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俊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僧慧旷 朝代:陈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613 【介绍】: 南朝陈末至隋初时僧。襄州襄阳人,俗姓曹。年十二,出家于江陵宝光寺。通习经论,发明幽旨。后住金陵,居律行寺,习大乘唯识等论。归于湘、郢二州宏法。陈后主至德元年,归江陵,住遍觉道场,掌僧纲八载。敕移居兴国寺,复改住丹阳栖霞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其先谯国曹氏。
今为襄阳人。
祖亮宗梁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
父蔼直阁将军。
旷年十二。
事江陵宝光寺澄法师出家。
俄而辞。
明帝于渚宫。
游京师。
居律行寺。
会西竺真谛三藏。
既译摄大乘唯识等论。
金鼓光明等经。
方将弘演。
未得其人。
乃与宗恺准韵诸师。
北面受焉。
三藏云亡俦侣斯逝。
复偕同学僧宗俱栖匡岫敷化。
州宰鄱阳长沙二王。
师敬之。
后游湘郢间。
罔怠旧志。
陈至德初。
言旋乡井。
居遍觉道场。
即开皇三年也。
顷之诏徙兴国寺。
屡赐香苏等物。
秦孝王建麾襄沔。
亲奉归戒。
炀帝即位。
诏入京师次江阳。
辞疾不行。
诏寓丹阳栖霞寺医养。
松筠泉石寔惬情素。
遂有终焉之志。
大业九年五月十六日终。
春秋八十。
顶煖指屈。
斯又上生得道之徵也。
以其月二十日。
窆于寺之西山。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慧旷。
俗姓曹氏。
谯国人也。
其后别派。
今为襄阳人焉。
祖亮宗梁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
父蔼直阁将军。
旷秀气标于弱岁。
天然孝敬率性高廉。
十二出家。
事江陵宝光寺澄法师。
祗勤仪训肃奉帷筵。
发明幽旨颇超群辈。
后辞朋帝渚问道王圻。
居律行寺听彭城讲。
玄关斯辟大义已通。
将事随方转相弘教。
乃与宗恺准韵诸师。
俱值真谛。
受摄大乘唯识等论金鼓光明等经。
俄而真谛涅槃法朋彫徙。
乃共同学僧宗俱栖匡岫。
分时敷说法化弥隆。
州宰鄱阳长沙二王。
俱敦师资之敬。
后于湘郢二州累载弘道。
虽亲觉久忘而地恩待报。
以陈至德元年言旋旧邑。
即隋开皇之三年也。
于遍学道场传经引化。
旷既律行严精义门综博。
道俗具瞻。
纲维是奇。
统掌八载摄是乌回。
后又奉敕移居兴国。
寺任攸委。
丝纶再降。
香苏屡锡。
秦孝王帝子之尊。
建麾襄沔。
闻风伫德亲奉归戒。
炀帝纂历当符尊贤味道。
爰降王人近居辇毂。
道次江阳辞疾不见。
蒙敕丹阳栖霞山寺。
以事治养。
又素协性松筠辅神泉石。
赏狎既并缠痾用弭。
于栖霞法堂更敷大论。
新闻旧学各谈胜解。
且归善禅。
房本栖玄精舍。
竟陵文宣之馀迹。
禅师慧晓之遗风。
镜潭月树之奇。
云阁山堂之妙。
曾事游处。
遂有终焉之志。
后携子弟徙而憩之。
崖谷泯人世之心。
烟霞赏高蹈之域。
其有怀真慕义者。
复萃于斯矣。
以大业九年五月十六日终于寺房。
春秋八十。
顶煖淹时。
手屈二指。
斯又上生得道之符也。
以其月二十日。
窆于寺之西山。
弟子等树碑纪德。
常州沙门法宣为文。
僧慧瓒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6—607 【介绍】: 隋僧。
沧州人,俗姓王。
壮岁出家。
受戒后,居定州,专业律典。
北周毁佛时,避地南陈。
隋文帝开皇初,归赵州封龙山,结徒授业,讲经律以戒为主,亦重心法。
秦王杨俊镇并部,召住太原开化寺。
晚被召入京,住终南山龙池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沧州王氏子也。
壮年出家。
志慕高远。
受具后。
听毗尼于定州黉宇。
每讲至财利。
则法师欲以为难即制断。
瓒闻而薄之。
时襆中有钱三百。
辄弃去。
自尔终身不言财利。
周氏之虐。
避地江南。
开皇间北归。
居赵州西封之龙山。
引摄学徒。
以离著御心。
身服头陀。
行兰若法。
方来之士。
盈二千指。
而誉蔼河朔。
秦王俊填并部。
搆开化寺。
召瓒主寺任。
而治众一崇定业。
尤严于布萨。
弟子明胤禅师遵守罔或怠。
晚还邺受徒。
殊克自振。
及京师建禅定寺。
以追度献后。
诏与名德数久之。
或邀居终南山之龙池寺。
请益者骈集。
俄卒于山舍。
春秋九十有二。
大业三年九月也。
弟子志超。
见别传。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慧瓒。
俗姓王氏。
沧州人。
壮室出家。
清贞自远。
承禀玄奥学慕纲纽。
受具已后偏业毗尼。
随方听略不存文句。
时在定州居于律席。
讲至宝戒。
法师曰。
此事即目卒难制断如何。
瓒闻之私贱其说。
时襆中有钱三百。
乃掷弃之。
由是卒世言不及利。
周武诛剪避地南陈。
流听群师咸加芟改。
开皇弘法返迹东川。
于赵州西封龙山。
引摄学徒安居结业。
大小经律互谈文义。
宗重行科以戒为主。
心用所指法依为基。
道闻远流归向如市。
故其所开悟。
以离著为先。
身则依附头陀行兰若法。
心则思寻念慧。
识妄知诠。
徒侣相依数盈二百。
绳床道具齐肃有仪。
展转西游路经马邑。
朔代并晋名行师寻。
誉满二河道俗倾望。
秦王俊
作镇并部。
弘尚释门。
于太原蒙山置开化寺。
承斯道行延请居之。
僧众邕熙声荣逸口。
至于黑白布萨。
要简行净之人。
知有小愆便止法事。
重过则依方等。
轻罪约律治之。
必须以教验缘。
片缺则经律俱舍。
沙弥信行。
重斯正业从受十戒。
瓒不许之。
乃归瓒之弟子明胤禅师。
遵崇行法。
晚还邺相方立部众。
及献后云崩禅定初搆。
下敕追召入京传化。
自并至雍千里钦风。
道次逢迎礼谒修敬。
帝里上德又邀住于终南山之龙池寺。
日夜请诲闻所未闻。
因而卒于山舍。
春秋七十有二。
