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刘炫
相关人物:
共 5 位
。
共 9 首
刘炫
引谚论政敝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覆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故谚云云云。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繁政敝。职此之由。
老吏抱案死
(○隋书
刘炫
传。)
。
次崔
(安乙)
所赠诗韵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儒术岂谋身,家传只诗卷。
断断无良才,未可膺博选。
归来慕渊明,俊逸希
刘炫
。
惟寻花月楼,游乐但无倦。
重来旧游地,我心不可转。
桃花依旧红,何处情人面。
悠然空倚栏,不可以安晏。
元无愿见人,吾亦不愿见。
同寮诸公会饮倪侍读宅
明 ·
陆釴
东阁朝回踏晓骢,垂鞭并过玉河东。
烟笼红日三株树,寒近清霜五柞宫。
诸儒未醉黄封酒,唇干舌强清容皱。
呼觞炽炭烦主人,未脱杯盘棋在手。
长围纵猎骋心目,势促情穷甘自守。
不知朱颜坐此消,反虑追欢落人后。
满堂宾客议论雄,妙论何曾默相受。
聪明正愧
刘光伯
,人事所遭十遗九。
淹留转觉白日静,鞍马尽回僮仆剩。
故人坐我胶漆中,杯深不复知予病。
侵晨赴宴夕未归,人影在东犹挽衣。
可怜契分宛莫逆,海内知心似此稀。
堪嗟世人多贵耳,贺监高楼忆刘子。
岘山千古悲无名,岂知高名长不已。
当为诸公面服膺,不须沈石勒山铭。
自相国庄至夫人庄戏为一绝相国庄冯道故居夫人庄道妇家也
明 ·
纪坤
七言绝句
青史空留字数行,书生终是让侯王。
刘光伯
墓无寻处
(
刘炫
与冯道皆景城人)
,相国夫人各有庄。
瀛州怀古五首
其一
河间
清 ·
严遂成
五言律诗
宛在蓬莱岛,凭高云树微。
汗牛谁起冢,乘鲤不濡衣。
尊福诗书设
(毛苌注诗里与
刘炫
读书处名尊福乡,有书院,设山长。)
,摩荣鹳鹤飞
⑴
。
大廉陂百道,引水忆卢晖。
⑴ 沈佺期《登瀛洲城楼》诗:「四荣摩鹳鹤。」
岣嵝碑歌偕刘穆庵孝廉作
清 ·
赵翼
满堂蝌斗何蜿蜒,砉然鸿濛落我前。
十指欲扪不敢近,中有神圣千万年。
伊昔昏垫五行汨,
龙汉
馀劫留水厄。
人命惨填鱼腹枵,民居争结鸟巢窄。
黄熊
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
平成
责。
斋夔感梦苍水使,告以宛委贮金策。
肃刑白马启石函,玉字银编妙寻绎。
遂乘山欙跨
泥橇
,分酾洚洞辟壅隔。
涂山弗顾子泣呱,轘辕并愁妻见吓。
亥章奉令茧跟踵,支祁就缚锁骨骼。
山河两戒次第清,万古
坤舆
奠衽席。
功成勒铭告蒇事,岣嵝山尖斲贞石。
文括山海岳渎经,字挟沮诵
仓颉
迹。
尧碑舜碣不可见,世间点画此最昔。
开天古篆形模奇,难与后人较波磔。
想见摩崖作
擘窠
,六丁下照火光赤。
我闻此碑久失稽,道人偶见旋复迷。
杜陵所观已赝本,肥而失真烛若犀。
昌黎亲到猿猱窟,千搜万索无
端倪
。
此刻何时出磨洗,使我创睹惊且喜。
得非铁石充逸少,或者朱繇貌道子。
古来伪物那殚述,巫觋步禹纷接趾。
刘炫
归藏冒殷易,广微汲冢托周史。
目无罔两双明瞳,真假谁能定片纸。
我重圣德垂寰瀛,珍之不啻尺璧莹。
洪荒■
(⿱余乃)
檋数字外,口不能读心敢轻。
盲翁扪籥
但取似,叶公好龙固为名。
崔融作赞杨慎释,一重公案何必更。
况兹笔力自奇古,不真亦是好手成。
