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信行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人。一作菩提留支,意译道希。北天竺人。学宗世亲大乘瑜伽,通三藏,工咒术。神悟聪敏,洞善方言。北魏宣武帝永平初至洛阳,住永宁寺,率领七百梵僧,主持翻译佛经。后随东魏迁邺城,继续译经,前后近三十年。有《入楞伽经》等三十部,一百零一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道希。遍通三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永平初。东臻洛都。宣武皇帝处之永宁大寺。时梵僧七百。推为元匠。初翻十地。帝亲笔受。及孝静帝。迁都漳邺。历天平二十馀年。出佛名入楞伽法集深密等经。胜思惟大宝积法华涅槃等论。沙门僧朗道湛侍中崔光等笔受。凡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七卷。时信士李廓撰众经目录。其标拟流支尤悉。尝谓其所居之室。经论梵夹殆盈万。所翻藁本。满一间屋。 然而神悟聪敏。洞善方言。妙工祝术。尝漱灌。人无为汲者。因作梵语。以柳指并。才数遍。水上涌井栏。就酌用之。
续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初
菩提流支。
魏言道希。
北天竺人也。
遍通三藏。
妙入总持。
志在弘法广流视听。
遂挟道宵征远莅葱左。
以魏永平之初。
来游东夏。
宣武皇帝。
下敕。
引劳。
供拟殷华。
处之永宁大寺。
四事将给七百梵僧。
敕以留支为译经之元匠也。
其寺本孝明皇帝熙平元年。
灵太后胡氏所立。
在宫前阊阖门南御道之东。
中有九层浮图。
架木为之。
举高九十馀丈。
上有金刹复高十丈。
出地千尺。
去台百里已遥见之。
初营基日掘至黄泉。
获金像三十二躯。
太后以为嘉瑞。
奉信法之徵也。
是以饰制瑰奇穷世华美。
刹表置金宝瓶。
容二十五斛。
承露金盘一十一重。
铁锁角张。
盘及锁上皆有金铎。
如一石瓮。
九级诸角皆悬大铎。
上下凡有一百三十枚。
其塔四面九间。
六窗三户。
皆朱漆扉扇。
垂诸金铃。
层有五千四百枚。
复施金铎铺首。
佛事精妙。
殚土木之工。
绣柱金铺惊骇心目。
高风永夜铃铎和鸣。
铿锵之音闻十馀里。
北有正殿。
形拟太极。
中诸像设金玉珠绣。
作工巧奇冠绝当世。
僧房周接千有馀间。
台观星罗参差间出。
彫饰朱紫缋以丹青。
栝柏桢松异草丛集。
院墙周匝皆施椽瓦。
正南三门楼开三道三重。
去地二百馀尺状若天门。
赫奕华丽。
夹门列四力士四师子。
饰以金玉庄严焕烂。
东西两门例皆如此。
所可异者。
唯楼两重北门通道但路而置。
其四门外树以青槐。
亘以渌水。
京师行旅多庇其下。
路断飞尘不由渰云之润。
清风送凉岂藉合欢之发。
乃诏中书舍人常景制寺碑。
景河内人。
敏学博通知名海内。
太和十九年。
高祖擢为修律博士。
有诏令刊定条格。
永成通式。
景乃商攉今古。
条贯科猷。
即魏律二十篇是也。
历官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秘书监幽州刺史。
居室贫俭事若农家。
唯有经史盈车。
所著文集百馀篇。
给事中封炜伯。
作序世。
寺既初成。
明帝及太后共登浮图。
视宫中如掌内。
下临云雨上天清朗。
以见宫内事故。
禁人不听登之。
自西夏东华游历诸国者。
皆曰。
如此塔庙阎浮所无孝昌二年。
大风拨屋拔树。
刹上宝瓶随风而堕入地丈馀。
复命工人更安新者。
至永熙三年二月。
为天所震。
帝登淩云台望火。
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长孙稚。
将羽林一千来救。
于斯时也。
雷雨晦冥霰雪交注。
第八级中平旦火起。
有二道人不忍焚烬投火而死。
其焰相续经馀三月。
入地刹柱乃至周年。
犹有烟气。
其年五月。
有人从东莱郡至云。
见浮图在于海中光明俨然。
同睹非一。
俄而云雾乱起失其所在。
至七月。
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所挟。
西奔长安。
至十月。
而洛京迁于漳邺。
先时流支奉敕。
创翻十地。
宣武皇帝命章一日亲对笔受。
然后方付沙门僧辩等。
讫尽论文。
佛法隆盛英俊蔚然。
相从传授孜孜如也。
帝又敕清信士李廓。
撰众经录。
廓学通玄素条贯经论。
雅有标拟。
故其录云。
三藏流支自洛及邺。
爰至天平二十馀年。
凡所出经。
三十九部。
一百二十七卷。
即佛名楞伽法集深密等经。
胜思惟大宝积法华涅槃等论是也。
并沙门僧朗道湛。
及侍中崔光等笔受。
具列唐贞观内典录。
廓又云。
三藏法师流支房内经论梵本。
可有万甲。
所翻新文笔受藁本。
满一间屋。
然其慧解与勒那相亚。
而神悟聪敏。
洞善方言兼工咒术则无抗衡矣。
尝坐井口。
澡罐内空。
弟子未来无人汲水。
流支乃操柳枝聊撝井中。
密加诵咒才始数遍。
泉水上涌平及井栏。
即以钵酌用之盥洗。
傍僧具见莫测其神。
咸共嘉叹大圣人也。
流支曰。
勿妄褒赏。
斯乃术法。
外国共此方不习。
谓为圣耳。
惧惑世网遂秘不宣。
于时又有中天竺僧勒那摩提。
魏云宝意。
博瞻之富理事兼通。
诵一亿偈。
偈有三十二字。
尤明禅法意存游化。
以正始五年初届洛邑。
译十地宝积论等大部二十四卷。
又有北天竺僧佛陀扇多。
魏言觉定。
从正光元年。
至元象二年。
于洛阳白马寺及邺都金华寺。
译出金刚上味等经十部。
当翻经日。
于洛阳内殿。
流支传本。
