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进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八
赞,字德润,号养正生,海盐人。
宣德间以诗文名,兼善篆隶。
为人严毅庄重,以礼自持。
尝慨世俗湮于佛老,惮礼文之难,而丧不成葬,著居丧撮要。
为文思缓笔精,无急就之作。
年八十三卒。
乡人诔之曰贞一先生。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海舟名普慈,吴郡海虞钱氏子。世业儒,出家破山寺。往参邓尉山万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结庐太湖西洞庭山。三十年不过湖。闻虚白旵公在安溪东明说法,亲承万峰祖印,遂往叩。旬日大悟,遂居东明演法,为万峰法嗣。景泰元年,示寂,全身塔在东明左侧。有《颂古诗》行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二
禅师。
名永慈(讹作普慈)。
其法号海舟。
明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生于蜀之成都余氏(讹作常熟钱氏)。
弱龄。
闻说生死事大。
即蕴于膺。
经旬不就寝。
决志趋彭县之大隋山(讹作破山)景德寺。
礼独炤月禅师。
坚求法要。
月喜其端厚慎重。
可为法门梁栋。
遂度之。
永乐癸巳。
月殁。
师竟入西山。
庵隐八载。
形影偶偕。
忽觉相应。
乃弃庵出谒大初和尚。
时年二十有八矣。
初受师半展。
遽问曰。
向父母未生前。
速道将来。
师从东过西。
初曰。
未在更道。
师曰。
两眼相对。
初正色瞬师。
师趋去之。
复至东浦访无际。
抵灵谷见雪峰。
雪峰以师悟处谛当。
延师为灵谷第一座。
师竟自许。
常与同辈蹴踏。
峰窃骇之。
然师无留意。
解制拂衣至安溪。
投机于虚白旵公。
公以临济正脉。
嘱师保任。
师乃辞去。
复陆沉牛首诸山。
正统丁巳。
师年四十四。
始领东山翼善禅寺。
师晦养既久。
且弘大化。
四方宿艾。
虚怀而仰风裁。
然师虎视来机。
故踵息未舒。
而神气先萎者多矣。
正统五年庚申六月。
旵公化去。
东南学众。
惟归东山。
王公贵人。
虚己以礼致师。
师未常以一言开凿智窦。
故一时虽尽爱敬。
莫得而亲疏焉。
缁素为师预建身后之域。
有范作头者。
失斧伤足。
痛甚索酒。
师谓之曰。
范作头。
伤足犹可。
假若斫去头时。
有千石酒。
与作头。
作头能吃否。
范于言下知归。
即求为僧。
师录之。
乃充火头。
刻意究竟。
不觉被火燎面。
如刀刈。
取镜炤之欣舞。
以偈呈师。
师为肯可。
当是时。
出入东山。
皆称俊杰。
不无有望于师。
师惟目送而已。
至有已据高座。
而声驰国中者。
求入筹室。
师弗顾。
或谓。
东山网。
漏于吞舟之鱼。
师哂之。
间有古溪澄禅师。
常过东山。
师与盘桓。
喜其见处稳实。
叹曰。
真断桥之后也。
乃举澄以住高座寺。
澄初出世。
衲子不甚知名。
师以澄法语。
缄达诸山。
诸山始归重。
兼仰师有卫法至公之德云。
天顺五年辛巳。
师升座说法毕。
一喝而逝。
逝之日。
白虹横贯。
异鸟悲鸣。
古溪澄。
哭之恸。
挽之以诗。
吊之以文。
其略曰。
道扬湖海。
德播神州。
慈济隆乎品汇。
声名动乎王侯。
来西蜀而全堤正令。
坐东山而大阐玄猷。
续高峰七世之灯。
烁群昏而独炤。
绍旵祖百年之踵。
吞众派以周流。
将入涅槃现衰相。
而白虹贯日。
既归圆寂殓法身。
而夜壑藏舟。
澄自后不上堂。
亦趺坐迁化于香岩。
香岩之众悽然。
澄徐展目曰。
不须如是。
复宴然长往。
师之门人智瑄(作明瑄讹也)。
开法金陵。
瑄传天奇本瑞。
瑞之法嗣大振。
瑄即范作头也。
赞曰。
邓尉至东山。
历传四世。
孑孑乔松。
