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阮以鼎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大鸿。诸生。工诗文,性豪隽,有古侠风。辑有《东林始末》。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一
蒋平阶,字大鸿,江南华亭人。
清诗别裁集
字大鸿,江南华亭人。
槜李诗系·卷二十八
平阶,初名雯阶,字斧山,号大鸿,自称杜陵生,华亭人。
入庠嘉善,游陈子龙之门。
国初移居嘉兴,后徙越中卒。
其诗摹仿盛唐,曾寓书于予云:时趋俚俗,正响寂寂。
仆与同郡计子山、阳羡陈其年、萧山毛大可、钱塘丁药园辈,独持雅宗,环视天下,可与言诗者,斯人而已。
忽遇南疑,居然同调,乐可言耶!
其持论严整如此。
诗集甚夥,予特录其寓禾诸什,亦窥豹之一斑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应奎。土木之变后,发愤学兵书、讲剑术。以无所用,乃更学《》。有《味易诗集》。
甬上耆旧诗·卷五
字应奎。
少有文名。
会感土木之变,复学孙吴书,讲剑术。
既久无所合,乃更杜门学易。
忽意思朗彻,若有神授,遂尽弃世事。
曾一客京师,名动诸公卿间。
大学士万公安将论荐于朝,即日谢归。
先生自读易有得,辄能前知。
尝在杨文懿公所,有中贵使至,先生见一雀自庭树集于地,已还集树,即谓其使曰:顷来得非失马耶?
六日当复。
使大惊。
杨公质之。
先生曰:雀,踊跃物也。
去树而集于地,舍所依也。
还集树,复其所矣。
初集自北而南,水数六,故曰六日当复。
又问马色。
曰,以水色尅火,当黄而近于黑。
语毕,验都御史王公应鹏童子时至先生所,甚奇之。
王适作一庄字。
先生曰:蒙庄书,开卷辄云,鹏翔童子,与名合,不可量也。
以其甥妻之。
客有问妇将产者,伞忽裂,其人失色。
先生曰:伞外裂,则小人见,君喜得子矣。
其前知类如此。
人因以小康节呼之。
学者称味易先生,唯与金太仆、魏云松、先栎轩三先生交最深,翛然人外,高企羲皇。
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
太仆先生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士,窥天合少微。
先生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前辈谓先生古诗最工。
七言效初唐,音格流丽,近体不减王右丞。
其味易诗集凡十二卷,不知为何伧所删,仅存律诗二卷。
余往问其家,前集亦不存矣。
因即所选录存二十馀首,复采其佳句。
如秣陵道中曰:路柳官桥晚,山花野店春。
寄金文用曰:萍开鱼弄日,花落蝶愁人。
泊瓜州曰:平林藏宿雾,疏雨带春潮隐居曰:岸风落藤子,晴雪上梅花。
宿山家曰:水清溪近户,枫老叶归林。
閒居怀郑兰谷曰:燕窥花径暖,鹤护草堂清。
病起有怀知已曰:海阔成鸥梦,风高断雁心。
幽居曰:野云当户过,青草闭门閒。
送李公子还乡曰:江风催去棹,戍鼓接行装。
过七里滩曰:白石依樵爨,青山隐钓台。
游崇法寺曰:青山应作主,黄鸟自留人。
游东林庵避暑曰:殿凉云气入,池午藕花开。
屏迹曰:远山随水下,细雨带云流。
早春游虎丘曰:万水浮光去,诸峰积翠来。
游上天竺曰:万竹岩前双鹿卧,百花林外一莺啼。
育王寺曰:天垂紫气笼双塔,路引青松入两廊。
奉寄尹天官曰:阴崖短竹含霜老,幽谷芗兰背日生。
题蜀中山水曰:路绕山川通汉畤,花明楼阁入唐风。
客中书怀曰:萝偃破篱花自老,门生新竹燕还飞。
吊岳坟曰:宋树参天无北向,吴江抱地尽东流。
雨后閒行曰:新水短蒲鱼戏日,暖风新巷蝶寻花。
俱气温词丽,真不亚盛唐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一
