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玺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9 首
题柳彦遇河隈画屏 其一 (戊辰) 明 · 李滉
七言律诗
丰山柳彦遇在定州日。作一屏。令画河隈上下洛江一带图。河隈公田园所在。以寓其远宦思归之意。于时。诏使成翰林宪,王给事玺将至。东莱郑林塘吉元以迎慰使。中原朴思庵和叔以远接使。永嘉金骆谷云甫以观察使。全城李大仲,宁城辛君望。俱以从事。往候于龙湾。见是屏。皆为之玩赏题咏。实一时之盛。难遇之幸也。是年冬。彦遇去任来京师。席未暖而出牧清州。临行。示余以是屏。求续题良勤。余固惜彦遇之去。无计以留之。且余薄业。亦在河隈上流。一出未归。岁且向晏。展画指点。益兴慨叹。因追叙别意并所感。吟成近体二章。录寄清州。仍题屏上。以付清州之仲胤检阅郎君云。尝见东坡金山寺诗。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云云。其末云。有田不归如江水。今吾二人事。与彼(一本。彼下。有颇字。)相类。故最后并及之。
定民方咏去思吟,又佩湖州印去今。
台阁剩员无寄足,壑沟多瘠更关心。
风流洛舍时看画,旷荡天门几抚襟。
我亦出山乖远志,一屏相对意难禁。
江西茂阀旧声华,迁擢方承雨露加。
丹凤阙中收谏纸,碧云天外下仙槎。
清羸骨相山瞻峻,萧洒襟怀玉绝瑕。
每对谈霏堪濯热,自忘关塞驿程赊。
风期真个古人侪,早被殊恩侍玉阶。
鸾诏忽颁天北极,文星摇落海东涯。
自多披雾欢方洽,谁料登龙事反乖。
万里相思何处泻,屋梁秋月照幽怀。
东土遗踪已杳然,玉京归路岁华迁。
愁生辽蓟新秋月,梦落麻姑(山在江西建星府)旧洞天。
儒术本宜光衮职,履声行见到星躔。
自怜憔悴关河外,惟待音书下日边。
遥遥我鼻祖,仕唐明皇时。
天宝十四载,奉使日南陲。
归舟失利涉,我土风泊之。
乐国愿受廛,罗王任其为。
锡姓封以县,千秋绵本支。
累叶至密直,始分英固宜。
宜宁后最蕃,梦验如蓍龟。
灵州自择葬,阴骘有三儿。
缅忆敬烈公,作相当季丽。
忠景翼圣祖,国创家开基。
勋业似房杜,名位冠台司。
兄弟类彬翰,仁者福履绥。
直学乃其孙,清操人所师。
三世逮京尹,发韧声名驰。
始坐秋江累,终泰寿踰耆。
茔城卜维扬,至今遵用玆。
太仆继登第,官小不大施。
处士隐东郊,韬光惜早萎。
仰惟曾大父,重义轻财资。
委禽丞相门,贤达相追随。
爱酒益疏放,寻常困一麾。
吾祖趾其美,夙为侪流推。
高才终不售,亦屈县邑卑。
孙尝入于抱,颜范尚追惟。
先考与光妣,欲述先涕洟。
笃厚本天植,贞淑出秉彝。
殚诚备忠孝,体意恤茕嫠。
昆弟言不间,古今事皆知。
牧民褒屡降,主馈礼无亏。
七邑兼内助,邑有去思碑。
衣绯年望八,毓德必受祺。
生我实劬劳,恩斯复勤斯。
我生戊辰腊,月穷一蓂遗。
解语识文子,及丱长唔咿。
孺子谓可教,先业庶无隳。
八岁学闵子,芄兰童佩觿。
倏尔去京华,飘泊伤乱离。
自东而徙南,云巘几忍饥。
负笈随从祖,一斑稍能窥。
十四中乡贡,考官不暇疵。