其本孤矣。
自宝峰燎破面门。
而得天奇瑞公。
枝秀云峦。
叶荫寰中。
或疑其先净而后滥。
殊不知我此世界大。
贤劫中小劫二十。
当有千佛出兴。
迄今劫过有九矣。
自拘留孙至我释迦本师。
才出四佛。
弥勒师子后。
仍有九百九十馀尊。
第十五小劫中。
一齐出现。
惟馀楼至。
设以盛衰净滥。
而较之可乎。
否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 【介绍】: 明山西阳城人,字承芳。天顺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性刚廉,中官索钱,不与。超迁浙江按察使,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为权贵所嫉,左迁云南副使。孝宗即位,累官佥都御史,巡抚云南,极言土官袭职时官吏勒索之弊。卒谥贞肃。
维基
杨继宗(1426年—1488年),字承芳,山西阳城人。
官至云南巡抚。
天顺元年(1457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整理刑事卓有功绩。
成化初年(年)因王翱荐,擢嘉兴府知府,赴任时只有一位仆人随从,其性格刚廉孤峭,问百姓疾苦。
当时太监问起索贿,其不允。
汪直欲见,杨继宗不理。
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孰廉?
”汪直则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年之后,他升为浙江按察使,屡次与中官张庆忤辩。
恰逢张庆兄张敏在朝中,屡次在明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
”张敏惶恐,遗书其弟收敛。
杨继宗母丧,只带一仆、书数卷而还。
服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随后升为云南副使。
明孝宗继位后,升任湖广按察使。
之后以左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不久去世。
杨继宗为人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自处以礼
在任浙江按察使期间,月俸送至,命量之,溢者退还。
当其为乡试监考官时,阅读两人答卷后,穿朝服再拜称:“这两人当大魁天下,我为朝廷得此两人庆贺。
”拆卷后,为王华、李旻两人,之后果然相继中状元。
时人纷纷钦佩其鉴才之能。
天启初年(年)谥贞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临高人,字汝学。少年时受业于丘浚。正统十二年举人,历官高州、邵武同知,任满,改临江府同知致仕。所至清廉爱民,惟为人质直,始终不得擢升。卒年八十五。有《鸡肋集》、《经籍目略》、《原教篇》、《琼台外纪》、《庚申录》、《珠崖录》等。
全粤诗·卷九三
王佐(一四二八 — 一五一二),字汝学,号桐乡。
海南临高人。
少时从学于唐舟、丘浚之门。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一四四七),以礼魁中举人,与同榜陈献章并称“二俊”。
遂游学京师,监试每擢第一,而会试不售。
成化二年(一四六六),选授高州同知,历官邵武、临江同知,所至以廉操闻。
然以质直不与时合,游宦二十馀年而不得迁,后告归。
有《鸡肋集》、《金川玉屑集》、《琼台外纪》等。
明正德《琼台志》卷三六有传。
王佐诗,别集仅存《鸡肋集》十卷(前七卷为文,后三卷为诗)一种。
是集有明末刻本、清康熙五十一年刻本、民国五年刻本、明陈是集编民国二十年海南书局铅印本《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铅印本《海南丛书》。
