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明则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僧昙询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99 【介绍】: 隋僧。河东人。俗姓杨。年二十二,于白鹿山北霖落泉寺出家。受戒后,专修心学,习禅定。后住怀州柏尖山寺,独处静院,十年不出,颇有异迹。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出弘农华阴杨氏。
后迁河东。
年二十二。
游白鹿山北之霖落泉寺。
乐其静邃。
遂依昙准禅师而薙染焉。
既受具。
习诵法华。
时僧稠禅师。
方领徒苍谷。
路极脩阻。
询念欲展礼。
则抵冒荆棘。
披跨沙砾。
拔缘登陟。
不由蹊径。
直望其地。
以为行表。
往来质问。
志存正观。
虽困艰难。
不愆进业。
每云与其失道而幸通。
宁若合道而穷耳。
俄复徙居鹿土谷。
泉枯重溢。
鹿麋驯扰。
学者相庆。
或盗畦蔬而遭群蜂所螫者。
一身肿痛垂死。
询为治之。
获瘳。
尝独行值二虎斗。
询以锡杖分而翳之曰。
同居林薮。
计无大乖。
幸各散去。
一日有致礼于前者曰。
某赵人也。
顷因病死。
而阎王谓以罪当就狱。
赖昙询禅师请命。
故尔放还。
且某于禅师。
素昧平生。
而过蒙恩泽如此。
敢不拜谢。
询尝一定七日。
虎穴于房弗恤也。
以故庭芜径秽。
鸟兽与俱。
而声光所被。
河朔悦服。
杖策裹粮。
户屦满矣。
开皇间。
诏仪同三司元寿以玺书。
致诚敬送香供。
十九年卒于柏尖山寺。
寿八十五。
夏五十五。
初示疾。
感神光香气之异。
有飞禽白颈赤身。
绕院哀唳。
渐近堂陛。
至于几席。
狎附人物无所畏。
及瞑即悲叫苦甚。
血沸眼中。
旋转空虚。
投地而逝。
云昏雾惨。
林涧摧塞。
山中衰相不可殚记。
弟子静林等。
以唐武德五年十二月。
阇维。
遗质建塔立碑。
沙门明则述铭。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昙询。
杨氏。
弘农华阴人。
后迁宅于河东郡焉。
弱年乐道久滞樊笼。
年二十二。
方舍俗事远访岩隐。
游至白鹿山北霖落泉寺。
逢昙准禅师而蒙剃发。
又经一载进受具戒。
谨摄自修宗禀心学。
而专志决烈。
同侣先之圆备戒律。
又诵法华。
初夏既登还师定业。
承僧稠据于苍谷。
遂往问津。
稠亦定山郢匠前传所叙。
询以声光所被。
遥相揖敬。
住既异林精融理极。
思展言造每因致隔。
但为路罕人踪岗饶野兽。
栖幽既久性不狎尘。
来往质疑未由樵径。
直望苍谷以为行表。
荆棘砂砾披跨不难。
岩壑幽阻攀缘登陟。
志存正观也。
故不以邪道自通。
又以旁垂利道。
由曲前而通滞。
吾今标指虽艰。
必直进以程业。
用斯徵意随境附心不亦善乎。
每云。
与其失道而幸通。
宁合道不幸而穷耳。
故履践重阻不难涂穷。
后经三夏移住鹿土谷修禅。
属枯泉重出麚麋绕院。
故得美水驯兽日济道邻。
从学之徒相庆兹瑞。
时因请法暂往云门。
值径阴雾昏便成失道。
赖山神示路方会本途。
此乃化感幽冥神明翊卫。
时有盗者来窃蔬菜。
将欲出园乃为群蜂所螫。
询闻来救。
慈心将治得全馀命。
尝有赵人远至殷勤致礼陈云。
因病死苏故蒙恩泽。
往见阎王诘问。
罪当就狱。
赖有昙询禅师。
来为请命。
王因放免。
生来未委。
访寻方究。
又山行值二虎相斗。
累时不歇。
询乃执锡分之。
以身为翳。
语云。
同居林薮计无大乖。
幸各分路。
虎低头受命。
便饮气而散。
屡逢熊虎交诤。
事略同此。
而或廓居榛梗。
唯询一踪入鸟不乱兽见如偶。
斯又阴德感物显用成仁。
何以嘉焉。
每入禅定七日为期。
白虎入房仍为窟宅。
独处静院不出十年。
自有禅踪斯人罕拟。
自尔化流河朔盛阐禅门。
杖策裹粮鳞归雾结。
隋文重其德音致诚虔敬。
敕仪同三司元寿。
亲送玺书。
兼以香供。
以开皇末年风疾忽增。
卒于柏尖山寺。
春秋八十五。
五十夏矣。
初遘疾弥留。
忽有神光照烛香风拂扇。
又感异鸟。
白颈赤身绕院空飞声唳哀切。
气至大渐。
鸟住堂基自然狎附不畏人物。
或在房门至于卧席。
悲叫逾甚血沸眼中。
既尔往化。
鸟便飞出外空旋转奄然翔逝。
又感猛虎绕院悲吼两宵云昏三日天地结惨。
又加山崩石坠林摧涧塞。
惊发人畜栖遑失据。
其哀感灵祥未可殚记。
后以武德五年十二月。
弟子静林道慧方等。
乃阇毗馀质建塔立碑。
沙门明则为文。
见于别集。
神僧传·卷第五
释昙询。姓杨氏。弘农华阴人。后迁宅于河东郡焉。年二十二方舍俗事远访岩隐。游至白鹿山北林落泉寺逢昙淮禅师而蒙剃发。后经三夏移住鹿土谷修禅。属枯泉重出鹿糜绕院。故得美水驯兽日济道邻。从学之徒相庆兹瑞。时因请法暂往云门。值径阴雾昏便成失道。赖山神示路方会本途。时有盗来窃蔬菜将欲出园。乃为群蜂所螫(音拭)询闻来救。慈心将治得全馀命。尝有赵人远至慇勤致礼陈云。因病死复苏。得见阎王诘问罪当就狱。赖有昙询禅师来为请命。王因放免特来礼谢。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为翳。语云。同居林薮计为大乖。幸各分路。虎低头受命。便饮气而散。屡逢态虎交诤事略同此。而或廓居榛梗。唯询一踪入鸟不乱兽见如偶。每入禅定七日为期。白虎入房仍为窟宅。独虎静院不出十年。自有禅踪斯人罕拟。初遘疾弥留。忽有神光照烛香风拂扇。又感异鸟白颈赤身。绕院空飞声唳哀切。气至大渐鸟住堂基。自后狎附不畏人物。或在房门至于卧席。悲叫逾甚血沸眼中。既尔往化。鸟便飞出外空旋转奄然翔逝。又感猛虎绕院悲吼两宵云昏三日天地结惨。又加山崩石坠林摧涧塞。惊发人畜栖遑失据。其哀感灵祥未可殚记。后以武德五年十二月。