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庆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贺亲耕籍田颂 明 · 成伣
四言诗
癸丑三月十日乙亥。上率文武百僚幸东郊。亲祀先农后稷。退耕籍田。行五推之举。公卿助之。以暨庶人终亩。是日还宫。受百僚贺。翌日。更召宗亲宰枢与夫涖事之官。设劳酒之宴而慰之。礼也。斯礼也肇于成周。其制具于月令。以为国之大事。周衰礼缺。其废已久。汉儒掇拾煨烬之馀文。以成其仪。而文景亲行之。暨东都,永平晋太始,宋元嘉,齐,梁之间。莫不有章。至唐太宗。行之于前。玄宗继之于后。宋朝亦踵而行之。文物大备。稽诸史。可见也。古先哲王。莫不以斯为重。其所以重之者。岂不以农为天下之本。不先率之则无以劝其功督其业。宗庙之姿盛。生民之衣食。府库之财用。于是乎出焉。国之大事。孰愈于此。今我殿下上尽孝敬于神。下施慈爱于民。裕财足用。方隅阜蕃。于是斟酌圣衷。兼采经史。举祖宗所不行之盛事。行之而不疑。凡人之有耳目者。莫不瞻聆而赞美之曰。以王者之贵。而勤劳如此。我辈何人。敢不尽力。我辈之所以安于田亩。得免饥寒者。皆上之赐也。使一国之民。忻欢感激。亹亹之心。将不能自已。相与勉力不怠。夹辅我邦家。以固绵瓞之业者未必不由乎此也。昔。晋潘安仁作赋。唐岑文本作颂。皆美当世之绩。臣今职忝词垣。仰睹盛举。谨拜手稽首而为之颂曰。
岁在昭阳,时维暮春。
祥风扇和,土胍龙鳞。
王曰呜呼,嗟我臣民。
欲督农功,盍先吾身。
将举盛礼,于交之垠。
惟尔礼官,其择吉辰。
銮舆戾止,坛壝嶙峋。
爰备牲牢,躬奠明禋。
倬彼东郊,原隰畇畇。
遒人戒路,灵雨洒尘。
葱犗届动,黛耟前陈。
五推耕垡,玉趾逡巡。
或七或九,左右惟均。
于焉终亩,以至庶人。
旋旗云矗,箫鼓雷呻。
冠盖蔽野,方驷扶轮。
竣事而旋,万骑振振。
观者如云,填阇溢闉。
抵谒两宫,还御枫宸。
百僚陈贺,鹓鹭兟兟。
乃设华筵,宴乐嘉宾。
以慰庶寀,以笃臣邻。
举古之事,是法是遵。
千年旷典,一朝而伸。
我王笃学,惟一惟纯。
施于有政,乃慈乃仁。
嘉神自应,庶汇惟新。
人物咸宁,俗美风淳。
我王务本,耕藉是亲。
食为民天,善诱循循。
人皆力农,嘉谷蓁蓁。
公私俱裕,千仓万囷。
我王秉礼,敬恭明神。
粢盛净洁,毖祀惟寅。
神既盻蚃,百福骈臻。
绥之履之,自天而申。
万口腾欢,喜气津津。
小大舞蹈,歌周歌豳。
臣拜作颂,仰祝谆谆。
愿将圣算,同于大椿。
蕙家藏希夷先生墨竹之右先生大书绝句云莫贪枝叶亦成龙要悟从头到底空已遇神仙施笔力风霜不可再磨砻后题云陈图南作就赋画之左有章次道魏仲先二绝句魏并有序其略言钱公淡成入华山参先生先生作此赠之蕙自少时即闻之长老云昔野人掘地得石函中得此画而周挥使广取之盖宣德正统间也其后史挥使瓛得于广子文而方挥使熇复得于瓛子经嘉靖丁酉蕙乃得于熇孙显宗蕙观先生诗穷理入微盖非后世诗人所能言而其字体雄伟不凡兼有古人之法度亦非近代书家之比也乡使得于外郡莫详所自则其真赝亦不能明幸而出自吾乡为数故家所传事迹彰著