馀僧参助。
其后三德乃徇流言。
各传师习不相询访。
帝以弘法之盛。
略叙曲烦。
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
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
时兼异缀。
后人合之共成通部。
见宝唱等录。
初宝意沙门神理标异。
领牒魏词偏尽隅隩。
帝每令讲华严经。
披释开悟精义每发。
一日正处高座。
忽有持笏执名者。
形如大官云奉天帝命来请法师讲华严经意曰。
今此法席尚未停止。
待讫经文当从来命。
虽然法事所资独不能建。
都讲香火维那梵呗咸亦须之。
可请令定。
使者即如所请见讲诸僧。
既而法事将了。
又见前使。
云奉天帝命故来下迎。
意乃含笑熙怡告众辞诀。
奄然卒于法座。
都讲等僧亦同时殒。
魏境闻见无不嗟美。
时又有沙门法场于洛阳译辩意长者问经一卷。
虽阙传对而是正文。
见法上录。
又熙平元年。
有南天竺波罗柰城婆罗门。
姓瞿昙氏。
名般若流支。
魏言智希。
从元年至兴和末。
于邺城。
译正法念圣善住回诤唯识等经论。
凡一十四部。
八十五卷。
沙门昙林僧昉等笔受。
当时有沙门菩提流支与般若流支前后出经。
而众录传写率多轻略。
各去上字但云流支。
而不知是何流支。
迄今群录译目相涉难得详定。
又期城郡守杨衒之。
撰洛阳伽蓝记五卷。
故其序略云。
三坟五典之说。
九流百氏之言。
并理在人区而义非天外。
至如一乘二谛之言。
六通三达之旨。
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若夫顷日感梦满月流光。
阳门饰毫眉之象。
夜台图绀发之形。
尔来奔竞其风遂广。
至如晋室永嘉寺。
惟有四十二。
皇魏受图嵩洛京寺出馀千数。
皆帝王士庶笃信经营。
名僧异瑞纷纶间起。
今采摘祥异者。
具以注之。
文多不载。
时西魏文帝大统中。
丞相宇文黑泰。
兴隆释教崇重大乘。
虽摄总万机而恒扬三宝。
第内常供百法师。
寻讨经论讲摩诃衍。
又令沙门昙显等。
依大乘经。
撰菩萨藏众经要及百二十法门。
始从佛性终尽融门。
每日开讲。
即恒宣述以代先旧。
五时教迹迄今流行。
香火梵音礼拜唱导。
咸承其则。
虽山东江表乃称学海。
仪表有归未能逾矣。
至周文帝二年。
有波头摩国律师攘那跋陀罗。
周言智贤。
共耶舍崛多等。
译五明论。
谓声医工术及符印等。
并沙门智仙笔受。
建武帝天和年。
有摩勒国沙门达摩流支。
周言法希。
奉敕为大蒙宰晋阳公宇文护。
译婆罗门天文二十卷。
又令摩伽陀国禅师阇那耶舍。
周言藏称。
共弟子阇那崛多等。
于长安故域四天王寺。
译定意天子问经六部。
沙门圆明道辩。
及城阳公萧吉等笔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益州成都人,俗姓徐。少小出家,入京习学数年,名擅京洛。北周武帝欲废佛存道,于太极殿设座论辩。相传智炫抗声力辩,道士张宾无以应,武帝不能屈,乃并废二教。智炫遂走至北齐。入隋,文帝尝存问之,于是蜀王秀乃供养之使无缺。住孝爱寺。年百有二岁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益州成都徐氏子也。
少小出家。
入京听学。
阅数年。
遂檀能名。
尝使覆讲。
势如瓶泻。
众由是益推服。
周建德间。
武帝将废佛法。
而存道教。
乃于三年五月十六日。
会僧道百官于太极殿。
使道士张宾。
别登高座。
而谓众僧曰。
原夫大道清虚。
淳一无杂。
祈恩请福。
上通天曹。
白日升仙。
寿与天地同。
毕。
风化先被中夏。
无始无终。
含生赖之。
岂如佛法虚幻。
言过其实。
不容本土。
客寓中华。
百姓无知。
信其诡说。
今日陛下。
躬御大廷。
欲定臧否。
请必毋逊。
襄城公何妥自付如意。
首座少林寺等行禅师
不受如意。
怒而起。
诸僧止之曰。
帝在。
那可尔。
且应对之才。
莫如蜀炫。
乃共以如意。
强委炫。
炫徐升座。
坐定。
举如意谓宾曰。
先生向者所陈大道清虚。
淳一无杂。
又云风教先被中夏者。
未知风教。
所起于何时。
此教所说。
复在何处。
又言佛法不容本土。
客寓中华。
试辨道何时生。
佛何时出。
宾曰。
圣人之出。
何有定时。
说教亦复无有定处。
但此地道教本有。
佛法近来。
炫曰若言无时。
亦应无出。
若言无处。
亦应无说。
旧来本有。
非复清虚。
上请天曹。
岂得无杂。
寿与天地同毕。
岂得无始终。
宾曰道人毋浪语。
所以汝辈得至今日者。
盖以前王无识者尔。
今日圣帝。
尽须杀却。
帝恶其躁暴。
而理且屈。
诏舍人擿使下座。
帝自升座曰。
佛法有三不净。
纳耶输陀罗生罗睺罗此主不净一也。
经律中。
许僧受食三种净肉。
此教不净二也。
僧尼多造罪过。
好行淫妷。
佛在世时。
众已不和。
递相攻伐。
此众不净三也。
主法众。
既俱不净。
朕意欲必除之。
以息虚幻。
道法中无此三不净事。
朕将存之。
以助国化。
顾谓炫曰。
苟能解此三难。
真足为好人矣。
炫应声曰。
陛下所陈。
并引经论。
柰何道法之中。
三种不净。
又过于此。
案天尊处。
紫微宫常侍五百童女。
则主不净。
甚于耶输陀罗之一人。
教中设醮。
必须鹿脯百盘。
清酒十斛。
则教之不净。
甚于三种净肉。
道士之过。
如姜斌辈。
历代有之。
则又甚于众僧矣。
且僧自犯罪。
而遽除佛法。
假如至尊亨国。
严设科条。
逆子叛臣。
相继而出。
岂以臣逆子叛。
遂空大宝之位哉。
大宝既不可以臣子叛逆而空。
佛法岂得以众僧犯罪而废。
炫风裁抑扬。
音吐朗润。
上愕然。
良久谓炫曰。
所言天尊侍五百童女。
出何经。
炫曰出道三皇经。
上曰。
三皇经何尝有此语。