弟子静休道愿慧方等乃阇毗馀质建塔立碑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桓氏。其先谯国龙亢人也。后以祖法式令钱唐。因寓居于吴郡之吴县东乡桓里。父献蚤世。母张氏尝梦。登佛塔获二金菩萨像。因娠而孪产焉。皆男子。并从幼入道。长则慧聪。勇其次也。始出都。依止则师于灵曜寺。随方受业。不事专门。年登具戒。从静众寺峰律师。学十诵。龙光寺僧绰。建元寺法宠。悉服膺座右。禀宗成实。俄而法轮大转。讲肆盛开。时才三十岁耳。会梁季之乱。靡所宁息。于是就摄出止观寺。取正于僧诠法师焉。诠亦待遇加厚。恨相得之晚。初勇之未行也。尝于报恩寺前得竹如意。其人云。从摄山来。且谓勇当如意矣。忽不见。顷之又得漆函。盛三论一部。于其房之窗牖间。察莫知其来处。盖若有物以劝发者。天嘉五年。世祖请于太极殿开演。声名籍甚。住持禅众寺。十有八载。搆大法堂。榜曰般若。制度宏敞壮丽。至德元年五月二十八日。稍疾而逝。神容不变。经宿顶暖。六月六日。窆于山之西岭。春秋六十有九。始终讲华严涅槃方等大集大品各二十遍。智论中百十二门论各三十五遍。馀法华思益等。部数不记。中书令济阳江总。文其墓碑。
续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三
释慧勇。
厥姓桓氏。
其先谯国龙亢人也。
祖法式尚书外兵钱唐令。
因此遁迹于虎丘山。
后仍寓居吴郡吴县东乡桓里。
父献弱龄早世。
母张氏尝梦。
身登佛塔获二金菩萨。
俄育二男。
并幼而入道。
长则慧聪。
勇其次也。
初出杨都。
依止灵曜寺则法师为和上。
锐志禅诵治身蔬菲。
随方受业不事专门。
岂非版金成宝方资铣镂瑄玉有美必待刮摩诚有由矣。
年登具戒。
从静众寺峰律师。
游学十诵。
有龙光寺僧绰建元寺法宠。
并道秀域中声高梵表。
乃服膺坐右禀宗成实。
刻情砥砺寝食忘疲。
苦思沈沦坑岸斯坠。
弥历寒暑博习大成。
至年三十法轮便转。
自此远致学徒盛开讲肆。
高视上京郁为翘采。
专讲论文将十许遍。
俄而梁季倾覆人百沸腾。
每思遁世莫知其所。
于时摄山诠尚。
直辔一乘横行山世。
随机引悟有愿遵焉。
尝行报恩寺前忽见人云。
从摄山来授竹如意俄失。
谓勇曰。
寻当如意。
俄失踪迹。
信宿之间又有漆函。
盛三论一部置房前窗上。
寻究莫知来也。
欣兹嘉瑞锐勇难任。
因此拂衣里闬驾言泉石。
期神窅冥。
非企琴台之侣。
修空习慧。
寔追林远之风。
便停止观寺。
朝夕侃侃如也。
诠师忘以年期。
义兼师友。
抑亦宫羽相谐。
冰蓝待益之志也。
自此言刈章句采撷希微。
凡厥释经莫不包举。
大法获传于焉是赖。
天嘉五年。
世祖文皇。
请讲于太极殿。
百辟具陈。
七众咸萃。
景仰之辈观风继踵游息之伍附影成群。
自此声名籍甚矣。
住大禅众寺十有八载。
及造讲堂也。
门人听侣经营不日。
接霤飞轩制置弘敞题曰般若之堂也。
以至德元年五月二十八日遘疾。
少时平旦神逝。
春秋六十有九。
然其大渐之时神容不变。
经宿顶暖。
众皆异之。
至六月六日。
窆于摄山西岭。
自始至终。
讲花严涅槃方等大集大品各二十遍。
智论中百十二门论。
各三十五遍。
馀有法花思益等数部不记。
又早舍亲爱。
弱而贞苦。
文章声辩时所高之。
爰至启手启足不淄不涅。
寔象教之栋梁。
精义之林薮。
弟子等追深北面之礼。
镌石碑之。
其文侍中尚书令济阳江总制。
僧慧藏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2—605 【介绍】: 隋僧。赵郡平棘人,俗姓郝。年十一出家,登具前即通讲《涅槃经》。继习律学,终习诸经论,穷性体义,以华严为归。北齐后主武成间,诏于太极殿讲《华严经》,时以为荣。北周时返俗。隋时仍为僧。文帝开皇七年,诏征入京,谒帝于内殿,为时六大德之一。卒于长安空观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赵国平棘郝氏子也。
年十一出家。
讲涅槃即如法。
既具戒品。
而研究毗尼。
久之受智论十地华严般若等经论。
年四十欲疏华严。
然未易笔削。
于是遁居鹊山。
涧饮木食。
谢绝尘累。
以精思其义。
而仰希圣證。
为决所惑。
忽夜闻空中有声云。
是是。
齐武成请于太极殿开阐。
盛极一时。
周废教。
因亦屏迹。
隋初仍事薙染。
化行东川。
开皇七年。
诏六大德。
俱赴京师谒见。
于承明殿。
敷扬微奥。
允恊上心。
礼待殊渥。
诏住空观寺。
沙门智稳僧朗法彦等。
请弘金刚般若论。
藏标异新理。
统结辞义。
言无浮汎。
禀益之徒。
皆崇敬焉。
大业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以疾卒。
寿八十四。
弟子奉遗命。
陈尸林麓掩骼。
修塔于终南山。
沙门明则制文勒碑。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释慧藏。
姓郝氏。
赵国平棘人。
十一出家即流听视。
未登冠具屡讲涅槃。
剖折深奇符契文旨。
及律仪圆备更业毗尼。
行等明珠解逾前达。
未听智论十地华严般若等经论博见之举人谁肯推。
但深穷性体义难抑伏。
皆仰谢高断罕不师焉。
年登不惑乃潜于鹊山。
木食泉浆澄心玄奥。
研详虽广而以华严为本宗。
洞尽幽微未测邪正。
仰托圣助希示是非。
登即夜降灵感。
空中声言是是。
既闻斯告因撰义疏。
躬自传扬。
絓预学流普皆餐揖。
齐主武成降书邀请。
于太极殿开阐华严。
法侣云繁士族咸集。
时共荣之。
为大观之盛也。
自尔专弘此部。
传习弥布。
属周毁经道。
刬迹人间。
迁息烟霞保护承网。
隋初开法即预出家。
讲散幽旨归途开悟。
化自东川风行草偃。
行成达义德以诱仁。
冰玉方心松筠等质。
故法雨常流仁风普扇。
致使道俗庆其来苏。
蒙心重其开奖。