众人皆能言之其为先生真迹可信不疑然数故家皆武人莫知先生为何如人虽颇爱重此画而不知其为希世之宝也又幸亳地不当要冲故此画得为吾乡旧物历百有馀年而蕙得之不然已为有力者取之他所矣蕙尝读邵子击壤集有观先生真及墨迹三绝句云未见希夷真未见希夷迹徒闻希夷名希夷心未识既见希夷迹复见希夷真始知今与古天下常有人希夷真可观希夷墨可传希夷心一片不可得而言于戏后世不为不知先生顾其知先生甚浅如邵子所谓不可得而言者此岂世俗之所能知哉有能真知其说然后知先生之道超然天地之始彼神仙云者其殆强为之名乎抑先生之诗固以一切皆空岂独有所谓神仙耶邵子之意亦若是也虽然世无邵子孰不以斯言为孟浪之言夫嘉靖庚子岁秋七月大宁居士薛蕙识
水墨淋漓数茎竹,琅玕不羡多成束。
飞白玲珑一片石,夜光休誇大盈尺。
云何此画价无敌,乃是希夷之真迹。
列仙籍中多品流,先生况是神仙伯。
宣靖仙材亦不群,寻师遥入华山云。
解颜一盼不易得,敢望挥毫遗此君。
画首题诗兼姓字,凤翥龙蟠三十四。
丁宁举似一转语,截断世间无限事。
领略真仙上上机,参同古佛空空义。
古来画史虽无数,争似仙人得天趣。
笔势翩翩入三昧,玄旨明明标一句。
梵经合受天人礼,仙迹那无鬼神护。
五百年来如电过,一幅霜缣完未破。
湍水东流鹤不归,峨眉西逝龙犹卧。
故乡之子慕神仙,偶收图画如有缘。
锦囊新装绿玉轴,彤管更赋青霞篇。
安得至宝不磨灭,期与好事相流传。
先生闻此应大笑,水中捉月真可怜。
结构依青嶂,端严庙貌新。
溪山增面目,云月动精神。
一脉传千古,三言启万春。
丁宁媚学子,惕厉趁鸡晨。
最顶山高几万仞,削出芙蓉云外碧。
琴湖湖水几万丈,日夜朝宗流不极。
山光水色互涵泳,其间往往多豪杰。
后来全君禀全晶,风骨昂昂出尘鹤。
银河沐出玉兔毫,笔下风云驱霹雳。
长词浩汗驾高浪,顷刻纸上盘红绿。
玲珑白璧耀蓝田,洒落胸吞云梦泽。
频将明月披卞刖,紫气郁郁秋空射。
狂歌宇宙少知己,半世江湖悲落魄。
许我风味乃相思,白雪阳春和一曲。
要知肝胆酒中露,自拟平生心莫逆。
倾山倒海不作难,脱赠青萍无所惜。
诗篇樽酒动相随,万古骚坛同历略。
俄顷白虹贯白月,犬戎锁甲吞京洛。
苍云七里五彩晦,杀气射天天欲裂。
是时奔窜鸟择栖,茫茫死生东西各。
六龙悲瘁返旧渊,旋旆无光日色薄。
闻君经院阅秘宝,夜焚清油继馀旭。
仆卧空峦地藏寺,碧洞花开春寂寞。
吾君手札适复至,语高还烦三四读。
入把岂啻沧海珠,重之不减昆山玉。
风尘一别隔三春,理策宁辞山荦确。
文岩洞里老东风,去路斜阳花雨湿。
重携江外久分手,相视忘言各悽恻。
抚名长啸慨世事,胸海烟生双泪落。
同心同德又同病,长向尘间悲局束。
回瞻何处泻此怀,一碧公山天外插。
双鞋同破白云端,古壁苍岩罗剑戟。
共披鸿濛万古色,手弄清溪月盈掬。
林花有情迎客笑,涧松无心古须鬣。
入云仙路绕石栈,身行木末争猿躩。
相将诗句偿清债,暂伴松阴留翠麓。
四顾悠悠极双眸,东海苍茫天一色。
正觉为老出尘寰,右揖浮丘左红壁。
风光恼我久延伫,林外夕阳红一抹。
琳宫丹碧隐山岚,始安松扉叩剥啄。
秀眉胡僧双眼碧,一榻蒲团留客宿。
困卧仙囱萝月白,煎茶不问前川涸。
