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释法施。姓江。武当人。少而弘直。神智难测。形无定方。出处不滞。游巴陵显安寺。娑罗树下宴默。而人亦莫之顾也。依荆南记云。晋永康元年。僧房床下忽生一树。随伐随生。如是非一。树生逾疾。咸共异之。置而不剪。旬日之间植柯极栋。遂移房避之。自尔已后。树长便迟。但极晚秀夏中方有花。叶秋落与众木不殊。多历年稔人莫识也。后外国僧见攀。而流涕曰。此娑罗树也。佛处其下涅槃。吾思本事所以泣耳。而花开细白不足观采。元嘉十一年。忽生一花。形色如芙蓉树。今见在此。亦一方之奇迹也。隋末丧乱。称兵非一。萧铣时为罗县令。施拊背指巴陵城曰。此天子城也。后果王之米极平贱。施诫深藏。人不测其言。于后米斗直万五千。饥馁者众。如此记授来事若指诸掌。赵郡王伐伪梁。铣问。今事如何。施遗双铜筋。铣曰。令我同矣。遂举众归化。百姓咸赖。其德弘矣。尝于江陵北头陀。虎来床侧。人来语虎曰。佛子闭目。虎即低头闭目。斯遇猛兽如家犬者。斯人在斯。诵胜天王一部。静念出观诵而美之。而精进牢强越于常伍。后潜形高迈。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卒】:571—649 【介绍】: 唐雍州三原人,字药师,一说本名药师。姿貌魁秀。少有文武材略,通书史,誉称“有王佐才”。高祖时拜行军总管,萧铣平,招降岭南四十九州,又曾镇压辅公祏军。太宗即位,授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转兵部尚书。破突厥,封代国公,迁尚书右仆射。吐谷浑侵边,复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又改卫国公。卒谥景武。后人录其论兵语,为《李卫公兵法》。
【生卒】:570—649 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初仕隋,累官马邑丞。因见太原留守李渊有异志,欲告发而未果。李渊举事后,欲杀之,李世民救免而入其幕府。高祖武德间,屡与征讨,战功卓著,累官至扬州行军总管。武德末至太宗贞观初,多次率兵出击东突厥,至贞观四年(630)破之,俘颉利可汗,北方得以安宁。封代国公。八年,又出击吐谷浑,次年平之。其后谢病不出。后改封卫国公,图形凌烟阁。卒谥景武。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昭陵碑录》卷中有许敬宗所撰之碑。著有《卫公兵法》。另传《李卫公问对》3卷,后世或疑为伪作。《日下旧闻考》卷一一六、《盘山志》卷一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诗续补遗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仕隋为马邑郡丞。太宗召入幕府。从平王世充萧铣。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贞观中拜刑部尚书。以本官兼检校中书令。封代国公。加左光禄大夫。拜右仆射。图形淩烟阁。进位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二十三年薨。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景武。
人物简介
【介绍】: 唐安州安陆人,字嗣宗。儿时与李渊同学。隋炀帝大业末为夷陵通守。后以黔安、武陵、澧阳三郡归唐,授峡州刺史,封安陆郡公。其辖境与王世充、萧铣接壤,绍之士卒常被虏杀,绍执王、萧部下,皆给资遣之,杀掠遂渐为止。封谯国公,卒。
人物简介
姓岐。襄阳人。少沈密。讷言敏行。人共重之。受具后游历。访道于郑川之命公。卫岳之思公。卒事思公数年。思公谓耀。于实相理观。有玄趣云。及思公唱灭。偶行化巴丘。遇道懿法师。相𢹂西上。卓锡于江陵之道因寺。不出户庭者。十四年。及智者归乡里。尤深向挹。仁寿二年。徙内花寺。别树道场于开圣西。以事禅悦。且诵七佛等咒。尤灵验。人之有疾患者。求之无不效。大业之季。虎暴甚。耀遇虎摩其顶。以语之曰。天下方乱。汝可远去。毋为百姓所苦也。虎暴遂绝。八营贼主扬道生。亦推诚供给。萧铣僭立。仍加延奉。有所施予。辄植悲敬二田。不少储蓄。建龙归精舍于城府。铣尝以兴亡问之。对曰。贫道薄德。不得久为檀越善友。时盖莫测其言也。未几唐兵至。铣亡。耀迁化于武德中。春秋六十。葬开圣智旷禅师塔侧。
