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车纯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盖余未弱冠。赘公之侄判书公门。始拜公于南城外之第。是时公年已六十四。位显且剧。而端坐读书。萧然如学究。尝辱一言提撕。余尚少。虽不敢窥测其事业。而犹知其为笃学君子。退而闻诸判书公。知公之行于家者。无非学之推也。后十一年而公卒。于今三十年。余发亦种种矣。警欬如昨日。尚忍为此文哉。盖按公状。而益知公平生皆从学问中来。公幼有成人器度。年十三。始从姊夫圭庵宋公学。遂闻为学大方。自是日检其身。平居。必晨起盥栉。读圣贤书。会心处。乐而忘食。晚又好易。未尝去手。尝曰。数则吾不知。理则程传尽之。自可乐也。诲子弟。必以小学为先曰。朱子发挥六经。其业固广。然只是编辑此书。其功为第一。居丧庐墓。奠具必亲执。孝慕诚敬。无所不自尽。祭式一依文公家礼。家法肃如严朝廷。遇族党能别以恩。贫无资者。咸取足焉。圭庵之遘祸也。公终身悲恸。抚其孤不啻己儿。始为正言。有玉堂官带备局者。公启筵官不可兼仕杂职。以乱其思虑。及盛玉堂。将进讲。必斋宿以入。声音清亮。论议剀切。务以诚意格君。柳公希春常曰。如某者。不可一日离讲席。宣庙初载。诵诗访落篇。仍陈敬之之义。又举程子天德王道之语。论谨独之功。同时登对者出曰。真讲官也。宣庙尝命修庆会池砌。公于上前。争以为不可侈于旧。上厉声折之。公不色沮论。谏愈益恳。观者叹服。退溪先生力辞赞成。累召不至。公以司谏启曰。李滉贤人。本不可以爵召。乞姑许其恳。至诚特召。上如其言。退溪果至。每曰。吾以权司谏故有此行。后累乞归不许。政院径请给马以送。公上疏论之。其略曰。贤者之去留。人心之向背。国家之存亡。系焉。某识见高深。论议精粹。当此进讲方急。未闻絷驹。反请给马。何耶。言甚切至。士林韪之。己卯间。朝论携贰。栗谷先生李珥务欲调剂。反为所攻。时白公仁杰上章论时事。其打破东西一款。实栗谷之意也。言者将论栗谷代人作疏。公以大司谏独启。以为所论果是。则虽代述何妨。乃引程子代彭思永作疏事以明之。遂为同僚所劾递。又于筵中。群议攻珥。公独启珥忠赤无他。其馀可恕。时流滋不悦。以公长德宿望。亦不敢显挤。及癸未。北鄙事起。栗谷主兵。悉心担国事。三司将因军务间过差以攻之。公适为副提学。同列发议。初若略纠者。公长者信而许之。劄出。诋以擅国慢君。公惊以为乃至此。则非吾意也。欲遂己之。众皆年少气锐。一谈和附。公以孤踪。猝然独当。力既不可沮。又欲䌤缝毋激。遂苦争终日。删去过中语。终不免联名劄中。宣庙方向重栗谷。恶其倾轧。窜首倡三人。公亦坐此。出为星州牧使。不知者或疑公。而知公者不以是累公。然公则以为平生之恨。其为州。政尚平恕。必使吏畏而民爱。以故所至号治。去后常有思。始公中丁酉司马。后太学荐公行义。初授义禁府都事。例迁直长。壬戌。登第。仍升典籍。自是历扬华要。台阁则正言、献纳、持平、掌令、司谏、执义、副修撰、修撰、副校理、校理。或有前后屡更者。省署则礼兵曹佐郎、正郎、检详、舍人、直讲、司艺、司成、司导、尚衣正。长带知制教。或兼春秋馆。盖九年间也。庚午。以判校特拜同副承旨。升至左。癸酉。以圣节使朝京。乙亥。出拜黄海监司。入为户兵部参议、参知。长薇垣胄监。拜吏曹参议、都承旨、副提学。治星州一年。移拜光州。病还。丁亥。丐闲。又出判春川。瓜满还京。辛卯七月。卒于第。距公生戊寅。得年七十四。讣闻。官致吊赐祭赙。