恣。明庙以介弟入承。统绪攸正。文定以母后权临。宗社是赖。有血气者共戴一天。为臣子者孰怀二心。敢造言于无疑之地。实欲逞其积愤之凶。元凶豺咆。群奸猬起。芑与百龄。迭为心腹。磁及顺朋。互相羽翼。托密旨以䝱外朝。屡被台臣之折。遣妖妾而憾内听。潜成市虎之谗。欲加罪而难其名。始倡不自安三字。旋聚谋而为之辞。终陷大无道重典。柳灌,柳仁淑。顾命元老。帷幄名卿。咸守正而不挠。以异己而就戮。琉亦何辜。任之近属。亡命祗偷生。讵望视死如归。被孽非自作。实缘指无为有。构成祸阱。文致大狱。诱德应而免死。俾诬其服。教毛獜而谎言。遂以为證。诪张眩惑。锻鍊罗织。畏清议之间发。掩众正而尽刘。至于凤城君之罹祸。亦由金明胤之诬捏。流言无根。成王之所未及知。谗人罔极。慈母之所以见疑。致维城之斯坏。虽同气而莫保。尤有痛焉。不忍言者。梓宫方临。外家之血肉狼藉。囊书伪撰。内庭之拷掠惨毒。非惟肆诬于内殿。实是幸祸于孝陵。有擢发难数之罪。无一毫可记之功。䝱制君父。敢歃铜盘之血。污辱宗祊。至勒铁卷之名。虽计谋极其巧密。而党类自相矛盾。许磁叹鬼神之难诬。仍致投荒。齐仁悔小人之不免。竟被夺勋。郑𥖝争其父顺朋而因忧致疾。元禄谏其叔李芑而逢怒坐谪。败露之形难掩。凶慝之锋未戢。馀祸所及。累岁愈酷。神人之交愤极矣。邦国之不亡幸耳。然而白日中天。云霓渐释。宝鉴当空。魑魅莫遁。肆先王开悟于末年。痛奸凶欺蔽于初服。量移远谪之臣。稍释连坐之孥。雷雨之泽未霈存没。弓釰之痛遽缠臣民。予以渺末之资。叨守艰大之业。仰体皇考之志。亲承慈后之教。当丁卯之权同。收用旧人。逮庚午之庭诤。略采公论。李芑,郑顺明,林百龄,郑彦悫等。夺其官爵。柳灌,柳仁淑等涤其逆名。丁未己酉两年被罪之人。复其职牒。还其藉没。一国之心。虽欲尽革。先朝之事。未敢轻改。顾舆愤之益激。抑天道之必复。矧东朝亲经变故。在当日洞烛情状。乃于一疾之弥留。命雪四人之冤枉。予于是询及大臣。即命还柳仁淑职名。惟琉事体重大。犹且迟疑。第以国言未已。众怒有甚于水火。玉候惟几。慰怀匪在于药饵。事求其是。天不容伪。玆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命给琉职牒。革罢卫社功臣。收其录卷。亟达懿殿。且答群情。不吊降割。未及颁教。罙深摧恸。越玆布告。于戏伸冤讨罪。既终先王之意。开国承家。永绝小人之祸。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闵侯讳季良。字德佐。骊兴大姓。国初都评议使讳开。是我献陵元敬王后季父。有子讳不贪。赠参判。于侯为高祖。曾祖大司宪章节公讳骞。祖迎曙察访讳礼达。考奉先殿参奉讳球。妣东阳申氏。副司果永保之女。即高丽元勋壮节公崇谦之裔。侯三岁失怙。服慈训。能自力习学。数奇不第。晚以门荫登仕。历典狱署,永崇殿社稷署参奉,敦宁府,济用监,缮工监奉事,掌乐院直长。升主济用监簿。再入宪府为监察。践内赡寺,汉城府判官,永平县令。最后拜牛峰县令。以年满七十递来。家食七岁。以万历七年九月己酉。考终于京第。距其生弘治己未。得年八十有一。越三月十一日甲寅。葬于广州庆安里军月罗山子坐午向之原。侯配淑人。曾卜其左。就而合窆。侯资和易。不设崖岸。遇逆境不色愠。追远以诚。至老不摄。喜赈施穷族贫友不靳。此人所难也。淑人昌平曹氏。佥使淑衡之女。训鍊都正汉孙之孙。赋性温惠。承君子。理家室。无违道。先侯十年隆庆庚午六月丁酉殁。享年六十三。生三男三女。男伯曰淑。宣务郎。仲曰混。季曰浚。辛酉进士。甲子文科。今为平山府使。女婿长苏克善。次县监尹时忱。次李汝佖。苏,李皆士人。伯有一女。归进士庆箕畴。仲之男曰友仁,友圣。季之男曰友颜,友孟,友冉,友仲。女适李竑。次适沈说。馀内外孙男女幼者九人。珥于侯家为外属。与浚少时同游学。且联一榜。玆凭侯从子闵正字善之状。叙始终。系以铭。铭曰。
