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景胤

共 8 首
龙潭旧谏议,名场如脱筛。
三年不相见,心下多吝鄙。
虽得一场醉,谁与相汝尔。
音容杳千里,寒暄问景止
韶颜尚无改,雅论冰生齿。
松亭晚酌罢,潭月襟怀披。
世路曲似钩,嗟君直如矢。
风尘一故人,白头犹未死。
何当首菟裘,共脍东江鲤。
紫螮敛朝日,丹花拒秋霜。
摄提贞元英,穑士以涤场。
良月遘皇览,弧矢方重张。
前庭罗嘉宾,中馈陈酒浆。
君子耸高躅,避地羁遐方。
书通获玄秘,道蕴流词章。
轶步周五岳,颢气盖四荒。
华首还班麟,娱景时相羊。
伊昔介胡耇,设醴遇石阳。
官亭致缱绻,历岁同杖乡。
于今憩丘园,子姓繁趋跄。
白鱼跳澄潭,潭水何沧浪。
贱子托末契,登堂进霞觞。
微辞播芳徽,景止安可忘。
曲径将穷处,幽林指法螺。
路疑流水断,门识古藤多。
老衲劳相引,游人不易过。
写经思处士,丘垄近维摩(法螺庵为赵凡夫写经处墓在焉)
自风雅亡。诗道废且千载矣。然后世为诗。唐人最盛。宋人次之。率皆绣绘肝肾。吟弄风月而止尔。独有渊明氏之冲澹。子美氏之恻怛。似近六义之遗。其后有朱夫子独探道理之源。直薄风雅之旨。不可以世代后先。断风调高下者。真知言也。余于平生从事先生之文。及读感兴诸篇。尤不觉懑然心服。悠然起想。不揆鄙浅。敢用韵属和。纵有无盐效嚬之诮。只寓高山景止之怀尔。
赤县环八海,中陆蹠而广。
兴衰足一宇,流水目送往。
虞夏忽已远,千载空俯仰。
圣谟垂洋洋,丹青共炳朗。
探讨有馀地,幸免怠与罔。
学优佐明主,治平可运掌。
镵削石不杀,入云势孤危。
标立将何为,柱天意不微。
其下俎豆事,千秋树纲维。
景止激孤衷,岩台再拜之。
梦踏亭共赋 清 · 李德懋
七言绝句
戊子六月晦。余与尹景止(秉铉),柳运玉(琯),朴在先。憩于梦踏亭。刳拾参瓜。搜在先袖。得白笺。于■得煤。于溪畔得瓷。诗成而顾无笔。余拈淡竹茎。景止■韵府败纸。运玉削酸梨枝。在先嚼蒲芽。写之于荷香蝉音瀑沫之里。童子旁参。曰甲光。曰鼎大。
荷香妙證寂肰心,红鲫摇腮阁瓦阴。
古翠寒蕤林滴滴,天光一线透溪深。
① 剑三口皆以犀角象骨为饰。刻内明者敬外断者义八字。
南冥先生有佩剑,我昔闻之今点检。
三口雕锼犀象骨,一片收藏牛斗燄。
先生千仞凤凰仪,敬义二字神明师。
睹物名言自端的,内明外断成箴规。
不向明庭进尚方,且归空谷威魔障。
此道居然榛塞路,此物亦已花埋光。
小子淹留理馀韵,双手摩挲读遗训。
古来奇宝难为用,至今弊椟终成韫。
请君磨洗净垢尘,为我淬砺生精神。
挂之高堂拟日月,扶竖无限昏沈人。
游头流山纪。发行(丙申) 清末至民国 · 曹兢燮
弱岁喜幽赏,尘土非所安。
神游竟何益,多愧无羽翰。
客居屡寒暑,心期良未阑。
夜与白云卧,朝对青山餐。
天王在咫尺,偃蹇不易干。
岂惟中愧恧,闻者争怪叹。
高秋草木洁,真面逾可观。
策杖出门笑,已在苍霞端(余往来德山四载。约居住近二年所。天王峰可跃而扪也。而因循未一登。今年夏留此将又十旬。始克与诸公议既定。书禀于家亲。则复曰必不得已。慎勿徒然。当有以资吾卧游也。乃以八月十六日。同诸君理行。曹秉镇景止,渊兢夫,钲淳声粲,秉洛景源,庸相彝卿,秉德明叔暨余并七人。酒膳衣装略具。又约山阴诸友。以是日期集于大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