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单明诩(?—1629年),字叔赞,号对南,山东高密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乡试中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式己未科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授直隶任丘县知县。任内政绩卓著,入祀名宦祠。改丰润县知县,擢兵部职方司主事。单明诩依附魏忠贤,得以迅速升职。天启六年(1626年)十月,超擢太仆寺少卿。天启七年(1627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同年八月再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添注兵部右侍郎。熹宗驾崩。天启七年(1627年)十月,御史贾继春弹劾魏忠贤党羽,将单明诩与“五虎”中的崔呈秀、田吉、李夔龙相提并论,称其“作令乏簠簋之饰,获转为荣,乃逾期主政,而督抚侍郎,应听自裁,无污白简”。十一月,单明诩被免职。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单明诩卒于家。不久,御史田时震又疏劾前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及御史卓迈之罪。三月,上谕刊布《钦定逆案》,单明诩定为“结交近侍又次等”。
人物简介
林一柱(1574年—1625年),字廷郢,号璞所,福建同安县走马村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林一柱原在扬州为官,后协助平反不少冤案,任湖广御史时,上疏正纪纲。南京东宫失火而毁,林一柱上疏奏请重建孔庙,修复文庙号。后弹劾织造监李实欺压官吏与百姓,认为李实如此必乱天下。天启二年(1622年),林一柱上疏请求李献可赠封追恤之事。天启五年(1625年),御史卓迈疏参熊廷弼急宜斩,因此荐苏琰、佘合中、林一柱赴京升官任用。
人物简介
李应荐(?—1639年),山东东昌府恩县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泰昌元年十月考选,候补御史,天启元年二月补广西道监察御史。后告归。以阉党李鲁生举荐,复除河南道御史,五年四月巡按淮扬,以凤淮扬徐等府州县灾伤,条请蠲折分数。七年三月管京畿北刷卷,条陈京闱切要事宜。八月与御史卓迈同监顺天乡试,寻以殿工加升太仆寺少卿。崇祯元年五月免职,九月以附魏忠贤入阉党逆案,被削职。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兵入山东,李应荐捐资募兵,助恩邑令张贺守城,比城陷,应荐身中一枪,犹率家丁格斗,及被俘,厉声大骂,斫二刀,断一指而死。祀忠义祠。
人物简介
【介绍】: 明陕西富平人,字出孟,号御宿。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初擢御史,直言敢谏,数黜数起。历江西参议、山西参议。崇祯末以言时弊忤当事,罢官归里。大顺军克富平,欲授以官职,不受而死。维基
田时震(?—1643年),字出孟,号御宿,陕西西安府富平县人。时震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陕西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十六名,三甲一百七十四名进士,工部观政,三年授河南灵宝知县,四年本省同考,五年调知光山县。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入为山西道御史,二年巡视十库,巡视西城,疏劾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御史卓迈党逆罪,而请免故御史夏之令诬坐赃,并从之。劾刘鸿训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仰迄罢去。时震以发鸿训私,进秩一等。三年巡按广西。未几,又劾永光及温体仁,忤旨切责。遂以年例出为江西右参议,四年调山西副使,就迁雁平道右参政,七年,以言时弊忤当事,被革职废弃归里。十六年冬,流贼陷富平,授以伪职。顺治二年仕清,补为江西督粮道右参政。时震直言敢谏,触权贵,数黜数起。所著诗文遭兵僰毁于火,馀《御宿奏疏》一册、《履难记》一册,李太史子德序之。
