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正伦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0 首
引用典故:丞相扫门人 呼余惊座
窈窕夕阳(一作阴)(一作在),䒠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一作芝)
谈笑光六义,发论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一作华)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① 武德中,天子始作《秦王破陈乐》以歌太宗功业。贞观初,太宗重制破阵乐舞图,诏魏徵、虞世南等为之歌词,名《七德舞》。自龙朔已后,诏郊庙享宴,皆先奏之。
新乐府,并序: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覈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一作王)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太宗尝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今将出之,任求伉俪。”于是令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于掖庭宫西门拣出数千人,尽放归),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一作身)乞效死(李思摩尝中矢,太宗亲为吮血)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一本无则知二字),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一作祚)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⑴ 贞观初,诏收天下阵死骸骨,致祭而瘗埋之,寻又散帛以求之也
⑵ 贞观二年大饥,人有鬻男女者,诏出御府金帛尽赎之,还其父母
⑶ 魏徵疾亟,太宗梦与徵别,既寤,流涕。是夕徵卒,故御亲制碑云:昔殷宗得良弼于梦中,今朕失贤臣于觉后
⑷ 张公谨卒,太宗为之举哀,有司奏:“日在辰,阴阳所忌,不可哭。”上曰:“君臣义重,父子之情也。情发于中,安知辰日。”遂哭之恸
⑸ 贞观六年,亲录囚徒死罪者三百九十放出归家,令明年秋来就刑。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⑹ 李绩尝疾,医云:“得龙须烧灰,方可疗之。”太宗自剪须烧灰赐之,服讫而愈,绩叩头泣涕而谢
咸通十五年三月。侍讲学士右仆射太常孔公以疾辞内署职。其元子左拾遗养疾亦病。逾二旬。太常公疾少间。拾遗疾亦间。又旬日。太常公薨。拾遗哭无时。后七十六日亦终。呜乎。求诸古未闻也。仁表与拾遗同岁为东府乡荐。策第不中等。再罢去。明年偕宴于东堂。宴之日。博陵崔公荛出紫微。直观风甘棠下。表为支使校芸阁书。拾遗始及第。乞假拜庆。新进士得意归去。多不伏拘束假限。往往关试不悉集。贡曹久未毕公事。故地远迨二千里。例不给告。时仆射太常公节制天平军。以是勤不得请。拾遗曰。人之多言。必以我为宴安。讫春不宴。年少乘喜气赤春头。竟不对狎客持一杯酒。人以为难。关试日都堂中揖别同年。径出青门外。经所为从事州入院判案。十日东去。府适罢。贤诸侯争走羔雁。驰弓旌。竟不能致。徵为渭南尉。直宏文馆久之。会大学士出将。竟不就。仆射太常公罢镇居洛中。拾遗伏安定省。不尝言仕宦。旋以万年尉复怗文职。无西笑意。仆射徵拜司戎贰卿。拾遗由侍行乃赴职。越一月。今许昌太傅相国襄阳公为河中。奏署观察判官。假监察御史。故事赤尉从相府得朱绂。公昆仲间有未至者。求里行官。不改服色。人人美谭之。俄转节度判官。从知之道。皎然明白。和而不柔。守而能通。内尽匡补。而外若不知。相君待之异礼。俄拜左拾遗内供奉。呜乎。止于是何也。春秋始卅三矣。惜哉。公至性自生知。虽欲全其礼传于后。开强忍抑。不能俯就。始得疾。不言于人。因晡哭若绝。左右始知有病(句)甚矣。(句)卧垩室中。不复进饘饵。疾益亟。方肯归常所居舍。悉召骨肉迨仆使。唯言仆射公葬时事。指挥制度。必以古礼。戒诲约束。委曲备悉。左右皆泣。公曰。吾平生无纤小不是事。天报我甚厚。使亟得归侍地下尔。盍贺而返以泣耶。吾自遂性。不能无伤。生全大孝。送终设祀。宜益俭削。无以金铅纤华为殉。无以不时之服为殓。吾幼苦学。