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道成

相关人物:共 161 位
共 16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4—447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字嗣伯。
齐高帝萧道成父。
才力过人。
为汉中太守,助萧思话平杨难当,以功加龙骧将军,出为南泰山太守,封晋兴县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4—479 【介绍】: 南朝齐吴郡钱唐人,字元璩。
少有隐操,寡嗜欲。
年十八,父为之婚。
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
居剡县瀑布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
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
吴郡太守王僧达、宁朔将军丘珍孙甚推重之。
齐高帝征之不就,令于剡县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
卒,孔稚圭曾从其受道法,为于馆侧立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0—469 【介绍】: 南朝宋河东汾阴人,字休达。
世为强族,少以勇闻。
仕北魏为雍、秦二州都统。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率众南归降宋,求北还构扇河、陕。
后从武陵王刘骏为将,为北弘农太守。
元嘉末刘骏讨平刘劭,安都为前驱,以功封南乡县男。
及骏即帝位,为左军将军。
斩鲁爽,讨臧质,平刘义宣之叛,累官徐州刺史。
明帝即位,安都举兵拥晋安王子勋为帝。
明帝遣萧道成、张永等讨伐,安都兵败,北走降魏。
魏授徐州刺史,卒赠河东王。
全宋文·卷五十
安都,河东汾阴人,初为魏雍秦二州都统,元嘉二十一年归国。孝武镇襄阳,板为扬武将军北弘农太守,随王诞板为建武将军,行后军参军,寻除始兴王浚征北参军。孝武举义,以为参军,加宁朔将军,及即位,除右军将军,封南乡县男,免。孝建初复除左军将军,迁辅国将军竟陵内史,以斩鲁爽功进爵为侯,转太子左卫率。大明中改封武昌县侯,加散骑常侍,又加征虏将军。前废帝即位,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出为前将军兖州刺史,徙平北将军徐州刺史。明帝即位,进号安北将军。不受,举兵同晋安王子勋。子勋平,奉书归款,寻复降魏,魏以为徐州刺史河东公,召还桑乾,死于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2 【介绍】: 南朝宋广陵人,名智容。
萧道成妻。
治家严正,行止有礼度。
宋明帝泰豫初卒。
道成建齐朝,建元元年,追谥昭皇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2—487 【介绍】: 南朝齐下邳人,字叔通。
垣荣祖从父。
仕宋历交、司、益三州刺史,封乐乡县男,资财巨万。
凡当地异族不受鞭罚,输财赎罪,谓之赕,时人谓闳被赕刺史。
萧道成辅政,为子晃求闳女,闳辞,道成不欢。
道成代宋称帝,以闳有诚心,封爵如故,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488 【介绍】: 南朝齐太原祁人,字彦休。