人物简介
常纪,字铭勋,号理斋,承德人。乾隆辛卯进士,历官崇庆知州。殉难,赠道衔。有《爱吟草》。爱吟草·校刻常理斋爱吟草序
爱吟草·序今昭忠祠享祀金川死事诸臣,吾乡常君纪与焉。常君号理斋,家于盛京城北九十里之栖霞堡,为人貌奇伟,性尚忼爽,文思清拔,尤嗜吟咏。余蚤年耳其名,介同学高君惟钦、慈君惺圃以订交。丁丑理斋登进士,丙戌谒选铨曹。时余以计偕入都,因得朝夕过从,纵谈今古,益服君之学识卓迈,殊不可及。既而余以不第去,理斋遂捧檄入蜀。余方以百里其所优为,而以彼清才逸气,遇山水之奇,将大有所发抒,此行为不虚矣。何意不数年而金川搆逆,理斋竟死于贼。余初闻之,窃叹夫豕突狼奔之际,玉石俱焚,不知其临难之状何如也。是时余已入翰林,求之国史昭忠传,则但云登春遇害,别无纪载,此外无可问询,惟付之太息而已。乙未,余以先君忧归里,理斋之弟显斋纯闻之,驰至余家,言已,具衣冠以葬。荷蒙赠恤诸典,请书黄,将勒石表于墓,且以墓门棹楔大字求书。余欣然为之薰沐,敬题署名于后。然意理斋必有著作藏于家,显斋固未之省也。丙申之冬,余特造其庐,以犹子礼请见太翁。至墓所,则已穹碑屹然,翁仲华表,森严壮观矣。再拜哭奠,为欷歔久之。既夕,太翁留宿,乃遍出家人以次环列,语昔岭事。因得悉其在贼中,提刀上马,裂眦骂贼诸情状,不胜惊叹,以为向之所期许,今果不虚。而更痛其埋没于荒山燐火,老亲幼子,哭望天涯。天之位置才杰,何竟如斯也!问其生平著述,则嗣子承武才十馀岁,未能收拾,余又为之抱憾,无可如何。迄于今,理斋之殁,已十馀年矣。嗣子已壮,以荫授直隶之唐县宰,恂谨不坠家声。念余为父执,且曾以著述为问,乃以所掇拾其先人诸遗稿,请为校刻。检之,得爱吟草一卷,乃理斋手订,尚完好。又有武功张洲所撰殉节录一卷,读之且悲且喜,曰:何幸有此!盖自丙戌别后,其身所经历、其才所展布,皆宛然如亲见之;而余曩者所歉然于怀,无可表章,庶藉此以少为之偿矣。乃亟为之校录付镌,并叙其始末,以冠篇端。其馀尚有诗一册,皆未定藁,残阙紊乱,姑俟徐为编缉,以成全璧云。张君洲与余素未相识,观其所叙,录及寄示元亭给谏、应山令二书,惟恐其烈迹湮没,义行笔墨,其于友谊亦笃矣哉。王元亭名猷,义州人,仕终少廷尉。高惟钦名德峻,庚辰孝廉。慈惺圃名国璋,戊戌进士,官农曹。此皆与理斋相契合者,每共话理斋之事,思有所表扬。今乃先后物故,独余以六十有馀之年,与其荫嗣往来,手把遗编,俛仰今昔,可嘅也夫,亦幸也夫。时乾隆五十有三年,岁次戊申阳月,辽阳王尔烈瑶峰氐书于顺天府府丞官署。
甲申之冬,予以计偕入都,凡途次所经,往往形诸吟咏。及在都下时,与诸同人唱酬。后选授西充,途中名胜,亦间有所作。戊子新正时,方锁印无事,因检旧作,失去者已过半矣。用手录其存者,藏之箧衍,聊以志予之夙好云尔。元宵前一日,书于西充官舍。爱吟前草·续刻常理斋爱吟前草序
余所梓《常理斋爱吟草》,乃甲申以来理斋赴选入都,至西充所作。西充以后,军务倥偬,篇什有无,所不可知。而其嗣君衣轩所撮拾于慈氏败簏中者,尚有诗近百首,皆丁丑榜后需次里居,朋友唱酬,流连景物之作。字多蝇头小草,间有阙残,知为未定稿也。而其中深情雅韵,发于自然,足以见胸怀之洒落,学养之深纯。异日感颂在民,临难不夺,盖基诸此,固不可废也。且在衣轩既痛其先人之殁,时方幼冲,今日抱恨终天,无可申慕,而此诗得于故纸中,几成煨烬。手泽幸存,零缣碎墨,皆所宝惜。因尽以质余。余亦如逢故友于数十年之前,每读一篇,三叹不忍释手。乃为补缀,悉以付梓,命之曰爱吟前草。另为一卷,以别前刻,所以成衣轩之孝思也。庚戌仲春上浣,辽阳王尔烈识。维基
常纪(?—1771年),字铭勋,号铭廷,又号理斋,奉天府承德人。清朝官员。其先世居山西,明朝徒往辽东。常纪为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选四川西充知县,迁崇庆州知州。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金川藩部联合降蛮叛乱,常纪提刀迎击,伤十余处而身死。著有《爱吟草》、《爱吟前草》。事入《清史稿》之忠义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