前二种未见,今以民国五年刻本(简称民国刊本)为底本,参校海南书局民国二十年铅印本《溟南诗选》卷一所录王佐诗(简称诗选)、海南书局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海南丛书》第三卷第二集《鸡肋集》(简称丛书)。
另从明唐胄纂正德十六年刊《琼台志》辑得《琼台外纪》等散篇佚诗,另作一卷,次于后。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佐字汝学,临高人。正统丁卯举人,授高州通判。改邵武、临江。有《鸡肋集》。 (杨慎《升庵集》:天顺初,英庙大猎,从官皆戎服弓矢以护跸,应制赋诗。有祭酒刘某诗,以「雕弓」为「弓雕」。太学生轻薄者帖诗于监门云:「猎羽杨长共友僚,雕弓诗倒作弓雕。祭酒如今为酒祭,衔官何以答廷朝?」广东举人王佐复上诗于刘云:「乐羊终是愧巴西,许下唯闻哭习脂。岂是先生无好句,弓雕何愧古人诗。」本为能得司成之喜,刘览之,愈怒。其后王佐刻其《桐乡诗》,具载此首,遂大传其事。)

人物简介

皇明名僧辑略
请益 僧问云门。
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
门云须弥山。
幸遇此僧。
当机不荐。
蹉过云门。
直至于今拦街塞巷无存放处。
此僧若也下得一语。
道某甲这里安放不得。
且请和尚掇过一边。
非唯自己千古之下作个自在快活閒人。
抑且拶得云门忙手忙脚。
撒了收不得。
收了撒不得。
岂不丈夫。
然虽幻寄与么。
也是劳神不少。
且道还有安放处也无。
自代云。
看取云门道底。
古潭清典座等。
各为旷大劫来一段真光。
埋没于业识茫茫。
念起念灭。
黑闇深坑。
欲求提挈。
且此事如人淩万仞悬崖。
须要亲能撒手始得。
又不见道。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喷鼻香。
其或不然。
又劳幻寄将冰清玉润白藕池中。
拖泥带水。
栽个业种子去也。
履今向去。
但只时中一贫如洗。
赤洒洒看个父母未生以前邢个是我本来面目。
吽。
及尽今时一念。
从始至终。
务要历然讨个分晓。
不可向轻安省力处纯熟现前以当消遣时光。
决定向这父母未生已前邢个是我本来面目话头上。
不管得力不得力。
昏散不昏散。
密密提撕去。
看他疑情顿发。
如烈𦦨光中忽掷茎茅片雪。
欲觅来去之踪了不可得。
正当恁么时。
设起一念觉照之心亦复如是。
那时摸著娘生鼻孔。
始信云门道不起一念须弥山。
磕破虚空脑盖。
筑折混沌眉毛。
争怪得幻寄道某甲这里无安放处。
珍重勉之。
拈古 沩山灵祐禅师侍立百丈次。
丈问谁。
师云某甲。
丈云。
汝拨炉中有火否。
师拨之曰无火。
丈躬起深拨。
得少火。
举以示之曰。
汝道无。
这个聻。
师由是发悟礼谢。
陈其所解。
师拈云。
家贫家富。
父子方知。
花落花开。
春风不顾。
应时应节则是。
未免傍观者哂。
呵呵。
老不歇心。
少不努力。
行实 师自谓吾生幻寄浙省仁和。
桂姓。
父讳徵。
母徐氏。
兄弟三人。
吾最后。
以景泰丙子年生。
毁齿丧父。
患痘风。
双目短视羞明。
抱疾弗瘳。
梦中感金神教使出家。
母兄不允。
姑随善友逐邪师苟延岁月。
至年十五。
虽克勤昼夜体究孜孜。
唯益邪解。
成化癸巳间。
闻四川休休翁寓郡城仙林寺。
以礼参请。
一见契合。
始得出家。
受持无字公案。
十七剃染。
随侍黄梅。
心切太过滞沈寂之境。
座元勉以看教。
因阅楞严。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有疑。
成化乙巳。
寓常州江阴乾明寺。
忽睹万佛国金碧峥嵘于眉宇间。
会得毛端现刹之句。
始知幻寄两间。
如梦如旅。
又明年。
因咏黄鹂。