其年十二月。葬杨根禾大谷丑坐未向原。公讳德舆。字致远。其上世曰太师金幸。实新罗宗姓。佐丽祖讨逆有大功。以为达权炳几。赐今姓。封安东为食邑。十传而至赞成㫜。生讳溥。位冢宰秉文柄。谥文正。勋名福德冠世。五子三婿。皆封君。其第四曰煦。忠宣王见而奇且爱之。养为子。赐姓王。封鸡林大君。再作相。有大臣度。生大司宪重贵子肃。入国朝。复姓权。为恭安府尹。赠户曹判书。高祖讳循。判济用监事赠汉城府右尹。曾祖讳实。济用监判官赠吏曹参议。祖讳龄。工曹参议赠刑曹参判。考讳博。尚州牧使赠吏曹参判。妣吴氏。海州望族。典牲署奉事致精女。检校监仁裕后。公先夫人。固城李氏。佐郎后之女。生一男二女。男克纯。早死。女长适士人沈守崙。次适宗室咸宁君寿璿。沈生一男一女。男徽。女适洪世则。徽生二男一女。咸宁无子。以灵川君侹为嗣。后夫人平山申氏。高丽忠臣壮节公崇谦之后。己卯名贤吏曹判书文节公鋿之孙。开城经历匡国之女。有志行。为南冥、大谷所称。夫人生于法家。以礼顺偕长。及归于公。事君子尽妇道。御仆妾惠而威。遇先出逾己出。闺庭之内无异言。四十年一日也。公卒之翌年壬辰卒。春秋五十八。葬公同茔。生一女一男。女适别坐李廷直。先逝。男克中。进士世子洗马。侧室子克慎。克恭观象监参奉。别坐生一男琡。监察。洗马娶判官南琯女。生五男一女。长尽己翰林。次责己、次直己、次儆己进士。次为己。女适士人李敏开。监察生三男一女。翰林生二男二女。责己生一女直己生二男。儆己生二男一女。为己生一女。公简重端方。谦和温粹。早从师友。笃于自修。动容周旋。悉裁以礼。以是重诸公间。人目之以精金美玉。然喜自敛晦。不露圭角。平居苦疾病。退然如不自胜。及其临事也。虽不苟为异同。而义所当为。则毅然能自立。好恶是非。绝无偏系。公馀杜门。一切荣利。淡如也。于词华。虽不役志。遇兴之作。往往冲淡自得。与人谈论。情境洒然无一毫障蔽鄙倍之气。未尝形诸色辞。故人见其貌而敬。与之居而爱而不能舍。虽其资质之美。盖得之学力者尤多。斯其所谓恺悌君子和而不流者非耶。然其年不满德。位不配行。岂不尽其馀以昌其后者耶。洗马砥行。能守家业。学优而不求闻。内翰诸君文行彬彬。噫。公之所以不尽其馀者。其不在斯欤。遂为之铭曰。
权自罗宗,入丽始隆。
锡姓以功,惟德与位。
世趾其美,垂一千祀。
既丛既积,乃钟魁硕。
克光其籍,家庭袭训。
粹然天分,济以学问。
惟日淬砺,乃仪于世。
华问以揭,徇不喜纷。
介而能群,如玉之温。
执经登筵,仁义陈前。
一心无偏,从容中规。
精白自持,庙堂之姿。
惟不卒施,学以遗之。
积庆攸基,其尚不亡。
益绵以昌,百世之光。
权公霁仲尝游枫岳。仍求诗于诸大人先生。以徵其游。又求中朝董太史笔题其颜。末乃持卷俾余续貂。余既受而卒业曰。奇乎哉。巍巍乎高哉。世无出其上者矣。夫枫岳为东国第一名山。董玄宰为天下第一名笔。霁仲登科又第一甲第一名。何其奇哉。至若云台之列。方立乎位著者。五峰公寿为第一。宣祖之世。沈氏以材谞用者嫔然成行。而一松公爵为第一。弱龄名魁多士。西坰公为庭试第一。凤雏骥子。奕舄联荣。月沙公为福禄第一。行世为师。文世为法。象村公为文行第一。厚德伟量。人人推服。柳川公为国舅第一。清恬自守。一尘不染。芝峰公为雅望第一。太宰秉文衡。愚伏公为六官第一。凡人之观者。睹一奇事。犹抵掌张大。以为无能及焉。今公此卷。乃集许多第一。以冠好事者之观之首。岂不巍巍高哉。余非太真变色之人。无可以继诸公之后。顾其平生若进反退。若获反丧。逡逡然拙莫与敌。知余者咸目为拙中第一。敢以此备数于公之第一卷中。公可笑而容之否耶。霁仲曰诺。遂书以归之。