炫曰陛下自不见尔。
非经无此语也。
今陛下。
废佛存道。
正如国家废嫡立庶。
上色变。
因下座。
入内。
众竦然皆曰语过于讥上。
事有不可测者。
炫曰主辱臣死。
就戮如归。
又何惧。
宁可早亡。
游于净土。
岂与无道之君。
同生于世哉。
众壮其言。
十七日昧爽。
诏并废二教。
仍有诏褒美。
且许反服为婚姻。
以共政。
炫即偕同学三人。
奔齐。
及周破齐。
上趣使人求访炫。
帝弟越王尤与炫善。
私念以为上急欲得炫者。
将重加责。
以快昔憾也。
诡鞭之成创。
囚服以待命。
且先为谒帝曰。
臣已杖之六十矣。
帝愁然曰。
大丈夫何遽辱以杖箠。
间者求之而急。
特恐怀惭。
以至死亡。
吾岂有他意。
遇之加厚。
久之帝崩。
隋祖以大冢宰秉政。
崇尚教法。
炫在京师。
宠渥莫之并。
既而西还乡里。
居孝爱寺。
蜀王秀未之知也。
未几。
长史周宣明上计。
诏问炫法师起居状。
宣明惊谢不知。
上曰天下名僧也。
汝犹不知。
则汝之于蜀可知矣。
后隐三学山卒。
寿百二岁。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护法篇上
释智炫者。
益州城都人也。
俗姓徐氏。
初生室有异光。
少小出家。
入京听学数年。
遂擅名京洛。
学众推崇请令覆讲。
若泻瓶无遗。
会周武帝废佛法欲存道教。
乃下诏集诸僧道士。
试取优长者留。
庸浅者废。
于是诏华野高僧方岳道士。
千里外有妖术者。
大集京师。
于太极殿陈设高座。
帝自躬临。
敕道士先登。
时有道士张宾。
最为首长。
登高唱言曰。
原夫大道清虚淳一无杂。
祈恩请福上通天曹。
白日升仙。
寿与天地同毕。
风教先被中夏。
无始无终。
含生赖之以得长生。
洪恩厚利不可校量岂如佛法虚幻言过其实。
不容本土客寓中华。
百姓无知信其诡说。
今日欲定臧否。
可出头来看。
襄城公何妥。
自行如意。
座首少林寺等行禅师
发愤而起。
诸僧止之曰。
今日事大。
天帝在此。
不可造次。
知禅师为佛法大海。
然应对之间复须机辩。
众共谋议。
若非蜀炫无以对扬。
共推如意以将付炫。
炫既为众所推。
又忿张宾浪语。
安庠而起徐升论座。
坐定执如意谓张宾曰。
先生向者所陈大道清虚淳一无杂。
又云风教先被中夏者。
未知风教之起。
起自何时。
所说之教于何处说。
又言佛法不容本土客寓中华。
可辩道是何时生。
佛是何时出。
宾曰。
圣人出世有何定时。
说教兴行有何定处。
道教旧来本有。
佛法近自西来。
炫曰。
若言无时亦应无出。
若无定处亦应无说。
旧来本有非复清虚。
上请天曹。
岂得无杂。
寿与天地同毕。
岂得无始无终。
宾曰。
道人浪语。
为前王无识。
留汝等辈得至于今。
今日圣帝尽须杀却。
帝恶其理屈令舍人谓之曰。
宾师且下。
宾既退。
帝自升高座言曰。
佛法中有三种不净。
纳耶输陀罗。
生罗睺罗。
此主不净一也。
经律中许僧受食三种净肉。
此教不净二也。
僧多造罪过好行淫泆。
佛在世时徒众不和递相攻伐。
此众不净三也。
主法众俱不净。
朕意将除之以息虚幻。
道法中无此事朕将留之以助国化。
顾谓炫法师曰。
能解此三难。
真是好人。
炫应声谓曰。
陛下所陈并引经论。
诚非谬言。
但见道法之中。
三种不净又甚于此。
按天尊处紫微宫。
恒侍五百童女。
此主不净。
甚于耶输陀罗之一人。
道士教中。
章醮请福之时。
必须鹿脯百柈清酒十斛。
此教不净。
又甚于三种净肉。
道士罪过代代皆有。
千古乱常姜斌犯法。
此又甚于众僧。
僧众自造罪过。
乃言佛法可除。
犹如至尊享国严设科条。
不妨逆子叛臣相继而出。
岂以臣逆子叛。
遂欲空于大宝之位耶。
大宝之位。
固不可以臣子叛逆而空。
佛法正真。
岂得以众僧犯罪而废。
炫雅调抑扬言音朗润。
虽处大节曾无惧颜。
帝愕然良久。
谓炫曰。
所言天尊侍五百童女出何经。
炫曰。
出道三皇经。
帝曰。
三皇经何曾有此语。
炫曰。
陛下自不见。
非是经上无文。
今欲废佛存道。
犹如以庶代嫡。
帝动色而下。
因入内。
群臣僧众皆惊曰。
语触天帝。
何以自保(以周武非嫡故)炫曰。
主辱臣死。
就戮如归。
有何可惧。
乍可早亡游神净土。
岂与无道之君。
同生于世乎。
众皆壮其言。
明旦出敕二教俱废。
仍相器重。
许以婚姻。
期以共政。
法师志操逾厉。
与同学三人走赴齐都。
时周齐之界。
皆被枪布棘。
彼有富姥姓张。
铺毡三十里。
令炫得过至齐。
盛为三藏名振东国。
武帝破邺先遣追求。
帝弟越王。
宿与法师厚善。
恐帝肆怒横加异责。
乃鞭背成痕俗服将见。
越王先为言曰。
臣恨其逃命。
已杖六十。
令脱衣见帝。
帝变色曰。
恐其怀惭。
远逝以至死亡。
所以急追元无害意。
责越王曰。
大丈夫何得以杖捶相辱。
待遇弥厚与还京师。
武帝崩隋文作相大弘佛法。
两都归趣一人而已。
岁景将秋。
怀土兴念。
又以蜀川迥远奥义未宣。
援首西归。
心存敷畅。
蜀王秀。
未之知也。
时长史周宣明。
入朝赴考。
隋文帝谓之曰。
炫法师安和耶。
宣明惊惶莫知所对。
文帝曰。
一国名僧。
卿遂不识。
何成检校。
宣明稽首陈谢死罪。
及还先往寺参礼。
寺旧在东逼于苑囿。
又是鄱阳王葬母之所。
王既至孝故名孝爱寺。
宣明移就今处。
供养无阙。
至大邺改为福胜寺。
法师宣扬。
觉倦入隐三学山。
触目多感。
遂游山诗曰。
秀岭接重烟嵚岑上半天。
绝岩低更举。
危峰断复连。
侧石倾斜涧。
回流写曲泉。
野红知草冻。
春来鸟自传。
树锦无机织。
𤠔鸣讵假弦。
叶密风难度。
枝疏影易穿。
抱帙依闲沼。
策杖戏荒田。
游心清汉表。
置想白云边。
荣名非我顾。
息意且萧然。
年一百二岁。
不病而卒。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益州城都人。