光字应奎,鄞人。有《味易诗集》。 (《甬上耄旧诗》:味易先生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金太仆本清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先生得之大喜。其作达如此。)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五
字弘之,以经术授里中子弟及门最盛。
陆康僖公瑜,其最著者也。
先生尝悯郡中文献失徵,因选天顺成化以来,诸名士诗合为一集。
冢宰碧川杨公见之,深善其意。
因从钞一本,以授子茂清,即知州芝山君也。
其后参议南江戴公,更从芝山处得此集,因为增辑,序之曰:“余尝慨想乡贤篇什,思搜访而不可得。
一日,从芝山杨君所见四明雅集一编,乃诗人宋弘之先已纂辑。
因取诸家近诗,增所未备,总得六十人集,成四卷。
不惟吾名山之助,其文献亦有足徵者,故乐为邦人道之。
吾乡有选诗本于此。
教授郑千之先生,家学渊源最久。
其为四明文献录所集宋元先辈诗,仅四家。
自其大父蒙隐先生、父以道先生外,一为奉川董秉彝,一为吾乡蒋敬之。
然则所录里中诗只一人而已。
余复尽读宋元志乘所载,诗亦绝少。
太守沈公恺序吾郡诗曰‘宋元间,攻尚互异篇什不传。
’在当时固巳如此,然亦由纂述无人致传者益少也。
至宋弘之先生始录天顺成化间名士诗二十人曰《四明雅集》。
于是南江戴先生因所选为广之得五十五人,仍其名。
东沙张先生益广之,得一百五十一人,更名曰《四明风雅》。
至崇祯中,陈太仆、陆中翰诸君,复耑录吾鄞诗得四百四十七人,名曰《甬东诗》,括盖此邦文献之传。
数百年间,得世有所徵,俱宋先生祖构之功也。
南江谓先生诗格逼盛唐,其柏梁体最妙,调高而意远。
今所传者绝少。
余为录存数章,使后来学者追述先民,得知其世系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以才辟为邑从事。后以诗文获吏部尚书赏识,历官无锡、桃源县丞,未几致仕。年八十余卒。善画山水,尤工诗,多与名流酬唱。有《竹溪诗稿》。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一
时敏字竹溪,莆田人。
官无锡县丞,改宿迁。
(《笔精》、《列朝诗集》、《明诗综》均作「改桃源」,今从《未轩集》作宿迁。
)有《竹溪诗集》。
(黄仲昭《未轩集》:竹溪天资警敏,夐出等夷。
有司辟为邑从事,日坐曹署治文牍,暇则焚香鼓琴,洒墨作山水,尤笃意于诗。
游京师,与姑苏刘钦谟、同邑周次玉往来倡和。
由是竹溪之诗名传播遐迩矣。
谒选时,冢宰尹旻闻其名,试以诗,有「简拔自惭非汉吏,威仪今喜识周官」之句,大为称赏,遂拜无锡县丞,改宿迁。
未几致仕归。
其在无锡及家居,皆倡一时名胜为诗社。
年八十馀,犹未尝一日废吟事也。
其五言如《寄吴太守》「孤灯残夜梦,千里故人心」,《送林郎中致政》「烟云新世态,花竹旧郊居」,《题璜山清隐》「轩冕浮云里,江山醉眼中」。
七言如《怀江湖故人》「千里宦情星北拱,百年人事水东流」,《秋日病起》「黄花篱落家家酒,白雁江天处处砧」,《寄馀汝盛》「闲吟有客知何逊,独酌何人识马周」。
集名竹溪,其气和平,其体正大,其味隽永,蔼然有盛唐风致。
《笔精》:馀阅灯市。
有魏竹溪诗,隽永可味,警句甚多不』能弹述,细抽一二,以示同好。
如:「残层愁中尽,流年梦里过」,「客思秋闻雁,乡心夜听潮」,「林深芳树合,涧转夜泉分」,「身病仍耽酒,家贫易废诗」, 「交情贫后见,乡梦客边多」,「天空孤鸟没,江阔远帆来」,「野色低青嶂,亭阴压翠苔」,「世途轻白发,交态重黄金」,川云沈野色,溪雨乱泉声」,「野水帆归浦,秋山烧隔林」,「雨馀一水当溪落,岚净千峰入户低」,「林隐晓岚山半出,湖添秋雨水平铺」,「茶灶晓烟笼野色,砚池秋雨洗溪声」,「白酒熟时留客醉,黄花开晚待诗催」,「一樽洒尽空明月,千里书来见故人」,「江上有诗枫落早,篱东无酒菊开迟」,「酒杯此别凭谁共?