即大业三年九月也。
弟子志超。
追崇先范立像晋川。
见别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611 【介绍】: 隋僧。吴郡钱塘人。俗姓范,字圣达。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诗文,能琴棋。后出家,住杭州天竺寺。文帝开皇十四年,郡亢旱,州刺史刘景延请讲海龙王经。寻骤雨滂沱,旱情得解。炀帝大业七年感梦而逝。著有诗赋碑集等五十余卷。(《高僧传二集》卷四〇)
全隋文·卷三十四
真观字圣达,俗姓范,吴郡钱唐人。陈时,住泉亭光显寺。入隋,住灵隐山天竺寺,大业中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字圣达。
吴郡钱唐人。
姓范氏。
祖延蒸给事黄门侍郎。
父兑通直散骑常侍。
母桓氏。
念无嗣息。
因誓诵药师观世音金刚般若等经。
以求智子。
又刻写定林上寺迦毗罗王像事之。
躬效祈祷。
依药师经七日行道。
至第三夕。
游光照身。
自尔有娠。
及生。
左右掌文。
成仙人字。
口流津液。
肤体润泽。
虽老未尝患渴。
舌有罗绮纹。
音吐如钟。
辨说敏给。
五岁即蔬素。
坐衣箧上。
挥扇帚戏。
效诸德开讲。
八岁能和庾尚书林擒诗。
十六淹贯孔老典章之言。
旁涉琴奕。
尝遇善风鉴者。
迎拜曰。
少年当为人天师。
宜自爱。
后专诵净名般若。
丐父母脱俗。
父母难之。
迦毗罗降梦。
乃许焉。
既获诏旨并赐衣钵。
兴阳生法师落发。
云阳真律师任和尚授戒。
俄从华林国法师受成实。
且欲忆持法华。
日一卷。
感梦曰。
汝大乘根器。
毋自滞。
遽听摩诃衍于兴皇朗公轮下。
开善大忍法师。
慝影钟山。
时从扣激忍。
叹曰。
龙树之道东矣。
辨勇二师。
频挹重席。
丛林为之语曰。
钱唐出真观。
当天下一半。
洪偃者儒英释杰也。
面誉之曰。
颧高多智。
耳白有名。
我有四绝。
汝具八能。
由是王公贵游。
咸愿纳交。
始兴王将之国邀以俱。
于时兴皇义集。
众推其先。
登座之顷。
开二谛宗。
百难纵横。
一言水泮。
学士傅縡喟曰。
三千称首。
七十当初。
彼上人者难为酬对。
既至会稽。
住香严寺。
阐大涅槃。
兴皇遣书三度召之。
曰。
燕赵齐秦引领翘足。
法门所寄。
惟在于子。
子宜速返。
时以伐周失律。
议括沙门之无名者罢道。
观奋致书于仆射徐陵。
命遂寝。
江夏王镇越。
复固邀之。
朗公哽咽言曰。
能住三年者。
请以讲堂相委。
然终不可以留也。
若夫特进杜棱永阳鄱阳二王。
皆极延仰。
东浙法轮屡动。
天台智者名行绝伦。
年腊斯等。
义谐昆季。
共归秦岭陵云旧房。
朝谈慧照。
夕安禅寂。
及智者就微。
观复敷演。
永阳还朝。
亟称其德。
寻加特诏。
而陈祚告终。
隋文三遣皇华。
秦王再延帅府。
悉辞以疾。
齐王于江浦。
躬伸顶礼。
传以香火。
送居故邑之众善寺。
开皇十四年旱。
刺史刘景安谒观祷雨。
为讲海龙王经。
序王竟骤霔。
而东南之民。
敬之若神。
县南有灵隐山。
昔与道安禅师头陀石室。
檀越陈仲宝。
率侣拓基。
构立精舍。
号南天竺。
后文宣造塔。
亦于此者。
则其幽胜可知矣。
大业七年四月八日。
司马李子深讲大涅槃经。
至现病品。
梦三人容服甚盛。
执幡礼云。
净居遣迎。
六月六日方卧病。
梦与智者同舆。
翼佛还山。
寤而叹曰。
吾六十二当终。
以讲法华。
获延一纪。
今七十四。
尚复奚求。
即集徒垂训。
尔月适天台致书送香苏石蜜。
观览书曰。
是为最后信。
岂非宿世因缘邪。
命以一如意报之。
七月一日。
中夜盥漱整服。
跏趺而坐。
忽自语曰。
有人请讲菩萨戒。
遂怡然而灭。
明日午时。
𮌎顶犹煖。
右手内屈三指。
流汗遍身。
信宿而止。
至四日入龛。
时属流火。
炎威尚炽。
而股体柔软。
容色不变。
二十五日。
四方道俗咸华。
皆就灵手传香表别。
香华供献。
日有千群。
齐日开龛。
色相光洁。
眉毛更长。
二十六日。
迁龛窆于灵隐山。
观开成之迹。
继踵昔贤。
匡护之功。
比肩前哲。
开皇十一年。
王师平江南。
有猖獗者。
卒为厉阶。
元师杨素。
反旆而驱。
因悉瓦解。
俘虏诛剪。
三十馀万。
以观名声昌盛。
囚有妄指其为檄者。
时与金陵才士鲍亨谢瑀俱被逮系。
不俟讯鞠。
即将斩决。
素临而责之曰。
道人当坐禅读经。
何因为作檄书。
以干刑宪。
死奚所辞。
观曰。
道人所学。
诚如公言。
然不作檄书。
无辜就死。
惟公明鉴。
素怒示以檄曰。
此谁作耶。
观读毕徐曰。
苟如此。
焉能动人。
观不作尔。
使观果作必胜此。
因指擿其语三五处曰。
可上纸乎。
顾皆庸妄所为。
公毋遽信也。
素颇以为然。
观历数鲍谢等三十馀人于素前。
而谓之曰。
是并观国宾王之流。
愿公加虑。
使无怨辜。
素笑曰。
道人不自愁。
而更愁他人乎。
观曰。
生死常也。
何足愁。
然陷人于非辜。
乃可愁耳。
素曰。
久被系必愁。
宜作愁赋。
顾左右给纸笔。
观揽笔骤书如流。
顷之纸尽。
命更进。
素随读之惊异。
遽起立。
呼使对坐。
以尽其辞。
文多不载。
观平昔谨操履。
每盥遗𤃉。
地不为濡。
居众善寺。
皋亭神姓陈名重。
附巫语请讲法华。
遗以钱物。
且舍庙堂五间创殿。
门人玄镜。
寔克荷负。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
释真观。
字圣达。
吴郡钱唐人。
俗姓范氏。
祖延蒸给事黄门侍郎。
父兑通直散骑常侍。
母桓氏温良有德。
尝悱愤无胤。
洁斋立誓。
诵药师观世音金刚波若。
愿求智子绍嗣名家。
时献统所图迦毗罗王者。
在上定林寺。
巨有灵异。
躬往祈祷。
刻写容影。
事像若真。
依药师经七日行法。
至于三夕觉游光照身。
自尔志性非恒。
言辄诣达。
岂非垂天托人寄范弘释者也。
及其诞育。
奇相不伦。
左掌仙文右掌人字。
口流津液充闰荣府。
从幼至终未尝患渴。
故体肤光伟虽老不衰。
舌文交加状如罗绮。
故得含章蕴辩开神明晤。
又声韵钟铃。
捷均风雨。
其见闻者莫不惊异。
小有大概。
五岁能蔬斋。
或登衣箧。
或执扇帚。
戏为谈讲。
八岁通诗礼。
和庾尚书林檎之作。
十六儒道群经柱下河上无所遗隐。