起家宋江夏王国侍郎。
宋明帝泰始初,据下邳城拒北魏。
历梁、秦、益、宁四州刺史。
在梁、益有清绩。
宋末,沈攸之起兵反萧道成(齐高帝),玄载起事归道成,封鄂县子。
入齐,为左民尚书,官至平北将军、兖州刺史。
雅好玄言,尚操守。
全齐文·卷十五
玄载字彦休,下邳人,宋左光禄大夫玄谟从弟,为江夏王国侍郎、太宰参军,泰始初为长水校尉,历冠军将军、徐州刺史、宁朔将军,领山阳东海二郡太守,进督青兖二郡刺史,迁左军将军,改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迁抚军司马,出为秦梁二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徙益州刺史、建宁太守,升明中进号后军将军,封鄂县子。齐受禅,入为左民尚书,领广陵,加平北将军,假节行南兖州事,进光禄大夫、员外散骑常侍,出为平北将军、兖州刺史,永明六年卒,年七十六,谥曰烈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4 【介绍】: 南朝宋宗室。
彭城人。
文帝第十八子。
初封顺阳王,改封桂阳王。
历官江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司空、侍中。
宋明帝杀诸弟,休范以人才庸劣得免,然常忧惧。
明帝死,休范自谓宗戚莫二,应居宰辅。
后废帝元徽二年,在寻阳起兵反,逼台城。
萧道成率兵守新亭,使部将黄回、张敬儿诈降,中计被杀。
全宋文·卷十四
休范,文帝第十八子。孝建三年封顺阳王,大明元年改封桂阳王,为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太守。寻出为江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入为秘书监,领前军将军。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永光初转中护军,领崇宪卫尉。明帝定乱,以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加南兖州刺史。进征北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征为秘书监、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出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未拜,改授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未拜,还为江州。后废帝即位,进司空侍中。元徽元年进太尉。明年,举兵内逼,为黄回所斩。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四
释法愿。
本姓钟氏。
名武厉。
先颖川长社人。
祖世避难移居吴兴长城。
家本事神身习鼓舞。
世间杂伎及蓍爻占相备尽其妙。
尝以镜照面云。
我不久当见天子。
于是出都住沈桥。
以佣相自业。
宗壳沈庆之微时请愿相。
愿曰。
宗君应为三州刺史。
沈公当位极三公。
如是历相众人。
记其近事所验非一。
遂有闻于宋太祖太祖见之。
取东治囚及一奴美颜色者。
饰以衣冠令愿相之。
愿指囚曰。
君多危难下阶便应钳锁。
谓奴曰。
君是下贱人。
乃暂得免耶。
帝异之。
敕住后堂知阴阳秘术。
后少时启求出家。
三启方遂。
