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光辉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4 首
戊子元夕示甥嘉 明 · 李梦阳
五言律诗
皎月临元夜,和风入始春。
过冬犹望雪,思世转愁人。
歌馆喧鸣鼓,游车匝暗尘。
黑头宜努力,吾鬓已如银。
附:戊子元夕示甥嘉(曹嘉)次韵
灯光皎河汉,寒夜倍生春。况是繁华国,能堪吏隐人。千家馀凤管,九陌竞香尘。独和閒居咏,憎看月胜银。
赠写字官李海龙(庚寅八月) 明 · 金诚一
万历十八年春。日本蛮酋。还俘献馘。惟信使是请。圣上以其恭也。特俯循夷情。命臣黄允吉暨臣诚一充正副使。授节以遣之。凡系使事之重者。靡不裁自渊衷。指授成算。虽在千万里外。如立玉陛下。亲承明命而行事也。陛辞之日。圣教若曰。闻倭僧颇识字。琉球使者亦常往来云。尔等若与之相值。有唱酬等事。则书法亦不宜示拙也。尔等其留念乎。臣等俱以庸陋。素乏文墨之技。而临事茫然。虑不及此。闻命震惧。相与求所以应命者。以写字官李海龙为请。上可之。命下即行。曾无宿昔之舂。此实人情之所难。而海龙犹不以为意。不亦可嘉也哉。在马岛也。玄苏请寺额。即书与之。苏宝之。愿刻珉以传之。比入倭都。求者云集。馆门如市。一行亦苦之。或闭关以拒之。则攀树登(草本腾)墙。犹恐或后。如是者积数月不止。海龙今行所书者。未知凡几纸也。当初海龙之行也。国人皆以家鸡视之。岂料其见贵异邦。至于此耶。圣神智周万变。动中机会。故虽事之至细至微者。无不泛应曲当如此。况有大于此者乎。如海龙者。虽谓之华国。可也。何可以小技忽之哉。余与车君。目睹其事。不可无一言以记之。故各赋一诗以与之。又为之序。以冠篇首云。
怜汝性气良,休休无甲鳞。
趋事致勤谨,秉心何真醇。
手持毛锥子,为艺亦妙臻。
朝家无弃才,名隶写字人。
职书事大书,洪武笔势新。
细字入秋毫,大字如钩银。
岂但惊华人,应亦动皇宸。
惟庚寅之春,余行旸谷滨。
圣主念华国,命汝随使臣。
朝承命夕发,涉万里海津。
此实人所难,汝独眉不颦。
追余及中原,相从今几旬。
蛮人虽鄙野,亦知墨妙珍。
奔波乞其书,重之万金缗。
蒲葵题已遍,扁额照城闉。
夷都纸价高,名字雷众唇。
见者必加额,叉手谢谆谆。
属汝有小痾,数日卧床茵。
僧官送药饵,酒食争来陈。
问者日相续,存慰如其亲。
始知爱才心,乃与华夏均。
我虽愧韩君,汝实阿买伦。
圣人虑事周,细大皆入神。
无曰是小技,亦可动蛮邻。
我诗不直钱,揄扬竟无因。
秋窗和虫吟,聊以记时辰。
车五山复元挽 明 · 柳潚
七言排律
天磨山与圣居联,镇彼松京历半千。
三浦周遭龙屈曲,五峰罗列凤腾骞。
都形已变山形古,王气虽销秀气全。
老柏长松难独占,丹砂白玉岂能专。
前朝莫问生多士,圣代方看有一贤。
家世渊源连学海,神童骨相禀奎躔。
山中豹种文章炳,天上麟儿步武传。
李贺锦囊才七岁,青莲花笔几千篇。
凤毛早献甘泉里,雁塔重题曲水边。
