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昌运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弘光,山东济南府临邑县人。
祖刘梅,贡生,官江都主簿。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大理寺左评事,天启五年四月考选,授山西道监察御史。
首疏纠门户党邪王图、程正己、赵昌运、彭遵古,都著削籍追夺诰命,疏参应天府府尹谈自省、刑科给事中赖良佐、南京礼部主事张笃敬,内荐邵辅忠、姚宗文、刘廷元。
七年,巡按山西,四月与宣大总督张朴、山西巡抚曹尔祯为魏忠贤建祠于五台山,赐名报功。
崇祯继位,十二月以款贡卜石兔有劳,升职一级。
崇祯元年被弹劾免职,二年正月,以建祠颂德次等解任降处。
著有《平反录》、《按晋疏稿》、《云卧斋稿》、《燕吟》、《晋吟》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泰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分宜知县,续授御史,屡上疏言事。时齐楚浙三党势张,忌孟祯谠直,出之为广东副使,移疾不赴。天启初,起南京光禄少卿,召改太仆。以丁忧归。时魏忠贤得志,即为御史王业浩所劾,削籍。崇祯初复官。
维基
马孟祯(?
年—1633年),字泰符,一作六符,直隶桐城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有《桐城马太仆奏略》。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马孟祯考中戊戌科进士,获任江西分宜县知县,即将受召入朝廷时,由于上缴征赋不足,遭户部尚书赵世卿弹劾,于是被削职。
仅过三天,百姓的税便全缴清,得到邹元标与万国钦等人大力誇赞。
续任监察御史。
马孟祯上奏疏论文选郎王永光、仪制郎张嗣诚、都给事中姚文蔚、陈治则等人攀附权贵而被提拔、南京右都御史沈子木年近八十还没有辞官。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为河东巡盐御史。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怡神殿发生火灾,马孟祯提出建言与警语,但未能受到重视。
吏部侍郎萧云举协同京察时有包庇的行为,马孟祯率先上疏弹劾,后来谈论的人越来越多,萧云举便辞职离去。
万历四十二年冬天(1614年),考核选拔科道官,中书舍人张光房、知县赵昌运、张廷拱、旷鸣鸾、濮中玉等人被以言论不合时宜,未能受到认同。
马孟祯为此打抱不平,上疏评论。
当时三党的势力庞大,马孟祯遭到忌惮,被调广东按察司副使,称病未能赴任。
天启初年,马孟祯获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少卿,改太仆寺少卿,遭遇丧事返乡。
魏忠贤得势后,御史王业浩趁机弹劾马孟祯,于是马孟祯被剥夺官位。
崇祯初年,恢复官职。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赵元安(1856~1927),字文徽,号一山,又号益山、剑楼。
清摆接堡枋桥街(今台北板桥)人。
祖籍漳州漳浦,高祖父于乾隆年间来台从事贸易。
父德兴公早逝,自少仰给于舅氏,及长追随宿儒赖宏习诗文。
三十岁中秀才,翌年乡试不中,遂绝意仕途,潜心于岐黄之术,并设帐授学于家。
日本领台后,屡次徵聘,固辞。
曾应台北华利洋行洪礼文之聘,以诗书教其子弟;亦曾前往桃园、基隆设学。
明治四十四年(1911)移居台北,设剑楼书塾,从游弟子颇众,有王少涛、欧剑窗、骆香林、李石鲸、张我军、杜仰山、陈润生、李腾岳等,女弟子有王香禅、洪藐仙、陈飞仙、李晚霞、容荷青等,可谓济济多士。
大正十年(1921)创「剑楼吟社」,时台湾诗坛有「剑楼诗派」之称,可见其影响之大。
赵氏诗主性灵,著有《剑楼吟诗稿》,未付梓。
兹以李丽川所抄《剑楼先生吟稿》为底本(黄哲永藏),参考李腾岳〈赵一山先生与剑楼吟社〉所收录诗(简称李本)、盛清沂〈赵一山先生剑楼吟稿辑逸〉所收录诗(简称盛本),以及《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瀛海诗集》等报刊合集编校。
〖参考李腾岳〈赵一山先生与剑楼吟社〉,《台北文物》四卷四期,1956年2月1日;盛清沂〈赵一山先生剑楼吟稿辑逸〉,《台湾风物》十二卷五期,1962年10月30日。
〗(张丽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