暝栖玆庵动经旬,忘却人间忧与乐。
山中无物待幽人,旋斫松杉煮溪蔌。
吃菜谈经事可做,丽泽共磨匡山铁。
天生我辈必有用,岂是长贫愁碌碌。
倚遍烟霞寺寺楼,满目奇观尽收拾。
天涯白云入望遥,一夜心逐南飞鹄。
同携藤杖出云林,行行十里来慕谷。
一帘风露共吟咏,满樽山醪聊自酌。
各将情意此中深,卒岁相从期不失。
吾君此生有仙分,青鸟传情飞赤舄。
云囱雾阁乐于飞,碧桃花下调琴瑟。
嗟吾六尘尚未除,洞府人寰相叙别。
仙凡有殊别意同,欲别未别心欲绝。
酒尽离樽掺手频,雨馀离亭看向夕。
归来恍若珠失手,误识为病难为药。
相思魂梦十二时,飞渡云山万重隔。
山灵不负重游约,岂有草堂终驰檄。
况今西贼与红巾,不有吾党方肆虐。
其虚其徐色斯举,更入青崖骑白鹿。
相思相见政何日,此时此日愁缠臆。
荒词一篇寄君边,照我中心情万斛。
李侯质夫掩坎之四年。而其孤厚载款余里居。请铭侯曰。敬具丽牲之石。以俟乃后。厚载之弟厚源。次侯事行。继以请曰。藉以不朽吾先子者。徵于斯。余故尝习侯。悲其意而不辞。稽其状曰。侯讳郁。氏分璿系。庄宪大王第五子曰广平大君玙。即侯六代祖也。生永顺君溥。有文章勋业。生清安君嵘。即侯高祖也。曾祖曰千寿。定安副正。祖曰汉。白川郡守。考曰仁健。牙山县监。妣曰沈氏。青松右姓。领议政连源女。天潢华派。褒纪荣姻。世称两大。嘉靖戊午生侯。颖悟超丑。六岁孤。母夫人能迪于方。侯承以兢兢。十六。遭祖母服。十七。遭母夫人忧。秉制踰礼。疾遂痼。自此无意进取。不逐世为举子业。万历戊子。荐授奉先殿参奉。俄移敦宁府。庚寅。参光国从勋。时南倭启衅。侯知国将乱。与洪公瑞凤为避地计。至壬辰。倭果逞。侯奉季父峒隐公投岭北。北民通贼。士夫播流者多被绑与贼。独侯素以诚义感人。竟免于难。癸巳。除分户曹郎。管嘉山餫饷。侯筹度协宜。军兴无乏。得天朝将士心。推其馀。赈嘉民之沟壑者。嘉民戴之如父母。嘉守缺。民白观察使以侯摄郡事。嘉当孔道。务剧而自理。暨侯竣事还。嘉人具牛酒设祖。相与泣别于宿春地。争出脚力送之。侯不乐居京师。卜小筑杨口县。力农圃。攻苦食淡。若将终焉者。倭退始返先陇下。庚子。调禁火司别提。辞不拜。辛丑。掌苑署别提兼训鍊都监郎。壬寅。升军资监直长。终更拜中部主簿司宪府监察。检覈分司。宿猾俱戢。乙巳。出监安阴。以峒隐公年高无子。不忍去。丏解。叙为司仆寺主簿。马政大振。丙午。咸兴府阙通判。宣祖大王令拣遣材谞。吏部以侯应之。侯不敢辞之任。李公时发为方伯。才公为。若城池堡楼粮饷铠仗。举委侯办。侯一整治之。李公表闻朝廷。升资宠之。永兴有妪诉妇不孝。多构会。历年不决。李公乃命侯。侯知姑诬妇。致姑于庭。以义解之。姑妇皆涕罢去。李公喜曰。此所谓不罚而化之者非耶。丁未春。有虏警。李公出巡北砦。畀侯府务。诸系戎政咸统之。侯励士谷马如敌将至。李公解防旋见。侯盛阵军容。挺铍搢铎。建旌提鼓。炮喊震。地非军令不敢䦱壁门。叹曰。虽条侯细柳何加焉。居久之。念峒隐公渐老。决归计。咸人环四面遮留者数月。戊申春。今上嗣服。设宣惠厅以纾畿氓。李相国元翼实主之。辟侯为郎。凡所以膏萎醒暍。侯与有力焉。己酉。为免山县监。被留于宣惠厅。庚戌。出知凤山郡。