还洛洛滨年,始得免旅羁。
十七赘越郡,取妇新结缡。
十八鸣场屋,或称娴于词。
弱冠参莲榜,间岁攀桂枝。
逮登仁祖朝,仰瞻穆穆仪。
槐院升博士,三年冗不治。
正当孝庙初,朝野方熙熙。
银台迁记注,胄筵齿明离。
为郎入骑省,拄笏职常尸。
薇垣与柏府,惭乏谏诤姿。
猥进王素言,褒答天颜怡。
出佐岭南幕,红莲映绿池。
归治御史装,衣绣霜斧持。
应制再蒙赉,玉署忝经帷。
退食步花砖,持被吟梧埤。
妄陈谏猎书,始怒终教伊。
乙未充下价,通信使岛夷。
家君时作宰,威县暂历辞。
开洋舟失柁,性命一发危。
艰难抵马州,挂帆向一岐。
山流落鳌背,海阔掀鲸鬐。
闾阎盛大坂,舸舰集长崎。
福寺围锦绣,琶湖布琉璃。
富士峰著灵,日光庙祝禧。
晁卿墟寂寂,徐韨冢累累。
履珠楚客奢,负弩巴人祗。
绝域壮心目,还趁青春期。
赐暇真忝窃,湖堂五子追。
拓址高阁屹,探芳晚棹移。
偶居拔萃首,文字岂葳蕤。
超秩既戴玉,命题更赏皮。
十载三喜筵,二尊又奉慈。
公卿簇轩驷,献贺争赋诗。
仪曹与喉院,次第新命垂。
为养乞州符,劳心抚疮痍。
未尽梅阁兴,遽遭祀天悲。
先后舂我深,得以肝胆披。
延英密迩班,至渥沦骨肌。
夜閤召代讲,赐柑仍赐卮。
几受文绮颁,屡教天马骑。
居然擢知申,有爵与尔縻。
谏院暨国子,三长一无裨。
丙午遭西啧,我车载辖脂。
新邑更告别,绝裾就长达。
西关佳丽地,所历多娱嬉。
杯盘侈饯宴,弦管列歌姬。
辽野莽空阔,闾山走逶迤。
逖矣华表柱,壮哉秦城陴。
迷茫射虎石,清绝采薇祠。
繁华最通州,富盛埒临淄。
金台怀慷慨,柴市泣涟洏。
关防固逾函,宫阙技穷倕。
谁教坐单丁,恨未歼月氏。
归逢简书严,敢论筋力疲。
斯须廷议伸,受节按火维。
还朝亦未几,圻臬复询咨。
特拜大理官,惝慌心忸怩。
词讼岂其任,感激策病羸。
癸丑值旡妄,一旬在系缧。
白日正中天,宁被浮云欺。
汤网即开三,驲召宠还弥。
惊心甲寅夏,失恃荼毒罹。
秋又哭圣君,抱弓鼎水湄。
顽喘未蓐蚁,血泣瞻龙輀。
当宁嗣服后,松都命保釐。
谁毁季布酒,自赋渊明辞。
枯鱼再衔索,风雨梁山吹。
不死复为人,只影将依谁。
至尊收簪履,宗伯荷恩私。
两馆并提衡,一品连升资。
词掖踵燕许,明廷厕皋夔。
五台藏实录,笳鼓遵海涯。
镜浦泛仙舟,洛山看朝㬢。
全城扈影祯,祗役忘年衰。
祥云绕凤辇,瑞蔼随龙旗。
梁园赋词臣,命臣分妍媸。
仍命臣撰进,拜稽投丹墀。
恩命至于再,斲窗窘撚髭。
亲考必置魁,御笔光淋漓。
皋比及逸景,总是君王贻。
六践执金吾,梦中未曾思。
薪忧趁圣虑,轸剂随内医。
俄授天官长,人物任称锤。
荣光动搢绅,反为识者嗤。
忧深蚊负山,且恧之箴规。
适当国大事,招会臣邻咨。
妄发似汲黯,力争愧辛毗。
人皆为我惧,上曰予谅而。
君臣贵知心,予信而莫疑。
奚徒泣微臣,可以质神祗。
时时读圣谕,直欲身粉糜。
西傧太悤悤,星夜驰四骊。
竣事才复命,台参俟其巇。
严谴止削黜,犹免禦魅魑。
苍黄出都门,自然感泪滋。
三宿返乡园,孤村少邻比。
吾童子所游,某丘无参差。
水洛有长瀑,明秀敌峨嵋。
云庵即新创,两涧夹如潍。
柏岭自岧峣,枫潭且清漪。