时又流涉棋琴。
畅怀文集。
日新月异。
师友惊忻。
尝共友人逍遥津渚。
有善相者迎而拜曰。
年少当为大法师。
后即专诵净名般若。
志存入道。
伺机承色。
二亲弗许。
乃曰。
迦毗降梦。
子欲开笼。
拘令在网。
此非黠慧。
父母咸开心随喜。
启敕降言并赐衣钵。
义兴生法师行洁小震。
躬为剪落。
大功德贞律师道蔼云阳。
请任和上。
研思十诵一遍能述。
又从华林园法师受成实论。
十遍十覆超振前标。
自谓解成。
可填以行也。
始诵法华。
日限一卷。
因斯通梦。
汝有大根忽守小道。
深可惜也。
遂往兴皇听摩诃衍。
质疑明难唐突玄门。
朗公精通绰然复加脂粉。
吾出讲八年。
无一问至此。
能使妙义开神。
真吾师矣。
仍从北面数载研寻。
开善大忍法师。
匿影钟山游心方等。
将欲试瞻先达问津高士。
因操桴扣寂用程玄妙。
乃叹曰。
龙树之道方兴东矣。
辩勇二师当涂上将。
频事开折亟经重席。
时人语曰。
钱唐有真观。
当天下一半。
沙门洪偃。
才迈儒英。
钩深释杰。
面相谓曰。
权高多智耳目有名。
我有四绝尔具八能。
谓义导书诗辩貌声棋是也。
由此王公贵游多所知识。
始兴王东临禹井。
请以同行。
于时兴皇讲筵。
选能义集。
观临途既促。
咸推前次。
既登高座开二谛宗百并纵横一言冰泮。
学士傅绎在席嗟曰。
三千称首七十当初。
是上人者当为酬对。
金陵道俗见知若此。
既达东夏住香严寺。
讲大涅槃。
四方义集复增荣观兴皇又三追曰。
吾大乘经论。
略已弘通。
而燕赵齐秦。
引领翘足。
专学虽多。
兼该者寡。
宜速反东蕃法门相寄。
于斯时也征周失律朝议括僧无名者休道。
观乃伤迷叹曰。
夫刹利居士皆植福富强。
黎庶厮小造罪贫弱。
欲茂枝叶反剋根本。
斯甚惑矣。
人皆惜命偷生。
我则亡身在法。
乃致书仆射徐陵。
文见别集。
陵封书合奏。
帝懔然动容。
括僧由寝。
据斯以言。
非但梁柱佛法。
亦乃明略佐时矣。
江夏王出镇于越。
复请同行。
朗师吞咽良久言曰。
能住三年。
讲堂相委。
复属英王尚法利益。
深不可留也。
仍于禹穴屡动法轮。
特进杜棱。
请归光显传教学徒。
及永阳鄱阳二王司空司马消难。
并相次海运延仰浙东。
故得涂香慧炬以业以焕顶敬倾心尽诚尽节。
天台智者名行绝伦。
先世因缘敦猷莫逆。
年腊既齐为法兄弟。
共游秦岭凌云旧房。
朝阳澄景。
则高谈慧照。
夕阴匿采。
则深安禅寂。
及智者徵上阙庭。
观便孤园敷说。
大流法味。
载广俗心。
永阳还京仰奏清德。
举朝僧正同请丝纶。
遂逢祚终斯事便寝。
隋祖尚法惟深。
三敕劳问。
秦王莅蕃。
二延总府。
皆辞以疾。
确乎不就。
齐王晚迎江浦。
躬申顶礼。
传以香火。
送还旧邑之众善寺。
开皇十四年时极亢旱。
刺史刘景安。
请讲海龙王经。
序王既讫骤雨滂霔。
自斯厥后有请便降。
吴越宗仰其若神焉。
县西有灵隐山者。
旧曰仙居。
峰吐莲华洞藏龙穴。
信江东之秀岳也。
观既仁智内冥山水外狎。
共道安禅师头陀石室。
檀越陈仲宝。
率诸同侣开藏拓基。
构立精舍号南天竺。
遂即去邑还谷。
栖止终焉。
众善讲堂付门人玄镜。
镜承瓶泻相从不绝。
及文皇造塔。
形胜所归不谋同集。
取决于观。
乃指崔嵬高石。
可安塔基。
虽发诚言孰为可信。
俛仰穿凿洞穴。
自然状似方函。
宛如奁底。
天工神匠冥期若符。
自尔在山常讲法华。
用为心要。
受持读诵躬自书弘。
五种法师于斯乎在。
又特于经旨明练深趣。
谈吐新奇非寻纸墨。
智思击扬迥飞文外。
又感盥洗遗渧地不为濡。
事理异人。
经之力也。
睪亭神姓陈名重。
降祝请讲法华一遍。
遗以钱物。
又降祝舍其庙堂五间。
为众善佛殿。
据斯以言。
感灵通供诚希有也。
大业七年四月八日。
司马李子深。
更延出邑。
讲大涅槃。
初出天竺。
自标葬地。
至现病品。
梦见三人容服甚盛把幡俱礼云。
净居遣仰。
至六月六日以疾而卧。
又梦与智者同舆。
夹侍尊像。
翼佛还山。
觉已叹曰。
昔六十二应终。
讲法华力。
更延一纪。
今七十四复致斯应。
生期毕矣。
即集内众。
训将来事曰。
欲生善道。
欲备神力。
欲出生死。
欲具佛法。
宜须持戒修定学慧弘通正法。
勿令空过无所得也。
尔日天台送书并致香苏石蜜。
观览书曰。
宿世因缘最后信矣。
命两如意。
一东向天台。
一留西法。
志诸杂服式吾眼自分。
一还僧羯磨。
二成第五僧施。
尝有人梦。
飞殿来迎。
沙门宝慧又闻空中鼓乐。
至七月一日中夜跏坐。
盥嗽整服曰。
有人请讲菩萨戒也。
端坐怡然。
不觉已灭逝于众善之旧寺。
从子至午心顶俱煖。
身体柔软颜色不变。
右手内掘三指。
信宿流汗遍身。
至四日移入禅龛。
时属流火。
焰气尚严。
而俨若生存。
寔资神力。
从此至二十五日。
四方辐凑六县同集。
道俗公私一期咸萃。
皆就尸手传香表别。
叙德号慕悲起缠云。
追惟戒德泣垂零雨。
至香花供献日有千群。
随次大斋开龛瞻奉而色相光洁。
眉毫更长。
倍异生前。
咸加奇叹。
至二十六日。
乃永窆于灵隐山。
真容掩方坟。
写状留天竺。
是日四部亘一由旬。
香盖成荫幢幡蔽野。
存亡荣庆非可胜言。
初观声辩之雄。
最称宏富。
江表大国莫敢争先。
自正法东流。
谈导之功。
卫安为其称首。
自尔词人莫不宗猷于观。
是知五百一贤代兴有日。
佛法荣显寔赖斯乎。
开皇十一年。
江南叛反。
王师临吊。
乃拒官军。
羽檄竞驰兵声逾盛。
时元帅杨素。
整阵南驱。
寻便瓦散。
俘虏诛剪三十馀万。
以观名声昌盛光扬江表。
谓其造檄。
不问将诛。
既被严系无由申雪。
金陵才士鲍亨谢瑀之徒。
并被拥略将欲斩决。
来过素前。
责曰。
道人当坐禅读经。
何因妄忤军甲。
乃作檄书。
罪当死不。
观曰。
道人所学诚如公言。
然观不作檄书。
无辜受死。
素大怒将檄以示。
是尔作不。
观读曰。
斯文浅陋未能动人。
观实不作。
若作过此。
乃指擿五三处曰。
如此语言何得上纸。
素既解文。
信其言也。
观曰。
吴越草窃出在庸人。
士学儒流多被拥逼。
即数鲍谢之徒三十馀人。
并是处国宾王。
当世英彦。
愿公再虑。
不有怨辜。
素曰。
道人不愁自死。
乃更愁他。
观曰。
生死常也。
既死不可不知。
人以为深虑耳。
素曰。
多时被絷。
叵解愁不。
索纸与之令作愁赋。
观揽笔如流。
须臾纸尽。
命且将来更与一纸。
素随执读。