能抑强扶弱。诏使压境。百具哙然。不劳而举。辛亥递还。自癸丑来。闭门却扫。栖于广州松楸。足不迹都门。己未七月。疾革。得年六十二。疾𠫷不进药曰。我将不起以区区汤剂图末效。非丈夫事也。况天时人事如此。生亦何为。会值讳日。躬阅祭具。气息绵惙而犹不懈也。预作书诀亲旧。召诸子妇勉以敬奉先祀。友爱同气。又顾厚源曰。古人以多问寡。以能问不能。尔可则之。侯峻整方严。处身简。接人诚。居家肃。当官恪。好善嫉恶。避权贵如浼。事死事生。俱尽其道。尝谓诸子曰。祭父母当于家庙。岂可设纸榜于外。又曰。敛葬祭祀。悉宜从简。时俗之争为厚饰。非孝也。每月朔望。必省扫茔域。备物而祀。为偫馀。不溷以他具。性不喜芬华。如饮酒博塞。尤不接于前。事峒隐公如事父。自滫瀡甘旨。至温凊定省。皆身亲之。遇佳辰。置酒上寿。以取欢。下逮宗党故旧。一归敦睦。有章甫君子。封章触讳。系牢狱者。侯未识面而服其义。出财为囹圄费。及谪去。解衣送之。其惇节急困类是。再典岩邑。治理有体。蠲繇赋表行义。行养老宴。修大小祀典。建公廨学校。去害弘利若嗜欲。恒以一书板随身。有所施设。辄记之。虽暮夜不废。人或讥其太若。侯曰。不仕则已。仕则何可尸廪。己未九月。窆于广州治西艮坐之原。侯娶长溪黄氏。府院君廷彧之女。与侯同年生。慈惠温顺。事姑事君子。奉蘋蘩御婢仆。待邻里接亲族。皆有矩度可式。丙辰十一月卒。享年五十九。十二月葬广州。寔侯兆也。侯用从勋赠承政院承旨。夫人亦封淑夫人。生七男四女。多早夭。存者曰厚载,厚培,厚源。厚载娶佐郎赵守伦女。生一男曰迥。厚培娶某官某女。生二男。厚源娶进士金槃女。生二男。皆幼。侧室男女各一人。亦幼。噫。兹不足以不朽乎哉。峒隐公世之笃行君子也。公得其庭训。又出而游于牛溪成先生之门。侯之履行盖其素哉。其孤克世其家。阐扬侯之迹。恐昧昧侯之遗馀风之哉。铭曰。
才之施于月者仅一于十,寿之享于已者才半于百。
而敛以归之若堂之中,所不朽在数尺之石,呜呼噫噫。
郑上舍庆馀幽栖 其一 明末清初 · 尹顺之
七言律诗
谷口幽栖画不如,羡君平地有仙居。
庭留彭泽先生柳,架插龙门太史书。
丝笋新生王子竹,纤鳞不让季鹰鱼。
烟沙萝月盘桓地,一曲沧浪拟步虚。
郑上舍庆馀幽栖 其二 明末清初 · 尹顺之
七言律诗
浪迹江潭纵所如,一筇今到水云居。
春明花坞留棋局,雨霁松窗读道书。
捲箔乍邀青嶂月,倚栏閒数碧溪鱼。
与君今日丁宁约,来岁移家定不虚。
关东一别几经年,今日萍逢若有缘。
白发相看俱客里,黄楼此会又尊前。
极知延慰功名薄,还愧丰川太守贤。
惆怅夕阳分手地,海天愁思正依然。
我有盈尊酒,其名曰流霞。
一酌精神清,再酌颜色酡。
欲赠世人饮,世间人何多。
踌躇尘俗内,日入抱还家。
闻有罗生母,林下风洒然。
到门斟一觞,酒香梅花前。
尊酒何足惜,要别愚与贤。
早年良偶偕,并影在山林。
尽洗胭脂妆,舂汲身独任。
石泉流入户,为君清釜鬵。
岩谷暇日多,提携试登临。
野鹿作山侣,风松无俗音。
鲍桓挽游驾,朱孔樵远岑。
云起翠微中,皑皑会人心。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