尤嗜左氏传。所习本多自雠理。宜置吾左右。友人郑休范多知我所执守。相视若亲弟兄。我亦常以所为悉道之。请以志我。彼不能文。必尽其实。言竟。抚弟妹。若将千百里为别者。视妻子。若将一两夕不面者。而恰然其容。如有失而复得。巳而终。呜乎。其善归侍乎。公谢世之月馀日前。与二季处暗室中。忽援毫书廿八字于室内东扆之上。若隐语而加韵焉。曰许下无言夺少年。震而不雨月当弦。风涛渭逆艅艎没。从此无舟济大川。初玉季载考其义。莫究指归。既痛绝手足。若洗然而悟曰。许无言是午字。今岁在午也。震不雨是辰字。其哀瘵至甚。移归院就医是辰日。及奄然之日。验于官历。是上弦日。又应月当弦之谶也。吁。似有所潜受于冥昧间。何悬知之若是也。忆于洛阳里第。始相与定交。公曰。何以契我。余曰。死患难。先禄位。托孤寄命。同休共戚。此义交也。见善相勉也。见利相远也。言之而必行。守之而必固。一旦离此。则攻而绝之。使处世为匪人。殁身无怨言。斯益友也。余将与吾子契之。自是过必相攻。善必相激。相成如恐失。相畏若临敌。虽朝夕共行止。人不以为朋比。亦君子之能贤善诱也。呜呼。公之文之学之精明。道行如雷声日光。无耳目者则不知也。公之讣始闻。人人如有亡。硕生钜贤。心死气脱。道之不行也。天何心焉。公讳纾。字持卿。鲁司寇四十代孙。继继承承。世济不坠。閒生杰出。磊落相望。曾祖岑父。皇任秘书省著作佐郎。赠司空。祖戣。皇任礼部尚书致仕。赠司徒。父温裕。皇任检校右仆射兼太常卿。充翰林侍讲学士。册赠司空。皇妣河东薛氏。族大而显。先司空廿八年即世。公娶京兆韦氏。山东清甲家也。有二子。男曰铁婢。始十岁。甚肖似。忆与公约。生子命名。必如兄弟。愚之子曰后鲁。他日铁婢当以还鲁字之。易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善之教必阐于道儒释。释固无嗣。皇家公家。道儒之馀庆也。公又贤而无禄。其后益大以昌。女少于男。铭曰。
嗟嗟夫君,嗟嗟夫君。
孔圣遗允,颜回后身。
高高者天,幽幽者神。
幽幽不见,高高不闻。
不见不闻,又何足以云云。
北海书名亢其宗,虽摹犹足传奇踪。
已鸣褚籥调欧镛,更拔永戟摧羲锋。
平生鉴赏襄阳公,二宝相避如燕鸿。
青毡阅世傥可逢,定见重合延平龙。
卓卓声名,英英人物,翠壶肯暂遨游。
与君聚散,鸿燕自春秋。
位置六曹上客,挥洒处、文彩风流。
莼鲈好,故乡入梦,留不住东州。

骅骝。
从此去,嘶鸣北向,志气悠悠。
指燕台路近,唾手公侯。
料想春风得意,醉眠韦、杜最高楼。
天付与,男儿事业,姓字覆金瓯(京兆城南有韦曲杜曲杜正伦为相与城南诸杜昭穆远求同谱不许御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旺气故世衣冠正伦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自是城南诸杜不振鸡距集韦曲杜鄠近存长安谚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诗文彩风流今尚)
寄冀襄阳公 其一 明末清初 · 申涵光
七言绝句
烽烟南北总消魂,闻道襄阳近鹿门。
我欲乘舟渡江汉,即今高士几人存。
寄冀襄阳公 其二 明末清初 · 申涵光
七言绝句
置酒高台拟大风,红旗甲马舞儿童。
自从草满春陵宅,汉代威仪想像中。
寄冀襄阳公 其三 明末清初 · 申涵光
七言绝句
河朔音书隔楚烟,十年无泪拜啼鹃。
仲宣楼上休南望,细雨苍梧亦可怜。
欲妆临镜慵,佳趣为谁浓。
尚记帷中密,还如天上逢。
带翻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暗网笼歌扇,芳筵叠酒钟。
欢娱当共保,辛苦尚相从。
云雨阳台路,巫山十二峰。
注:欲妆(杜荀鹤春宫怨)佳趣(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尚记(苏颋和姚令公怀古人之作)还如(张说侍宴蘘荷亭应制)带翻(皇甫松抛毬乐)褥隐(杜甫李监宅)暗网(刘禹锡乐天五月长斋戏之)芳筵(姚合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欢娱(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辛苦(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云雨(孙逖送魏骑曹)巫山(李端巫山高)
欣逢季海。问讯幽居欣自在。
大雅驰声。解挹清芬王秀卿。

难能脱俗。顽钝如今知不足。
花欲重荣。头白甘为小学生。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