依然保晚堂,潇洒卧茅茨。
五松响谡谡,双柏看猗猗。
环以桑榆柳,树之榛栗椅。
香梅从庾岭,菉竹自卫淇。
绛桃耀红药,海棠接山栀。
砌植凌霜菊,庭栽向日葵。
茄葱间蒲鸽,姜蒜交蹲鸱。
静夜鹃啼血,深林雉伏雌。
田间立白鹭,叶底翻黄鹂。
卖薪困羸马,垦确卧倦犁。
惊麇窜古木,猛虎闯疏篱。
蛇出啄燕垒,蚕老化茧丝。
雨塘蛙鼓聒,露枝蝉声迟。
时序转头忙,览物增叹嘻。
我年过六旬,暮景迫崦嵫。
头童又齿豁,谁复妒蛾眉。
前途已自卜,不问詹尹蓍。
春盘曾放筋,野蔌湘维锜。
苜蓿杂薇蕨,美味甘如饴。
夏葛施中谷,刈获为络絺。
服之卧北窗,清风人似羲。
秋禾正烂熟,我亩堇立锥。
收割舂又簸,作饭滑流匙。
冬夜对短檠,破屋冲寒飔。
墨突烧更煖,榾柮兼豆萁。
青阳逼岁除,积雪埋空陂。
元日冻全消,涧壑冰流澌。
重逢以殷春,蛰迹已一期。
趁早卉木荣,依旧鸟兽孳。
雨才喜田畯,花将怕封姨。
芳草遍郊生,青欲染履綦。
鸡声渐觉缓,日长迟上埘。
农夫亟升屋,烧野治畬菑。
村女执懿筐,采蘩来祁祁。
牧童理蓑笠,渔子安罛箄。
和风扇淑气,飞入诗人脾。
先原咫尺迩,节祀躬荐粢。
家儿官守近,会数事尤奇。
前年决大科,亦足光门楣。
有时修起居,苞肉兼酒瓻。
开缄白蚁浮,不用陶巾酾。
一吸尽倾之,又不酌鸬鹚。
山童拍手笑,笑我倒接䍦。
我笑独醒人,何不啜其醨。
小孙可胜冠,行且垂雉緌。
童乌替来侍,提训化娇痴。
野老时挈榼,林僧日围棋。
以此送馀年,衡宇当华榱。
所嗟门祚薄,亲绝服功缌。
每怜孤飞雁,常羡七子鸤。
岿然竹林老,只祝享期颐。
交友又零落,墓草皆离离。
生者各星散,北斗与南箕。
唯馀二三子,老境相切偲。
同分山一半,宛在水中坻。
有榭号芙蓉,有洞名灵芝。
或苞昆穴毛,或蛰天衢骐。
藏形玉黜楚,吐采珠珍隋。
乃者递筒频,唱酬类埙篪。
迩来还往绝,有如鸟粘𥻿。
却思盈虚理,月缺日更欹。
四序功者去,所以泽晓睢。
屏去通宾客,奚取汉魏其。
只当保三乐,何必歌五噫。
去国同虞翻,休官异孔戣。
可效抄药贽,宜师咏圃琦。
闲恬葆六凿,息偃安四肢。
敢拟龙卧洛,伫闻凤鸣岐。
冥鸿超轩鹤,壤豚胜庙犠。
莫纫茝芷蕙,莫辨薋菉葹。
庄何别鹏鴳,苏欲友鹿麋。
时物正妍华,且治行山欙。
招呼梅月仙,联袂乘云螭。
为学却老方,袖有玄光梨。
中道忽反顾,乐宜寻仲尼。
欲追晚喜易,编绝右手胝。
年数忘不足,勉焉日孜孜。
正声体雅颂,异端辟淫诐。
晚节斯可保,磨涅无磷缁。
馀力事耕田,植杖或耘耔。
回头四朝事,一枕黄粱炊。
中宵梦魏阙,落月罥罘罳。
觉来身在此,搔首空蹰踟。
不避抚掌笑,自叙毫更摛。
赠碑图(并引。)(己亥)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今秋在江宁,汪生容甫来谒,以所藏旧拓《张迁碑》残本见视,盖「东里润」三字未损者。予既钩摹存箧,且辨是碑非重刻,汪生似不予信。盖予初识汪生而语多规生,不自知其戆直也。今还京师,而两峰以旧拓是碑见赠。虽拓本在汪所藏本之后,而神气转胜之。两峰因作《赠碑图》,以志珍重相与之意。予亦缀一诗于此,不识他日汪生见之,以为何如?