吟社他生得再回」。
皆婉转切情,新越可喜。
兰陔诗话:竹溪诗雅练道逸,无懦响弱调,品格当在开元、大历之间。
田按:竹溪诗,炼句选声,步武唐人,有唐临晋帖之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太平人,字世懋。
谢省弟。
少与兄互为师友,潜修力学。
读书必寻根究底,人以古迂目之。
诗学盛唐
有《玉城山人诗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世懋,黄岩人。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先生字郑朗者,盖嘉则先生字之。
其后更名亭立,字介子。
先生生而白晰,身长六尺馀,眉目如画。
少即灵悟,在塾中对语惊人。
甫十六七,辄能诗。
诗出,闾巷宿儒缩舌而诵之。
年二十,诗已成,人或以示嘉则先生,嘉则大奇之,谓:诸生中何得有此人?
即延先生至,与定交,执手甚欢,且曰:叶生,今日李王孙也,吾幸从年少中得一伯翼,复得一叶生,吾足老矣。
时张大司马里居,方主文柄,嘉则因自为长歌,以先生行卷呈诸司马,司马亦大惊,先生遂一日名起。
然先生性廉洁自持,下笔为古文,意岸卓荦视,一时词家,不肯𪘏𪘏从其后。
故在诸生间,亦不为有司甄异。
尝自咏曰:“道以閒能长,名因傲不传。
”盖实录也。
先生不能饮,然谓人生岂可一日无酒意。
每晨起,童子为置觞,坐上不注酒,先生欣然举觞,若引满者三,始饭。
有故人为吴中某县令,先生访之。
适县中修志,先生爱其山川人物,因与辑论。
书成,自署卷首曰四明叶太叔著令。
为先生置酒,以百金寿,从容曰:某忝令此县修志,事应在令。
虽重烦先生手笔,乞得假名氏。
先生拂然曰:著书千载事,岂容买卖。
即束其藁别去。
初与屠长卿先生同学,每篝灯夜读,首相触,长卿心服,先生叹为异才。
及长卿既贵名重,衣冠辐辏。
先生谓其门有杂宾,遂绝不与通,若未尝识面者。
至长卿殁后,先生乃为诗哭其墓,追述旧言,其介性率如此。
先生年三十馀,自言居常十四善病,十三事事,十二治经生业,得抽其剩力于诗,才十一耳。
然已积逾千首,会意有所伤,悉取其文,草火之至尽。
嘉则闻之,为惊惋不已,惜不见其焚时光燄作何状。
已而先生颇意悔,更追,录其所记十之一行于世。
嘉则为作序,即所传《思烟集》者也。
先生初见嘉则,执礼北面,然嘉则绝重先生,呼为小友,使其子娶先生女,其交欢若陶公之于张莱民也。
先生晚年有《藏山稿》二卷,诗笔益老成,俱在《思烟集》后者。
嘉则先生论先生诗曰:郑朗诗初成,是时尚奇诡,猎异逞才,心所嗜好,不得若长吉语不出。
已而于五言古及近体稍更之,一主以雄浑深湛,其格力气骨、色味神采,酝酿初盛唐诸家,而归宿杜陵。
至乐府七言古,则夏商彝鼎不足古,玉觥金碗不足贵,未央铜雀瓦不足异。
神剑霹雳斧不足诡,龙甲凤毛麟角不足奇,而理不必其果有,事不必其尽无,语不必其可解,物不必其不生,所谓刿心钵肝、揉骨涤髓者,弥听满视。
嘉则所推重先生至矣。
余近遍询先生晚年诗,老友周自一先生,为从沈氏栎社居得其遗诗二卷,惟五律甚多,气格高澹,转造自然,遂得五言神境,当置诸右丞工部伯仲之间,非复若年少李王孙也。
先生初藉嘉则名起,复因其后人得见晚年手笔,先生可谓得沈氏力矣。
先生尝论诗曰:今日称诗者,高自隐逸,贵自君公,陋自稗贩,贱自驵侩。
呜乎。
称诗而逮于驵侩,是为厄诗之际,吾哀鸺鹠之盈耳也。
又曰:今日夫人而能诗,犹夫人而能为书也。
即孺儿搦管从点,点从画,画其形成,斯为字矣。
若论所为笔法,则惟张王钟索辈擅之。
今若以其点画,而槩谓能书可乎。
至乃祖构之士,毋事临摹。
准于心,想于目,迹自我脱,精自我留,斯胜之胜者也。
意能窃之,形能盗之,正如埏土象物,虽颜面若生,吾以为非善学者也。
又曰:“取自于我,则机转而神融;取自于人,则根枯而蒂脱。
吾不知大唐之歌,南风之诗,更谁敩耶?
