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苏夔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640 【介绍】: 隋唐时僧。京兆华原人,俗姓张。七岁出家。北周毁佛时返俗。隋初投昙猛为师。五年后,辞师南游樊邓间受戒。北至邺下蒲晋间,数参名僧,遍习经论。文帝仁寿间,课业于华原石门山。炀帝大业三年,入京阐扬《摄论》,敕召入内道场。十三年,诏令巡方。属世乱,复返南阳。恭帝义宁二年被召入京,住大总持寺。唐高祖武德年间入住弘法寺,一时名臣多从其学,化盛京辇。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张氏。
其先南阳人。
后徙京兆之华原。
琳方幼时。
外国道人。
过其家。
叹曰。
此儿当隆佛法。
不可处之尘埃中也。
七岁从俗流出家。
非其本志。
遂去而从他师焉。
周氏之祸久。
汩没不能振。
隋初。
依昙猛法师究定慧学。
于时法运复亨。
琳弱冠犹以沙弥南游樊邓受具。
寻赴青齐。
披讨律部。
又研十地于觉法师所。
乃旋邺都从炬法师。
禀采华严楞伽思益等义。
既而匡众阐化。
名声益起。
偶至蒲晋。
为道逊道顺二法师留讲十地。
久之叹曰。
药本治病而服药增病。
岂其理哉。
学识材辨。
秪以生慢也。
宜求所以治之者。
于是始习静念处等法。
俄而渐进大乘无得。
离念唯识等观。
入白鹿山绝粒者数矣。
昏则登危巅高树。
以坐其上。
动经旬浃。
后造泰岳。
夜见火光。
环照峰峦。
即追求之。
见数尼。
共议唯识。
忽然而隐。
未几。
入关中。
遇昙迁禅师为开摄论。
仁寿四年。
诏送舍利于华原石门山之神德寺。
就以课业。
大业三年。
沙门还源。
延讲摄论于辇下之明轮妙像诸寺。
久之至东都。
齐王暕情深定理。
每从咨决。
鸿胪苏夔禀宗玄训。
若高阳沙门道雄道体。
赵郡之道献明则。
成承善诱。
造诣幽微。
洪哲致问曰。
怀道者多。
所专何业。
答曰。
山谷高深。
意定何在。
哲曰。
山高谷深。
由来自尔。
答曰。
若如来言正当馀处取土填谷齐山乎。
哲叹伏。
十三年具表闻上。
将西巡灵迹。
属𡨥盗纵横。
道途梗沮。
仅达襄邓。
义宁二年。
诏住京之大总持寺。
武德三年。
正平公李安远奏。
造弘法寺迎居之。
惟敷中论。
或维摩起信而已。
夜则燕寂。
玄琬律师。
躬膺令则任城王及其母楚国太妃安平公主。
皆邀至第宅授戒。
国子祭酒萧璟工部尚书张亮檐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
并为弟子。
又请智首律师阐扬四分凡十遍。
率先学众禀服教法住持。
京辇虽沙弥净人。
犹明律相。
斯非其功欤。
贞观十四年。
十月二十六日。
以疾卒于弘法之房。
是日先有素交法常来候。
琳谓之曰。
不恋此生不贪来报缘集即有缘散则无又曰。
以己之疾。
悯彼之疾。
因垂泪。
盖念诸苦趣也。
复诫门人曰。
生死道长。
各宜自拔。
时春秋七十六矣。
火葬于终南至相寺舌独不坏。
再烧之愈觉明洁。
檀那造木塔五丈。
以表其德。
琳于洛邑。
尝为通事舍人李好德。
课试场屋文业。
及好德犯国宪。
因逃匿求度。
