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维聪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7 【介绍】: 明四川遂宁人,字同仁,号虚山。正德十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御史。嘉靖中,累进翰林学士。官至吏部右侍郎,以与尚书汪鋐有隙,被讦落职。
维基
席春(1472年—1536年),字仁同,号虚山,四川遂宁人,祖籍山西临汾,同进士出身。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四川乡试第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进士,改庶吉士,十四年八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云南。
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因兄席书担任南京兵部侍郎,而避嫌改为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嘉靖四年(1525年)书成后,应当升迁。
内阁大学士费宏则以席春非翰林而入,则拟制其与检讨刘夔一同担任按察使司佥事。
席书上疏反对,称纂修书成而外派为官没有先例。
明世宗则决定留任席春,并升其为翰林院修撰,五年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充经筵展书官,参与纂修《明伦大典》,书成,升侍讲学士,充经筵讲官。
嘉靖十年(1531年)主持应天府乡试,十月再升为翰林学士掌院事,充经筵日讲官,十一年十二月升礼部右侍郎。
嘉靖十二年(1533年)席春由礼部右侍郎改为吏部右侍郎。
当初朝议举荐翰林,席春欲召回杨维聪、陈沂等人,招致吏部尚书汪鋐反对,两人遂结仇,并屡次攻击。
汪鋐诬陷其曾经在大礼议中依附杨廷和,十二年九月席春被罢免落职,十五年冬于家中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福清人,字执之。正德三年进士。历知富阳、崇德二县,入为御史,多所建白,纠中官刘瑾,疏三上不报。擢四川提学副使,未上卒。有《东漈出山文稿》。
维基
陈伯谅(1479年—1526年),字执之,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盐籍。
进士出身。
治《诗经》,行七,由国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福建乡试第七名举人,年三十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九十七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进士。
初授浙江富阳县知县,调崇德县,八年(1513年)六月选授河南道试御史,养病归。
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病痊愈,复除河南道御史,巡视京营,上言京营大弊六事。
三年任南直隶提学御史,请增应天府廪膳生员二十名,十二月升官至四川提学副使,未上任而卒。
著有《东漈出山文稿》与李梦阳、何景明、方豪、郑善夫、谢蕡等齐名,有海内十才子之誉。
提督两京学政时,提拔状元杨维聪于诸生员中,士人服其知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奉新人,字文瑞,号梦虹。正德九年进士。授行人司副。以为诸臣草拟谏帝南巡疏稿,被廷杖,谪国子监学正。嘉靖初擢监察御史。子邓夷惠集其前后奏疏为《梦虹奏议》。
维基
邓显麒,字文瑞,号梦虹,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人。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进士。
授行人司副。
十四年(1519年),诸臣共谏明武宗南巡,疏稿为邓显麒所拟,两遭廷杖,谪国子监学正。
同年分校己卯科顺天乡试,拔解元杨维聪
嘉靖初擢浙江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1562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惟仁。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时历官礼科给事中,屡上疏论事,言词切直,往往不被纳。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诬讦杨廷和、彭泽等,言上书力争。帝怒,亲审于午门,言备受酷刑,断一指,卒无挠词,狱亦以解。后累官湖广参议。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先生字惟仁。年十六为诸生,即开门授弟子经。中进士,以行人使于代。王故好学,闻先生名重,因从受易,且疏留,使授代诸生经。其高弟后多为名臣。先生甫复命而代乱,王出奔,上再使往安,代王得归国。迁礼科给事中。时议崇兴献,礼既定,复有进世室之说,即抗疏言:陛下考献帝而祀之观德殿,明亲亲也,不复跻于太庙以干正统,明尊尊也。斯协诸义而协者也。献帝虽有圣德,非若周文武之兴王创业也,而欲袭世室名,舛矣。我太祖、太宗既正祀世室,而复参以献帝,可乎?若以献帝为所自出之帝,是前无祖宗也。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近无敬毅也。诸所云云,俱为不经。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而今乃纳署丞何渊之言;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而今乃咈书之后议,臣不知其何说也。