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文光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逍遥咏 其四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清虚闲静得,奉道见真归
契合皆堪用,因缘事好依
精诚求谛信,须有是兼非
豁达幽深远(原注:同流六虚,傍游无外。斯可寻道之源,观道之用也。),奥妙入玄机
⑴ 原注:妙本湛然,寂寥冲寞,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斯得道之真体。故老氏曰:谁能浊以静之徐清也。
⑵ 原注:道者虚极之称,妙用无方。故澄湛内心,精洁仪轨,必观乎真妙,寻乎道源。
⑶ 原注:夫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契会有方,应用无竭者矣。
⑷ 原注:因缘生发,原始反终。依真净而得,契无为而成也。
⑸ 原注:精思谛求,神凝感彻,真应功成,可以左驭青龙,右乘白虎者也。
⑹ 原注:自浇淳散朴,大道不行,是非竞作,圣人统而化之,和光而同尘也。
⑺ 原注: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穷众妙之门,入杳冥之际,是谓玄之又玄。
逍遥咏 其二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遁迹深岩谷,身闲未是闲
研穷堪语默,寂静杳冥间
秘密逢邪见,难开大道关(原注:六虚(原校:宋作灵)橐籥,域中关键。鉴混茫而难见,先天地而更玄也。)
金丹无效用,弗可返童颜
⑴ 原注:士欲幽栖林麓,弃舍荣名,绝乎嗜欲,亦在消息静虑、探赜玄微而已。
⑵ 原注:翛然自适,忧乐两忘。绝缘虑而性存,虽形没而神在,真为隐者,久视长生。
⑶ 原注:寻波讨源,穷理尽性。达冲和之道,释纷扰之境。逍遥自得,寂默重玄。
⑷ 原注:寂然无声,淡乎无味。在杳冥之间,出冲虚之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⑸ 原注:消息大丹,秘密真诰,堤防邪佞,止绝闲情者矣。
⑹ 原注:九还七返,阳数阴精。差之一毫,失之千里也。
⑺ 原注:朱颜易往,绿鬓难追。大药既亏,何时再返。
逍遥咏 其十三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顶戴尊天地,聪明识见高
无为通理性,猛利岂虚劳
出没终难认(原注:或隐或显,何虑何营。始则周流六虚,终乃旁通万有。可以神会,不可以事求,欲乎认之,不亦难矣。),因缘不可逃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⑴ 原注: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地不言而万物生焉。以其自然之理,而人由是生,斯亦恩之大矣,信之至矣。顶戴,尊重之极也。
⑵ 原注:耳之不聪,则听之不远;目之不明,则视之不长。既聪且明,则识见全高矣。所以妙尽希夷,玄超形器也。
⑶ 原注:无为而无所不为,则可以通乎太上之理、妙一之性也。
⑷ 原注:猛利,即勤(原校:宋作形)勇之谓也,故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则无所不至矣。内则适性有馀,外则对境无滞,以道而胜,岂虚也哉。
⑸ 原注:夫人大则道大,人小则道小。是知道也者,因心之变,缘力而行,鴳止鹏飞,各当其分。犹形之生影,似谷之应声,诚不可逃也。
⑹ 原注:中原之境,其大也哉,故上圣以居之,至道以处之。若观夫圣人之事迹,固亦多矣。
⑺ 原注:一人居域中之大,万方行淳化之风,自然四海穆清,滔滔然朝宗于万派也。
逍遥咏 其一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逍遥利乐认天真(原注:逍遥者,《南华悬解》之名也。旁通万有,周流六虚,邈宇宙以非宽,总希夷而无外。利以正其性,乐以适乎情,皆本自于天真也。),心印深藏喻海津