惊异其文。
口唱师来。
不觉起接。
即命对坐。
乃尽其词。
故赋略云。
若夫愁名不一。
愁理多方。
难得覼缕。
试举宏纲。
或称忧愦。
或号酸凉。
蓄之者能令改貌。
怀之者必使回肠。
尔其愁之为状也。
言非物而是物。
谓无象而有象。
虽则小而为大。
亦自狭而成广。
譬山岳之穹隆。
类沧溟之滉瀁。
或起或伏。
时来时往。
不种而生。
无根而长。
或比烟雾。
乍同罗网。
似玉叶之昼舒。
类金波之夜上。
尔乃过违道理。
殊乖法度。
不遣唤而辄来。
未相留而忽住。
虽割截而不断。
乃驱逐而不去。
讨之不见其踪。
寻之靡知其处。
而能夺人精爽。
罢人欢趣。
减人肌容。
损人心虑。
至如荆轲易水。
苏武河梁。
灵均去国。
阮叔辞乡。
且如马生未达。
颜君不遇。
夫子之咏山梁仲文之抚庭树。
并㤞慸于胸府。
俱赞扬于心路。
是以虞卿愁而著书。
束皙凭而作赋。
又如荡子从戎倡妇闺空。
悠悠塞北。
杳杳江东。
山川既阻梦想时通。
高楼进月倾帐来风。
愁眉歇黛泪睑销红。
莫不咸悲枕席结怨房栊。
乃有行非典则。
心怀疑惑。
未识唐虞之化。
宁知禹汤之德。
雾结铜柱之南。
云起燕山之北。
箭既尽于晋阳。
水复乾于疏勒。
文多不载。
素大嗟赏。
即坐释之。
所达文士免死而为仆隶。
观以才学之富。
弘导不疲讲释开悟。
荣光俗尘具于前叙。
其所讲大乘四十二载。
又造藏经三千馀卷。
金铜大像五躯。
搆塔五层。
五僧德施。
造寺二所。
著诸导文二十馀卷。
诗赋碑集三十馀卷。
近世窃用其言众矣。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真观。
字圣达。
钱塘范氏。
世本显仕。
师生有奇相。
舌紫罗纹。
手左右掌为仙人字。
出家通经律论。
时彦曰。
钱塘有真观。
佛法当天下一半。
寻谒天台智者。
请受禅观。
智者以师齐年。
止为法兄弟。
开皇十五年。
于灵隐山头陀石室宴坐。
众于南去建南天竺寺请师居焉。
是为开山始祖。
常讲法华。
以为心要。
感皋亭神请讲。
舍祠宇为佛殿。
每盥洗馀滴。
地不为濡。
人尤异之。
师有雅操。
文帝三徵。
秦王两延。
皆以疾辞。
大业中。
因山行。
自标葬地。
未几示寂。
梦与智者同辈翼佛还山。
觉而叹曰。
吾六十二应终。
以讲法华力延一纪。
今七十四。
生期毕矣。
中夜入寂。
塔在东冈。
久废不治。
天禧中。
慈云重修。
赞曰。
一乘妙法  阐自台祖  年齐道同  宜袭其武 徵命频繁  弗移砥柱  清风凛然  可激千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623 【介绍】: 隋唐时僧。其先安息人,故有“胡吉藏”之称。祖世避仇徙南海,后迁金陵。俗姓安。幼时由父携之谒真谛,真谛为其取名吉藏。七岁从法朗出家。隋时讲法于会稽嘉祥寺,听众常至千人,时称“嘉祥大师”。后住长安日严寺,成“三论”注疏,创三论学派。唐高祖设十大德统领众僧,吉藏在其列。有《中论疏》、《百论疏》等。
全隋文·卷三十五
吉藏,开皇中住会稽嘉祥寺。
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吉藏族姓安氏。其先安息人。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后迁金陵。七岁出家。隋开皇末诏住慧日寺。唐初敕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卒。年七十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安息国人也。祖以避仇居南海。父迁金陵。而生藏焉。时西竺真谛三藏昉至。父𢹂之以见。谛曰此儿吉祥之所聚也。遂以名。父亦出家。名道谅云。谅平生苦节寡伦。乞食听法无少怠。每持钵归。必跣足入塔。遍献佛像。然后分施。至虽涕涶便利。皆以手承。祝施众生所应食者。其笃谨之行。始终无歉。然每𢹂藏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甫七岁。遂依朗出家。而采涉日至。年十九为众覆述。精辨锋起。获誉扬邑。具戒之后。其闻转盛。陈桂阳王尤所钦礼。隋混壹。遂东游止嘉祥寺。敷畅如常。时开皇末。炀帝在蕃邸。置四道场。招徕贤彦。召居慧日寺。复于京师。置日严寺。教旨又以藏居之。昙献禅师。请开法华。七众繁拥。财施填积。既以建诸福田。且为十无尽藏。付献行檀。卒成曲池大像。伟特高显。见者翘勤。不能自已。 齐王暕邀藏私第法集。一时至者。六十馀人。仍推藏为论主。沙门僧粲自号三国论师。最先徵问。往还四十馀番。藏体貌闲暇。辞彩秀发。飞激注射。霶然有馀。四座皆动容而退。王欲更延两日。众亦莫之敢抗矣。 大业初。写法华经二千部。隋之季世。造二十五尊像。舍房供养。别置普贤像。对以坐禅。观实相理。及义旗初届京师。武皇受谒于虔化门下。藏前叙曰。惟四民涂炭。乘时拯溺。道俗仰泽穹昊。不胜庆赖。武皇大悦。劳问勤至。武德初。诏选十大德。纲维法务。而藏其一焉。俄兼住实际定水二寺。齐王元吉。愿承归戒。屈住延兴寺。至是年气渐衰。屡增病苦。诏赐良剂。中使相寻。武德六年五月卒。春秋七十有五。上览遗表哀悼。东宫已下。皆致书尉问。赠以钱帛。今上在秦邸。有尉辞不录。诏葬南山藏讲三论一百馀遍。法华三百馀遍。大品智度华严维摩各数十遍。并著疏。盛行于世。临终制死不怖论。文多不录。弟子慧远嗣。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义解篇七
释吉藏。
俗姓安。
本安息人也。
祖世避仇移居南海。
因遂家于交广之间。
后迁金陵而生藏焉。
年在孩童。
父引之见于真谛。
仍乞詺之。
谛问其所怀。
可为吉藏。
因遂名也。
历世奉佛门无两事。
父后出家名为道谅。
精勤自拔苦节少伦。
乞食听法以为常业。
每日持钵将还跣足入塔遍献佛像。
然后分施。
方始进之。
乃至涕涶便利。
皆先以手承取。
施应食众生。
然后远弃。
其笃谨之行初无中失。
谅恒将藏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
随闻领解悟若天真。