真歇台正阳寺,清游二十九年。
泉石烟霞自在,风尘岁月空迁。
白首人间有累,青山世外无缘。
谁判生天成佛,一任调排后先
⑴ 余亦于壬寅年间。暂游枫岳。故追忆赋此。
百山歌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自龙游舍棹,经浙西衢州,又历豫章、广信诸郡,乃抵闽中汀府,始识岭东故土。计程二旬馀,无日不与山逢。舆中矢为《百山歌》,虽莫穷山致之富,聊以志山行之难云。
山途历四省,踰山步百邦。
山从地分域,地因山别疆。
穿山繇山径,依山止山乡。
山蔬备晚食,山鸡促晓行。
行行周山绕,宛在山中央。
山心含故意,入山独彷徨。
迤逦擐山足,跌踼陟山嶈。
山岚蒙山暖,山树拂山凉。
山容撤山景,山气发山光。
山日浮幌荡,山峰破混茫。
山风吐山响,山云焕山妆。
山中静藏月,山外远连江。
山峡流清潎,山谷激飙飏。
山泉幽以泶,山林静而芳。
山陵断还续,山蹊纡复障。
山舟横山渡,山榾引山梁。
屴崱连山脉,㠍嶪郁山冈。
山居宅山曲,山家隐山傍。
山城山作邑,山民桀如狼。
山田多硗埆,山村掩寂荒。
山中何所有,山坂富牛羊。
山童啸山歌,两两在山畼。
秋深山薄绿,冬至山敛黄。
离叶散山翠,振条落山苍。
山花孤承露,山卉半染霜。
山松开山籁,山桂郁山香。
山篱垂山菊,山竹披山篁。
山骨劳巧匠,山鬼筑夜墙。
山门溜夹水,山观寂飞窗。
雨濛山先翳,天霩山自旸。
山庵如鸡栖,山路多羊肠。
崒嵂崇山髻,嶕峣结山鬃。
山石参山势,山滩竞山强。
环山多郁垒,梯山就崆㟅。
祇随山俯仰,莫计山短长。
近山历可数,远山叠可望。
期着东山屐,先拟北山章。
全挹西山爽,还归南山阳。
久从山朝暮,微识山行藏。
赋成百山语,歌与百山商。
百山学山不至于山,百川学海乃至于海。
安坐终无成,精进效可待。
十驾驽及骐,壹心蚓胜蟹。
尹需受秋驾,梦魂通真宰。
吕蒙一武夫,三日面目改。
从来半途废,皆坐不知悔。
望道登天难,得道瓦砾在。
吾闻卫武公,好学耄不懈。
春阴二月花冥冥,千山百山杜鹃声。
蜀人闻之失下拜,昧礼忘瞻望帝灵。
望帝开疆理蜀土,天府富饶民安堵。
宵衣旰食日忧勤,宫中兼少捧匜女。
鳖灵者臣其妻妾,一朝侍寝君王侧。
是谁迫之令羞惭,身弃大麓化禽物。
伊尹纂商放汤孙,舜窃尧女妫汭滨。
竹简传者有崖略,蜀中故事尤纷纶。
擉鳖无人返六龙,美人下陈花枝秾。
吾王不豫吾何度,起舞剑光夹君路。
鹃乎宁忆天子尊,流血啼惨春心存。
乐府犹传三妇艳,赢财买妾儿纷纷。
鱼脱于渊重器失,牛山齐景顾而泣。
松邪柏邪在是间,谁为齐建住共客。
康陵康陵百重山,山不开花开明月;
康陵康陵百重水,水不生鱼濯月魄。
我来千盏舀绿岚,欲饮不饮待婵娟。
八面秋风吹露影,露光万月射冰丸。
我弃杯樽洗尘目,茫然四顾空欲掬。
仰首浩叹忽转首,泻我衣衫如银塑。
小笛凉傍玉枝吹,幽泠遥入广寒闺;
百山凝耳伫不语,百水和节颤清辉。
伊人应倚琼窗缝,痴眸如玉如秋梦。
可是多情千点泪,月光碎作梅飞动。
笛罢水山未回神,笛人孤冷坐如冰。
西岑忽忽月已落,千唤万唤无回音。
两年长如两百劫,日绕相思千万结;
此生料无入天梯,忽然月自中天跌。
巴丘自古楚云凉,杜范月下俱沧桑。
此情更是无根水,知能流得几时长?
情即不留月不朽,光彩千秋泽霜土;
一夜能共过一世,世世长抬望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