未掣龙头非战罪,已提牛耳主盟权。
挽回河汉陈言洗,阖辟阴阳妙化甄。
细律不为唐以下,雄文直在汉之前。
鲸掀浩浩三千海,鹏举苍苍九万天。
鲍谢庾陶容捧袂,杨王卢骆许随肩。
名为贾祸吾何怨,诗本穷人鬼岂偏。
跋扈飞扬虽迭宕,宦途时命奈迍邅。
子桑自是歌天也,明主何由识浩然。
教授味酸盘有苜,广文官冷坐无毡。
多才贾谊人皆短,易老冯唐位不迁。
曩值陆生南使越,长歌易水北辞燕。
锥囊已处诸宾列,珠履宜居上客先。
日夜乾坤浮岛屿,平生忠信仗危颠。
苍茫大海乘桴句,惊动三山采药仙。
板阁夜灯吟烂熳,扶桑晓旭醉蹁跹。
能教卉服沾文化,坐见雕题款贡船。
行橐萧然无薏苡,诗筒携得总云烟。
干戈有定家何在,缧绁非辜祸几缠。
鸡岳祝云衡岳似,锦江伤水楚江连。
还同牧犊雌雄曲,不及维摩法喜禅。
乌鹊无情生别苦,金鸡有报老臣旋。
轩皇弓剑龙飞日,诏使联翩凤下年。
银汉槎头随傧相,龙湾馆里侍宾筵。
行如磨蚁来无数,迹似浮萍会有缘。
呼吸清光输绣口,淋漓元气洒华笺。
雄词独唱谁知者,巧匠旁观亦赧焉。
万丈光辉华国手,八门营陈受降拳。
五穷终始星难送,二竖膏肓药未痊。
造物也知欺鉴井,巫咸不是昧鲵渊。
金龟徵梦归深水,玉树摧霜闭九泉。
彦里即今闻薤露,广陵从此绝徽弦。
适来适去无非顺,其毁其成本自玄。
始觉春秋同晦朔,须将蝼蚁等乌鸢。
向时同病知君久,暮境平交托契坚。
南郭名园看绿竹,东邻酒肆典青钱。
香山每与微之和,杜甫还为白也怜。
不以形骸区后辈,乃令疏拙着先鞭。
抽毫艺苑惭蒙学,掌诰瀛洲幸备员。
大雅正风隳蔓草,馀音众作乱鸣蝉。
诗仙缥缈云间去,梁月依俙梦里悬。
遥想玉楼修记后,大荒被发下翩翩。
盖当正德己卯。乃我中宗大王在宥之十四年也。图惟至理。蕲措世于三代之盛。而静庵赵先生以正学倡。营道同方之士。毕集扬廷。申文节公其一也。公讳鋿。字大用。平山人。鼻祖崇谦。佐丽祖创业。终以身脱主危。丽祖追封太师开国公。赠谥壮节。历十三代而諿。典理判书。寔生晏。宗簿寺令。于公为高祖。曾祖曰槩。相世宗大王。官至左议政。与黄翼成熹同心辅政。以文章事业著称。卒谥文僖公。配享世宗庙庭。祖曰自准。观察使。考曰末平。宗亲府典签。妣曰权氏。翼平公揽之女。成化庚子生公。生而颖拔异凡儿。才龀已业书。不烦师承。辄晓经史大义。戊午。中进士。癸亥。登第选入艺文馆为检阅。俄转承政院注书。递授西班。仍带春秋馆。与修燕山日记。参史局者皆一时名胜。而公最少。申相国用溉亟称其才。戊辰。礼曹正郎司谏院献纳弘文馆校理司宪府持平。己巳。进应教知制教。冬。并丁内外艰。服阕。还拜应教典翰,执义舍人,司谏,司仆寺正。跻授直提学。升通政。副提学。入政院。由同副至都承旨。加嘉善。命为平安观察使。己卯。陟资宪。汉城府判尹。未久。擢拜吏曹判书。冬。迁礼曹判书兼同知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时群贤满朝。急于有为。嫉恶太过。有矫激之渐。公忧之。独持大体。要调适其间。而北门之变遽作矣。顾公居平。用心平恕。