为上定林远公弟子。
及孝武龙飞。
宗壳出镇广州。
携愿同往。
奉为五戒之师。
会谯王搆逆。
壳以咨愿。
愿曰。
随君来误杀人。
今太白犯南斗。
法应杀大臣。
宜速改计必得大勋。
果如愿言。
壳迁豫州刺史。
复携同行。
及竟陵王诞举事。
陈谏亦然。
齐高帝亲事幼主。
恒有不测之忧。
每以咨愿。
愿曰。
后七月当定。
果如其言。
及高帝即位。
事以师礼。
武帝嗣兴亦尽师敬。
永元一年卒。
春秋八十二。
高僧传·卷第十三 唱导
释法愿。本姓钟。名武厉。先颖川长社人。祖世避难移居吴兴长城。愿常为梅根冶监。有施慎民来代之。先时文书未校慎民。遂偏。当其负愿乃诉求分罪。有旨免慎民死。除愿为新道令。家本事神身习鼓舞。世间杂技及耆父占相。皆备尽其妙。尝以镜照面云。我不久当见天子。于是出都住沈桥。以庸相自业。宗壳沈庆微时经请愿相。愿曰。宗君应为三州刺史。沈君当位极三公。如是历相众人。记其近事所验非一。遂有闻于宋太祖。太祖见之。取东冶囚及一奴美颜色者。饰以衣冠令愿相之。愿指囚曰。君多危难下阶便应著锁。谓奴曰。君是下贱人。乃暂得免耶。帝异之。即敕住后堂知阴阳秘术。后少时启求出家。三启方遂。为上定林远公弟子。及孝武龙飞宗壳出镇广州。携愿同往。奉为五戒之师。会谯王构逆羽檄岭南。壳以咨愿。愿曰。随君来误杀人。今太白犯南斗。法应杀大臣。宜速改计必得大勋。果如愿言。壳迁豫州刺史。复携同行。及竟陵王诞举事。愿陈谏亦然。愿后与刺史共欲减众僧床脚令依八指之制。时沙门僧导独步江西。谓愿滥匡其士。颇有不平之色。遂致闻孝武。即敕愿还都。帝问愿。何诈菜食。愿答。菜食已来十馀年。帝敕直閤沈攸之。强逼以肉。遂折前两齿不回其操。帝大怒。敕罢道作广武将军直华林佛殿。愿虽形同俗人。而栖心禅戒未尝亏节。有顷帝崩。昭太后令听还道太始六年佼长生舍宅为寺。名曰正胜。请愿居之。齐高亲事幼主。恒有不测之忧。每以咨愿。愿曰。后七月当定。果如其言。及高帝即位。事以师礼。武帝嗣兴亦尽师敬。永明二年愿遭兄丧。启乞还乡。至乡少时敕旨重叠。愿后出憩在湘宫。銮驾自幸降寺省慰。愿云。脚疾未消不堪相见。帝乃转跸而去。文惠太子尝往寺问讯。愿既不命令坐。文惠作礼而立。乃谓愿曰。葆吹清铙以为供养。其福云何。愿曰。昔菩萨八万伎乐供养佛。尚不如至心。今吹竹管子打死牛皮。此何足道。其秉德迈时皆此之类。其王侯妃主及四远士庶。并从受戒悉遵师礼。愿往必直前无有通白。感致随喜日盈万计。愿随以修福未尝蓄聚。或雇人礼佛。或借人持斋。或收籴米谷散饴鱼鸟。或贸易饮食账给囚徒。兴功立德数不可纪。愿又善唱导。及依经说法率自心抱。无事宫商。言语讹杂。唯以适机为要。可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后入定三日不食。忽语弟子云。汝等失饭箩矣。俄而寝疾。时寺侧遭烧寺在下风。烟焰必及。弟子欲舆愿出寺。愿曰。佛若被烧我何用活。即苦心归命。于是三面皆焚。唯寺不烬。齐永元二年年八十七卒。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钟。
颖川长社人。
祖世避难。
移居吴兴长城。
愿尝以镜照面云。
我不久当见天子。
于是出都住沈桥。
以佣相自业。
宗壳沈庆之微时。
经请愿相。
愿曰。
宗君应为三州刺史。
沈君当位极三公。
如是历相。
所验非一。
遂有闻于宋太祖。
太祖见之。
取治囚。
及一仆。
美颜色者。
饰以衣冠。
令愿相之。
愿指囚曰。
君多危难。
下阶便应著钳锁。
谓仆曰。
君是下贱人。
乃暂得免耶。
帝异之。
即敕住后堂。
知阴阳秘术。
后少时。
启求出家。
为上定林远公弟子。
及孝武龙飞。
宗壳出镇广州。
携愿仝往。
奉为五戒之师。
会谯王搆逆。
羽檄岭南。
壳以咨愿。