开皇七年。
文帝承敬德音远遣徵请。
蒲轮既降无爽纶言。
藏乘机立教利见大人。
杖锡京辈仍即谒帝承明。
亟陈奥旨。
凡所陶诱允副天心。
即六大德之一也。
有敕加之殊礼。
故二纪之内四时不坠。
后以般若释论群唱者。
多至于契赏皆无与尚。
时有沙门智稳僧朗法彦等。
并京室德望神慧峰起。
祖承旧习希奉新文乃请开讲金刚般若论。
藏气截云霞。
智隆时烈。
将欲救拯焚溺。
即而演之。
于时年属秋方。
思力虚廓。
但控举纲致。
标异新理。
统结词义。
言无浮汎。
故禀益之徒恐其声止。
皆崇而敬焉。
以大业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遘疾卒于空观寺。
春秋八十有四。
临终诚心旷济。
累属露骸。
弟子奉谨遗诀。
陈尸林麓。
掩骸修塔。
树于终南山至相寺之前峰焉。
立铭表德镌于塔。
沙门明则为制碑文。
见之别集。
僧慧瓒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6—607 【介绍】: 隋僧。沧州人,俗姓王。壮岁出家。受戒后,居定州,专业律典。北周毁佛时,避地南陈。隋文帝开皇初,归赵州封龙山,结徒授业,讲经律以戒为主,亦重心法。秦王杨俊镇并部,召住太原开化寺。晚被召入京,住终南山龙池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沧州王氏子也。
壮年出家。
志慕高远。
受具后。
听毗尼于定州黉宇。
每讲至财利。
则法师欲以为难即制断。
瓒闻而薄之。
时襆中有钱三百。
辄弃去。
自尔终身不言财利。
周氏之虐。
避地江南。
开皇间北归。
居赵州西封之龙山。
引摄学徒。
以离著御心。
身服头陀。
行兰若法。
方来之士。
盈二千指。
而誉蔼河朔。
秦王俊填并部。
搆开化寺。
召瓒主寺任。
而治众一崇定业。
尤严于布萨。
弟子明胤禅师遵守罔或怠。
晚还邺受徒。
殊克自振。
及京师建禅定寺。
以追度献后。
诏与名德数久之。
或邀居终南山之龙池寺。
请益者骈集。
俄卒于山舍。
春秋九十有二。
大业三年九月也。
弟子志超。
见别传。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慧瓒。俗姓王氏。沧州人。壮室出家。清贞自远。承禀玄奥学慕纲纽。受具已后偏业毗尼。随方听略不存文句。时在定州居于律席。讲至宝戒。法师曰。此事即目卒难制断如何。瓒闻之私贱其说。时襆中有钱三百。乃掷弃之。由是卒世言不及利。周武诛剪避地南陈。流听群师咸加芟改。开皇弘法返迹东川。于赵州西封龙山。引摄学徒安居结业。大小经律互谈文义。宗重行科以戒为主。心用所指法依为基。道闻远流归向如市。故其所开悟。以离著为先。身则依附头陀行兰若法。心则思寻念慧。识妄知诠。徒侣相依数盈二百。绳床道具齐肃有仪。展转西游路经马邑。朔代并晋名行师寻。誉满二河道俗倾望。秦王俊。作镇并部。弘尚释门。于太原蒙山置开化寺。承斯道行延请居之。僧众邕熙声荣逸口。至于黑白布萨。要简行净之人。知有小愆便止法事。重过则依方等。轻罪约律治之。必须以教验缘。片缺则经律俱舍。沙弥信行。重斯正业从受十戒。瓒不许之。乃归瓒之弟子明胤禅师。遵崇行法。晚还邺相方立部众。及献后云崩禅定初搆。下敕追召入京传化。自并至雍千里钦风。道次逢迎礼谒修敬。帝里上德又邀住于终南山之龙池寺。日夜请诲闻所未闻。因而卒于山舍。春秋七十有二。即大业三年九月也。弟子志超。追崇先范立像晋川。见别传。
僧昙迁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607 【介绍】: 隋僧。博陵饶阳人。俗姓王。少俊朗,通诗书,明《周易》,善卜筮。二十一岁从定州昙静律师出家。从师至五台山及邺都求道进益。后隐林虑山净国寺。研习《华严》、《十地》、《维摩》、《棱伽》等诸经。文帝开皇初入京讲经,从之受业者千余人。声名遐布。帝下敕使主胜光寺,为蜀王杨秀门师。后又主禅定道场。
全隋文·卷三十四
昙迁俗姓王,博陵饶阳人,初住扬都道场寺,终西京禅定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博陵饶阳王氏子也。姿性俊朗。年十三。父母俾从舅氏权会受学。备善经史。而于易老庄。尤究心焉。然佛典幽极。非妙悟深證。莫可窥测。于是哀恳二亲。以祈出家。年二十一。遂依定州贾和寺昙静律师薙落。初诵胜鬘。辄了其义。乃复问法纲要于昙遵法师。当有齐教门之盛。宫禁营治福利。众所奔竞。迁因遁避林虑山。黄华谷净国寺。蔬素覃研华严十地维摩楞伽地持起信等。方寻唯识。感心热之疾。而悉略去医药。专事忏祷。夜梦月入怀取而擘食之。香脆清凉。如冰片。觉而所苦顿愈。馀味经旬。流齿颊间。易名月德。其谓此欤。每授戒。则对其人唱曰。于我月德前。三说求授菩萨戒。是以逮周武帝失正见。遽南造金陵。道路屡遭攘夺。达寿阳。谓其属曰。吾辈为群盗所窘如此。皆宿业也。今兹值遇怨结深矣。苟非解免。来报莫穷。乃于曲水寺。估鬻行季。以作佛事。冀于他生为善知识。既济江。住扬都道场寺。扫衣乞食。摄念而已。时慧晓智璀。学兼内外。弘畅定宗。陈朝之领袖也。又有高丽智晃。善萨婆多部。迁亦综理唯识。并一见倾盖。或欲以迁之名行。闻于上者。立谢绝。独与国子博士张机。发庄易义。机为尽礼。 偶诣桂州刺史蒋君家。获大乘摄论。诚为全珠。乐不自胜。将事开演。而闻隋历聿新。盛隆释运。未几陈亡。区宇混一。故迁奉持摄论。北返彭城。会檀越舍宅创慕圣寺。而摄论之流通于北。寔此其始也。兼以楞伽起信如实等论。轮环披析。则其指趣愈益白矣。总管谷城公万绪。引僚佐伸弟子礼。上柱国宋公贺若弼。镇维扬。遣长史张坦。具疏邀之。迁往应。则宋公锄骄刬慢。悉使妻子受归戒。 开皇七年秋诏曰。皇帝敬问徐州昙迁法师。承脩叙妙因。勤精道教。