姓徐。
初生。
室有光彩。
少出家。
入京听学。
数年遂擅名京洛。
会周武帝废佛法。
欲存道教。
乃下诏。
集诸僧道士。
试取优长者留。
庸浅者废。
于是诏华野高僧。
方岳道士。
千里外有妖术者。
大集京师。
于太极殿陈设高座。
帝自躬临。
敕道士先登。
时有道张宾。
登高唱言曰。
原夫人道清虚。
淳一无杂。
祈恩请福。
上通天曹。
白日升仙。
寿与天地同毕。
风教先被中夏。
无始无终。
含生赖之以得长生。
岂如佛法虚幻。
言过其实。
不容本土。
客寓中华。
百姓无知。
信其诡说。
今日欲定臧否。
可出头来看。
襄城公何妥。
自行如意座首。
少林寺等行禅师
发愤而起。
诸僧止之曰。
今日事大。
天帝在此。
不可造次。
应对之间。
复须机辩。
众共谋议。
若非蜀炫。
无以对扬。
共推如意以将付炫。
炫既执如意。
谓张宾曰。
先生所陈。
大道清虚。
淳一无杂。
又云风教先被中夏者。
未知风教之起。
起自何时。
所说之教。
教于何处。
又言佛法不容本土客寓中华。
可道辩是何时生。
佛是何时出。
宾曰。
圣人出世。
有何定时。
说教兴行。
有何定处。
道教旧来本有。
佛法近自西来。
炫曰。
若言无时。
亦应无出。
若无定处。
亦应无说。
旧来本有。
非复清虚。
上请天曹。
岂得无杂。
寿与天地同毕。
岂得无始无终。
宾曰。
道人浪语。
为前王无识。
留汝等辈。
得至于今。
今日圣帝。
尽须杀却。
帝恶其理屈。
令舍人谓之曰。
宾师且下。
宾既退。
帝自升高座。
言曰。
佛法中有三种不净。
纳耶输陀罗。
生罗睺罗。
此主不净。
一也。
经律中。
许僧受食三种净肉。
此教不净。
二也。
僧多造罪过。
好行淫泆。
佛在世时。
徒众不和。
递相攻伐。
此众不净。
三也。
主法众俱不净。
朕意将除之。
以息虚幻。
道法中。
无此事。
朕将留之。
以助国化。
顾谓炫法师曰。
能解此三难。
真是好人。
炫应声谓曰。
陛下所陈。
并引经论。
诚非谬言。
但见道法之中。
三种不净。
又甚于此。
按天尊处紫微宫。
恒侍五百童女。
此主不净。
甚于耶输陀罗之一人。
道士教中。
章醮请福之时。
必须鹿脯百柈。
清酒十斛。
此教不净又甚于三种净肉。
道士罪过。
代代皆有。
千古乱常。
姜斌犯法。
此又甚于众僧。
僧众自造罪过。
乃言佛法可除。
犹如至尊享国。
严设科条。
不妨逆子叛臣。
相继而出。
岂以臣逆子叛。
遂欲空于大宝之位耶。
大宝之位。
固不可以臣子叛逆而空。
佛法正真。
岂得以众僧犯罪而废。
炫雅调抑扬。
言音朗润。
虽处大节。
曾无惧颜。
帝愕然良久。
谓炫曰。
所言天尊侍五百童女。
出何经。
炫曰。
出道三皇经。
帝曰。
三皇经。
何曾有此语。
炫曰。
陛下自不见。
非是经上无文。
今欲废佛存道。
犹如以庶代嫡。
帝动色而下。
因入内。
群臣僧众皆惊曰。
语触天帝。
何以自保。
炫曰。
王辱臣死。
就戮如归。
有何可惧。
乍可早亡。
游神净土。
岂与无道之君。
同生于世乎。
众壮其言。
明旦出敕。
二教俱废。
法师与仝学三人。
赴齐都。
时周齐之界。
皆被枪布棘。
有富姥姓张。
铺毡三十里。
令炫得过。
至齐盛为三藏。
名振东国。
武帝破邺。
先遣追求。
帝弟越王宿。
与法师厚。
恐帝肆怒。
横如异责。
乃鞭背成痕。
俗服将见。
越王先为言曰。
臣恨其逃命。
已杖六十。
令脱衣见帝。
帝变色曰。
恐其怀惭远逝。
以至死亡。
所以急追。
原无害意。
责越王曰。
大丈夫何得以杖捶相辱。
待遇弥厚。
与还京师。
武帝崩。
隋文作相。
大弘佛法。
两都归趋。
一人而已。
岁景将秋。
怌土兴念。
又以蜀川迥远。
奥义未宣。
援首西归。
心存敷畅。
蜀王秀。
未之知也。
时长史周宣明。
入朝赴考。
隋文帝谓之曰。
炫法师安和耶。
宣明惊惶。
莫知所对。
文帝曰。
一国名僧。
卿遂不识。
何成检校。
宣明稽首。
陈谢死罪。
及还先往寺参礼。
寺旧在东。
逼于苑囿。
又是鄱阳王葬母之所。
王既至孝。
故名孝爱寺。
宣明移就。
供养无缺。
法师宣扬觉倦。
入三学山。
触目多感。
遂游山。
作诗曰。
秀岭接重烟。
嵚岑上半天。
绝岩低更举。
危峰断复连。
侧石倾斜涧。
𢌞流泻曲泉。
野红知草冻。
春来鸟自传。
树锦无机炽。
狷鸣讵假弦。
叶密风难度。
枝疏影易穿。
抱帙依闲沼。
策杖戏荒田。
游心清汉表。
置想白云边。
荣名非我愿。
息意且萧然。
年一百岁。
不病而卒。
僧慧瓒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6—607 【介绍】: 隋僧。沧州人,俗姓王。壮岁出家。受戒后,居定州,专业律典。北周毁佛时,避地南陈。隋文帝开皇初,归赵州封龙山,结徒授业,讲经律以戒为主,亦重心法。秦王杨俊镇并部,召住太原开化寺。晚被召入京,住终南山龙池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沧州王氏子也。壮年出家。志慕高远。受具后。听毗尼于定州黉宇。每讲至财利。则法师欲以为难即制断。瓒闻而薄之。时襆中有钱三百。辄弃去。自尔终身不言财利。周氏之虐。避地江南。开皇间北归。居赵州西封之龙山。引摄学徒。以离著御心。身服头陀。行兰若法。方来之士。盈二千指。而誉蔼河朔。秦王俊填并部。搆开化寺。召瓒主寺任。而治众一崇定业。尤严于布萨。弟子明胤禅师遵守罔或怠。晚还邺受徒。殊克自振。及京师建禅定寺。以追度献后。诏与名德数久之。或邀居终南山之龙池寺。请益者骈集。俄卒于山舍。春秋九十有二。大业三年九月也。弟子志超。见别传。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慧瓒。
俗姓王氏。
沧州人。