愿曰随君来。
误杀人。
今太白犯南斗。
法应杀大臣。
宜速改计。
必得大勋。
果如愿言。
壳迁豫州刺史。
复携同行。
及竟陵王诞举事。
愿陈谏亦然。
愿后与刺史。
共欲减众僧床脚。
令依八指之制。
时沙门僧导。
独步江西。
谓愿滥匡其士。
颇有不平之色。
遂致闻于孝武。
即敕愿还都。
帝问愿。
何故诈菜食。
愿答菜食已来十馀年。
帝敕直閤沈攸之。
强逼以肉。
遂折前两齿。
不𢌞其操。
帝大怒。
敕罢道。
作广武将军。
直华怵佛殿。
愿虽行同俗人。
而栖心禅戒。
未尝亏节。
有顷帝崩。
昭太后令听还道。
以正胜寺居之。
齐高帝亲事幼主。
恒不测其忧。
每以咨愿。
愿曰。
后七月当定。
果如其言。
及高帝即位。
事以师礼。
武帝嗣兴。
亦尽师敬。
文惠太子。
尝往寺问讯。
愿既不命令坐。
文惠作礼而立。
乃谓愿曰。
葆吹清铙。
以为供养。
其福云何。
愿曰。
昔菩萨八万妓乐供养佛。
尚不如至心。
今吹竹管子。
打死牛皮。
此何足道。
其王侯妃。
及四远士庶。
并从受戒。
悉遵师礼。
愿又善唱导。
及依经说法。
俄而𥨊疾。
时寺侧遭烧。
寺在下风。
烟𦦨将及。
弟子欲舆愿出寺。
愿曰。
佛若被烧。
我何用活。
即苦心归命。
于是三面皆焚。
唯寺不烬。
齐永元二年。
年八十七卒。
僧远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僧。
渤海重合人。
本皇氏子。
其先为北地皇甫氏,避难海隅改姓皇。
从沙门道凭受学出家。
宋孝武帝时渡江住彭城寺。
后厌礼俗乃隐入钟山上定林寺。
萧道成曾至寺咨访,以老疾辞,未迎送。
齐朝建,萧道成齐高帝,再幸山寺,远持操不动,乃遣使劳问而去。
居山蔬食五十余年,涧饮二十余年,世皆仰其高行。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皇氏。
渤海重合人也。
年十六。
欲出家。
父母不听。
因剋苦忏诵。
又二年为沙门。
从道慧法师受学。
通大小乘经论。
宋大明中。
住彭城寺升明中。
住牛落山龙渊寺。
年三十一。
乃于青州孙秦寺讲授。
吐词清彻。
风度凝远。
一座尽倾。
琅琊王僧达有重名于时。
特敬礼。
造寺以延之。
远性仁慈。
行青园。
脱衣以衣寒者。
乞食以食饥者。
时大疫。
病者相枕。
人人料理之。
死者为葬。
如骨肉。
里中化其孝敬。
王子鸾造新安寺。
荐其毋殷贵人。
诏选天下奇德。
应选。
被徵。
大明六年九月。
右司谏言。
臣闻。
邃拱凝居。
非期宏峻。
奉跪槃伏。
岂止让恭。
将以昭张四维。
缔制八寓。
故虽儒法支派。
名墨条流。
至于崇亲严上。
厥繇摩爽。
唯浮屠教特异于此。
臣等参议以为。
沙门接见。
皆当尽礼敬之容。
诏曰可。
远闻叹曰。
我剃头沙门。
本出家求道。
何关于帝王。
即曰谢病。
移止定林。
明帝践祚。
迎远为师。
不答。
建平王景素以栖玄寺致远。
又不答。
齐太祖将传位。
入山访远。
辞以老病。
足不垂床。
太祖诣床下。
咨访委悉。
及登位。
复驾幸远房。
以房閤狭小。
不容舆盖。
驻辇遣使问候而去。
远前后居山五十馀年。
初犹食。
食不继。
遂饮涧二十年。
以齐永明二年正月。
示疾。
文慧文宣二王。
侍剂药。
没寿七十一。
帝以书与沙门法献曰。
承远上无常。
弟子夜中已自知之。
远上此去。
甚得好处。
不必增悲也。
诸佳非一二。
迟见法师。
方可叙瑞梦耳。
今正宜为作功德。
所须可具疏来也。
竟陵王文宣王为塔于南山。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僧远。
姓皇。
勃海重合人。
其先北地皇甫氏。
避难海隅故去甫存皇焉。
远幼而乐道。