年至七岁投朗出家。
采涉玄猷日新幽致。
凡所咨禀妙达指归。
论难所标独高伦次。
词吐赡逸弘裕多奇。
至年十九处众覆述。
精辩锋游。
酬接时彦绰有馀美。
进誉扬邑有光学众。
具戒之后声问转高。
陈桂阳王钦其风采。
吐纳义旨钦味奉之。
隋定百越遂东游秦望。
止泊嘉祥如常敷引。
禹穴成市问道千馀。
志存传灯法轮相继。
开皇末岁。
炀帝晋蕃置四道场。
国司供给。
释李两部各尽搜扬。
以藏名解著功。
召入慧日。
礼事丰华优赏伦异。
王又于京师置日严寺。
别教延藏往彼居之。
欲使道振中原行高帝壤。
既初登京辇道俗云奔。
见其状则傲岸出群。
听其言则钟鼓雷动。
藏乃游诸名肆。
薄示言踪。
皆掩口杜辞鲜能其对。
然京师欣尚妙重法华。
乃因其利即而开剖。
时有昙献禅师。
禅门钲鼓。
树业光明道俗陈迹。
创首屈请敷演会宗七众闻风造者万计。
隘溢堂宇外流四面。
乃露缦广筵犹自繁拥。
豪族贵游皆倾其金贝。
清信道侣俱慕其芳风。
藏法化不穷财施填积。
随散建诸福田。
用既有馀。
乃充十无尽。
藏委付昙献资于悲敬。
逮仁寿年中。
曲池大像举高百尺。
缮修乃久身犹未成。
仍就而居之。
誓当搆立。
抽舍六物并托四缘。
旬日之间施物连续。
即用庄严峙然高映。
故藏之福力能动物心。
凡有所营无非成就。
隋齐王暕夙奉音猷。
一见欣至而未知其神府也。
乃屈临第并延论士。
京辇英彦相从前后六十馀人。
并已陷折前锋令名自著者。
皆来总集。
藏为论主。
命章陈曰。
以有怯之心。
登无畏之座。
用木讷之口。
释解颐之谈。
如此数百句。
王顾学士傅德充曰。
曾未延锋御寇。
止如向述恐罕追斯踪。
充曰。
动言成论验之今日。
王及僚友同叹称美。
时沙门僧粲。
自号三国论师。
雄辩河倾吐言折角。
最先徵问。
往还四十馀番。
藏对引飞激注赡滔然。
兼之间施体貌词采铺发。
合席变情𧹞然而退。
于是芳誉更举顿爽由来。
王谓未得尽言更延两日。
探取义科重令竖对。
皆莫之抗也。
王稽首礼谢永归师傅。
并䞋吉祥麈尾。
及诸衣物。
晚以大业初岁。
写二千部法华。
隋历告终。
造二十五尊像。
舍房安置。
自处卑室。
昏晓相仍竭诚礼忏。
又别置普贤菩萨像。
帐设如前。
躬对坐禅观实相理。
镇累年纪不替于兹。
及大唐义举初届京师。
武皇亲召释宗。
谒于虔化门下。
众以藏机悟有闻。
乃推而叙对曰。
惟四民涂炭。
乘时拯溺。
道俗庆赖。
仰泽穹旻。
武皇欣然劳问勤勤不觉影移。
语久。
别敕优矜。
更殊恒礼。
武德之初。
僧过繁结置十大德。
纲维法务宛从初议。
居其一焉。
实际定水钦仰道宗。
两寺连请延而住止遂通受双愿。
两以居之。
齐王元吉。
久揖风猷亲承师范。
又屈住延兴。
异供交献。
藏任物而赴。
不滞行。
藏年气渐衰屡增疾苦。
敕赐良药。
中使相寻。
自揣势极难瘳。
悬露非久。
乃遗表于帝曰。
藏年高病积德薄人微。
曲蒙神散寻得除愈。
但风气暴增命在旦夕。
悲恋之至遗表奉辞。
伏愿久住世间缉宁家国。
慈济四生兴隆三宝。
储后诸王并具遗启累以大法。
至于清旦索汤沐浴著新净衣侍者烧香令称佛号。
藏加坐俨思如有喜色。
斋时将及。
奄然而化。
春秋七十有五。
即武德六年五月也。
遗命露骸。
而色逾鲜白。
有敕慰赙。
令于南山觅石龛安置。
东宫以下诸王公等。
并致书慰问。
并赠钱帛。
今上初为秦王偏所崇礼。
乃通慰曰。
诸行无常。
藏法师道济三乘名高十地。
惟怀弘于般若。
辩囿包于解脱。
方当树德净土阐教禅林。
岂意湛露晞晨业风飘世。
长辞奈苑遽掩松门。
兼以情切绪言见存遗旨。
迹留人往弥用悽伤。
乃送于南山至相寺。
时属炎热坐于绳床尸不催臭加趺不散。
弟子慧远树续风声。
收其馀骨凿石瘗于北岩。
就而裨德。
初藏年位息慈英名驰誉。
冠成之后荣扇逾远。
貌象西梵言寔东华。
含嚼珠玉变态天挺。
剖断飞流殆非积学。
对晤帝王。
神理增其恒习。
决滞疑议。
听众忘其久疲。
然而爱狎风流不拘检约。
贞素之识或所讥焉。
加又纵达论宗颇怀简略。
御众之德非其所长。
在昔陈隋废兴。
江阴凌乱。
道俗波迸。
各弃城邑乃率其所属往诸寺中。
但是文疏并皆收聚。
置于三间堂内。
及平定后方洮简之。
故目学之长勿过于藏。
注引宏广咸由此焉。
讲三论一百馀遍。
法华三百馀遍。
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
并著玄疏盛流于世。
及将终日。
制死不怖论。
落笔而卒。
词云。
略举十门以为自慰。
夫含齿戴发。
无不爱生而畏死者。
不体之故也。
夫死由生来。
宜畏于生。
吾若不生何由有死。
见其初生即知终死。
宜应泣生不应怖死。
文多不载。
慧远依承侍奉悟当时。
敷传法化光嗣馀景。
末投迹于蓝田之悟真寺。
时讲京邑亟动众心。
人世即目故不广叙。
僧彦琮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7—610 【介绍】: 隋僧,赵郡柏人人,俗姓李。少聪敏,过目不忘。十岁出家,改名道江。年十二在乡寺讲《无量寿经》,赵郡佐王邵,听而慕之,乃相友善。北周武帝时毁佛,更名彦悰。宣帝时授以礼部职官,不就。与朝士王劭、辛德源、陆开明等相善,号为文外玄友。入隋,召入京师掌翻译。文帝仁寿中奉敕撰《众经目录》、《西域传》。自著有《沙门名义论》、别集等。
全隋文·卷三十三
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人。初名道江,齐武平中为都讲。入周,更今名。隋开皇中,召住大兴善寺,又住日严寺。大业六年,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赵郡柏人。
李氏子。
世衣冠。
性姿强记。
十岁礼信都边法师出家。
名道江听十地论。
十二岁诵法华经于巏嵍山。
顷之游邺都历诸讲席。
仍反乡寺。
开无量寿经。
时郡佐太原王邵尤敬仰焉。
齐武平初。
入晋阳。
会文宣西幸。
承其誉。
诏讲仁王经于宣德殿。
帝及太后六宫。
文武寮穼咸会。
侍中高元海掖江升座。
国统僧都接侍。
徒众二百皆英髦。
江神气谈吐坚朗。
剖析无底滞。
帝惊异以为希有。
时年才十四。
年十六丁父忧。
且进具戒。
戒本万言。
次日晡皆暗诵。
