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国材

共 2 首
万历己亥六月十四日。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张公。以疾卒于第。得年三十九。既卒之三月。公之妇弟朴君耆贤。以状来曰。吾兄葬有日矣。惟子雅善公。公死子宜铭。且死有知。应子是望。余既不获辞。则按公讳云翼。字万里。其先中国人也。高丽时有讳舜龙。扈元成公主。有宠忠烈王朝。官至大将军、密直司事。以功食采于德水。仍以为贯。曾大父赠吏曹参判讳玉。中庙朝。壮元及第。以文章擅一时。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官不大以殁。是生任重。业儒而不第。官卒掌隶院司评。是生逸。前木川县监。木川娶昌宁成氏府使子沆之女。以嘉靖辛酉三月二十五日生公。始娠有异梦。及生有异状。人皆以远大期之。六岁而母亡。闭户不出。哭泣悲哀如成人。将葬。自作挽词以送之。京师人传以为说。稍长。聪寯夐凡。为文。不学而能。己卯。中司马第三。年始十九。壬午。擢文科状元。年始二十二。人咸曰。少年少年。张氏子能继其业矣。自典籍迁殿中工曹佐郎。俄选补骑省。再为佐郎。入薇垣。再为正言。左迁高山察访。罢还。复为兵曹。升礼曹正郎。出试于宣川。宣岩邑。古称难治。公日赋诗鸣琴。若无意于民事。而政成为一道最。事闻褒锡。病递。历户刑曹正郎。为司宪府持平及掌令兼知制教。以言事忤时官。再转而黜为襄阳府使。未几。迁谪稳城。翌年。有壬辰之乱。公芒鞋踰岭。从上于西。以能华语。昵侍左右。是时诸将之阵江都者争功不协。朝廷忧之。特命公为御史监抚之。公至则陈利害布德意。军中悦服。复命敷对明白。以太仆寺正。迁司宪府执义。朝廷将奏事天朝。选使难其人。特升公工曹参议。以膺是选。已而。使事适已不果行。历兵曹参知。为同副承旨。升至都承旨。夙夜不懈。未尝呈告。时国家多事。天将满城。公应对辨敏。出纳咸允。上服其材而嘉其勤。恩顾日渥。特赐金带以褒荣之。参鞫逆狱。狱成。推恩升秩。遂以所赐金带。仍长银台。翌年。被言者诬。出为海州牧使。时慈殿驻驾于州。州饥疫。民死亡且尽。公及州虔以奉上。惠以喣民。以故事办而民不病。下至扈卫诸臣。咸得其欢。而库中有馀财。上益嘉之。特命增秩。适湖西缺方伯。朝廷以公才果可任用。遂以嘉义大夫。观察忠清郡邑。召命至州。州之民老幼号泣守之。公遂疾驱而行。民之随而从者百馀人。至京上章阙下。显公德政。乞还公数年。以活馀氓。上不得已移授公黄海道巡察使。以从民志。公至则悉除烦苛。务省民力。凡缮兵运饷。皆以便宜。弛张施设。而一路受其惠。递还为同知中枢府事。时天将麻贵提督征东军务。命选其接伴。屡选皆不称旨。末乃命公。公承命即行。迎于境上。接应周旋。以诚以敏。华人称之。擢为资宪大夫刑曹判书。丁酉冬。随提督追贼至南原。又随至岭南。战蔚山围岛山。露宿阵下。矢落于前。不退益励。戊戌夏。提督驻劄安东。公又从之。触冒瘴湿。公遂病舆还江都。上悯公疾叙闲局。居洛便医。屡拜都总管知义禁。皆不起。即其家。拜京兆判尹。公强起谢。竟以前疾卒。讣闻。上罢朝貤锡。遣官吊祭。以其年九月二十四日某甲。葬于果川治之北。夫人朴氏。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崇元之女。贤而有训。生四男二女。皆幼。人曰。公弱冠为状元。三十四。已致位宰相。兹固近世莫有。而年未踰四十。不大展以逝。何其惜也。木川公老而无倚。四子幼而无依。又何其哀也。虽然。不赢其躬。将启于后。四子娟好而秀。是必能子。趾美续闻。于是乎在。是宜铭。铭曰。
孰畀子以材,孰畀子以位。