此本拙淡无波折,海内心知有几人。
忍复相讥说重刻,赠酬全是性情真。
杨子吾党才,诗笔俊无敌。
告归忽数月,悠悠我心恻。
书来慰远思,上言慎眠食。
宛如共秋窗,啸咏而赏析。
下言谢子诗,反覆吾所惑。
使者尚在门,对之不能默。
子与谢子交,晤言匪昕夕。
彼诚今世秀,天马空冀北。
以我为伯乐,而愿受羁勒。
顾我何所有,敢遽云集益。
朋友以道合,所贵尽其力。
凡今心交少,谁肯相扶植。
古者教声诗,天籁早中律。
十三学舞勺,划若黍与尺。
离经更知类,尚待徐践迹。
矧我下学人,群言富采摭。
是皆有条理,得不深究极
雄哉拔鲸牙,或掣大海碧。
或艳如兰苕,亦不辞洗涤。
凤皇十二管,细自分寸积。
羿射必至彀,百发俱中的。
正惟挟千钧,不可轻一掷。
焉有始弗慎,终乃克有获。
且当发轫时,未见正路辟。
后来悔欲追,翻苦辙莫易。
以此为鼓舞,吾未知所适。
白也逾清新,许生谁剪剔。
精锐正无前,高坚虑太亟
感子深缱绻,念子少阅历。
向来论未详,况今去我侧(蕴山日与予商榷研鍊,予信其必有成,所虑者乃转在钝夫耳。)
昔拟子之才,可与莲洋匹。
买书子已去,不得共搜择。
斯人渔洋徒,风骚莽推激。
五言果仙才,天葩去雕饰。
国朝盛雅颂,王氏最超逸。
馀或扬厥波,而不沿其格。
万古中条下,河声与岳色。
毓秀于玉溪,西昆此同脉。
所以泄精华,郁勃不可抑。
奇情弄花草,英气散金石。
得其情与气,浩落出胸臆。
胸臆虽浩落,又贵细䌷绎。
毋嬉肆自足,毋便安自溺。
家居少切磋,尚友须卓识。
谢子书昨往,寄子以一册。
爱子真如兄,期子手弗释。
子宜慎所从,淘汰出新得
南安有二子,相望若双璧。
谢子与我居,日见培羽翮。
独子留东南,因书怅增忆。
⑴ 来书论谢蕴山诗,谓「先生循循善诱,宜稍宽绳尺」云云,殊不知诗必先由研细而入,乃能中节,况吾辈少时已不若古人之学有根柢,尤必以讲求法律为先也。
⑵ 来书云,蕴山天才旷逸,宜先鼓舞之,至欲罢不能之候,再以细律绳之。此言尤非,正惟才大者必从法律中洗鍊而出,乃为真才。且此数月来,蕴山于法律既能研究,而才调日益发越。钝夫乃譬诸望道未见之辞,殊为过虑。
⑶ 予尝谓钝夫诗似吴天章,然天章之诗才情肆发。须得其气,而更自加炉锤,不宜专袭其貌也。新购得刘氏刻本,而钝夫已归,昨蕴山为印一本寄之。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近时审定石鼓为宇文周时物惟江菽沄布衣及予信之最坚)
继周数石刻,惟有斯篆存。
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
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
阿房三月灰,馀燄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
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
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
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
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
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閒。
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
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倘留世,何必归子孙。
⑴ 世传周穆王吉日癸巳书原本以政和取入内府乱后失之今惟有宋人摹本
四月二十四夜卢来饮,醉馀共听越剧《葬花》,皆不自持,卢命予赋诗。卢之来也,为报彭将至,而卒不至。因忆十年前彭报予信,故言旧貌,尚历历焉,遂赋此解
惆怅前生事未终,葬花人正与花同。
茫茫愁海天何远,渺渺孤舟岸已空。

诗稿里,梦魂中,九泉可有恨无穷?
来生再共缘应在,怎向人寰觅汝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