臣非不知陛下顺旨则喜,逆旨则怒,不逢喜而逢怒,岂臣之情?但义有不可,即殒首阙下,臣必不敢奉诏。未报。凡三疏争之会。廷臣亦多谏者,事得已。他如谏张璁不可为兵部侍郎,谏璁、萼不可典两都乡试,谏杨一清不可召还内阁,因天变极陈六科失职,致用人行政颠倒。已又独为杨公廷和讼冤曰:先帝晏驾时,江彬挟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内外汹汹。元辅杨廷和不爱其死,用密谋诛之,顷刻间寻定大计,以伦序迎立陛下。此社稷之勋,非止开国佐命者也。即使有罪,尚当十世宥之。今以奸人之言,既褫其爵矣,又逮其子若婿矣,乃又听百户王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诬为蜀党。圣明之朝,何意忽有此举。臣谓若编修叶桂章辈唯有自愤无辜,非缢则刎耳。至言费宏、石瑶之阴,私曾无左證,岂小人之言必可听,大臣之行必尽可疑耶?唯陛下裁察,不以无藉暧昧之词,辱陷社稷重臣,为圣世大累。书奏,上大怒,刑鞫于午门,至折指终不易词,谪判宿州。以知溧阳,三迁至吏部郎,稍稍起矣,而忌者倾之。再谪知彝陵州,三迁至湖广参议,又稍稍起矣,而忌者复倾之,竟落职归。先生所在有治行,溧阳、夷陵皆为生立祠。初在蜀,传恩诏至,有曰:唯议礼诸臣不赦。先生题诗驿亭志感,读者洒泪。次宿一驿,梦有客绿衣相迎曰:忠良亦来此耶?次日询之,即编修叶公桂章,就逮自缢处。盖先生前疏,所云其人必感愤自杀者也。年七十五,卒于家,郡人称其居曰忠谏里。所著集行世。读先生疏草,忠愤之气塞于两间,而其诗宛秀明丽,几近子房之貌。余既录诗十三首,复采其佳句,曰:月落明渔火,风轻稳钓舟。曰:短竹生幽响,高松落午阴。曰:沙寒稀荻雁,木落露松虬。水涨鸥移渚,芹香燕猎泥。曰:孤舟虚白日,双鬓落青丝。并足传也。
维基
杨言,字惟仁,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
曾任给事中,以敢于直谏闻名。
官至湖广参议。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举人,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杨维聪榜进士。
授行人。
嘉靖四年(1525年)擢礼科给事中。
数日后即上书痛陈朝廷弊端,世宗以“无中生有”斥责之。
同年,光禄署丞何渊请求扩建宗庙,祭祀世宗生父兴献王,杨言与诸臣抗争,不被采纳。
杨言又上书指陈利害,言辞激烈。
嘉靖六年(1527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事诬陷杨廷和、彭泽、费宏等,将兴大狱。
杨言再次抗疏,斥责王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世宗大怒,将杨言收押,并在午门亲自审问。
杨言备受刑讯,折断一指,却毫不屈服。
世宗命下五府九卿继续审议。
但兴大狱之事也不了了之。
杨言被贬为宿州判官。
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
又因事谪守夷陵。
累官湖广参议。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举之,号少石子。陆铨弟。正德十六年进士。授编修。预修《武宗实录》,进修撰。出为湖广佥事,官至山东按察副使。有《病逸漫记》、《贤识录》、《少石集》。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公字举之,甫能言,母杨太淑人命以字,百试不爽。稍长,神智锐发,读书数行下。中进士,廷试一甲,授翰林编修,益尽览中秘书,意驰骋古今。馆中宿老俱下之少励名节自许古人不肯𪘏𪘏从俗时议礼诸臣骤贵俱倾心于公欲引为重公漠然卒不应其人以为少已深衔之会大礼告成议礼者已当轴遂出公为湖广按察佥事治江防其官新设凡簿书文牒尽属草创公定制俱足为后法外台诸君相顾曰陆君自史馆来其治才即老吏莫及也稍迁江西参议治粮储其于转输能酌诸郡赢缩验物产之登耗与时损益之人以为便再迁山东督学副使敦尚风俗易郡中所奉神祠崇祀先贤诸生有文而行笃者引之若肺腑士习为变山东旧无通志公慨然曰圣贤百世之师也泰山五岳之宗也六经斯文之祖也此一方文献而天下古今之事备焉志奚可废也遂汇古采今补遗正陋穷日夜力不懈踰年书成而公病矣遂上书乞骸骨不报卒于官公性温厚口未尝言人短而正气不挠卒与时忤位终于外台天下惜之长兄都御史钶号石楼次兄布政使铨号石溪公号少石时称陆氏三石并擅文章所著少石子集十三卷公之前昆山陆釴字鼎仪中天顺癸未进士一甲第二公姓名适同中正德庚辰进士一甲第二鼎仪自史馆出为太常被疾乞归公亦自史馆出为外台被疾乞归两公并有文名年位未称俱适相合斯亦一奇也
维基
陆釴(1495年—1534年),字举之,号少石子,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正德末年榜眼及第。
累官山东副使。
陆铨弟。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
正德十五年(1520年)联捷礼部会试第五十五名。
礼部按例请殿试,然武宗南巡未归,阁老杨廷和认为「临轩策问,必天子亲御」,因此殿试未能举行。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无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侄朱厚熜以旁支小宗入嗣大统,即皇帝位,是为世宗。
至五月十五日,世宗方在西角门赐策问贡士。
陆釴位列杨维聪榜一甲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因大礼议被廷杖。
《武宗实录》预修完成,晋升修撰。
后来,因为大礼议之事牵连,出任湖广按察佥事,迁江西参议,又迁山东提学副使。
当时山东尚无通志,陆釴感叹山东为「山川之宗,圣贤人物之望,六经文章之祖」,应修通志而备录古今之事。
逾年,通志修成,上疏告老还乡,没有答覆,卒于官。
《鄞县志》有传。
明史》附其事于王慎中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