护持正法。利益无边。诚释氏之栋梁。即僧伦之龙象也。深愿巡历所在。趋风餐德。限以朝务。实怀虚想。当即来仪。以沃劳望。弟子之内。间解法相。能转梵音。并将入京。当与师崇建正法。刊定经典。且道法初兴。触途草创。弘奖建立。终藉通人。京邑之间。近远所凑。宣扬法事。为利殊广。想振锡拂衣。勿辞劳也。寻望见师。不复多及。 时洛阳慧远。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济阳镇宝。汲郡洪遵同。被诏至。则偕谒帝。于大兴殿接遇优渥。诏于大兴善寺安置。咨询问遗。冠盖相望。而众以摄论初辟。投诚请业者千数。虽慧远以老成自居。犹处轮下。横经禀义。自是摄论一灯。传者盛矣。盖真谛悬记。有所谓大国大根性人能弘之。噫信矣。 十年春。驾幸晋阳。诏迁从。夜复同榻行在所。察其地多私度僧尼。上悉欲拘检以从公度。间语迁。迁恐致骚动。对曰。此皆周武废教之时。逃窜岩谷。及陛下恩宥。或失际会而然者。惟陛下怜之。上默然久之。诏凡出家。虽私度不复问。寻诏京师。建胜光寺。起迁主之。并其徒六十馀人。相与俱。仍诏皇子蜀王秀。为檀越。其供养之丰。施予之饶。兹不暇述。而或以迁过于沈痼声利。乃著巳是非论。文多不载。 十三年春。驾蒐于岐从之。诏蜀王纵骑逐走兽。兽入故窑中。故窑中无所见。徒见残坏佛像堆积而已。王即具以闻。迁进曰。灵仪圣相。厄于前朝。陛下严饰。不为不多。而其遗馀尚尔充遍。贫道触目增恸。莫之奈何。上怅然曰。弟子垂拱岩廊。而使尊像蒙冒霜露。朕之咎也。今日之事。殆天所以启朕也。如师之说。情实摧割。诏诸有旧像。仰所在官司。送置近寺。俾率土之内。口施一文。以完美焉。 十四年。驾幸岱宗柴祭。迁有奏请。复岱寺之废者。及无贯逃僧。皆俾安堵。故诏河南王。以朗公寺。为泰岳神通道场。齐王。以静默寺。为神宝道场。华阳王。以灵岩寺。为宝山道场。诸王悉奉诏。以檀越从事。且诏天下寺。自一僧已上。听给额私度附贯。 仁寿初。上出天竺沙门。于龙潜时。所授大觉真身舍利若干。诏迁相与枚计之。以定其数。虽彼此专意。至再三。辄增减不能当。上问其故。迁曰。如来法身。过于数量。上悟。由是先诏天下三十道。起塔。分遣大德。安置舍利。而迁始以蜀王故。将之梁益中。以道险。非老人所宜。遂请易岐。乃于凤泉寺。东北二十里而塔焉。函石四段。光润如玉。倏忽变化双树状。枝叶宛转。鸟兽龙象。异色相宣。上闻而悦之。二年春。益诏以舍利。分五十馀州起塔。四年又诏三十州。至是合一百馀州。起塔如前指。其感应祥瑞。语具各传。皆自迁发之也。 献后之丧。创禅定寺。荐冥福。堂盘万础。塔耸七层。工费殚极。观者以为侈。诏曰。自稠师之灭。禅门不开。今所立寺。既名禅定。宜于海内。召禅师百二十人。各许侍者二人自随。庶嗣前尘。尚光末运。并委迁禅师具名以闻。有司以礼迎致者。仍诏迁主其寺。 大兴善寺像。有光景。上问迁。迁辨答祥允。上不能诘。 大业三年十二月六日。以风瘘疾作。禅坐而卒于胜光寺。春秋六十六。葬于终南之北麓云。 迁美容仪。器宇恢雅。谈吐应对合机要。疏财慕义。薄于奉己。而厚于恤物。能自慕圣。至禅定。所获施予。不可胜纪。而随以尽。其所济多矣。停柩之际。忽有一白犬。号叫柩侧。而亦莫察其所从来者。既葬乃失所在。且其将终也。或梦禅定佛殿倾者。俄而沙门专诚。梦净土严丽。于既卒之后。呜呼其亦伟矣。著摄论疏十卷。楞伽起信惟识如实等疏。九识四明等章。华严明难品玄解等。二十馀卷。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昙迁。
俗姓王氏。
博陵饶阳人。
近祖太原历宦而后居焉。
少而俊朗爽异常伦。
年十三父母嘉其远悟。
令舅氏传授。
即齐中散大夫国子祭酒博士权会也。
会备练六经偏究易道。
剖卦析爻妙穷象系。
奇迁精采。
乃先授以周易。
初受八卦相生。
随言即晓。
始学文半。
馀半自通。
了非师受悟超词理。
会深异也。
曾有一妪失物。
就会决之。
得于兑卦。
会告迁曰。
汝试辩之。
应声答曰。
若如卦判。
定失金钗。
妪惊喜曰。
实如所辩。
迁曰。
兑是金位。
字脚两垂似于钗象耳。
舅曰。
更依卦审悉盗者为谁。
对曰。
失者西家白色女子。
奉口𩮀角可年十四五者将去。
寻可得之。
后如言果获。
有问其故。
迁曰。
兑是西方少女之位。
五色分方。
为白也。
兑字上点表𩮀角之象。
内有尖形表奉口之相。
推而测知。
非有异术。
舅乃释策而叹曰。
吾于卜筮颇工。
至于取断依俙而已。
岂如汝之明耶。
老舅实顾多惭。
方验宣尼之言后生可畏也。
乃更授以礼传诗尚庄老等书。
但经一览义无重问。
于时据宗儒学独擅英声。
每言大小两雅当时之讽刺。
左右二史君王之事言。
礼序人伦乐移风俗。
无非耳目之玩。
其势亦可知之。
未若李庄论大道。
周易辩阴阳。
可以悟幽微。
可以怡情性。
究而味之。
乃玄儒之本也。
当时先达颇蔑其幼年。
致或抗言褒贬者。
迁辩对纵横词旨明烂。
无不挹谢其声实。
自尔留心庄易归意佛经。
愿预染衣得通幽极。
二亲爱之弗许。
恳诚岁久乃蒙放遣。
初投饶阳曲李寺沙门慧荣。
荣颇解占相。
知有济器。
告迁曰。
有心慕道理应相度。
观子骨法当类弥天。
自揣澄公有惭德义。
可访高世者以副雅怀。
迁虽属伸勤请。
而固遮弗许。
又从定州贾和寺昙静律师而出家焉。
时年二十有一。
本图既遂襟期坦然。
猛励精勤昏晓无倦。
初诵胜鬘不日便了。
怪而检覆未差一字。
当夜问经中深疑。
莫非妙义。
既知神思大成。
乃与受具恣其问道。
从师五台山此山灵迹极多。
备见神异。
后归邺下历诸讲肆。
弃小专大不以经句涉怀。
偏就昙遵法师。
禀求佛法纲要。
当有齐之盛释教大兴。
至于宫观法祀。
皆锋芒驰骛。
迁性不预涉。
高谢世利。
众咸推焉。
密谓人曰。
学为知法。
法为修行。
岂以荣利即名为道。
秦世道恒。
削迹岩薮。
诚有由矣。
遂窜形林虑山黄花谷中净国寺。
蔬素覃思委身以道。
