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惠世扬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5 首
余亡姊贤而有文章。不得于其姑。又丧二子。遂赍恨而殁。每念则䀌伤不已。及读黄太史辞。其痛洪氏妹之情。悲切怛忇。千载之下。同气之恸。若是其相类。故效其文而抒哀也。
毁璧兮陨珠,子之生兮不淑。
天之赋兮奚富以丰,胡罚以酷兮夺之速。
捐琴瑟兮不御,有晨羞兮君不得。
尝阒帷寝兮凄靓,兰拙芽兮摧霜。
归来兮逍遥,哀一瞬兮浮世。
倏而来兮忽而往,曾不淹兮星岁。
云溶溶兮广陵之阡,白日翳兮幽宫郁。
曾林兮渺冥,魂飘飏兮何所穷。
瑶鸭兮迢遥,玉楼兮何许。
归来兮逍遥,从列仙兮容与。
下界汩漂兮万鬼駓駓,炎远举兮云中。
虹为旌兮鸾为驾,觐上天兮御泠泠之长风。
酌王母兮瑶池,三光罗列兮在下。
俯视尘寰兮抑我忧,冥此心兮于造化。
唯生者兮怀悲睇,九霄兮回肠。
归来兮逍遥,帝之庭兮可以相羊。
夫居有林园泉石幽花细草之胜者。皆可以逍遥焉徜徉焉。与心谋与目谋。而不𥷋乎养冲灵。而自臻于舒佚安适之域。凡一切傺佗郁纡。无聊不平之气。莫不爽然失而旷然空也。故夫俗子忽焉。达士趋焉。古人以泉石。自况于膏肓。或以专壑。取譬于穰侯者。良以是夫。余家世。簪组累叶。未尝离辇毂下。汉都地隘。家贫即祖先所传。不过一亩之宫。而率污湿湫陋。介在街市里阎中。比屋炊烟所蒸。结为云雾。众口閧然。鸡𪀋犬马之声。通宵不止。殷耳而骚心者。屈指此身已且三十年矣。间或出游。遇会心处。便欣然忘返。思欲自放于嘉林清川。而坐金貂为累。未之遂者。亦已久矣。数岁以还。世道大乖。为善者俱不免文罔。家亲首被摈斥。退处田野。尝买屋汾水之左。家食者三易寒暑。而适有隆隆之丘。泠泠之泉。殊惬素尚。每徘徊孤往。辄呀然歌而蹙然啸也。逮岁丙辰。祸机益急。用言者言。家亲蒙恩。编管湖西之牙素簚。以南牙为海邑。地淤泥。瘴雾狞飙。无日无之。僦居铁峰之里。庭不容一席。屋卑卑打头。乃谋移徙得屋于邑治之西。穷谷之阴。林莽丛薄。虎豹之所宅。狸兔之与邻。而乃决而定居。用戊午之春孟。百口来侨焉。斯地也。奥邃荫郁。外狭而中宽。面郊而负山。小涧潺潺泻出两峰之间环居之背。循前庭跬步许。急而㶁如也。徐而渟如也。萦回一带。奔赴洞门。若辨其声。若不辨其声者数里馀也。其树若松若竹。暨夫桐,槐,柿,栗,木瓜,𪀋脚。多者十许。少亦不下数四。跱而立。菀而林者。远而望之。清然而可爱。近而即之。叶覆而草籍者。可偃卧可嬉游。暇则撰杖屦。乘凉步月。沿溪乱流。冥搜而穷源也。则白石齿齿相错。苔藓纹缬侧滑。群岩殊状。众芳齐华。幽禽响答。而游鱼出没。朝旭夕曦。紫翠万品。樵竖采僮。织路而行。于是乐而玩之。与之相优游。相歌相咏。而形骸肢体。已不省为吾有矣。视夫泥之如膏肓。贪之如穰侯者。果孰甚而孰轻也耶。嗟嗟噫噫。今夫士之金紫绂冕。出入细旃之下。揖让黼扆之前者。岂非所谓功名光显之会。而顾我樗散蹇嵼之人。久已梦醒尘土。若向之思欲自放于嘉林清川者。未尝不一日数三往来于中也。即泥如膏肓。贪如穰侯者。亦无以加矣。乾没陆沈。骸未暇乞。而毕竟屯运随之。困顿迁次。备经人世间百险万艰。而一日获玆小胜。