孰莳之使荣,孰揠之使萎。
惟啬其施,以昌厥嗣。
不昩者存,谁短谁脩。
汉水南涯,长发其休。
佳城荟荟,君子之丘。
杞溪之俞。始于罗显于丽。其称盖久。左仆射讳得瑄。是其鼻祖。七代祖讳僐。六代祖讳承桂。官皆版图判书。高祖讳辑。赠左承旨。曾祖讳解。赠参判。祖讳起昌。佥知中枢赠兵曹判书。考讳汝霖。礼曹判书。谥景安公。妣昌灵成氏。聃命之女。以正德庚午生公。公讳绛。字绛之。自幼嗜学砥行。中辛卯司马。辛丑。文科选补槐院。俄荐史局为检阅。转承政院注书。声望蔼郁。升迁典籍。即荐天曹为佐郎、正郎。又荐中书为检详舍人。出入玉堂、谏院、宪府前后七八年间。历扬殆遍。或至二三。癸丑。自弘文馆直提学。升拜同副承旨。明年。由兵曹参议。出按湖南。入为大司谏吏曹参议。时新经乙卯倭变。朝廷方轸边事。两南缺方伯。明庙命大臣两铨会推才臣。御笔除公岭南观察使。秩满。拜大司宪。戊午。以谢恩使朝京。未还。特拜平安监司。政成。复长宪府。公素与尹元衡有却。适林百龄议谥起。元衡以公伸救乙巳罪人。欲因以罗织议谥官朴淳等。事将不测。明庙知元衡之奸。计遂未售。而齮龁日甚。上不得已出公为咸镜监司。临行。宠锡以慰之。俄拜户兵曹参判都承旨。出莅畿甸。丙寅。特升资宪。判京兆尹。移判工曹。荐拜度支长。逾年病递。群议以度支。非公不可。遂自大司寇。复膺是命。至是。公老矣。人或意其少懈。而公祗慎事职。尽瘁不倦。庚午。以疾卒于位。春秋六十一。讣闻。宣庙震悼辍朝。赐祭赙。其年。葬于杨州新卜车踰岭丙向原。夫人。主簿南崇元之女。生二男。长曰泳。郡守。次曰涵。进士。继室贞夫人李氏。无后。先公殁。公殁之六十五年。公之曾孙执义省曾。以公之侄杞城府院君议政公之状若志。来请余曰。我祖事行志节。有足听闻。而墓道尚阙显刻。子孙之责也。以吾获私于夫子。敢以诸孙之愿。徼惠子一言。以不朽吾祖。噫。余衰落久抛笔砚。惧不足以揄扬先烈。重孤诸君之意。既屡辞不获。则谨就议政公之志而叙之。录其子孙于阴如右。公资性忠厚。器识宽弘。自幼磊落不群。蔚然有风度。外虽方严。中实坦朗无城府。论议正平。不为诡随。初持一心。未尝变易。奔义如不及。避权路若浼。非其人。虽达官贵戚。不直视。当官处事。务存大体。先撮其纲。所至成绩。义州旧无城堞。公为平安巡察使。与节度使金秀文谋。集营中赢钱。募民筑之。延袤百馀里。屹然为第一关防。州人至今赖之。平壤校舍颓废。士子贸贸不知学问之为何事。公谆谆劝诱。作书室。名曰学古堂修业斋。设学长以教之。未旬月。多士乐趋。显有宾兴之效。自后联登科第。皆公之力云。时国储大缺。浮费多门。公为度支。裁抑节损。不避宫禁。猾胥敛手。毫不敢欺。民不加赋而公私俱足。尤长于听断。凡有大利害。施罢不俟日。屡按重镇。备谙边情。故能得吏士心而事易办治。此其设施之著于吏绩者也。当安老炽凶焰。公之父景安公。抗论斥之。遂为所中。七年放逐庇仁村舍。公亦废科不离侧。安老黜。景安公召还。公始赴举。即捷辛丑大科。时陈复昌用事。公恶其佞。议有不合。辄正色折之。至作诗以嘲之。人皆为公忧之。公略不动。既律己甚严。恒负重望。虽以安老、元衡之凶倨。复昌之憸毒。不得遽下手。但切齿鼓吻。思一甘心于公。而公自守不挠。常曰吾无寸长。立朝三十年。免踏贵戚权势家蹊径云。呜呼。威武不能屈其志。祸福不能易其操。常恨世无其人。公岂其人耶。铭曰。
仆射远孙,尚书父子。
袭训于庭,士而守志。
登朝正色,籍甚台阁。
讥排谗佞,矢不濡迹。
几碎于腭,幸烛其奸。
圣心逾眷,贤路赖安。
入都邦宪,出按藩节。
虽未大展,志则难沫。
如距既脱,朝望咸属。
若将有为,胡夺之速。
不尽之庆,簪笏盈床。
我作铭诗,惟后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