周武黜释尚老。
江始更前名。
纵发变服。
以大易老庄。
陪奉廷论。
而帝之所著道书。
无上秘要者。
亦与力焉。
宣帝尤嘉。
赏。
屡授官弗就。
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
交善。
号文外玄友。
大像二年。
稍为诸贤谈般若。
大定九年。
同沙门昙延等。
得请依旧薙染。
于是隋文帝方位冢宰。
而琮年二十又五矣。
二月十三日。
帝受周禅。
建元开皇。
诏讲筵四时。
相继勿怠。
沐道者万计。
著内典文会集。
𨤲正沙门唱导法。
三年帝幸道坛。
见老子化胡昼像怪之。
诏沙门道士对诰。
且诏苏威杨素何妥张宾等详定。
时琮亦与焉。
道士伏其妄。
作辨教论二十五条。
援据切实。
诏赞译新至梵夹。
驾东巡。
诏扈从。
时炀帝在晋邸。
出总河北。
旋途并部上谒。
讲金光明胜鬘般若等经。
秦王俊镇太原。
居其宅。
一夕梦。
人身金色三丈。
授玻瓈酒碗曰。
可饮尔。
辞以律所遮不敢。
至是见王所事像如之。
十二年。
诏住大兴善寺。
掌翻译。
每设大斋。
琮为宣导。
曲尽衷诚。
帝顾之感动。
住晋王日严寺。
日阅大品法华楞伽维摩摄论十地等。
仁寿初。
送舍利葬并州开义寺。
末年又葬复州龙盖寺。
瑞应莫殚纪。
作舍利瑞图经。
国家祥瑞录。
大业二年。
东都新治。
沙门诣阙贺。
诏特留叙旧。
诏处洛阳上林翻经馆林邑平。
获经五百六十四甲。
一千三百五十馀部。
多梨树叶昆崙书者。
诏送馆。
琮披揽。
而编录之为五卷。
又分七例。
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也。
必用隋言译。
则当成二千二百馀卷云。
共裴矩脩天竺记。
前后译经。
凡二十三部。
一百许卷。
素患虚。
冷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发痢卒于馆。
年五十四。
丧归柏人葬。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释彦琮。俗缘李氏。赵郡柏人人也。世号衣冠。门称甲族。少而聪敏才藻清新。识洞幽微情符水镜。遇物斯览事罕再详。初投信都僧边法师。因试令诵须大拿经。减七千言。一日便了。更诵大方等经。数日亦度。边异之也。至于十岁方许出家。改名道江。以慧声洋溢如江河之望也。听十地论。荣誉流振。州邑所推。十二在巏嵍山诵法华经。不久寻究。便游邺下因循讲席。乃返乡寺讲无量寿经。时太原王邵任赵郡佐。寓居寺宇。听而仰之。友敬弥至。齐武平之初。年十有四。西入晋阳。且讲且听。当尔道张汾朔。名布道儒。尚书敬长瑜及朝秀卢思道元行恭邢恕等。并高齐荣望。钦揖风猷。同为建斋讲大智论。亲受披导叹所未闻。及齐后西幸晋阳。延入宣德殿讲仁王经。国统僧都用为承奉。听徒二百。并是英髦。帝亲临御筵。文武咸侍。皇太后及以六宫。同升法会。敕侍中高元海。扶琮升坐。接侍上下。而神气坚朗。希世惊嗟。析理开神。咸遵景仰。十六遭父忧。厌辞名闻游历篇章。爰逮子史颇存通阅。右仆射阳休之。与立林馆诸贤。交共款狎。性爱恬静。延而方造。及初进具。日次晡时。戒本万言诵试兼了。自尔专习律检。进讨行科。及周武平齐。寻蒙延入。共谈玄藉深会帝心。敕预通道观学士。时年二十有一。与宇文恺等周代朝贤。以大易老庄陪侍讲论。江便外假俗衣。内持法服。更名彦琮。武帝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于时预沾纶综。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每醮必累日通宵。谈论之际因润以正法。时渐融泰颇怀嘉赏授礼部等官并不就。与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情同琴瑟。号为文外玄友。大象二年。隋文作相。佛法稍兴。便为诸贤讲释般若。大定元年正月。沙门昙延等。同举奏度方蒙落发。时年二十有五。至其年二月十三日。高祖受禅改号开皇。即位讲筵四时相续。长安道俗咸拜其尘。因即通会佛理。邪正沾濡。沐道者万计。又与陆彦师薛道衡刘善经孙万寿等一代文宗。著内典文会集。又为诸沙门撰唱导法。皆改正旧体。繁简相半。即现传习祖而行之。开皇三年。隋高祖幸道坛。见画老子化胡象。大生怪异。敕集诸沙门道士。共论其本。又敕朝秀苏威杨素何妥张宾等。有参玄理者。详计奏闻。时琮预在此筵当掌言务。试举大纲未及指覈。道士自伏陈其矫诈。因作辩教论。明道教妖妄者。有二十五条。词理援据宰辅褒赏。其年西域经至。即敕翻译。既副生愿欣至泰然。从驾东巡旋途并部。时炀帝在蕃任总河北。承风请谒延入高第。亲论往还允惬悬伫。即令住内堂。讲金光明胜鬘般若等经。又奉别教撰修文疏。契旨卓陈足为称首。又教住大兴国寺。尔后王之新咏旧叙恒令和之。又遣箫懿诸葛颖等群贤。迭往参问。谈对名理宗师有归。隋秦王后作镇太原。又蒙延入安居内第。叙问殷笃。琮别夜寐梦见黄色大人身长三丈。手执颇梨碗授云。碗内是酒。琮于梦中跪受之曰。蒙赐宝器。非常荷恩。但以酒本律禁。未敢辄饮。寤已莫知其由。及后王躬造观音画像张设内第。身量所执宛同前梦。于是私慰素抱。悲庆交并。至十二年。敕召入京。复掌翻译。住大兴善。厚供频仍。时文帝御寓盛弘三宝。每设大斋皆陈忏悔。帝亲执香炉。琮为宣导。畅引国情恢张皇览。御必动容竦顾。欣其曲尽深衷。其言诚感达如此类也。炀帝时为晋王。于京师曲池营第林。造日严寺。降礼延请永使住之。由是朝贵明哲数增临谒。披会玄旨屡发信心。然而东夏所贵。文颂为先。中天师表。梵音为本。琮乃专寻教典。日诵万言。故大品法华维摩楞伽摄论十地等。皆亲传梵书受持诵读。每日闇阅要周乃止。仁寿初年。敕令送舍利于荆州。时汉王谅。于所治城。隔内造寺。仍置宝塔。今所谓开义寺是也。琮初至塔所。累日云雾晦合。及至下晨。时正当午。云开日耀天地清朗。便下舍利痤而藏之。又感瑞云夹日五色相间。仁寿末岁。又敕送舍利于复州方乐寺。今名龙盖寺也。本基荒毁南齐初立。周废颓灭才有馀址。而处所显敞堪置灵塔。令人治剪。忽觉头上痒闷。因检发中。获舍利一粒。形如黍米光色鲜发。两斧试之。上下俱陷而舍利不损。频更椎打。光色逾盛。掘深七尺又获塼藏。