以免罪。
后事发觉。
逮琳狱。
上特原之。
或谋害一冤家者三人。
其一人中悔。
投林受戒。
俄而受戒者。
死而复苏曰。
见阎王。
王使与二人辨对谋害冤家事。
吾称以从琳受戒。
不复知且引琳为證。
王命追所證者有报琳已生他方金粟世界矣。
吾因获免罪。
放还。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习禅五
释静琳。俗姓张氏。本族南阳。后居京兆之华原焉。幼龄背世清附缁门。初诞之日有外国道人曰。此儿当贵。若出家者大弘佛法。七岁投僧出家。役以田畴无乖道训。不果本望。深惟非法也。自顾而言曰。此而未舍。与俗何殊。更从一师服膺正化。遭周灭法且附俗缘。年在弱冠希期无怠。会隋氏启运。即投昙猛法师。乃以二事相摄经于五年。犹事沙弥未敢受具。庆蒙开法欲广见闻。辞其本师南游樊邓。便于彼部奉进大戒。既爰初受法未晓清规。远赴青齐听于律禁。后发前至为诸听先。又于觉法师所听受十地。回趾邺都。炬法师所采听华严楞伽思益。皆通贯精理妙思英拔。旧传新解往往程器。时即推令敷化。讲散幽旨并惊所未闻。而胸臆所忆犹谓不足。展转周听博遍东川。蓄解寻师又至蒲晋。有沙门道逊道顺者。声名大德也。留讲十地经于凉燠。虽复听徒欣泰。而志逾烦梗。下坐处房抚膺审曰。法本治病。而今慢法更增。且道贵虚通。而今耽著弥固。此不可也。即舍讲业专习禅门。初学不净念处等法。又嫌其琐小烦稽人虑。乃学大乘诸无得观。离念唯识弥所开宗。每习一解陶练十年。精其昔知更新后习。而弊食粗衣。情欲斯绝。后入白鹿山。山粮罕继。便试以却粒之法。孤放穷岩又经累载。山中业定昏睡惑心。乃临峭绝悬崖下望千仞。旁生一树才得胜人。以草藉之加坐其上。于中系念动逾宵日。怖死既重专深弘观。后闻泰岳特多灵异。便往寻之。既达彼山。夜见火炬周环高曜峰岩。即事追求累日方至。乃见五六尼众匡坐论道。琳初通讯问。共议唯识等理。未尽言间忽然不见。惆怅久悟法诚尔也。后入关中遇昙迁禅师讲开摄论。一闻如旧慧不新闻。仁寿四年。下敕送舍利于华原石门山之神德寺。琳即于此住。居静课业。行解之盛名布京师。大业三年。有沙门还原等。延请帝城。在明轮妙象诸寺。讲扬摄论识者归焉。寻即降敕召入道场。既达东都禅门更拥。齐王[日*东]情深理定。每就咨款请至本第从奉归戒。鸿胪苏[蒠-心+(冗-几+(止*(ㄇ/又)))]。学高前古。举朝冠盖。禀宗师训为舟为梁。高阳道雄道体。赵郡道献明则等。并释门威凤。智海明珠。咸承理味酌以华实。襄阳洪哲。德高楚望风力俊骇。闻琳声穆时彦。故来相架。乃致问云。怀道者多。专意何业。琳见其词骨难竞。聊以事徵告云。山谷高深意定何在。哲云。山高谷深由来自尔。琳曰。若如来言。馀处取土填谷齐山为定高不。哲悟此一言致词叹伏。由是秀颖附津。稽疑重沓。故令誉风宣弥繁赏。会琳以象教东渐法网虽严至于僧仪正度犹未光阐。欲遍游阎浮备殚灵迹。以十三年内具表闻帝。当蒙恩诏令使巡方。并给使人传国书信。行达襄土方趣海南。属寇贼交侵中国背叛。途路梗涩还返南阳。义宁二年。被召入京。住大总持如常弘演。光阴既积学者成林。武德三年。正平公李安远。奏造弘法。素奉崇信。别令召之。琳立意离缘摄虑资道。会隋末壅闭唐运开弘。皂白归依光隆是庆。乃削繁就简。惟敷中论为宗。馀则维摩起信。权机屡展。夜则勖以念慧每事徵研。