有来请问乍为弘宣。
研精华严十地维摩楞伽地持起信等。
咸究其深赜。
尝寻唯识论。
遂感心热病。
专凭三宝不以医术缠情。
夜梦月落入怀。
乃擘而食之。
脆如冰片。
甚讶香美。
觉罢所苦痊复。
一旬有馀流味在口。
因其圣助食月成德。
遂私改名以为月德也。
尔后每授人戒常云。
于我月德前三说受菩萨戒。
逮周武平齐佛法颓毁。
将欲保道存戒。
逃迹金陵。
结侣霄征。
间行假导多被劫掠。
进达寿阳曲水寺。
顾法属曰。
吾等薄运所钟。
屡逢群盗。
若怨结不解来报莫穷。
众可哀彼愚迷自责往业各舍什物为贼营忏。
冀于来世为法知识。
既而南济大江安然利涉。
由斯以推。
诚斋福之助也。
初达杨都栖道场寺。
扫衣分卫摄念无为。
时与同侣谈唯识义。
彼有沙门慧晓智瓘等。
并陈朝道轴江表僧望。
晓学兼孔释妙善定门。
瓘禅慧两深帝王师表。
又有高丽沙门智晃。
善萨婆多部。
名扇当涂为法城堑。
并一见而结友于。
再叙而高冲奥。
有欲以闻天子者。
迁预知情事。
谓之曰。
余以本朝沦覆正法凌夷。
所以冒死浮江得参梵侣。
生平果志遂得有馀。
结援时荣幸愿缄默。
惟有国子博士张机。
每申尽礼请法。
馀景时论庄易。
窃传其义用训庠序。
因至桂州刺史蒋君之宅。
获摄大乘论。
以为全如意珠。
虽先讲唯识薄究通宗。
至于思搆幽微有所流滞。
今大部斯洞文旨宛然。
将欲弘演未闻彼之家国。
承周道失御隋历告兴。
遂与同侣俱辞建业。
缁素知友祖道新林。
去留哀感各题篇什。
晓禅师命章赋诗曰。
生平本胡越。
关吴各异津。
联翩一倾盖。
便作法城亲。
清谈解烦累。
愁眉始得申。
今朝忽分手。
恨失眼中人。
子向泾河道。
慧业日当新。
我住䢴江侧。
终为松下尘。
沈浮从此隔。
无复更来因。
此别终天别。
迸泪忽沾巾。
馀之名德并有缀词。
久失其文。
各执手辞袂。
登石头岸。
入舟动楫。
忽风浪腾涌众人无计。
迁独正想不移。
捧持摄论告江神曰。
今欲以大法开彼未悟。
若北土无运命也如何。
必应闻大教请停风浪。
冀传法之功冥寄有属。
言讫须臾恬静安流达岸。
时人以为此论译于南国。
护国之神不许他境。
事同迦延之出罽宾为罗刹之稽留也。
进达彭城。
新旧交集远近欣赴。
郁为大众有一檀越。
舍宅栖之。
遂目所住为慕圣寺。
始弘摄论。
又讲楞伽起信如实等论。
相继不绝。
摄论北土创开。
自此为始也。
徐州总管谷城公万绪。
率诸僚佐拥彗咨承。
尽弟子之礼。
迁弘化此土屡动暄凉。
黑白变俗大有成业。
自周毁正法。
遗形充野。
乃劝奖有缘。
于慕圣寺多构堂阁。
随有收聚庄严供养。
上柱国宋公贺若弼长史张坦。
出镇杨州。
承风思展。
结为良导。
及诸道俗伫愿德音。
坦乃手疏邀延。
迁亦虚舟待吹。
远到广陵。
举郭迎望。
歌梵遏云霞。
香花翳日月。
桑门一盛荣莫加斯。
宋公名重位高。
颇以学能傲诞。
迁应权授法。
不觉心醉形摧。
乃携其家属。
从受归戒。
初停开善建弘摄论。
请益千计。
不久徐方官庶思渴法言。
江都才了复迎还北。
盛转法轮声名遐布。
属开皇七年秋。
下诏曰。
皇帝敬问徐州昙迁法师。
承修叙妙因勤精道教。
护持正法利益无边。
诚释氏之栋梁。
即人伦之龙象也。
深愿巡历所在承风餐德。
限以朝务实怀虚想。
当即来仪以沃劳望。
弟子之内闲解法相能转梵音者十人。
并将入京。
当与师崇建正法刊定经典。
且道法初兴触途草创。
弘奖建立终藉通人。
京邑之间远近所凑。
宣扬法事为惠殊广。
想振锡拂衣。
勿辞劳也。
寻望见师不复多及。
时洛阳慧远。
魏郡慧藏。
清河僧休。
济阴宝镇。
汲郡洪遵。
各奉明诏同集帝辇。
迁乃率其门人。
行途所资皆出天府。
与五大德谒帝于大兴殿。
特蒙礼接劳以优言。
又敕所司。
并于大兴善寺安置供给。
王公宰辅冠盖相望。
虽各将门徒十人。
而慕义沙门敕亦延及。
遂得万里寻师。
于焉可想。
于斯时也宇内大通。
京室学僧多传荒远。
众以摄论初辟投诚请祈。
即为敷弘。
受业千数。
沙门慧远领袖法门。
躬处坐端横经禀义。
自是传灯不绝于今多矣。
虽则寰宇穿凿时有异端。
原其解起莫非祖习。
故真谛传云。
不久有大国不近不远大根性人。
能弘斯论。
求今望古岂非斯人乎。
十年春。
帝幸晋阳。
敕迁随驾。
既达并部。
又诏令僧御殿行道。
至夜追迁入内与御同榻。
帝曰。
弟子行幸至此。
承大有私度山僧。
于求公贯。
意愿度之如何。
迁曰。
昔周武御图殄灭三宝。
众僧等或刬迹幽岩。
或逃窜异境。
陛下统临大运更阐法门。
无不歌咏有归来投圣德。
比虽屡蒙招引度脱。
而来有先后致差际会。
且自天地覆载莫匪王民。
至尊汲引万方宁止一郭蒙庆。
帝沈虑少时。
方乃允焉。
因下敕曰。
自十年四月已前。
诸有僧尼私度者。
并听出家。
故率土蒙度数十万人。
迁之力矣。
寻下敕为第四皇子蜀王秀。
于京城置胜光寺。
即以王为檀越。
敕请迁之徒众六十馀人。
住此寺中受王供养。
左仆射高颎。
右卫将军虞庆则。
右仆射苏威。
光禄王端等。
朝务之暇。
执卷承旨。
四门博士国子助教刘子平。
孔门俊乂。
屈膝餐奉。
魏郡道士仇岳。
洞晓庄老。
文皇钦重。
入京造展共谈玄理。
迁既为帝王挹敬侯伯邀延。
抗行之徒是非纷起。
或谓滞于荣宠者。
乃著亡是非论以示诸己。
其词曰。
夫自是非彼。
美己恶人。
物莫不然。
以皆然故举世纭纭无自正者也。
斯由未达是非之患。
乃致于此。
言至患者有十不可。
一是非无主。
二自性不定。
三彼我俱有。
四更互为因。
五迭不相及。
六隐显有无。
七性自相违。
八执者偏著。
九是非差别。
十无是无非。
初明无适主者。
此云我是。
彼云我是。
彼此竞取。
乃令是非无定从。
彼云此非。
此云彼非。
彼此竞兴。
遂使非无适趣。
或者必欲以是自归以非属彼者。
此有何理而可然耶。
理不然故强为之者莫不致败耳。
物岂知其然哉。
文多不委。
十三年。
帝幸岐州。
迁时随彼。