铜银诸合香泥宛然。但见清水满合。其底踪迹似有舍利。寻觅不见。方知发中所获。乃是银合所盛。又觅石造函。遍求不获乃于竟陵县界感得一石。磨治既了忽变为玉。五色光润内彻照见旁人。又于石中现众色象。引石向塔。又感一鹅飞至函所。自然驯狎。随石去住初无相离。虽见同群了无顾眄。逐去还来。首尾十日恒在舆所。有人将至馀处。便即鸣叫飞翔踰院而入。及至埋讫便独守塔绕旋而已。又感塔所前池有诸鱼鳖并举头出水北望舍利。琮便为说法。竟日方隐。又感塔所井水十五日间自然涌溢。埋后乃止。四月八日云满上空。正午将下收云并尽。惟馀塔上团圆如盖。五色间错映发日轮。至藏舍利其云乃散。琮欣感嘉瑞。以状奏闻。帝大悦录以为记。藏诸秘阁。仁寿二年下敕更令撰众经目录。乃分为五例。谓单译重翻别生疑伪。随卷有位。帝世盛行。寻又下敕。令撰西域传。素所暗练周镜目前。分异讹错深有徵举。故京壤名达。多寻正焉。有王舍城沙门。远来谒帝。事如后传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敕又令琮翻隋为梵。合成十卷。赐诸西域。琮以洽闻博达素所关心。文章腾翥京辇推尚。凡所新译诸经。及见讲解大智释论等。并为之序引。又著沙门名义论别集五卷。并词理清简。后学师钦。大业二年。东都新治。与诸沙门诣阙朝贺。特被召入内禁。叙故累宵谈述治体呈示文颂。其为时主见知如此。因即下敕。于洛阳上林园。立翻经馆以处之。供给事隆倍逾关辅。新平林邑所获佛经。合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馀部。并昆崙书。多梨树叶。有敕送馆。付琮披览。并使编叙目录。以次渐翻。乃撰为五卷。分为七例。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七也。必用隋言以译之。则成二千二百馀卷。敕又令裴矩共琮修缵天竺记。文义详洽条贯有仪。凡前后译经。合二十三部。一百许卷。制序述事备于经首。素患虚冷发痢无时。因卒于馆。春秋五十有四。即大业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也。俗缘哀悼归葬柏人。初大渐之晨。形羸神爽。问弟子曰。斋时至未。对曰未也。还瞑目而卧。如此再三。乃回身引颈向门视日曰。斋时已至。吾其去矣。索水盥手焚香。迎弥勒画像。合掌谛观。开目闭目乃经三四。如入禅定奄尔而终。持纩属之方知已绝。且琮神慧夙成。彰于孩稚。奉信贞恪松梓其心。本师五台山沙门道最。最亦风采标映。故琮不坠其门。凡所游习澹然独静。虽经物忤曾无言及。抑道从俗。敕附文馆。屡逢光价能无会情。斯乃立操虚宗。游情靡测。讲诵相沿初未休舍。会梦入地狱。颇见苦缘。由念经佛等名。蒙得解脱。送往山楼之上。寻又历观诸狱。备睹同讲名僧。五苦加之。具言其状。为说十善。良久方觉。至后数年更梦前事。由称佛菩萨名。又蒙放免。高祖具闻。敕琮录出赐诸道俗永为警诫。自尔专思罪累。屏绝人事。息意言筌行方等忏。供给贫病。晚以所诵梵经四千馀偈十三万言。七日一遍用为常业。然琮久参传译。妙体梵文。此土群师皆宗鸟迹。至于音字诂训。罕得相符。乃著辩正论。以垂翻译之式。其词曰。弥天释道安每称。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也。一者胡言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繁。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词。寻检向语文无以异。或一千或五百。今并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以合成将更旁及。反腾前词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智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虽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平平若是。岂将不以知法者猛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经三不易。译胡为秦。讵可不慎乎。正当以不关异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于得失乎。是乃未所敢知也。余观道安法师。独禀神慧高振天才。领袖先贤开通后学。修经录则法藏逾阐。理众仪则僧宝弥盛。称印手菩萨岂虚也哉。详梵典难易。诠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至于天竺字体悉昙声例。寻其雅论亦似闲明。旧唤彼方总名胡国。安虽远识未变常语。胡本杂戎之胤。梵惟真圣之苗。根既悬殊。理无相滥。不善谙悉多致雷同。见有胡貌即云梵种。实是梵人漫云胡族。莫分真伪良可哀哉。语梵虽讹比胡犹别。改为梵学知非胡者。窃以佛典之兴。本来西域。译经之起。原自东京。历代转昌迄兹无坠。久云流变稍疑亏。动竞逐浇波。鲜能回觉。讨其故事。失在昔人。至如五欲顺情。信是难弃。三衣苦节定非易忍。割遗体之爱入道要门。舍天性之亲出家恒务。俗有可反之致忽然已反。梵有可学之理何因不学。又且。发蒙草创。伏膺章简。同鹦鹉之言。仿邯郸之步。经营一字为力至多。历览数年其道方博。乃能包括今古网罗天地。业似山丘文类渊海。彼之梵法大圣规摹。略得章本通知体式。研若有功解便无滞。匹于此域固不为难。难尚须求。况其易也。或以内执人我外惭咨问。枉令秘术旷隔神州。静言思之悯而流涕。向使法兰归汉僧会适吴。士行佛念之俦。智严宝云之末。才去俗衣寻教梵字。亦沾僧数先披叶典。则应五天正语充布阎浮。三转妙音并流震旦。人人共解。省翻译之劳。代代咸明。除疑网之失。于是舌根恒净。心镜弥朗。藉此闻思永为种性。安之所述大启玄门。其间曲细犹或未尽。更凭正文助光遗迹。粗开要例。则有十条字声。一句韵。二问答。三名义。五经论。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九异本。