并使解出自心不从他授。玄琬律师道王关河躬承令则。自馀法侣岁献奇伦。任城王及太妃楚国太妃安平公主等。皇家帝叶请戒第宅。隆礼频繁。国子祭酒萧璟。工部尚书张亮。詹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等。并誓为弟子。备诸法物恒令服御。久以徒侣义学爰缺律宗。乃躬请智首律师敷弘四分。一举十遍身令众先。故使教法住持京辇称最。乃至沙弥净人咸明律相诚其功矣。忽以贞观十四年秋初染疾。至十月二十六日平旦疾甚。有沙门法常者。盛名帝宇。素与周旋。故来执别。琳曰。不恋此生未贪来报。缘集则有。缘散则无。而神气澄湛由来不乱。曾病。有问疾者。答云。以己之疾悯于彼疾。因而流泪。想诸苦趣故也。便总集僧众并诸门人告曰。生死道长有心日促。各宜自敬无累尔神。即右胁而卧。寻卒于本寺。春秋七十有六。馀处通冷惟顶极热。迄于焚日方始神散。而形色鲜软特异常比。送于终南至相寺烧。惟舌独存。再取烧之逾更明净。斯即正言法之力矣。弟子等四十馀人。奉跪慈颜无由钦仰。百日之内通告有缘共转大乘。总四万馀卷。并造千粒舍利木塔举高五丈彫饰之美晃发中天。广布檀那用酬灵泽。初琳居世。化以实录著名。每述至理玄凝。无不垂泣叹奉。言无非涉事不徒行。有通事舍人李好德者。曾于雒邑受业于琳。后历官天门。弊于俗务逃流山薮。使弟子度之。若准正敕罪当大辟。后有嫉于德者。罔以极刑。及下狱徵琳。初无拒讳。监狱者深知情量。取拔无由。事从虑过释然放免。识者以实语天梯至死知量是莫加焉。自爰初问法。无惮夷险。衣服坏则以纸补之。床席暖则坐于篑上节之。又节量力强羸。名利不缘。语默沈静。修摄威仪。有异名称。涕涶莫显于口鼻。饮食未言于美恶。敬慎之极夫又何加。兼以行位难测。蚤虱不历于身纵辄投者寻便走散。斯负既抵。故所报类希焉。尝居山谷须粒有待患繁。乃合守中丸一剂。可有斗许。得支一周。琳服延之乃经三载。便利之际收洗重服。故能业定坚明专注难拔。时值俭岁缘村投告。随得随施安乐贫苦。尝在讲会。俗士三人谋害一怨。两人往杀。其一中悔从琳受戒。岁纪经久并从物故。而受戒者忽死心煖。后从醒寤备见昔怨及同谋者论告杀事。其受戒人称枉不伏。引琳为證。王即召追。證便有告。琳生他方金粟世界。王既感證。因放此人。又琳一生所至伽蓝撝谦自牧。逮至名高福重䞋锡日增。并委侍人口无再问。及后为福方恨无财。出以示之。琳曰。都不忆有此物也。斯寔据道为务情无世涉。可书季代足为师镜。自住弘法敷化四方。学侣客僧来如阛阓。招慰安抚随事忧承。而度杂公私宪章有叙。故使外虽禁固内实通流。山林望而有归。轨道立而垂则。逮于殁后此法弥崇。所以京室僧寺五十有馀。至于叙接宾礼僧仪邕穆者。莫高于弘法矣。又寺居古墌惟一佛堂。僧众创停仄陋而已。琳薰励法侣共经始之。今则堂房环合厨库殷积。客主混同去留随意。裕法师云。以道通物。物由道感。惠由道来。还供道众。故僧实由客。深有冥功。裕语有琳近之矣。
苏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风武功人,字奉景。
苏夔孙。
弱冠明经高第,累迁沛王府骑曹参军。
丁忧后,授绛州闻喜令,有善政,县人为立德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