壮室出家。
清贞自远。
承禀玄奥学慕纲纽。
受具已后偏业毗尼。
随方听略不存文句。
时在定州居于律席。
讲至宝戒。
法师曰。
此事即目卒难制断如何。
瓒闻之私贱其说。
时襆中有钱三百。
乃掷弃之。
由是卒世言不及利。
周武诛剪避地南陈。
流听群师咸加芟改。
开皇弘法返迹东川。
于赵州西封龙山。
引摄学徒安居结业。
大小经律互谈文义。
宗重行科以戒为主。
心用所指法依为基。
道闻远流归向如市。
故其所开悟。
以离著为先。
身则依附头陀行兰若法。
心则思寻念慧。
识妄知诠。
徒侣相依数盈二百。
绳床道具齐肃有仪。
展转西游路经马邑。
朔代并晋名行师寻。
誉满二河道俗倾望。
秦王俊。
作镇并部。
弘尚释门。
于太原蒙山置开化寺。
承斯道行延请居之。
僧众邕熙声荣逸口。
至于黑白布萨。
要简行净之人。
知有小愆便止法事。
重过则依方等。
轻罪约律治之。
必须以教验缘。
片缺则经律俱舍。
沙弥信行
重斯正业从受十戒。
瓒不许之。
乃归瓒之弟子明胤禅师。
遵崇法。
晚还邺相方立部众。
及献后云崩禅定初搆。
下敕追召入京传化。
自并至雍千里钦风。
道次逢迎礼谒修敬。
帝里上德又邀住于终南山之龙池寺。
日夜请诲闻所未闻。
因而卒于山舍。
春秋七十有二。
即大业三年九月也。
弟子志超。
追崇先范立像晋川。
见别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631 【介绍】: 隋至唐初僧。
太原介休人,俗姓郭。
年十三,于邺西云门寺出家,从僧稠授禅法。
寻往林虑山中修习。
北周毁佛时,避迹于白鹿山中。
隋初,出山与信行禅师同修禅业。
文帝开皇九年,被召入京,住化度寺。
卒后,塔铭由李百药撰,欧阳询书,为世所珍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郭氏。
太原介休人也。
祖宪荆州刺史父韶博陵太守邕神识沈静。
幼齿上庠。
年十有三。
违亲入道于邺西云门寺。
依止稠公。
即授禅法。
才数日。
造诣殊深。
稠抚之。
谓诸门人曰。
五停四念。
尽在此子矣。
俄徙居林虑山周氏废教。
遁于白鹿山中。
阶开皇初定门载辟。
魏之信行禅师
稔闻名誉。
愿与流通。
遣人招之下山。
九年信行被诏入京。
而邕偕戾止。
信行唱灭。
而邕则引众承业。
罔替轨范。
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终于化度寺。
春秋八十有九。
上赙帛追福。
以表崇敬之意。
以其月二十二日。
奉遗命。
阇毗于终南山。
弟子收舍利起塔于信行塔左。
其碑则左庶子李百药文。
率吏令欧阳询书。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释僧邕。
姓郭氏。
太原介休人。
祖宪荆州刺史。
父韶博陵太守。
邕神识沈静冥符上德。
世传儒业齿胄上庠。
年有十三违亲入道。
于邺西云门寺依止僧稠而出家焉。
稠公禅慧通灵戒行标异。
即授禅法。
数日便诣。
稠抚邕谓诸门人曰。
五停四念将尽此生矣。
仍往林虑山中。
栖托定门游逸心计属周武平齐像法隳坏。
又入白鹿山深林之下。
避时削迹饵饭松朮。
三径斯绝百卉为群。
麇麚伏其前。
山禽集其手。
初未之异也。
后乃梵音展礼焚香读诵。
辄有奇鸟异兽。
攒聚庭宇。
貌如慕敬心疑听受。
自非行感所及。
何以致斯。
自尔屡降幽灵。
胜言叵载。
开皇之始弘阐释门。
重叙玄宗更联荣问。
有魏州信行禅师
深明佛法。
命世异人。
以道隐之晨。
习当根之业。
知邕遁世幽居。
遣人告曰。
修道立行。
宜以济度为先。
独善其身非所闻也。
宜尽弘益之方照示流俗。
乃出山与行相遇同修正节。
开皇九年被召入京。
乃与邕同来至止帝城。
道俗莫匪遵奉。
及行之殁。
世纲总徒众。
甚有住持之功。
以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终于化度寺院。
春秋八十有九。
主上崇敬情深赠帛。
为其追福。
以其月二十二日。
奉灵魄于终南山。
遵邕之遗令也。
门徒收其舍利。
起塔于行之塔左。
邕风范凝正业精严。
卑辞屈己体道藏用。
及委质寒林悲缠朝野。
佥以身死名灭世有斯人。
敢树玄石用陈令范。
左庶子李百药制文。
率更令欧阳询书。
文笔新华多增传本。
故累诵野外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2—615 【介绍】: 隋僧。西河介休人,俗姓宋。幼即聪慧异常人。习经史,通大义。后以为经史实宇宙糟粕,乃出家。博览经论,精研奥妙,住西京慈门寺。有《十种不敢斟量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生宋氏。
西河介休人也。
祖考皆以隐德遗后世。
济龆龀。
淹贯经史。
稍长志空寂。
遂出家从信行禅师学。
时开皇初也。
年十八。
戒定兼进业。
弘集录。
著十种不敢斟量论六卷。
指意清诣。
诚得大法之归趣焉。
大业十一年九月十二日。
卒于所住之慈门寺。
寿五十有四。
弟子道训道树奉尸陀追建白塔于终南山。
麓。
勒铭颂德焉。
沙门善智尤善集录。
妙简锱铢。
精穷理窟。
祖师信行
雅相标致。
尝以光阴四分之一。
用资形累。
通夏翘足。
摄念观佛。
著顿教一乘二十卷。
先济九年卒。
是于宗门之兄弟云。
葬附信行墓右。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本济。
宋氏。
西河介休人也。
父祖不事王侯。
遁世无闷。
逼以僚省。
挂冠而返。
济年爰童丱。
智若成人。
齿胄之初。
横经就业。
故于六经三史皆所留心。