”凡先生所言,俱词家药石,当与桓溪先生说诗并传,故并录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郑朗,晚更名亭立,改字介子,鄞县人。有《思烟集》、《藏山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4—1570 【介绍】: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
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
母丧,心痛病卒。
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
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
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
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
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沧海遗珠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一字子鳞,号沧溟,历城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陕西提学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其诗倡导摹拟复古,著有《沧溟集》《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唐诗选》等 。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于鳞,历城人。嘉靖时,官按察使。有沧溟集。
维基
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明朝官员、文学家,「后七子」之首。李攀龙九岁丧父,家贫,自奋于学。嘉靖十九年中式山东乡试第二名亚元。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登甲辰科会试第三十九名,三甲二百十四名进士。吏部观政,次年因病请假归乡。病愈后,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明年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历员外郎、山西司郎中,出为顺德知府,有善政。三十五年八月擢陕西提学副使,因陕西大地震,谢病归。隆庆改元,起为浙江副使,二年五月改布政司左参政,十二月奉万寿表入贺,道擢河南按察使,不久母亲去世丁忧归。后暴心痛而卒,年五十七。所著《白雪楼集》三十卷行于世。一生清白耿介,身后寥落。《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宗室,号西岩道人。沈宪王朱胤栘第五子。嘉靖三十一年封镇王。工诗。万历中卒。有《西岩漫稿》。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上)
王沈宪王第五子,自号西岩道人。
嘉靖三十一年封,万历八年薨。
有《西岩漫稿》。
(《四溟诗话》:镇康王西岩诗,最得盛唐格律。
《题宋参政瞻远楼》云:「江流悬树杪,山色到窗中。
」精拔有骨。
《陪国主谒茔途中有作》云:「仗划浮烟破,旗冲过鸟翻。
」句法森严,何异沈、宋。)
赵世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世显(1542年—1610年?