年十六欲出家。
父母不许。
因蔬食忏诵晓夜不辍。
年十八方获入道。
时有沙门道慧。
高才秀德声盖海岱。
远从受学。
通明数论贯大小乘。
宋大明中。
度江住彭城寺。
升明中于小丹阳牛落山立精舍。
名曰龙渊。
远年三十一。
始于青州孙泰寺南面讲说。
言论清畅风容秀整。
坐者四百馀人莫不悦服。
琅琊王僧达才贵当世。
藉甚远风素延止众造寺。
远赒贫济乏身无留财。
有玄绍比丘。
每给以金贝。
远让而弗受。
尝一时行青园。
闻里中得时气病者。
悯而造之。
见骈尸侣病者数人。
人莫敢近。
远深加痛惋。
留止不忍去。
因为告乞敛死抚生。
恩加骨肉。
宋新安孝敬王子鸾。
为亡所生母殷贵妃造新安寺。
敕选三州招延英哲。
远与小山法瑶南涧显亮。
俱被徵召。
皆推远为元举之首。
大明六年九月有司奏曰。
臣闻邃拱凝居非期宏峻。
拳跪槃伏岂止敬恭。
将欲昭张四维缔制八宇。
故虽儒法枝派名墨条流至于崇亲严上。
厥繇靡爽。
唯浮图为教逿自龙裔。
宗旨缅邈微言沦远。
拘文蔽道在末弥扇。
遂乃凌越典度偃居尊戚。
失随方之妙迹。
迷制化之渊美。
夫佛法以谦俭自牧。
惠虔为道。
不轻比丘遭人必拜。
目连桑门遇长则礼。
宁有屈膝四辈而间礼二亲。
稽颡耆腊而直骸万乘者哉。
故咸康创议元兴载述。
而事屈偏党道挫馀分。
今鸿源遥洗群流仰镜。
九仙赆宝百神从职。
而畿辇之内含弗臣之氓。
阶席之间延抗礼之客。
惧非所以澄一风范详示景则者也。
臣等参议以为沙门接见皆当尽虔礼敬之容。
依其本俗则朝徽有序乘方兼远矣。
帝虽颇信法而久自骄纵。
故奏上之日诏即可焉。
远时叹曰。
我剃头沙门本出家求道。
何关于帝王。
即日谢病仍隐迹上定林山。
及景和之中此制又寝。
还遵旧章。
宋明践祚请远为师。
竟不能致。
其后山居逸迹之宾。
傲世陵云之士。
莫不崇踵山门展敬禅室。
庐山何点汝南周颙。
齐郡明僧绍濮阳吴苞。
吴国张融。
皆投身接足咨其戒范。
后宋建平王景素谓栖玄寺。
是先王经始。
既等是人外。
欲请远居之。
慇勤再三遂不下山。
齐太祖将升位入山寻远远固辞老疾。
足不垂床。
太祖躬自降礼咨访委悉。
及登禅复銮驾临幸将诣远房。
房阁狭小不容舆盖。
太祖欲见远。
远持操不动。
太祖遣问卧起。
然后转跸而去。
远曾不屑焉。
至于寝疾。
文惠文宣伏膺师礼。
数往参候。
时贵卿士往还不绝。
远蔬食五十馀年。
涧饮二十馀载。
游心法苑缅想人外。
高步山门萧然物表。
以齐永明二年正月卒于定林上寺。
春秋七十有一。
帝以致书于沙门法献曰。
承远上无常。
弟子夜中已自知之。
远上此去甚得好处。
诸佳非一不复增悲也。
一二迟见法师方可叙瑞梦耳。
今正为作功德。
所须可具疏来也。
竟陵文宣王又书曰。
远法师一代名德志节清高。
潜山树美四海餐风。
弟子闇昧谬蒙师范。
方欲仰禀仁化用洗烦虑。
不谓比疾奄成异世。
悲痛之心特不可忍。
远上即业行圆通旷劫希有。
弟子意不欲遗形影迹杂处众僧墓中。
得别卜馀地。
是所愿也。
方应树刹表奇刻石铭德矣。
即为营坟于山南立碑颂德。
太尉琅琊王俭制文。
时定林上寺又有法令慧泰。
并善经论继誉于远焉。
关康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5—477 【介绍】: 南朝宋河东杨人,字伯愉。
少而笃学。
晋陵顾悦之难王弼《》义四十余条,康之申王难顾,远有情理。
又为《毛诗义》,经籍疑滞,多所论释。
累征辟不就。
弃绝人事,守志闲居。
晚以母老家贫,求为岭南小县。
萧道成(齐高帝)为领军时,好《春秋左氏传》,曾送本请点定。
又造《礼论》十卷,道成绝赏爱之。
共 16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