虽云小道略通大义。
故庠熟伦侣重席请言。
后披析既淹豁然大悟。
乃曰。
斯寔宇宙之糟粕也。
何累人之清识乎。
乃归仰释氏辞亲出家。
开皇元年时登十八。
戒定逾净正业弥隆。
不服新华除其爱染。
躬行忍辱悯增上慢。
博览经论成诵在心。
讲解推则循环相属。
时共观风荣斯袖举。
信行禅师创开异部。
包括先达启则后贤。
济闻钦咏欣然北面承部。
写瓶非喻合契无差。
信行初达集录山东。
既无本文。
口为济述。
皆究达玄奥。
及行之亡后集录方到。
济览文即讲。
曾无滞托。
虽未见后词。
而前传冥会时五众别部敬之重之。
著十种不敢斟量论六卷。
旨文清靡。
颇或传之。
自是专弘异集。
响高别众。
以大业十一年九月十二日。
卒于所住之慈门寺。
春秋五十有四。
弟子道训道树。
式奉尸陀。
追建白塔于终南山下。
立铭表德。
有弟善智。
天纵玄机高步世表。
祖师信行伏膺请业。
酌深辩味妙简缁铢。
入室邻机精穷理窟。
尝以四分之一用资形累。
通夏翘足摄虑观佛。
诚策勤之上达也。
信行敬揖风猷雅相标致时众咸悦。
可谓以德伏人者焉。
撰顿教一乘二十卷。
因时制仪共遵流世。
以大业三年卒。
弟子等附葬于信行墓之右焉。
训有分略之能。
树丰导引之说。
当令敷化。
宗首莫与俦之时暂举筵。
道俗云合。
声策感敬。
后恐难寻迹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氏乡里。
未暇详考。
先是京师行智首律师四分律疏。
至魏郡法砺律师。
著疏别
似亦微有枘凿矣。
隋唐之际。
道宣律师。
本首大疏。
著删补钞三卷。
贞观以来。
江淮闽蜀多传唱之。
后怀素者。
奘三藏弟子也。
咸亨中。
别述开四分律记。
学者趋向焉。
号其书曰新疏。
以宣公之书。
为旧疏故也。
于是新旧二疏。
互相长短。
大历十三年。
诏集两街临坛大德定夺。
时推净为宗主。
建中二年。
奏二疏并行。
盖以相国元载。
笃重素公。
而净不得已。
而从之也。
载且俾净为新疏作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如净。不详何许人也。甫参法位。当纳戒津明练毗尼砥砺名节。时恒讲勖徒侣云屯。辞笔偕长博达儒典。先是关中行智首律师四分律疏。魏郡法砺律师著疏别行。尔时关辅河北各竞宗派。微似参辰。隋末唐初道宣律师。以首大疏为本。造删补律钞三卷。稍为会要。行事逗机。贞观已来三辅江淮岷蜀多传唱之。次装三藏弟子怀素者。先习钞宗。后委弃宣砺之学。于咸亨年中别述开四分律记。后号新章欤。至代宗大历中新章旧疏互相长短。十三年敕。集三宗律匠。重定二家隆杀。时净推为宗主。语在圆照传。至建中二年奏二疏并行净之力也。盖以国相元公载笃重素公崇其律教。乃命净为新疏主作传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京兆蓝田人,俗姓张。十岁依景云,寻究经论,访问师承,旁及儒墨,兼擅诗歌。代宗大历十三年,以《四分律》有法砺旧疏及怀素新疏,每致异议,奉诏至安国寺,与名僧大德十四人签定之。德宗建中初奏进。累官内供奉、鸿胪少卿。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张氏。京兆蓝田人。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受近圆。乃究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频敷座席。屡主坛场。开元中。诏参译务。大历十三年。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照材学优赡。其所编稡制作。多不具述。于教门颇有功绪。在代肃二朝。尤用事。职至应奉。赐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捡校。鸿胪少卿。食封一百户。终于别院。寿八十二。腊五十八。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圆照。
姓张氏。
京兆蓝田人也。
年方十岁笃愿依西明寺景云律师。
云亦一方匠手四部归心。
照当应法乃受近圆。
谨愿执持如怀宝器寻究经论访问师承。
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
或深入堂皇或略从染指。
仍旁求于儒墨。
兼擅美于风骚。
律藏珠珍专探日用。
后则霜坛秉法雁序度人。
洎乎开元年中。
敕选名德僧参其译务。
照始预焉至代宗大历十三年。
承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
齐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
盖以二宗俱盛。
两壮必争被擒翻利于渔人。
互击定伤于师足。
既频言竞。
多达帝聪。
有敕令将二本律疏定行一家者。
时照等序奏云。
按四分律部主。
梵云昙无德。
秦言法藏。
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
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秦言觉明。
讽出梵文。
沙门竺佛念听而笔受。
成四十五卷。
至十一年岁次戊申。
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
于长安中寺重雠校。
殆十四年辛亥译毕。
沙门慧辩等笔受。
成六十二卷。
后有魏朝道覆律师。
