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潘子霓

共 2 首
鹤汀(庚申) 明 · 李滉
五言绝句
① 鸣皋闻天。掠舟惊梦。野田有侣。盍慎媒弄。
水鹤烟霄下,晴沙立远汀。
那能无饮啄,得处莫留停。
灵芝之一支东出。而为陶山。或曰。以其山之再成。而命之曰陶山也。或云。山中旧有陶灶。故名之以其实也。为山不甚高大。宅旷而势绝。占方位不偏。故其旁之峰峦溪壑。皆若拱揖环抱于此山然也。山之在左曰东翠屏。在右曰西翠屏。东屏来自清凉。至山之东。而列岫缥缈。西屏来自灵芝。至山之西。而耸峰巍峨。两屏相望。南行迤逦。盘旋八九里许。则东者西。西者东。而合势于南野莽苍之外。水在山后曰退溪。在山南曰洛川。溪循山北。而入洛川于山之东。川自东屏而西趋。至山之趾。则演漾泓渟。沿溯数里间。深可行舟。金沙玉砾。清莹绀寒。即所谓濯缨潭也。西触于西屏之崖。遂并其下。南过大野。而入于芙蓉峰下。峰即西者东而合势之处也。始余卜居溪上。临溪缚屋数间。以为藏书养拙之所。盖已三迁其地。而辄为风雨所坏。且以溪上偏于阒寂。而不称于旷怀。乃更谋迁。而得地于山之南也。爰有小洞。前俯江郊。幽夐辽廓。岩麓悄茜。石井甘冽。允宜肥遁之所。野人田其中以资易之。有浮屠法莲者干其事。俄而莲死。净一者继之。自丁巳至于辛酉。五年而堂舍两屋粗成。可栖息也。堂凡三间。中一间曰玩乐斋。取朱先生名堂室记乐而玩之。足以终吾身而不厌之语也。东一间曰岩栖轩。取云谷诗自信久未能。岩栖冀微效之语也。又合而扁之曰陶山书堂。舍凡八间。斋曰时习。寮曰止宿。轩曰观澜。合而扁之曰陇云精舍。堂之东偏。凿小方塘。种莲其中。曰净友塘。又其东为蒙泉。泉上山脚。凿令与轩对平。筑之为坛。而植其上梅竹松菊。曰节友社。堂前出入处。掩以柴扉。曰幽贞门。门外小径缘涧而下。至于洞口。两麓相对。其东麓之胁。开岩筑址。可作小亭。而力不及。只存其处。有似山门者。曰谷口岩。自此东转数步。山麓斗断。正控濯缨。潭上巨石削立。层累可十馀丈。筑其上为台。松棚翳日。上天下水。羽鳞飞跃。左右翠屏。动影涵碧。江山之胜。一览尽得。曰天渊台。西麓亦拟筑台。而名之曰天光云影。其胜槩当不减于天渊也。盘陀石在濯缨潭中。其状盘陀。可以系舟传觞。每遇潦涨。则与齐俱入。至水落波清。然后始呈露也。余恒苦积病缠绕。虽山居。不能极意读书。幽忧调息之馀。有时身体轻安。心神洒醒。俛仰宇宙。感慨系之。则拨书携筇而出。临轩玩塘。陟坛寻社。巡圃莳药。搜林撷芳。或坐石弄泉。登台望云。或矶上观鱼。舟中狎鸥。随意所适。逍遥徜徉。触目发兴。遇景成趣。至兴极而返。则一室岑寂。图书满壁。对案默坐。兢存研索。往往有会于心。辄复欣然忘食。其有不合者。资于丽泽。又不得则发于愤悱。犹不敢强而通之。且置一边。时复拈出。虚心思绎。以俟其自解。今日如是。明日又如是。若夫山鸟嘤鸣。时物畅茂。风霜刻厉。雪月凝辉。四时之景不同。而趣亦无穷。自非大寒大暑大风大雨。无时无日而不出。出如是。返亦如是。是则閒居养疾。无用之功业。虽不能窥古人之门庭。而其所以自娱悦于中者不浅。虽欲无言。而不可得也。于是。逐处各以七言一首纪其事。凡得十八绝。又有蒙泉,冽井,庭草,涧柳,菜圃,花砌,西麓,南沜,翠微,寥朗,钓矶,月艇,鹤汀,鸥渚,鱼梁,渔村,烟林,雪径,栎迁,漆园,江寺,官亭,长郊,远岫,土城,校洞等五言杂咏二十六绝。所以道前诗不尽之馀意也。呜呼。余之不幸晚生遐裔。朴陋无闻。而顾于山林之间。夙知有可乐也。中年。妄出世路。风埃颠倒。逆旅推迁。几不及自返而死也。其后年益老。病益深。行益踬。则世不我弃。而我不得不弃于世。乃始脱身樊笼。投分农亩。而向之所谓山林之乐者。不期而当我之前矣。然则余乃今所以消积病。豁幽忧。而晏然于穷老之域者。舍是将何求矣。虽然。观古之有乐于山林者。亦有二焉。有慕玄虚。事高尚而乐者。有悦道义。颐心性而乐者。由前之说。则恐或流于洁身乱伦。而其甚则与鸟兽同群。不以为非矣。由后之说。则所嗜者糟粕耳。至其不可传之妙。则愈求而愈不得。于乐何有。虽然。宁为此而自勉。不为彼而自诬矣。又何暇知有所谓世俗之营营者。而入我之灵台乎。或曰。古之爱山者。必得名山以自托。子之不居清凉。而居此何也。曰。清凉壁立万仞。而危临绝壑。老病者所不能安。且乐山乐水。缺一不可。今洛川虽过清凉。而山中不知有水焉。余固有清凉之愿矣。然而后彼而先此者。凡以兼山水。而逸老病也。曰。古人之乐。得之心而不假于外物。夫颜渊之陋巷。原宪之瓮牖。何有于山水。故凡有待于外物者。皆非真乐也。曰。不然。彼颜原之所处者。特其适然而能安之为贵尔。使斯人而遇斯境。则其为乐。岂不有深于吾徒者乎。故孔孟之于山水。未尝不亟称而深喻之。若信如吾子之言。则与点之叹。何以特发于沂水之上。卒岁之愿。何以独咏于芦峰之巅乎。是必有其故矣。或人唯而退。嘉靖辛酉日南至。山主老病畸人。记。
大舜亲陶乐且安,渊明躬稼亦欢颜。
圣贤心事吾何得,白首归来试考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