则相与动色而贺。夷尔而自愉者。已与兴公遂初。背驰之矣。犹复自慰而自幸者。善乎钱仲文之诗曰。可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夫居常无事时。不早决长往计。负谴而始归者。虽曰。自慰自幸。而其心忸而颜腼者。亦固也。善乎仲文先获我心者也。嗟嗟噫噫。若余者。重有所感焉。家败名辱。而尚拘形迹。低佪于隆缄。厚禄之列。旋又愚戆。触犯邦宪。朝夕行且授玦。则玆地之小胜。亦将不可得更陪亲逍遥徜徉焉。其肠摧而肝裂也者。岂特面腼心忸也哉。然亦造物小儿。太剧我而抑我。甲子之阨也。吾谁咎而谁悔乎。将置之不可奈何之地。而既置诸不可奈何之地。犹有不能自释者。则吾乌得无言。吾闻诗者。缘情者也。文者。序事者也。既限韵。作杂咏二十首。而冠之序以文之。第未知此身。飘转何方。而寻遗躅于断简陈编。则又当作何如怀耶。姑书以俟之。
林行逐回风,径转山溪东。
参参石状殊,造物信多功。
泠泠听响佩,澄澄鉴涵穹。
野芳杂红紫,倒影皆溪中。
浮生失路感,到此还成空。
孤啸属山灵,意者神明通。
牵兴手自舞,觉倦歇深丛。
此道聊自存,一亩真吾宫。
我昔未遇君,先与君兄交(渭琴士鹾尹)
闻有弱冠弟,关览凌群髦。
但视兄卓奇,知非人过褒。
邻郡面易谋,鄙愿胸久操。
意外君能来,来适与我遭。
炯炯秋虹姿,天云轩之高。
我意颇自雄,为君嗒焉挠。
应使大地春,黯色惭蓬蒿。
抑我壮犹废,畏厕后生豪。
芜陋膺滥名,讵能君识逃?
矧得应与刘,左右森联镳。
一席罗众奇,谁复分鹬鷮?
不知何善缘,投漆尽如胶。
使我宛转肠,辘轳等所劳。
急敞庭东楹,拂拭檐蟏蛸。
濯露江城岚,合束孤篁梢。
篁底三五莺,静翼纠缠牢。
照以苔光澄,绮谢花云包。
轧轧清语声,冰茧空机缫。
为呼灶下童,挈瓶沽邻醪。
真性挟与流,未容禁酕醄。
我箧长物无,尚有鸊鹈刀。
日夕愁露芒,至此更难韬。
委蒙君等爱,幸弗讥狂骚。
天壤万路宽,势独穷吾曹。
中原气清旷,坐看诸君翱。
弗忘秃羽鹙,伏病荆榛巢。
杯酒屋漏中,誓已千秋要。
千秋绵寸心,古哲通兰虈。
而况咫尺踪,不隔山川遥。
撤樽风雨来,入夜闻颾颾。
浩歌君子行,壁影舒裳袍。
读樊山后数斗血歌作后歌(癸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无真性情者不能读我诗。
我诗得失我非不自知。
时至今日身之得失且勿计,尚何计及诗之得失为。
我诗本来又非诗,我诗乃合屈原庄周而为之。
我诗皆我之面目。
我诗皆我之歌哭。
我不能学他人日戴假面如牵猴,又不能学他人佯歌伪哭如俳优。
又不能学他人欲歌不敢歌、欲哭不敢哭,若有一物塞其喉。
歌又恐被谤,哭又恐招尤。
此名诗界之诗囚。
时至今日世界已无界。
一切界说皆破坏。
岂复尚有诗界能存在。
若谓我诗凌乱放恣不得谓之诗,是必欲尽令天下人欲歌不敢歌、欲哭不敢哭,如曹蜍李志而后快。
其人眼光毋乃隘。
此名诗界之诗械。
嗟我不思两庑之特豚。
岂尚欲与苏、李、曹、陆、陶、谢、李、杜来争墩。
诸君此时犹复斤斤分唐与分宋。
真唐真宋复何用。
真所谓痴人前说不得梦。
嗟我作诗未下笔以前胸中本有无数古人之精魂。
及其下笔时无数古人早为我所吞。