于法聪讲下纂成疏六卷。
北齐慧光律师造疏二本。
次道云律师修疏九卷。
次道晖撰疏七卷。
隋朝法愿裁疏十卷。
自唐平一天下也。
四方昌阜三宝增明。
有智首律师述疏二十一卷。
次慧满律师造疏二十卷。
事各一时流通绝矣。
当武德元年戊寅岁。
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
至九年丙戌岁成十卷。
宗依成实论。
今称旧疏是也。
洎高宗天皇大帝咸亨元年岁在庚午。
有西太原寺怀素律师。
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
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论。
称新章疏是也。
至我皇帝受佛付嘱钦尚释门。
信重大乘遵承密教。
见两疏传授各擅颛门学者如林。
执见殊异数兴诤论。
圣慈悯念务息其源。
使水乳无乖一味和合。
时遣内给事李宪诚。
宣敕勾当京城诸寺观功德使镇军大将军刘崇训。
宣敕云。
四分律旧疏新疏。
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
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俱集安国寺。
遣中官赵凤诠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斋食并果实解斋粥一事。
已上应副。
即于安国寺供僧慧彻如净等十四人。
并一供送充九十日斋食。
用茶二十五丳藤纸笔墨。
充大德如净等佥定律疏用。
兼问诸大德各得好在否。
又敕安国寺三纲。
佥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辄不得入。
违者录名奏来云。
其时天长寺昙邃。
净住寺崇睿。
西明寺道邃兴泚。
本寺宝意神朗智钊超侪。
崇福寺超證。
荐福寺如净。
青龙寺惟干。
章信寺希照。
保寿寺慧彻圆照。
共奉表谢。
答诏云。
师等道著依经功超自觉。
承雪宫之旨奥。
为火宅之凉飔。
四分律仪三乘扃键。
须归总会永息多门。
一国三公谁执其咎。
初机眩曜迷复孔多。
爰命有司婢供资费。
所烦笔削伫见裁成。
所谢知悉。
其日品官杨崇一。
宣敕荐福温国两寺三纲与净土院检校僧等。
严饰道场命僧行道。
用五十四人。
起今月一日转经礼佛六时行道至来年二月一日散。
其设斋食料一事已上。
令所司祇供。
宜各精诚。
问师等好在。
及解道场。
中官李宪诚宣敕语温国寺转念道场四分律临坛大德等。
释门三学以心印相传。
无上菩提以戒法为根本。
道场毕日即宜赴大安国寺楷定律疏十道流行。
至二月八日敕检校道场大德昙邃飞锡等。
道场定取十日散。
设斋外各赐绢帛。
其十四人律师并令赴安国寺修疏。
程才品用各得其宜。
众推如净慧彻同笔削润色。
圆照笔受。
正字宝意纂文佥定。
超侪笔受。
其崇睿已下九人證义。
共议篇题云。
敕佥定四分律疏卷第一。
京城临坛大德。
某等奉诏定。
以此为题也。
照为首唱诸公和之。
其间厥义非长若农夫之去草。
其义合理犹海客之采珠。
可谓名解毗尼不看他面。
俄属德宗即位。
改元建中。
其年五月疏草毕。
六月望敕圆照。
依国子学大历新定字样抄写进本。
至十二月十二日。
送祠部进新佥定疏十卷。
仍乞新旧两疏许以并行从学者所好。
敕宜依。
照务其搜集专彼研寻。
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
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
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
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
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
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
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纪三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
三教法王存没年代本记三卷。
上卷明佛。
中道。
下儒也。
翻经大德翰林待诏光宅寺利言集二卷。
再修释迦佛法王。
本记一卷。
佛现八相身利益人天成正觉记一卷。
判方等道场欲受近圆沙弥忏悔灭罪辩瑞相记一卷。
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
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
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大德碑记集十五卷。
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
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
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
照自序云。
伏以开元十八年岁在庚午沙门智升修撰释教录。
洎乎甲戌经六十五年中间三藏翻经藏内并无收管。
恐年代𡩻远人。
疑伪经又先圣大历七年许编入。
制文犹在。
时帝敕宜依。