乃敕蜀王布围南山。
行春蒐之事也。
王逐一兽入故窑中。
既失踪迹。
但见满窑破落佛像。
王遂罢猎。
具以事闻。
迁因奏曰。
比经周代毁道。
灵塔圣仪填委沟壑者多。
蒙陛下兴建已得修营。
至于碎身遗影尚遍原野。
贫道触目增恸。
有心无事。
帝闻惘然曰。
弟子庸朽垂拱岩廊。
乃使尊仪冒犯霜露。
如师所说。
朕之咎也。
又下诏曰云云。
诸有破故佛像。
仰所在官司。
精加检括。
运送随近寺内。
率土苍生口施一文。
委州县官人检校庄饰。
故一化严丽迁寔有功。
十四年。
柴燎岱宗。
迁又上诸废山寺并无贯逃僧。
请并安堵。
帝又许焉。
寻敕率土之内。
但有山寺一僧已上皆听给额。
私度附贯。
迁又其功焉。
又敕河南王。
为泰岳神通道场檀越。
即旧朗公寺也。
齐主为神宝檀越旧静默寺也。
华阳王为宝山檀越。
旧灵岩寺也。
又委迁简齐鲁名僧来住京辇。
其为世重诚无以加。
文帝昔在龙潜。
有天竺沙门。
以一颗舍利授之云。
此大觉遗身也。
檀越当盛兴显。
则来福无疆。
言讫莫知所之。
后龙飞之后。
迫以万机未遑兴盛。
仁寿元年。
追惟昔言将欲建立。
乃出本所舍利。
与迁交手数之。
虽各专意。
而前后不能定数。
帝问所由。
迁曰。
如来法身过于数量。
今此舍利即法身遗质。
以事量之。
诚恐徒设耳。
帝意悟。
即请大德三十人安置宝塔为三十道。
建轨制度一准育王。
帝以迁为蜀王门师。
王镇梁益。
意欲令往蜀塔检校为功。
宰辅咸以剑道危悬涂径盘折。
高年宿齿难冒艰阻。
更改奏之。
乃令诣岐州凤泉寺起塔。
晨夕祥瑞。
以沃帝心。
将造石函。
于寺东北二十里许。
忽见文石四段光润如玉大小平正。
取为重函。
其内自变作双树之形。
高三尺馀。
异色相宣。
或有鸟兽龙象之状。
花叶旋转之形。
以事上闻。
帝大悦。
二年春。
下敕于五十馀州分布起庙。
具感祥瑞如别传叙之。
四年又下敕于三十州造庙。
遂使宇内大州一百馀所皆起灵塔劝物崇善。
迁寔有功。
及献后云崩。
于京邑西南置禅定寺。
架塔七层骇临云际。
殿堂高竦房宇重深。
周闾等宫阙。
林圃如天苑。
举国崇盛莫有高者。
仍下敕曰。
自稠师灭后禅门不开。
虽戒慧乃弘而行仪攸阙。
今所立寺既名禅定。
望嗣前尘。
宜于海内召名德禅师百二十人各二侍者并委迁禅师搜扬。
有司具礼。
即以迁为寺主。
既恩敕爰降。
不免临之。
绥抚法众接悟贤明。
皆会素心振声帝世。
时大兴善有像放光。
道俗同见。
以事闻上。
敕问迁曰。
宫中尊像并是灵仪。
比来修敬光何不见。
迁曰。
但有佛像皆放光明。
感机既别有见不见。
帝曰。
朕有何罪生不遇耶。
迁曰。
世有三尊各有光明。
其用异也。
帝曰。
何者是耶。
答曰。
佛为世尊。
道为天尊。
帝为至尊。
尊有恒政不可并治。
所以佛道弘教开示来业。
故放神光除其罪障。
陛下光明充于四海。
律令法式禁止罪源。
即大光也。
帝大悦。
迁美容仪善风韵。
故临机答对如此。
又器宇恢雅。
含垢藏疾。
妙于定门练精戒品。
天性仁慈寡于贪竞。
虽帝王赠舍远近献饷。
一无自给并资僧众。
或济接贫薄。
追崇图塔。
又不重厚味。
不饰华绮。
内有关籥外屏名利。
显助弘道冥心幽隐。
立志清简不杂交游。
时俗颇以疏傲为论。
深鉴国士而体其虚心应物也。
凡有言述理无不当。
皆能遣滞显旨深矣。
故远公每云。
迁禅师破执入理。
此长胜我。
斯言合也。
而词旨典正有文章。
焉。
虽才人沈郁含豪。
未能加也。
夙感风痿之疾。
运尽重增卒于禅定。
春秋六十有六。
即大业三年十二月六日也。
葬于终南北麓胜光寺之山园。
凿石刻铭树于坟所。
当停柩之日。
有一白犬不知何来。
径至丧所。
虽遭遮约终不肯去。
见人哀哭犬亦号叫。
见人止哭犬亦无声。
与食不啖。
常于丧所右萦而卧。
既舆柩随行。
犬便前后奔走。
似如监护之使。
及下葬讫。
便失所在。
识者以犬为防畜。
将非冥卫所加乎。
初未终之前。
有梦禅定佛殿东倾。
数人扶之还正。
惟东北一柱陷地。
拔之不出。
迁房属于陷角。
故有先验之徵。
既卒之后。
有沙门专诚祈请欲知生处。
乃梦见净土严丽故倍常传。
宝树宫阙郁然相峙。
道俗徒侣有数千人。
迁独处金台为众说法。
虽梦通虚实。
而灵感犹希。
况随请而知。
故当降灵非谬矣。
所撰摄论疏十卷。
年别再敷。
每举法轮诸讲停务。
皆倾渴奔注有若不足也。
又撰楞伽起信唯识如实等疏九识四月等章华严明难品玄解总二十馀卷。
并行于世。
沙门明则
为之行状覼缕终始见重京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640 【介绍】: 隋唐时僧。京兆华原人,俗姓张。七岁出家。北周毁佛时返俗。隋初投昙猛为师。五年后,辞师南游樊邓间受戒。北至邺下蒲晋间,数参名僧,遍习经论。文帝仁寿间,课业于华原石门山。炀帝大业三年,入京阐扬《摄论》,敕召入内道场。十三年,诏令巡方。属世乱,复返南阳。恭帝义宁二年被召入京,住大总持寺。唐高祖武德年间入住弘法寺,一时名臣多从其学,化盛京辇。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张氏。
其先南阳人。
后徙京兆之华原。
琳方幼时。
外国道人。
过其家。
叹曰。
此儿当隆佛法。
不可处之尘埃中也。
七岁从俗流出家。
非其本志。
遂去而从他师焉。
周氏之祸久。
汩没不能振。
隋初。
依昙猛法师究定慧学。
于时法运复亨。
琳弱冠犹以沙弥南游樊邓受具。
寻赴青齐。
披讨律部。
又研十地于觉法师所。
乃旋邺都从炬法师。
禀采华严楞伽思益等义。
既而匡众阐化。
名声益起。
偶至蒲晋。
为道逊道顺二法师留讲十地。
久之叹曰。
药本治病而服药增病。
岂其理哉。
学识材辨。
秪以生慢也。
宜求所以治之者。
于是始习静念处等法。
俄而渐进大乘无得。
离念唯识等观。
入白鹿山绝粒者数矣。
昏则登危巅高树。