此时胸中已无一二之古人。
此时胸中岂复尚有一二之今人。
他人下笔动作千秋想,我下笔时早视千秋万岁如埃尘。
他人下笔皆欲人赞好,我下笔时早拚人嘲人骂、不畏天变兼人言。
萧统小儿讵解事,赵陀大长聊称尊。
陶弘景云山中何所有,山中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我之诗即我之白云。
自舒自卷长氤氲。
陶元亮云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我之诗即我之桃花源。
世上无人能问津。
樊山述他人语云,我诗数斗血歌,下者浅者不能作,高者深者不屑作,我亦不知如何为高,如何为深。
高者何人,深者何人。
我自作诗何预他人事,且自大嚼兮过我之屠门。
遑持布鼓兮过人之雷门。
樊山又有诗谓我贪财好色不怕死。
谓我好色不怕死。
诚哉乃我之知己。
不知贪财何所指。
他人视钱如性命,倾身障簏家家是。
我无一钱人共知,展转沟壑将饿死。
典衣买醉尚挥金,未向陶胡奴乞米。
人言樊山颇多财,我亦未假盖于彼。
不知人贪抑我贪,此语一笑置之斯可矣。
又谓我诗拉杂复鄙俚。
我诗拉杂诚有之,果何句俚何句鄙。
我诗虽恶人难学,似我者病学我死。
强学我者必至鄙俚而后已。
若以贪财鄙俚四字妄加入,正恐出乎尔者反乎尔。
樊山又谓京师十一女伶我所誇,我之好色乃好鸠槃茶。
顾五亦谓我,看到人间鼓子花。
樊山顾五并未见此十一女伶面,岂有不采舆论、不考声价,又未见其一面而以武断专制来相加。
然则如贾璧云王克琴亦皆我所好之色,樊山屡作歌咏相褒嘉。
可见我所好之色并非鸠槃茶。
何以未见者则不表同情,已见者又表同情耶。
忆昔懒残云那有工夫为俗人拭涕。
此语自来颇难解,不知拭涕者即懒残自拭。
俗人者即懒残自谓。
懒残尚无工夫为自己拭涕。
哭庵岂有工夫与他人置喙。
樊山先生非他人,我姑与之一游戏。
而且樊山先生爱我深,我方流涕感其意。
笑矣乎,他人以东风吹我之马耳,我以目光出他人之牛背。
游行经 其四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所习原无坏本根,孰为淫女孰贤媛?
一时哀悯随宜住,毗舍离城最胜园。
注:《长阿含经·游行经》:“到毗舍离,坐一树下。有一淫女,名庵婆婆梨。”又:“女手执金瓶,行澡水毕,前白佛言:‘此毗舍离城所有园观,我园最胜,今以此园贡上如来,哀悯我故,愿垂纳受。’……佛悯彼故,即为受之。”又:“尔时,世尊知彼女意柔软和悦,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诸佛法,即为彼女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释:佛说梨女,阿难不言;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岂阿难贤于子路?抑我佛幸乎夫子?虽曰和光同尘,岂宜纳履整冠。所以知其易化,已为智不可及;除其所习,尤是勇无可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