与物无竞。故不及于祸。然亦自此敛迹。退处散秩。朝京者再。观风者三。曰京畿,全罗,庆尚。己丑。刑曹判书。庚寅。病辞为西枢。秋。疾卒。享年五十一。葬于杨州峨嵯山辰坐之原。公资性端雅。风神森朗。望之如神仙中人。其居台阁。格君论事。肫肫诚悫。不皦察偏类。能动人主之听。而事亦归正。闲靖寡欲。无私营。关折不到。门庭阒如。可设雀罗。善治史。驰骋古今。了了如昨日事。人若问之。似若不深解者。其谦虚类此。醉则赋咏。人皆脍炙。而亦不以为事。执亲之丧。羸毁几灭性。孝爱之禀于天者然也。行植于内。德充于外。遭遇明时。若将有以展施也者。而不得究其用。惜也。公娶宗室富林君女。生三男二女。男长匡国进士。次弘国,华国。女长沈镜。次某。匡国娶宗室固城君女。生五男一女。男曰𥖝曰硡曰碖曰确县监曰硉部将。女曰权德舆观察使。弘国娶赵应卿女。生一男四女。男曰硌县监。女曰慎有相礼曰李重纲曰申克济曰朴悌男。华国娶典签尹怀贞女。生四男三女。男曰磼平城府院君。曰礏监役。曰砬汉城府判尹。曰硈南道兵使。女曰具思孟议政府左赞成。曰安景濂佥知。曰柳瀹。沈镜有男某女适某。𥖝之出三人。男曰景福。女曰李澍,柳健。硡无嗣。碖之出五人。男曰景䄜府使。曰景祐县监。曰景禛。曰景礼。女曰申楣。确之出十人。男曰景珍同知。曰景瓒。曰景瑗平宁君。曰景禔县监。曰景琥佥知。曰景琛宣传官。曰景□。女曰李励。曰赵璜。曰尹唯安。硉无嗣。权德舆之出二人。男曰克中。女曰李廷直。硌无嗣。以景禔后之。慎有之出四人。曰守乙曰守武曰守身曰守甲。李重纲无嗣。申克济之出二人。男曰滢。女曰朴憘县监。朴悌男之出一人曰筵正郎。磼之出五人。男曰景禧平陵君。曰景祉监察。女曰尹民逸都正。曰洪戒元佥知。曰具宪。礏之出三人。男曰景祺奉事。曰景䙗都事。女曰崔珽参奉。砬之出五人。男曰景禛平城君。曰景裕东平君。曰景禋东城君。女曰信城君。宣祖大王第三子也。硈之出二人。男曰景■。女曰尹𪰙。具思孟有四男六女。男曰宬绫海君。曰宖。曰容县监。曰宏绫城君。女曰沈㤿县监。曰洪憙同知。曰权裕男判官。曰金德望县监。曰定远大院君。曰李某。安景濂之出二人。曰大楠郡守。曰大杞县监。柳瀹之出六人。男曰仁男宣传官。曰义男生员。曰信男县监。女曰朴恒吉都事。曰权克正同知。曰元慄。玄孙男女总若干人。今我主上殿下。即定远大院君之冢嗣。应天顺人。拨乱反正。而臣景禛,景裕,景禋,宏。依光日月。翊运佐命。实赞重兴之烈。俱是公之曾孙。龙兴云从。圣作物睹。猗欤休哉。岂公之荫德所钟者非耶。公殁九十九年而始竖丽牲之石。景祐氏尸而成之。属钦叙其迹。钦之五代祖左正言晓。乃文僖公之弟也。名德相埒。钦言念本始。何敢不阐扬懿美。以式来者。系以铭曰。
呜呼文节,夙际昌朝。
匪澄而清,不矫而翘。
渐鸿威凤,贲乎其仪。
用而未究,憖遗兴咨。
而公之世,王迹斯基。
天衢擎日,紧公子姓。
德厚流光,善积馀庆。
公殁百年,有屹其碑。
衣冠所托,精爽在兹。
铭以贞之,后贤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