以坐其上。
动经旬浃。
后造泰岳。
夜见火光。
环照峰峦。
即追求之。
见数尼。
共议唯识。
忽然而隐。
未几。
入关中。
遇昙迁禅师为开摄论。
仁寿四年。
诏送舍利于华原石门山之神德寺。
就以课业。
大业三年。
沙门还源。
延讲摄论于辇下之明轮妙像诸寺。
久之至东都。
齐王暕情深定理。
每从咨决。
鸿胪苏夔禀宗玄训。
若高阳沙门道雄道体。
赵郡之道献明则
成承善诱。
造诣幽微。
洪哲致问曰。
怀道者多。
所专何业。
答曰。
山谷高深。
意定何在。
哲曰。
山高谷深。
由来自尔。
答曰。
若如来言正当馀处取土填谷齐山乎。
哲叹伏。
十三年具表闻上。
将西巡灵迹。
属𡨥盗纵横。
道途梗沮。
仅达襄邓。
义宁二年。
诏住京之大总持寺。
武德三年。
正平公李安远奏。
造弘法寺迎居之。
惟敷中论。
或维摩起信而已。
夜则燕寂。
玄琬律师。
躬膺令则任城王及其母楚国太妃安平公主。
皆邀至第宅授戒。
国子祭酒萧璟工部尚书张亮檐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
并为弟子。
又请智首律师阐扬四分凡十遍。
率先学众禀服教法住持。
京辇虽沙弥净人。
犹明律相。
斯非其功欤。
贞观十四年。
十月二十六日。
以疾卒于弘法之房。
是日先有素交法常来候。
琳谓之曰。
不恋此生不贪来报缘集即有缘散则无又曰。
以己之疾。
悯彼之疾。
因垂泪。
盖念诸苦趣也。
复诫门人曰。
生死道长。
各宜自拔。
时春秋七十六矣。
火葬于终南至相寺舌独不坏。
再烧之愈觉明洁。
檀那造木塔五丈。
以表其德。
琳于洛邑。
尝为通事舍人李好德。
课试场屋文业。
及好德犯国宪。
因逃匿求度。
以免罪。
后事发觉。
逮琳狱。
上特原之。
或谋害一冤家者三人。
其一人中悔。
投林受戒。
俄而受戒者。
死而复苏曰。
见阎王。
王使与二人辨对谋害冤家事。
吾称以从琳受戒。
不复知且引琳为證。
王命追所證者有报琳已生他方金粟世界矣。
吾因获免罪。
放还。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习禅五
释静琳。
俗姓张氏。
本族南阳。
后居京兆之华原焉。
幼龄背世清附缁门。
初诞之日有外国道人曰。
此儿当贵。
若出家者大弘佛法。
七岁投僧出家。
役以田畴无乖道训。
不果本望。
深惟非法也。
自顾而言曰。
此而未舍。
与俗何殊。
更从一师服膺正化。
遭周灭法且附俗缘。
年在弱冠希期无怠。
会隋氏启运。
即投昙猛法师。
乃以二事相摄经于五年。
犹事沙弥未敢受具。
庆蒙开法欲广见闻。
辞其本师南游樊邓。
便于彼部奉进大戒。
既爰初受法未晓清规。
远赴青齐听于律禁。
后发前至为诸听先。
又于觉法师所听受十地。
回趾邺都。
炬法师所采听华严楞伽思益。
皆通贯精理妙思英拔。
旧传新解往往程器。
时即推令敷化。
讲散幽旨并惊所未闻。
而胸臆所忆犹谓不足。
展转周听博遍东川。
蓄解寻师又至蒲晋。
有沙门道逊道顺者。
声名大德也。
留讲十地经于凉燠。
虽复听徒欣泰。
而志逾烦梗。
下坐处房抚膺审曰。
法本治病。
而今慢法更增。
且道贵虚通。
而今耽著弥固。
此不可也。
即舍讲业专习禅门。
初学不净念处等法。
又嫌其琐小烦稽人虑。
乃学大乘诸无得观。
离念唯识弥所开宗。
每习一解陶练十年。
精其昔知更新后习。
而弊食粗衣。
情欲斯绝。
后入白鹿山。
山粮罕继。
便试以却粒之法。
孤放穷岩又经累载。
山中业定昏睡惑心。
乃临峭绝悬崖下望千仞。
旁生一树才得胜人。
以草藉之加坐其上。
于中系念动逾宵日。
怖死既重专深弘观。
后闻泰岳特多灵异。
便往寻之。
既达彼山。
夜见火炬周环高曜峰岩。
即事追求累日方至。
乃见五六尼众匡坐论道。
琳初通讯问。
共议唯识等理。
未尽言间忽然不见。
惆怅久悟法诚尔也。
后入关中遇昙迁禅师讲开摄论。
一闻如旧慧不新闻。
仁寿四年。
下敕送舍利于华原石门山之神德寺。
琳即于此住。
居静课业。
行解之盛名布京师。
大业三年。
有沙门还原等。
延请帝城。
在明轮妙象诸寺。
讲扬摄论识者归焉。
寻即降敕召入道场。
既达东都禅门更拥。
齐王[日*东]情深理定。
每就咨款请至本第从奉归戒。
鸿胪苏[蒠-心+(冗-几+(止*(ㄇ/又)))]。
学高前古。
举朝冠盖。
禀宗师训为舟为梁。
高阳道雄道体。
赵郡道献明则等。
并释门威凤。
智海明珠。
咸承理味酌以华实。
襄阳洪哲。
德高楚望风力俊骇。
闻琳声穆时彦。
故来相架。
乃致问云。
怀道者多。
专意何业。
琳见其词骨难竞。
聊以事徵告云。
山谷高深意定何在。
哲云。
山高谷深由来自尔。
琳曰。
若如来言。
馀处取土填谷齐山为定高不。
哲悟此一言致词叹伏。
由是秀颖附津。
稽疑重沓。
故令誉风宣弥繁赏。
会琳以象教东渐法网虽严至于僧仪正度犹未光阐。
欲遍游阎浮备殚灵迹。
以十三年内具表闻帝。
当蒙恩诏令使巡方。
并给使人传国书信。
行达襄土方趣海南。
属寇贼交侵中国背叛。
途路梗涩还返南阳。
义宁二年。
被召入京。
住大总持如常弘演。
光阴既积学者成林。
武德三年。
正平公李安远。
奏造弘法。
素奉崇信。
别令召之。
琳立意离缘摄虑资道。
会隋末壅闭唐运开弘。
皂白归依光隆是庆。
乃削繁就简。
惟敷中论为宗。
馀则维摩起信。
权机屡展。
夜则勖以念慧每事徵研。
并使解出自心不从他授。
玄琬律师道王关河躬承令则。
自馀法侣岁献奇伦。
任城王及太妃楚国太妃安平公主等。
皇家帝叶请戒第宅。
隆礼频繁。
国子祭酒萧璟。
工部尚书张亮。
詹事杜正伦。
司农李道裕等。
并誓为弟子。
备诸法物恒令服御。
久以徒侣义学爰缺律宗。
乃躬请智首律师敷弘四分。
一举十遍身令众先。
故使教法住持京辇称最。
乃至沙弥净人咸明律相诚其功矣。
忽以贞观十四年秋初染疾。
至十月二十六日平旦疾甚。
有沙门法常者。