妙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
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
⑴ 原注:以心印心,深藏于密,其混融也。若百川之会于海。渺渺然诚企望之所不及矣。
⑵ 原注:必求妙法,须自真经。字义炳然,一言以蔽。
⑶ 原注:所趣无缘者,即空劳无益矣。纵十洞群仙,无以为也。
⑷ 原注:道者德之本,德者道之华,务在研机,方能穷极,所谓得其门而入也,则何往而不通哉。
⑸ 原注:大道精微,惟清惟净,从无入有,明阴洞阳。自非玄契冥符,幽通神会,则何以究也。其云驭物,斯最为亲。
⑹ 原注:指掌明于万象,囊括在于一言,赏之咏之,妙尽于此。
⑺ 原注:丹台羽客,仙人也。羡门子曰:名在丹台玉室中,何忧不仙。若然者,必能尽善铺舒,妙陈至理也。
逍遥咏 其十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乾坤之内隐长生,药变还丹道已成
救世神方堪自秘,乐耶语话勿相轻
眠云卧水通玄识,点石为金谁辩明
黄才身心皆得所,登坛善听步虚声(原注:登古坛上听步虚,声清含太古之风,妙入指十洲之境。在六虚之外,从凡至圣,自下升高。若修之未成,则岐路赊远矣。)
⑴ 原注:一气既分,二仪爰设,含兹妙道,隐彼长生。
⑵ 原注:灵药变时,还丹始就,长风御处,至道聿成。
⑶ 原注:本期救世,不为矜人;绝妙神方,诚堪自秘。
⑷ 原注:但言显乐耶,而旁通正理,卷舒在我,造次何轻。
⑸ 原注:眠云养素,卧水怀灵。幽栖物外之流,绝迹人间之侣。彼或通其玄识也。
⑹ 原注:如能点石,便可为金。人不易知,孰能明辩。
⑺ 原注:黄老乃上古有道之士也。若身若心,无彼无此,故皆得其所也。
逍遥咏 其二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
此语不宗凡见识(原注:此非常之语,绝妙之门,逍遥乎万化之中,游泳乎六虚之外。岂凡常见识而明之,故不宗也。),笼罗大象显昭明
傍通照料周遮远,异境凡从智慧生
言丈室中谁口默,真心传受一般平
⑴ 原注:举措逍遥,坦然理路,可以上达三清之境也。
⑵ 原注:名者得物之称,且道体凝虚,玄源湛寂,不可以名而得,不可以象而求。故老氏云名可名,非常名也。
⑶ 原注:笼罗万象,而大道在其中矣。昭然明白,即可知也。
⑷ 原注:旁通万有,妙契重玄。照以明之。料以裁之,周无不穷,遮无不遍,玄之时义远矣哉。
⑸ 原注: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凡趣异境,皆自智生。既失自然,咸归大伪。
⑹ 原注:方丈神室之中,忽示忘言,澹然成性,故默而识之也。
⑺ 原注:真人之心,心真无外,在乎传受,如砥而平。
六爻六画后,六位六虚中。
此处曾著眼,玄哉无极翁(自注:未有六画为爻,先有六虚为位,即无极也。)
嘉靖丁酉夏,六虚周子以南京主客郎中擢为思州郡守,人或嗟嗟以为薄思州矣。夫周君孕金华精、秉方刚之气,瞻于廷对,邅回于仕途,由御史外补而参议,俄落职而推官,踣而起,复稍迁而同知,以及主客,且未直其枉,今迁之太守矣,而犹置之边远焉,实夫将薄之欤?甘泉子曰:「六虚子岂谓然也?不曰今圣天子之重于柔远乎,而必其贤乎?不曰思远人之淳朴乎,而必乐能从其化乎?吾闻环思之郡,皆长官司也,长官司者,土夷也。昔者孔子尝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若孔子者,岂非叹道难行于中国,而思以居夷而化之易乎?」许子曰:「蒙古人易语而教,其亦有徵于夫子之言乎?」因为之诗以送之。
周君截截金华姿,扬眉吐气鸣彤墀。
高才顽●不偶时,夷险一节终不移。
天子重远远非麾,宣尼直欲居九夷。
礼失在野野不漓,使君去去宣恩威。
吾欲乘桴以从之,父母仁圣犹迟迟。
昔我犹词垣,刘子居黄门。
一挥紫薇幕,为发抗直言。
今我掌南礼,实夫在祠祭。
不减肮脏姿,徐思强人意。
为上不失听,为下不失正。
岂但平贯城,可使天下定。
翠屏罗窈窕,丹壑敞嶙峋。
独占三山色,长栖六洞神。
云霞居士梦,宇宙宰官身。
几夜骑羊客,传书到玉宸。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