物无忤,宜寿则不忒。
职无旷,宜达而反窒。
惟其有种,后必有穫。
粤稽中宗仁宗两大王继陟。壬人窃国柄。迄明庙末年。士不踣于桁杨接摺。则亦荆棘魑魅尔。当其时名完人者。或长往远逝。以成其完。或时踬时起。仅得其完。若履顺居正。望实兼隆。享用五福。考终于位。不期完而自完者。唯我外王父参赞公其人哉。钦获罪于天。早失怙恃。外王考妣提而鞠之。承训于庭者盖十祀矣。公殁四十三年。而丽牲之石始具。公之诸子姓谓钦齿宅相之列。而曾忝太史。庶几为不朽图。钦谨标公行业。纪之神道。其系牒官历曰。公姓宋氏。讳麒寿。字台叟。号秋坡。其先肇于恩津。有讳明谊。官司宪执端。二世而愉有隐德。号双清堂。高祖曰继祀。司宪府持平。曾祖曰顺年。礼曹正郎。赠弘文馆副提学。祖曰汝谐。安东府使。赠礼曹参判。考曰世忠。加平郡守。赠吏曹判书。皆公推恩也。判书公为权贵所齮龀。宦不达。妣曰李氏。璿派也。朱溪君深源女。朱溪敦学饬行。为燕山所害。李氏亦有士操。胚胎前光。启庆于公。公以正德丁卯生。中辛卯司马。甲午文科。入艺文馆检阅,待教,奉教,赐暇读书。自是践扬馆阁。若侍讲院之司书,文学,弼善,辅德司宪府之掌令,执义,大司宪。议政府之检详,舍人,左右参赞。弘文馆之修撰,校理,应教,典翰,直提学。司谏院之大司谏,吏曹之佐郎,正郎,判书。皆其历也。若承旨则自同副至都承旨。若刑,户,工,礼则为参判判书。若西枢则为同知知事。若京兆则判尹。若经筵春秋成均义禁则皆兼绾。而或一再。或累经。若外藩则为京畿,江原两道观察使。乙巳。以承旨例参卫社勋。丁丑。见镌降秩。俄复之。万历辛巳。终于正寝。正月初三日也。春秋七十有五。讣闻。上辍朝。赐吊祭。官庀襄事。越三月某甲。厝于怀德食藏山坤坐之原。公配平康蔡氏。高丽太师松年之后。大司宪忱之女。有型阃之范。有肥家之德。孝慈而勤俭。贞静而塞渊。媲美于公。并受丕祉。当夫人之世。数闺媛之贤者。必归于夫人。夫人生于正德庚午。殁于万历癸未。得寿七十有四。葬与公同原。育三男四女。男曰应溉。文科司谏院大司谏。娶士人沈镜女无后。曰应泂。文科黄州牧使。先娶郡守李宗孝女。生三男二女。再娶宗室成川守女。生一男。曰应洵。文科弘文馆副提学。娶府使安彦铢女。生四男二女。女长适韩克昌,宗亲府典簿。生五男三女。次适申承绪。开城都事。生二男二女。次适金瞻。文科弘文馆校理。生二男二女。次适俞大脩。文科安东府使。生二男四女。直长兴祚,县监敬祚,郡守荣祚,郡守裕祚,士人李𦭎。牧使之出也。一女夭。敬祚出后大司谏。护军硕祚,别坐孝祚,进士显祚,郡守赵景禛,县监朴就章。副提学之出也。监察楫,博士戭,学生戬,翊赞𢧳,学生𦐂。大司宪尹寿民,郡守姜紞,县监李瑱。典簿之出也。议政府右议政钦,刑曹参判鉴,生员任庆基,坡原都正应福。都事之出也。正字诚立,察访正立,参赞李庆全,士人朴焞。校理之出也。进士景曾,寺正学曾,判决事李愖,参判李尚信,察访金善馀,士人洪卓。府使之出也。内外曾高孙男女至累百人。不可殚记。其制行履迹曰。公弱不好弄。嗜学如不及。乐与先生长者游。旁通诸子百家。有志圣贤之学。与成东洲悌元友。非礼不履。时己卯祸惨。以学为讳。公探索益力。遂为通儒。暨释褐。名论日起。权奸金安老欲兜搅公。饵公以名香龙墨。公以宵人之遗。受以置墙壁间。安老已瞯之矣。嗛其不附已。以事斥免之。安老伏辜。始得用。仁庙养德春官。僚属妙选一世。论者以公为第一。乙巳。仁庙大渐。