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维春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 首
粤在万历癸丑岁。吉川君昐。按节本道。行祀于太师始祖庙。翌日大会同姓以绎之。吉川之弟昕舍人自京来。某之王考藏谷公尹东都。实来侑坐。同姓之会者几人。异姓之为外裔者亦多来会。吉川谓此胜事不可无传。命工图画之。又列录其姓名。属苍石李公为之记。即绣之梓而印布之。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为吾门百代之美谈。今我相公又按是道节。未数月来参太师庙秋享。又行奠礼于墓所。仍聚同宗于宾馆。会者至三百七十馀人。咸啧啧言曰复睹吉川之盛举也。相公能张大其事而垂示来世。亦如吉川君之为乎。寭居是乡。又辱宠召而年迫耄耋。且拘痘虎。未克赴会。深喜相公之重有是事也。仅构拙仰呈。以效区区慕用之忱云尔。
相公问俗莅南方,风雨来寻鼻祖乡。
宠爵灯原参享后,展亲宾馆近祠傍。
勤勤情话忘吾贵,恳恳诚心轸岁荒。
玉笛金袍增敬惕,吉川胜事为称扬。
洛社之北。有披苍松而屋焉。其人世习诗礼。既殁而弦诵犹闻于其室。是惟竹山人安氏字士深。士深之葬且十年。将缅焉。其孤告期于昔所从游者礼也。其平生故人。有赵镇宽裕叔者。屏伏城南之墅。闻之泣曰嗟乎。始余年十五六。与士深同里而居。士深之大人寻乐窝先生学于寒泉。晚与吾翁善。招余与士深友。先生每遇同门长老来。必呼小子见焉。其少者过士深。士深亦然。以是余不及泉门而多识乎泉门之士者。士深为之主也。士深为人。介不绝物。通不循俗。恺悌乐易。善与人交。时余家全盛。庭户华赫。毋怪乎自好者所拒。而士深则不之嫌。及余为僇人。平昔知旧弃我如遗。而士深则不之变。观其所处我而信其为君子人也。士深深于经晢于义。能卞释近世诸儒说甚详。余尝见其手执泉翁书。知其所好在是。虽少治公车。晚而登上庠。特为亲屈耳。盖将结茅林下。与一二同志。讽诵遗经。修身洁行。以光大先君子之业而竟未就。惜哉。昔余与士深友。有朴仲固者。士深之归妹也。洪文度视我如士深之仲固。韩吉哉我视如文度之于我。李子敬馆于士深。李伯宗客于余。世好则权圣和,李孝能。是七八人者。非同里则皆泉门之徒也。余与斯人者游。文酒淋漓。意气迭宕。堇十数年。始哭文度。悼伟器之泯没。而文学如仲固。清秀如吉哉。亦且终然夭焉。每与士深言及辄流涕。然而有子敬之孝伯宗之勇圣和之华孝能之温雅。亦庶几张吾党也。及余窜伏龙门山下。士深与子敬,孝能辈。迭相访我。哀我之穷。为我说泉翁居麟峡时事。顾余志气已摧。诚无以师法前哲。然诸子之意良厚。无何士深,伯宗相继陨落。圣和困于吏事。邈然无所闻。闻之已死。孝能年最少最后死。亦几五六年。惟子敬与我在耳。然皆老白首。而子敬贫益甚。耕于玉屏山中。其落落如晨星者。又复阔焉为参商。人世之聚散存亡。固若是乎。甚矣吾道之孤也。今者士深之改窆也。闻子敬会之。试为我读此文。逝者有知。岂不悽然太息曰是吾故人裕叔者耶。辞曰。
有美一人,庐众芳兮。
木兰为榱,辛夷堂兮。
有风其绰,乐有贤兮。
何斯取斯,溯冷泉兮。
胡不恺悌,服斯臧兮。
世之汩兮,聊翱翔兮。
虽则翱翔,不渐裳兮。
明月为佩,葆其光兮。
孰为垂之,乃如长兮。
有山龙门,子所登兮。
其登也歌,念尔朋兮。
其意维何,偕且隐兮。
子之无车,嗟我晚兮。
搴彼杜若,将须君兮。
严霜夕零,霣其芬兮。
风马泠泠,壒埃氛兮。
蝉蜕滋垢,泯戚欣兮。
有气如霞,菀浮浮兮。
于左于右,从其俦兮。
浩然长存,其天优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