貌蔿敖即衣冠气,妒阏氏亦傀儡精。
君不见七十七字长八尺,蛟螭攫拿龟鱼掷。
顽虫蚀木蛀眼枯,雄雷劈山斧痕裂。
凿椎欲破浑沌窍,铸鼎直写罔两魄。
峄碑猎鼓空尔奇,籀斯安有此体格。
纵输明堂琥璜价,也比宫县
追蠡
迹。
同日得辛楣谷人仲子手山书赋江南思二首为寄
其一
(甲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东南耆宿老钱郎,千载谁追郑礼堂。
欲就东樵援李溉
⑴
,未应红豆抵熊方
⑵
。
宣城句想馀篇牍,杨复图来待审量
⑶
。
几个虚衷同订诂,怅怀规杜伫苍茫
(末句借
刘光伯
以兼寄端林也。)
。
⑴ 仲子寄来浙中新修板之《易图明辨》,其中漶阙实尚未补。
⑵ 昨见惠定宇《补注后汉书》,实不及钱晦之《补后汉年表》。
⑶ 仲子时为宁国府教授,所释《仪礼》渐已成帙。
读论语诗六十一首
其五
(重光作噩)
清 ·
舒位
问社投赤心,报之以战栗。
身列言语科,矢口已多失。
各树土所宜,松柏栗本一。
今文社作主
⑴
,古文栗作𣡷。
韩非曰土涂,刘安曰用石。
战栗至西方,徐巡祖其说。
信如周使民,义取栗主吓。
请解夏后松,再解殷人柏。
人正松犹容,地正柏犹迫。
本意或未然,凿空更何必。
何休解公羊,实自张禹出。
杜预注左传,独有
刘炫
叱。
⑴ 今《论语》:「哀公问主于宰我。」
咏史
其一
(丁卯)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论学疑植党,著书或谤诽。
陆宣校医方,程子却讲艺。
匪惟保厥身,正以善养气。
痛赵尚笺骚,蒙伪乃注契。
紫阳心更苦,矧复伤五季
⑴
。
人伦苟不绝,天意必有寄。
方冬木尽脱,生机盖下被。
乱世重吾儒,义长在天地。
哀哉二刘子,冻馁死无畏。
群盗已蜂起,谷食日踊贵。
妻子相去远,教授废陈肄。
刑不威小人,礼不正在位。
虚有建学名,而无弘道计。
方领矩步伦,展转沟壑毙。
后进失师承,攘寇入不义。
伤哉魏玄成,著论为流涕
(《隋书·儒林传》:“刘焯字士元,
刘炫
字光伯,博学精通,数百年无出其右。于时群盗蜂起,谷食踊贵,经籍道息,教授不行。
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问断绝。后为贼所得,复为长吏所不纳,夜冰寒冻馁而死。”魏玄成论之曰:“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之所与者聪明,所不与者贵仕。上圣犹且不免,焯、
炫
其如命何。”又曰:“时外事四夷,戎马不息,师徒怠散,群盗蜂起,礼义不足以防君子,刑罚不足以威小人。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方领矩步之徒,亦多转死沟壑。凡有经籍,自此皆湮没于煨尘矣。遂使后进之士,不复闻诗书之言。皆怀攘寇之心,相与陷于不义)
。
⑴ 强荛叔曰:“黄叔度处东汉之季,隤然不自表襮。郭林宗不为极言覈论,故得免党锢之祸。管幼安避地辽东,与人惟论经义,不及时事。故公孙度安其贤。三君子可谓危行言逊矣。然犹未为极难也。若乃师弟讲授,便谓植党;说经论道,亦疑诽谤。于是程子止学者使无及门,则并不敢授弟子矣。陆宣公手校医方,朱子注《参同契》,则并不敢著书矣。”又曰:“朱子闻赵忠定死,注《离骚》以寄悲愤。及伪学之禁益急,遂注《参同契》,盖陆宣公手校医方之意。胡敬斋谓朱子注《参同契》,引人入异端,未谅朱子之苦心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