夜召大臣。宣末命。传位于明庙。明庙践阼。冲幼不及政。文定王后垂帘视事。尹元衡,李芑构尹任起大狱。士林赤矣。公以母夫人年老。不得不趋列。而实与时冰炭。出按京圻。丁岁大侵。又值国恤。诏使相望。赖公施措。民忘其役。公忧愤成疾。疽发于背。阅岁愈剧。丁未。堂兄圭庵公遘祸。临殁贻公书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子女托之。公见而痛伤之。疽乃溃裂。绝而复苏。犹以送终恤孤为念。力疾经纪襄葬无憾焉芑党至欲窜公母夫人废寝食忧之。公引范滂子母事为解。明庙于己未年间。厌元衡所为。擢士流中人置台阁。公其一也。斥永川守沈义俭怙势之状。直邑子受诬者。辛酉。明庙御禁苑设科。典选者取倖臣子及王子君之婿。公抗章罢之。李梁败。公秉宪论。其党长第科罪。士论快之。明庙违豫。公力赞李相浚庆定国本。元衡黜死。公乃当铨。一时名胜。悉加收用。朝野想望。以为太平可期。明庙疾革。宣祖大王将缵大统。诸卿杂议入承仪节。公曰。传云入自端门。万姓咸睹。嗣君当以乌帽白袍。小舆入光化门西侠。群议乃定。退溪李公滉。公所契许。宣祖初载。经筵讲学。多咨于公。三司请复柳灌等爵。削乙巳勋。公亦力陈之。湔枉伸诬。此为之兆也。公姿容玉雪。大耳耸峙。望之如神仙中人。清标拔俗。趣好高洁。早从师友。践履笃实。而深自韬晦。以近名为耻。不为厓异边幅。芬华趋竞。居第服食。一循俭素。事亲尽其爱敬而著于愉色婉容。追远竭其虔诚而形于革恑悒嗳。虽居名宦。恒有超举物外之想。遇山水会心处。辄悠然忘返。仕罢却扫。不憧憧世故。晚以美疢即闲。而忧喜以国。教子弟必以忠孝为先。长姊孀居。事之如母。每痛圭庵无嗣孙。力劝立之。俾不绝世。郭司谏珣。公之石交也。死于乙巳。尸在旅邸。公收而殓之。平生手不释卷。家无媵嬖之私。见子婿登显仕。诸孙满前曰。吾靡德以堪。忌溢戒得。此吾所佩也。取欹器鼎铭。为图自警。书出师表,归去来辞,四箴。朝夕寓目。不以桑榆自画也。公之交游。先辈则有若郑文翼光弼,金慕斋安国。朝著则有若李相国浚庆,金大谏鸾祥。问学则有若李退溪滉,成东洲悌元,郑北窗𥖝,赵龙门昱左右之。东洲曰。天性纯粹者其惟某乎。慕斋曰。端重贞亮者此人也。文翼曰。非但远到。必为福人云。公历事四朝。终始一节。富贵寿考。其卒也上自公卿下逮走卒。莫不嗟悼。岂非全德君子令闻令望。天锡纯嘏者耶。钦当稚昧。睹公坐堂上。鼎茵甚盛。晨昏唱喏。进退日数十人。而皆子姓也。佳辰令节。侍陪欢宴。簪笏拱揖。烂然盈庭。幼妇童孙。袨衣舞䌽。指不胜屈。观者艳叹。咸以为汾阳万石。复见于千载下。盍睹夫水之源于河委于海。山之峙于昆峛于岳乎。有德者有祚。其有自也而然乎。若不肖孙钦之窃禄于朝。以有今日者。亦藉垂荫之馀。铭曰。
种不必穫,成不必全。
公则有之,实得之天。
秩秩而积,用之也裕。
渊渊而淳,发之也度。
享嘏于已,垂祚于后。
身名俱泰,盖壤同久。
惟神其爽,不与魄藏。
铭此贞珉,以垂无疆。
清波足荡漾,况是可人船(船为吾友仲来读书舫,特遣迎予。)
击楫平生意(仲来刻有《击楫篇》。),乘槎直上天(仲来自颜舫曰「浮槎」。)
天末谁能问谪居,感君高义古人如。
莫言团聚为良药,每得京书涕满裾。
苇照明霞秋水平,相呼相应趁和鸣。
同居个个无猜忌,真是人间好弟兄(芦雁)
旅骑三冬不肯行,渔阳腊雪太纵横。
春来合向金鹅馆,消受花间一鸟鸣(花鸟)
绣斧贤劳久,鱼书拔擢光。
馀香留汉署,熟路界辽阳。
疫疠全关瘁,金珠太府疮。
分忧二千石,何以答吾王。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