十各疏其相。广文如论。安公又云。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胡本。难继者也。罗叉支越。斲凿之巧者也。窃以得本开质斲巧由文。旧以为凿今固非审。握管之暇试复论之。先觉诸贤高名参圣。慧解深发功业弘启。创发玄路早入空门。辩不虚起义应雅合。但佛教初流方音鲜会。以斯译彼仍恐难明。无废后生已承前哲。梵书渐播真宗稍演。其所宣出穷谓分明。聊因此言辄铨古译。汉纵守本犹敢遥议。魏虽在昔终欲悬讨。或繁或简理容未适。时野时华例颇不定。晋宋尚于谈说。争坏其淳。秦梁重于文才。尤从其质。非无四五高德缉之以道。八九大经录之以正。自兹以后迭相祖述。旧典成法且可宪章。展转同见因循共写。莫问是非谁穷始末。僧鬘惟对面之物。乃作华鬘。安禅本合掌之名。例为禅定。如斯等类固亦众矣。留支洛邑义少加新。真谛陈时语多饰异。若令梵师独断。则微言罕革。笔人参制。则馀辞必混。意者宁贵扑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傥见淳质请勿嫌怪。昔日仰对尊颜瞻尚不等。亲承妙吼听之犹别。诤论起迷。豫𠰳涅槃之记。部党兴执。悬著文殊之典。虽二边之义佛亦许可。而两间之道。比丘未允其致。双林早潜一味初损。千圣同志九旬共集。杂碎之条。寻讹本诫水鹄之颂。俄舛昔经。一圣才亡法门即减。千年已远人心转伪。既乏写水之闻。复寡悬河之说。欲求冥会讵可得乎。且儒学古文变犹纰缪。世人今语传尚参差。况凡圣殊伦东西隔域。难之又难论莫能尽。必慇勤于三覆。靡造次于一言。岁校则利有馀。日计则功不足。开大明而布范。烛长夜而成务。宣译之业未可加也。经不容易理藉名贤。常思品藻终惭水镜。兼而取之。所备者八。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沈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衒。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八者备矣。方是得人三业必长其风靡绝。若复精搜十步应见香草。微收一用时遇良材。虽往者而难俦。庶来者而能继。法桥未断夫复何言。则延铠之徒。不回隆于魏室。护显之辈。岂偏盛于晋朝。或曰。一音遥说四生各解。普被大慈咸蒙远悟。至若开源白马。则语逐洛阳。发序赤乌。则言随建业。未应强移此韵始符极旨。要工披读乃究玄宗。遇本即依真为笃信。案常无改世称仰述。诚在一心非关四辩。必令存梵讵是通方。对曰。谈而不经旁惭博识。学而无友退愧寡闻。独执管锥未该穹壤。理绝名想弥难穿凿。在昔圆音之下神力冥加。满字之间利根回契。然今地殊王舍人异金口。即令悬解定知难会。经音若圆雅怀应合。直餐梵响何待译言。本尚亏圆译岂纯实。等非圆实不无疏近。本固守音译疑变意。一向能守十例可明。缘情判义诚所未敢。若夫孝始孝终治家治国。足宣至德堪弘要道。况复净名之劝发心。善生之归妙觉。奚假落发剪须苦违俗训持衣捧钵顿改世仪。坐受僧号详谓是理。遥学梵章宁容非法。崇佛为主。羞讨佛字之源。绍释为宗。耻寻释语之趣。空睹经叶弗兴敬仰总见梵僧例生侮慢。退本追末吁可笑乎。象运将穷斯法见续。用兹绍继诚可悲夫。文多不载。琮师尚宗据深究教源。故章抄疏记诸无所及。述制书论不叙丘坟。著福田论僧官论慈悲论默语论鬼神录。通极论辩圣论通学论善知识录等。并赋词弘瞻精理通显。初所著通极者。破世术诸儒不信因果。执于教迹好生异端。此论所宗。佛理为极。言辩圣者。明释教宣真孔教弘俗。论老子教不异俗儒。灵宝等经则非儒摄。言通学者。劝引儒流遍师孔释。令知内外备识俗真。言善知识者。是大因缘登圣越凡。不因善友无人达也。门人行矩者。即琮兄之子。为立行记流之于世。矩少随琮学。咨训叶经。东西两馆并参翻译。为性颇属文翰。通览坟素。夙为左仆射房玄龄所知。深见礼厚。贞观初。奏敕追入。既达京室将事翻传。遂疾而终。不果开演。乡族流恸接柩。赵州所译众经。具在馀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宗室。
秦王杨俊子,王妃崔氏所生。
以母罪废。
炀帝即位,仍封为秦王,后坐事免。
宇文化及杀炀帝,曾立浩为帝,寻为化及所杀。
杨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宗室。
秦王杨俊子。
骁勇有胆略,炀帝初封济北侯,荥阳太守。
坐兄杨浩交通内臣,免官。
为宇文化及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吴郡人,字伯彦。
少聪敏,从名家习《》、《》、《尚书》及老、庄,通其大义,尤精三史。
为陈尚书令江总引为客馆令。
入隋,为州博士,撰《韵纂》。
秦王杨俊闻其名召为学士,就道,奉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撰成《述恩赋》,善之。
炀帝时为京兆郡博士。
以与杨玄感兄弟友善,为帝所不悦,出为西海郡威定县主簿。
意不平,道卒。
全隋文·卷十四
徽字伯彦,吴郡人。
仕陈,为新蔡王国侍郎,选为客馆令。
及陈亡,为州博士,秦孝王俊召为学士。
薨,晋王广复引为扬州博士。
大业中,授京兆郡博士。
坐与杨玄感交,出为西海郡威定县主簿,道卒。
常得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京兆人。博学善为文。官秦王记室。后王卒,得志过故宫为五言诗以吊,辞悲壮,甚为时人所重。
全隋文·卷二十七
得志,京兆人,一作德志,为秦王俊记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太原晋阳人,字子相。
幼方正娴雅,好奇节,识者异之。
在北周以军功封晋阳县公。
入隋,除行台右仆射佐晋王杨广镇并州。
性刚直,广尝穿池起三山,韶自锁而谏,广谢而罢之。
及秦主杨俊为并州总管,韶仍为长史。
岁余,驰驿入京,劳累而卒。
年六十八。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