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念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 首
焕章庵行 明末清初 · 洪锡箕
余在丹丘。得见尤庵在蓬山书别纸。有云昔老峰闵台奉使于燕。求得崇祯皇帝御笔。以为如有货者。虽万金无爱也。有一明人来示非礼勿动四大字。将以金偿之。则不受而却走。盖感闵台之诚心也。曾与闵台谋其久远之图。摸刻于华阳之石崖。上覆傍遮。可庇风雨矣。始欲结屋于其侧。守以山僧。名曰焕章。盖取论语焕乎文章之语也。事未就而罹此祸罟。势将朝夕就尽矣。念昔孝宗大王念此虏之不可共天。痛愤怨疾。期伸大义。上天不仁。遽尔上宾。闵台聿追其志。略寓葵忱于此事。其情可谓戚矣。屋既不就。则抑恐此志又成埋没。遂移其名于东边僧舍。此不可无发挥之词。愿执事之先之也。昔朱奉使孤囚冷山。而拚龙莫及之句。发于道君之祭文。至今流传天下。谁在今日。亦或有喜闻者矣。勿外勿外。噫。崇祯以后无天地也。无日月也。非万历父母之恩。则东社不血矣。东民无孑遗矣。无吾父祖矣。无此身矣。崇祯皇帝。乃神宗之神孙也。皇明不亡于四字之传。老峰之意。尤斋之志。与终始矣。尤斋不以余卑鄙。至勤发挥之教。不敢以短拙辞焉。因作五言长篇七百一十字。
天下昔同文,皇朱有九有。
吾鲜小事大,列帝世父母。
洪惟我神皇,圣明配高厚。
东社幸不屋,洪造讵可负。
神孙率乃祖,万邦戴明后。
逆竖逼丹极,陟方非舜狩。
火井寒未焰,呜呼天不佑。
崇祯岂忍说,血泪看愚妇。
老峰闵尚书,岁寒孤松秀。
西行吊首阳,洒涕东渡后。
金台哭昭王,物色已非旧。
玉玺竟何归,瑶图谁所取。
龙颜不复睹,王气尚在否。
轩弓觅无处,天笔在可购。
煌煌四大字,得之何人授。
至宝不论价,非爱金至斗。
酬之欲倾囊,掉头辞不受。
无乃悲歌士,不知名姓某。
汉民宜思汉,匹夫有所守。
鲁连若同时,何曾独东走。
亦知尚书公,诚意感贸贸。
胸中有西山,奈今时大谬。
东归十袭藏,畏狙向谁售。
尤庵老先生,有志空白首。
恍若近天香,流涕拜以手。
大明在遗墨,日月如再昼。
字字重白璧,何以传永久。
华山山之阳,归马想诛纣。
高崖立千丈,白石映玉岫。
砻磨摸且镌,可与石俱寿。
辉如动圭璧,焕若含莹琇。
莓苔不敢蚀,何用金绳纽。
鬼护神亦秘,山灵岂泄漏。
我亦未死臣,抚书沾衣袖。
戴天还愧天,臣心但未剖。
臣拜旧天子,咨嗟心语口。
锦帐久或弊,石刻长不朽。
明亡犹未亡,在天灵必祐。
云根纵顽然,得此异众阜。
因念御宇时,尧德非不懋。
鹿马敢用事,群凶蔑天覆。
岂有动非礼,胡为祸生肘。
青鲸吸黄河,白鸟失灵囿。
文明入长夜,天地惨黯黝。
崖山未覆舟,恐无只手救。
衡门亦寂寞,蛮海风涛吼。
卿月辞丹墀,圣朝迷去就。
一为魑魅邻,一为猿鹤友。
宁陵更一叫,锐意曾未究。
九嶷凤凰飞,中原龙虎斗。
可哀溪上石,空遣湍波漱。
不见五彩随,寒云为之逗。
郁郁老龙蛇,馀光照宇宙。
赖有二君子,在易贞无咎。
葵忱寄银钩,那得返阳九。
尊之且盖覆,欲无风雨透。
又思架崖广,守岂逃役诱。
瞻如皇极殿,拟见云边搆。
牧童与樵夫,预备若御寇。
此计落清湘,天门邈难叩。
栫棘对蛟𧍞,岩扉付猿狖。
义气耸天竺,何但斯道牖。
邻僧知爱护,儒释无异趣。
在物必有感,鹿豕避不蹂。
庵名为焕草,佛虽夷不陋。
北面寓于斯,天表如在觏。
摩挲更咄咄,世无隆中叟。
玉座灰已寒,乔山草自茂。
石带会稽色,幽泉咽岩窦。
我悲相公志,东韩岂禽兽。
欲成相公志,鸠功议老宿。
愿以身代工,敢恨不酬僦。
早晚赤舄归,萝径先吾候。
维天失燮。时雨閟泽。嗟我小民。将失厥业。王念之勤。命玆小民。曰维皇天。降灾允斯。罪在予躬。乃祀天于南郊。又命曰用予之咎。爰及庶民。予其有隐。其令有司。蠲民攸贡。维尔百执事。命汝赞祀。小心斋慄。罔敢或逸。以笃天谴。诘旦王臻南郊。虔诚上祷。灵应随至。甘■霈然。呜呼。维我王之德之纯。克享天心。致有斯祥。虽成汤桑林之祷。何以加焉。小臣不胜感激。著诗八章。用陈舆人之颂焉。
嗟哉农夫,托生维食。
终岁劳苦,勤玆稼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