),字仁甫,侯官(今福州)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进士,授安徽池州司理。
万历十六年,除池州推官,左迁梁山知县。
万历二十七年转池州通判,以母老不赴。
居乡以文酒娱日,达官贵人罕识其面。
为福建诗坛盟主。
诗宗盛唐,和诗人徐𤊹、曹学佺、谢肇浙、陈藻等结社芝山。
著有《芝园稿》、《山居》、《阙下》、《入蜀》诸集。

人物简介

孤竹遗稿
崔庆昌。黄海道海州人。字嘉运。孤竹。其号也。才高气豪。风采动人。少与白光勋。游青莲李后白之门。中戊辰科。官至钟城府使。
孤竹集·宋时烈序
余少也。则闻孤竹诗词是近世绝调。时余未能晓事。不知他求于公也。壮岁。得依金文敬公门墙。获与公嗣孙镇安公父子游。因想像公家法之懿。风流之美。而惜其只以诗闻也。及其老也。遍阅公遗事。又从先辈长者。得公之事迹尤详。然后乃喟然而叹曰。是将以人掩诗。而乃反以诗而掩人耶。自恨其浅之为知公也。盖撮而言之。则公之所与游。牛,栗两先生也。朴思庵郑松江辛白麓诸公也。古语云。不见其山。愿见其木。斯实语也。栗谷尝以冰霜素履称公。盖其清苦之节。人有所不堪。而处之悠然。见山海等闪奸之状。便绝旧要。以故。玉堂湖堂铨郎之选。皆被阻遏。而终不悔焉。其以先见之明。讽切栗谷。又似献可之于司马文正。而其言之符合。如左契焉。然则公之为人。不待胪列而可知也。公之诗虽逼于天宝元和。岂足以掩其人乎。抑公之诗。栗谷先生称之以清新俊逸。有人合刊于白玉峰诗集。则崔简易岦以为非所班。而著说以难之。华使朱给事之藩。叹赏不已。并与郑圃隐诸贤之作。刊布于中朝。若是者。诗可以掩人乎。人可以掩诗乎。必有能辨之者矣。公。海州人。讳庆昌。字嘉运。孤竹。其号也。隆庆戊辰及第。官止钟城府使。镇安公讳振海。今收辑公诗而绣梓者。其季胤硕英。尝游文敬公门下者也。镇安公亦清疏喜为诗。文敬公尝称其固穷之节云。时崇祯癸亥仲夏。恩津宋时烈。叙。
孤竹集·朴世采后序
世采尝观欧阳公所述苏子美,石曼卿事。
每惜其风流才力。
不得用于当世。
使人往往感叹。
想见其人也。
及读程,朱二夫子书。
以谓曼卿乐意生香语。
为能形容浩气。
又谓其胸次极高。
非他人可及。
然后益知欧公所以见赏非偶然者。
况有生于偏季。
能以才气词章。
被诸贤所推。
仍且上而遇知明主。
远而闻名中华。
如孤竹崔公者。
其盛美曷可少哉。
公讳庆昌。
字嘉运。
文宪公冲十八世孙也。
天资豪爽俊迈。
风采耸然。
见者恍若神仙中人。
少与玉峰白光勋。
游学松川梁公,青莲李公之门。
未弱冠。
同栗谷李先生,龟峰宋翼弼东皋崔岦诸才子。
唱酬于武夷洞。
世号八文章稧。
同松江郑澈,万竹徐益诸名流。
游三清洞。
人又称二十八宿会。
其文艺夙成。
交游亲附。
为一时艳慕者。
可知也。
二十三岁。
登上庠。
隆庆戊辰。
阐大科。
久之。
历北评事礼兵二曹员外郎司谏院正言。
万历丙子。
赞价朝京师。
还出守灵光。
公既才高气豪。
不屑屑于功名。
益以廉白简贵自厉。
与世寡合。
其亲脂韦躁竞者。
不啻若浼己也。
公素与时宰李山海相驩。
后见其秉心不公。
因绝往还。
至是。
许篈在要地。
持论颇僻。
然悦公文才。
连一旬来候。
公深恶之。
未尝有假贷色。
许怒甚。
累泥瀛馆铨郎之选。
仍黜补外郡。
思庵朴公为之周旋。
不能得。
岂亦所谓趍舍大节。
无一悖于理者然耶。
明年。
弃官归。
复贬为大同察访。
