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冯汝京

共 5 首
大厦将倾一木支,登陴恸哭志难移。
螳螂怒臂当车日,精卫衔沙塞海时。
梦里忽惊元主朔,军中犹卓宋家旗。
孤臣万死原无恨,独怪山翁总不知(清郑杰《闽诗录》卷一五引《兰陔诗话》 《闽诗录》:钺尝参丞相陈文龙幕,记丞相遗事,词甚愤激。陈文龙募兵福建兴化日,制生为宋臣、死为宋鬼二旗,又梦岳飞贻书,后署至正年月,此诗盖纪其事。结句殆刺蒲寿庚。)
火云烧空何赫赫,是处山田尽龟坼。
千村望雨农歌劳,职在封圻忧惧迫。
忽惊宠命九霄临,习习清风传蓟北。
近臣(织造臣李煦)捧赍宝光歊,御书二扇蒙天锡。
老臣拜罢敬展观,凤泊鸾飘双拱璧。
其一御制省刑诗,仁民德意殊恻恻。
背写杂花艳有香,紫檀细股穷雕饰。
其一白檀嵌美玉,尺馀宫扇真创获。
谛视名画属徵明,玉帐山铭(御书此铭)圣人迹。
动摇炎暑讶迸退,到眼阴云渐四塞。
凉飔急雨如愿来,原隰匀匀沾濊泽。
从此南国庆丰登,野老恬熙安作息。
须知太平有本原,端自吾皇手中得。
按:上己卯南巡视河赐江宁巡抚臣宋荦仁惠諴民四大字又赐怀抱清朗四字癸未以河工告成再南巡渡江驻跸金山之江天寺荦扈从因奏臣家有别墅西陂敬乞御书西陂二字赐臣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独有千古上笑而书之即以颁赐驾回行宫又命侍卫取入重书赐焉再赐清德堂额荦西陂有纬萧草堂芰梁钓鱼诸胜常属予辈赋诗今乃获御书张之不世之遇也古来名臣别业最著者无如午桥平泉顾未闻有此矧辋川盘洲以下乎荦自有诗记事济南王士祯敬为之跋 鱼水君臣古不如玉音问答驻乘舆近来官阁无留牍更敕香厨挍秘书 西陂水比石湖清云汉天章照影明且莫平泉疏草木试看马乳后园生 朱彝尊
此行上价弟兄偕,其所相须岂有涯。
今岁壬辰周甲再,山河触目定伤怀。
按:右御制诗七言绝句二首。我先大王于三十八年壬辰。宣酝赴燕大臣金昌集而作也。其时未尝宣示。故虽昌集。不知有此恩也。其后九年庚子。仙驭上宾。菆涂才讫。内下紫宸漫稿六卷。命示贱臣颐命。俾得以仰窥我圣考精神心术之所在。以成幽宫之志。臣稽首拜受。抱书悲号。惟幸先睹之为快也。其中有此二诗及臣昌集画像赞一首。臣敬录一通。即示昌集。闻者莫不流涕。况臣昌集崩心之痛。镂骨之感乎。古所谓抱乌号之弓。传曲阜之履者。不足以喻此悲且荣也。遂与其子弟。谋所以宝藏。谨将御诗。敬编于其使燕时埙篪录之上。盖以御诗有上价弟兄偕之语也。又以御赞。敬题于其所藏图像之上。以其像乃所尝命工图赐者也。臣亦尝题跋其录与像矣。今伏读御诗。其偕行之弟。即进士臣昌业。臣跋所称稼翁者。而梦窝。臣昌集之号也。其曰相须岂有涯。臣所谓其行不踽踽也。其曰壬辰再周。臣所谓神皇再造之恩。实始于壬辰。甲子再周。而天下国家固多变者也。其曰山河触目定伤怀。臣所谓感时触境。增惋伤而不能已者也。噫。凡臣之所以为昌集弟兄言者。圣考尽得之矣。然臣则读其往返六千里相唱和之诗。演思时日。廑情其情。伏惟圣考乃于造次送别之时。深轸其鹡鸰之情。兴怀于黍离之悲。虽天纵之圣。随遇而感。无不中节。苟非体下之仁。如身处其地而察其心。尊周之义。如万折必东而归于海。恶能有是。昔皇华四牡之诗。可谓达下情而闵其劳矣。若其慇勤激切感动人心者。则当逊于此诗。况其诗未必文武成康之所自咏乎。臣又尝于题像之文。谓昌集何以仰酬此恩。今则酬恩已无地矣。亦何以相勉。宋臣苏轼。追闻宣仁后传先帝之语。失声于帘前。誓心追报。今日宸章之内降。无亦有深望于大臣欤。呜呼。天光昭回。衣被万物。将与天壤。永垂无极。何待乎臣子之私相表章也。然而不如是。何以使来世。明知圣考使臣之礼蔼然有家人父子之恩。又何以使后昆。深感先故旷世之恩。益励其忠节也。此臣昌集之所以弁御制于私录之意也。臣亦终始与闻其事。谨抆血而书之。岁辛丑闰月下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臣李颐命。拜手谨跋。
明史纲目书成有述 其二 (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蛇分星聚瑞符覃,崛起原从皇觉庵。
燕国帝车遥指北,金陵王气遂昌南。
一时开创经猷集,奕世风声节义谈。
若论兴王自东土,比汤惭德更无惭(昔人谓三代以下开创之主要当以汉高祖元世祖明太祖为正然汉明虽起布衣䆒其宇内之臣也元虽非宋臣犹嫌取自其手惟我朝平李自成之乱而有天下于明为有恩比元尤为尽善云)
刊木遗来天用奇,淤沙御水两兼宜。
密茭奚事搴横浦,曲岸居然涨远涯。
鳞次常令波浪静,蟠拿那许蜧蛟驰。
陈尧佐创高斌继,绩奏安恬制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