人物简介
【介绍】: 唐金州安康人,祖籍陇西狄道,字重光。初仕隋,历始安郡丞。炀帝大业末,城为萧铣所陷,铣署为工部尚书。武德初高祖召,遂归之,授柱国,封始安郡公,拜江州都督,又转桂州都督。守桂二十八年,政尚清简。后入朝拜右光禄大夫、行汾州刺史致仕,卒于家。
人物简介
【生卒】:591—640 【介绍】: 唐宗室。高祖从父兄子,襄武王李琛弟。少沉敏,有识量。拜信州总管,进爵为王。破萧铣,擒辅公祏,拜荆州大总管、扬州大都督。声名盛隆,功勋著,封河间郡王,迁礼部尚书。性豪奢,重游宴,然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暴卒,谥元。
人物简介
【介绍】: 隋末唐初韶州曲江人。隋末群雄四起,乃散财集兵数万,据广、韶两州。入唐,高祖武德五年,率所部降,授韶州刺史。每战必身先士卒。萧铣攻乐昌,坚守御之,累立战功。卒官。
人物简介
释法运。姓邓。荆州长林人。姿容挺秀。有拔群之美。至于算历五行。洞其幽致。传述楚二晦星。以运为一也。后值智旷禅师。诲以出俗之资。便削除俗玩。剃发入道。修学禅要志乐闲寂。别于开圣西北起一道场。如常观行不隔昏晓。尝诵七佛咒等救济。无不辄应。隋末虎暴摩顶曰。天下正乱百姓遑遑。汝可远藏莫为他厌。及八营贼主杨道生承名迎接安置供给。萧铣次立又加奉敬。所获施物即入悲敬二田。又于州内别置道场。号为龙归精舍。铣乃请问兴亡。答曰。贫道薄德不得久为善友。时不测其言也。不久赵郡王恭溯游兵至。又加顶谒兵。又东下图像随身。又留一影令运慈属。允所谓道德之感动也。尝有信心士女。晨夕供施。妖邪鬼怪见必回心。社庙神祇悉参归戒。以武德中化往。春秋六十。葬于开圣寺智旷禅师塔侧。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卒】:595—645 【介绍】: 唐南阳棘阳人,字景仁。年十四,父因事下狱,诣司隶理冤,命作《莲花赋》,下笔便成,属意甚佳,遂雪父冤。后萧铣召为中书侍郎。入唐署为荆州别驾。太宗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以李靖荐,擢拜中书舍人。时国家诏诰及军国大事,文皆出文本。俄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与令狐德棻撰《周史》,史论均出其手。贞观十八年,进中书令。及伐辽,凡所筹度,一皆委之。从至幽州,暴病卒。谥宪。有集。
【生卒】:595—645 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迁居江陵(今湖北荆州)。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善属文,工飞白书。14岁至司隶台为父伸冤,作《莲花赋》,下笔成章,莫不叹赏。高祖朝署行台考功郎中。太宗贞观初,授秘书郎,上《藉田颂》、《三元颂》,其辞甚美,进中书舍人,迁中书郎中,专典机密。预撰《周书》,书成,封江陵县子。后拜中书令。从太宗征辽,至幽州,暴疾而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日宪。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曾预修《大唐氏族志》、《文思博要》。《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集6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高祖朝署行台考功郎中。贞观时累授中书侍郎。专典机密。封江陵县子。拜中书令。从太宗伐辽。至幽州。暴疾卒。年五十一。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