壬午春。
宣庙特授钟城府使。
台谏论以骤升。
不从。
乃赴官。
会。
北帅纳谗。
驰启言戎政不修。
台论复发。
始命改正。
授直讲。
道卒于镜城客馆。
实癸未三月某甲也。
年堇四十五。
葬于坡州某原。
初李先生际遇宣庙。
时辈如李泼者。
多浮慕尊事之。
公知其险巧难信。
作养虎词以寓讽。
比公殁而先生果被敲撼。
泼又累死逆狱。
人服公先见焉。
公于诗。
天才绝高。
必皆轨范于盛唐
操觚家以为国朝所未有。
兼通书射。
书法清遒劲紧。
殆与玉峰相埒。
其佐北幕。
军帅金禹瑞亦以射名。
约与较艺。
各中四十九矢。
最后禹瑞复中侯。
公遽号曰。
将军负矣。
遂中鹄。
宣庙尝会文武士试才。
有一善射者心惮公。
公笑曰。
无忧。
吾今日病矣。
乃虚发一矢。
善射者即以魁升绯。
公居其次。
受皋比厩马之赐焉。
又妙琴笛。
少时寓居灵岩。
值倭寇猝至。
乘舟以避。
贼围之急。
时月光如昼。
海波不动。
公取所藏玉箫。
朗吹一阕。
声更清越。
贼众闻之。
皆怀思还乡。
瞿然相顾曰。
此围中必有神人。
遂解一面。
公得脱归。
其才高旁通。
多此类。
第今距公世远矣。
言行实迹。
殆无所徵信。
惟东皋公之言曰。
吾嘉运才隽风流。
可谓少却盛之白玉堂者。
其或放迹在外。
犹得高牙大纛。
轻裘缓带。
横槊赋诗。
逞气象也。
至李先生尝以诗赠公曰。
俊逸清新子庶几。
穿杨又道似君稀。
金銮未著词臣迹。
玉帐还伸虎旅威。
此实并世君子目击而心挹者。
固不减于欧公序表之所赏矣。
况公当被物议时。
宣庙教曰。
崔某有文武全才。
吾将大用。
尔等敢为是耶。
斯又可以观公君臣之际者。
其后皇朝学士兰嵎朱公。
奉诏东来。
得公诗。
亟加歆叹曰。
当归布江南。
以彰贵国文物之盛。
今见于列朝诗选者是已。
然则公虽挫揠弃外于当时。
乃能卒以才气词章。
获上而施远如此。
其视苏,石二公徒得前后诸贤所为悼惜称赏者。
是将愈信而愈久也。
呜呼盛矣。
公之曾孙硕英。
以世采粗知慕公。
请叙其本末。
俾有后考。
兹谨不揆而为之辞。
时昭阳大渊献八月上浣。
潘阳朴世采。
拜书。
孤竹集·李敏叙跋
先君外王考孤竹崔先生。抱大才负重名。文采冠一诗。少壮登第。与群贤汇进。所与游皆当世名儒钜公。且受人主知奖。见褒以文武全材。是其去大用尺寸间耳。宜达而窒。落拓不进。年又不永。而殁于边陲。是果孰使之然哉。夫才与名。不但为人所畏恶。亦鬼神之所深忌也。自古贤豪奇杰之士。坐此而不振者。不可胜记。若先生清苦之节。豪隽之才。卓绝之艺。皆间世一觏者。而萃于一身。名以是章彻。其阨于人而畸于天。何足怪哉。国朝以诗名家者。虽有铺张藻丽之称。而才不逮意。气局而语卑。罕能自拔于流俗。先生力追先古。深造正始。翛然清远。卓尔高蹈。发剔振厉。而不入于狂怪。隐约闲静。而不病于枯槁。霭然有一唱三叹之遗音。呜呼盛矣。此乃天机之自动。正色之自美耳。岂郊,岛之伦。雕琢絺绘。以求知于一世者比哉。顾其遗篇。尽失于兵燹。收拾散亡者。不能其什一。重可惜也。虽然。诗不云乎。诚不以富。亦秖以异。又奚以多为哉。先生孙硕英惧其寝远而愈失也。及守淮阳。遂鸠材刊板。而以敏叙亦在诸孙之列。而粗知好斯文者。俾相其役。而责一言以示后。敏叙敢以平昔所概于心者。书诸卷末而归之。峕癸亥仲秋。甥孙正宪大夫行江华府留守兼镇抚使李敏叙。再拜谨跋。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