至今江表多集此集中经而施用焉。
照于律道颇有功多。
肃代二朝尤为杰立。
累朝应奉赐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检校鸿胪少卿。
食封一百户。
后终于别院。
春秋八十二。
法腊五十八云。
系曰。
刊正二宗会归一见。
庶几知有定分不横驰求。
何以诸师却请双行。
不其感欤。
通曰。
是此举也。
则元载所请。
帝乃曰俞。
究其始因乃新章也。
挟力轮摧相部。
独存于我专利于人。
亦犹纪昌俄遇飞卫并其箭术成我材官御大辂而废其椎轮得火生而焚其木母。
窃量诸德微愤不平。
故奏双行。
同不佥定则何异乎眼头生目。
匪成三点之伊。
必须声后知音方验一夔之足。
因排法砺三本生焉。
旧有南山四家出矣。
又如东汉季也。
灭一跋扈生四强臣。
初止政出一门。
末云赂归四贵。
若然者骈拇悬瘤虽多无用。
然则吾善用多矣。
大集经云。
如是诸见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
依之修行皆得解脱。
此通方之大解也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张。
京兆蓝田人。
年十岁。
依西明寺。
景云律师。
寻究经论。
访问师承。
维摩法华。
因明唯识。
涅槃中观。
华严新经。
代宗大历十三年。
承诏至齐安国寺定夺。
新旧两疏是非。
敕令将二本律疏。
定行一家。
时照等序奏云。
按四分律部。
自姚秦弘始。
五年壬寅岁。
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讽出梵文。
沙门竺佛笔受。
成四十五卷。
至十一年戊申。
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
于长安中寺。
重雠校。
殆十四年辛亥。
译毕。
沙门慧辩等。
笔受成六十二卷。
武德元年戊寅。
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
至九年丙戌。
成十卷。
宗依成寔论。
今称旧疏。
是也。
洎高宗咸亨元年庚午。
有西太原寺怀素律师。
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
宗依根本。
一切有部。
大毗婆沙。
俱舍等论。
称新章疏。
是也。
两疏传授。
各坛颛门。
学者如林。
执见殊异。
数兴诤论。
圣慈悯念。
务息其源。
使水乳无乖。
时遣内给事李宪诚。
镇军大将军刘崇训。
宣敕云。
四分律旧疏新疏。
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
于安国寺律院。
佥定一本流行。
遣中官赵凤。
敕尚食局。
索一千二百六十人斋。
又敕安国寺三纲佥定律疏。
一切俗僧。
辄不得入。
其时天长寺昙𨗉。
净住寺崇睿。
西明寺道𨗉兴此。
本寺宝意。
神朗。
彼钊。
超侪。
崇福寺超證。
荐福寺如净。
青龙寺惟干。
章信寺希照。
保寿寺慧彻。
圆照。
共奉表谢。
俄属德宗即位。
改元建中。
敕照。
依大历新定字样。
杪写进本。
至十二月。
送祠部新进佥定疏十卷。
仍乞新旧两疏并行。
敕依照搜集。
专彼研寻。
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
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
诰制三卷。
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
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隋传法高僧。
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
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
佥定律疏。
一行制表集三卷。
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记三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
三教法王本记三卷。
利言集二卷。
释迦佛法王本记一卷。
佛现八相成正觉记一卷。
忏悔罪辩瑞相记一卷。
五部律翻译传授记一卷。
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
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
传法三学碑记集十五卷。
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
御题章信寺诗。
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
续开元释教录三卷。
照自序。
照于律道颇有功多。
肃代二朝。
尤为杰立。
石君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僖宗光启二年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邠宁节度使朱玫入京师行废立,僖宗将幸山南,君涉从朱玫谋,毁道以阻。
僖宗由他道抵达,君涉弃城投奔朱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