盛名帝宇。
素与周旋。
故来执别。
琳曰。
不恋此生未贪来报。
缘集则有。
缘散则无。
而神气澄湛由来不乱。
曾病。
有问疾者。
答云。
以己之疾悯于彼疾。
因而流泪。
想诸苦趣故也。
便总集僧众并诸门人告曰。
生死道长有心日促。
各宜自敬无累尔神。
即右胁而卧。
寻卒于本寺。
春秋七十有六。
馀处通冷惟顶极热。
迄于焚日方始神散。
而形色鲜软特异常比。
送于终南至相寺烧。
惟舌独存。
再取烧之逾更明净。
斯即正言法之力矣。
弟子等四十馀人。
奉跪慈颜无由钦仰。
百日之内通告有缘共转大乘。
总四万馀卷。
并造千粒舍利木塔举高五丈彫饰之美晃发中天。
广布檀那用酬灵泽。
初琳居世。
化以实录著名。
每述至理玄凝。
无不垂泣叹奉。
言无非涉事不徒行。
有通事舍人李好德者。
曾于雒邑受业于琳。
后历官天门。
弊于俗务逃流山薮。
使弟子度之。
若准正敕罪当大辟。
后有嫉于德者。
罔以极刑。
及下狱徵琳。
初无拒讳。
监狱者深知情量。
取拔无由。
事从虑过释然放免。
识者以实语天梯至死知量是莫加焉。
自爰初问法。
无惮夷险。
衣服坏则以纸补之。
床席暖则坐于篑上节之。
又节量力强羸。
名利不缘。
语默沈静。
修摄威仪。
有异名称。
涕涶莫显于口鼻。
饮食未言于美恶。
敬慎之极夫又何加。
兼以行位难测。
蚤虱不历于身纵辄投者寻便走散。
斯负既抵。
故所报类希焉。
尝居山谷须粒有待患繁。
乃合守中丸一剂。
可有斗许。
得支一周。
琳服延之乃经三载。
便利之际收洗重服。
故能业定坚明专注难拔。
时值俭岁缘村投告。
随得随施安乐贫苦。
尝在讲会。
俗士三人谋害一怨。
两人往杀。
其一中悔从琳受戒。
岁纪经久并从物故。
而受戒者忽死心煖。
后从醒寤备见昔怨及同谋者论告杀事。
其受戒人称枉不伏。
引琳为證。
王即召追。
證便有告。
琳生他方金粟世界。
王既感證。
因放此人。
又琳一生所至伽蓝撝谦自牧。
逮至名高福重䞋锡日增。
并委侍人口无再问。
及后为福方恨无财。
出以示之。
琳曰。
都不忆有此物也。
斯寔据道为务情无世涉。
可书季代足为师镜。
自住弘法敷化四方。
学侣客僧来如阛阓。
招慰安抚随事忧承。
而度杂公私宪章有叙。
故使外虽禁固内实通流。
山林望而有归。
轨道立而垂则。
逮于殁后此法弥崇。
所以京室僧寺五十有馀。
至于叙接宾礼僧仪邕穆者。
莫高于弘法矣。
又寺居古墌惟一佛堂。
僧众创停仄陋而已。
琳薰励法侣共经始之。
今则堂房环合厨库殷积。
客主混同去留随意。
裕法师云。
以道通物。
物由道感。
惠由道来。
还供道众。
故僧实由客。
深有冥功。
裕语有琳近之矣。
释靖玄 朝代: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赵氏。
天水人也。
七岁为郡学诸生。
隋初受老子法。
俄悉谢去。
专志经部。
而频升高座。
允迪玄徒。
禀具已后。
声闻益播。
然以秦凉习俗浇薄。
欲𨤲正之。
以永慧命。
诏从焉。
即颁进脩之法。
下河右使依用。
元德太子。
尤加钦挹。
降令召至。
仍俾大兴善道场。
盛弘讲会。
时粲法师在座谓曰。
西土自道朗至今尔其接轸矣。
会文帝升遐。
郁兴禅定。
遂应诏居之。
大业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无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玄姿性慈恕。
遗言必弃骸林野。
于是其乡里慧严遵行之。
旋收舍利。
搆塔于终南龙池寺之西岑。
冀州沙门明则
文以铭之。
用旌厥德。
明则始犹未有声誉。
及制觉观寺碑。
仆射杨素见而奇焉。
且奏住仁寿宫三善寺。
东都译经。
又入馆知缀缉。
薛道衡曰。
则公之文。
屡发新采。
英英独照。
隋末卒。
有文集行世。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靖玄。
姓赵氏。
天水人也。
识度淹弘清鉴悬远。
七岁任郡学生。
勤阅三冬艺该六典。
皇隋肇运便业李张。
名预黄巾身同观宇。
呼吸沆瀣吐纳阴沆。
每思五千道德良非造真。
七诫超升本为浮诡。
乃舍其巾褐服此伽梨。
澄练一心专宗经部。
时年在息慈频登法匠。
华夷钦仰缁素属目。
受具已后声势转高。
遂使化靡陇西扇荣河洛。
以秦凉荒要佛法浇侈。
将欲结其颓网布此遗矰。
具列正法要务奏上文皇。
蒙敕允述纶言奖拔。
登下河右颁条依用。
元德太子籍甚芳猷翘想钦揖。
爰降令旨远召京华。
玄遂恭承嘉惠来翔帝宇。
有令于大兴善道场盛弘法会。
飞轩鸣玉杖锡挈瓶。
总萃观风德音通被。
纵远论体舒散疑踪。
能使难者由门解宣尽力。
时璨法师居坐谓曰。
自河凉义侣则道朗擅其名。
沿历至今。
尔其接轸。
代不可削。
斯人在斯。
由此显誉京师。
绰然高步。
会高祖升遐郁兴禅定。
遂应诏住焉。
常转梵轮弘匠非少。
大业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无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初玄生平言论慈悲为主。
每许遗骸弃之林野。
有天水同侣沙门慧严。
追想昔言送尸山麓。
肌肉已尽。
便鸠聚遗身。
搆兹塼塔于终南龙池寺之西岑。
树铭塔所用旌厥德。
沙门明则为文。
则本冀人。
通玄儒有才慧。
纳言敏行。
尤所承统。
文藻虽驰时未之赏。
乃制觉观寺碑。
物亦不悟。
仆射杨素见而奇之。
由斯一顾方高声问。
奏住仁寿宫三善寺。
东都译经又召入馆专知缀缉。
隋末卒于所住。
有集行世。
薛道衡每曰。
则公之文屡发新采。
英英独照。
其为时贤所尚也如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