忽逢作者云。
此句法未得意在言外之趣。
由此茅塞泮然。
信口道云。
多情自信惜春光。
飞入园林锦绣乡。
记得小窗惊我梦。
满庭红杏带斜阳。
遂和永明山居律诗。
弘治戊申除夕。
忽闻钟声。
数年行履处于此活脱。
信口道。
圆响心非闻。
大千同一照。
抹过上头关。
更不存玄妙。
乙卯。
休休翁应湖南净寺请。
予复依附。
日逐询究。
乃蒙印可。
夫幻即寄之踪。
寄乃幻之迹。
幻起寄亡。
全寄是幻。
幻逐寄生。
全幻是寄。
翳目生华。
山河大地。
华翳不生。
空真实际。
幻之寄之。
诚哉儿戏。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雪庭某公。自号梅雪隐人。杭仁和人。父桂姓。徵名。母徐氏。昆仲三人。师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毁齿丧父。患痘风。双目短视羞明。抱疾弗瘳。梦中。感金神教使出家。母兄不允。年十五。虽慕道求师。不得正眼。成化癸巳。闻四川休休翁。寓郡城仙灵寺。往叩之。一见契合。始落发。受无字公案。日夜研究。犹滞沉寂之境。座元勉以看教。因阅楞严。至一毛端上现宝王刹。有疑。乙巳寓江阴乾明寺。忽睹万佛阁。金碧峥嵘于眉宇间。偶会得毛端现刹之句。始知幻寄两间如梦如旅。又明年。因咏黄鹂。有作者云。此句法未得。意在言外之趣。繇此。茅塞泮然。冲口道云。多情自信惜春光。飞入园林锦绣乡。记得小窗惊我梦。满庭红杏带斜阳。后因除夕闻钟。大悟曰。圆响心非闻。大千同一炤。抹过上头关。更不存玄妙。乙卯。休休翁。应湖南净慈请。师复依附。日逐寻究。乃蒙印可。所著有请益警进。拈古颂古。拟寒山。和永明诗偈等。凡二十卷。号幻寄集。夫幻即寄之迹。寄乃幻之迹。幻起寄亡。全寄是幻。幻逐寄生。全幻是寄。翳目生华。山河大地。华翳不生。空真实际。幻之寄之。诚哉儿戏。师自语也。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号雪庭。一号梅雪隐人。籍贯浙省杭州府仁和。父姓桂。名徵。母徐氏。昆仲三人。师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毁齿丧父。患痘风。因得目疾。数求出家。十五寻师。唯益邪解。成化癸巳。参休休翁于郡城仙林寺。一见契合。受无字公案。十七祝发。日夜研究。滞沈寂之境。座元某勉使看教。因阅楞严至一毫端上现宝王刹有疑。后在江阴乾明寺。忽睹万佛阁金碧峥嵘于眉宇间。偶会得毛端现刹之句。弘治改元除夕。闻钟声。数年行履忽尔活脱。信口偈云。圆响心非闻。大千同一照。抹过上头关。更不存玄妙。乙卯。又随休休翁于净慈寺。乃蒙印可。所著有请益警进拈古颂古拟寒山和永明诗偈等。凡二十卷。号幻寄集行世。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三
字公辅。
生有异质,体文弱,然善方略,喜身任天下事,慷慨。
由进士知松溪县,入为刑曹,出知武昌府,奏治行第一。
以患痞,乞休归。
里居二年,再用,荐起知抚州。
疾复作,力请告,得许。
而宸濠反报至郡,东鄙盗王浩八先受濠金及马,约为内应,是日即啸聚,人情益讻讻。
公已在告五十日,丞久摄事,家人趣公曰:可以行矣。
公奋然起曰:国家有急,若以解官为辞,臣罪当死。
即出缚濠使斩之,手焚伪檄于通衢。
是夜发兵袭杀浩八,濠游兵遂不敢复南。
时郡县意怀观望,尚称宁王。
公移檄斥言逆濠倡乱,神人共愤。
凡知人臣大义,宜共戮力,即请都御史王公节制,愿为犄角。
会王公巳檄会诸道兵讨贼,公遂更募义勇四百人,率所部驰赴军门。
而王公已破南昌城,次日方发兵迎击宸濠湖上,而公适至,即用公为领哨官,复密授方略,使潜分所部之半,设伏黄家渡八字脑诸处。
及前锋既交,伏兵呼噪并起,贼遂大溃。
公陈擒首贼瑞昌王拱枅将军觐铤等七人,斩首三百馀级。
又遣公提兵转战沿湖诸处,遮截宸濠,所俘斩千馀。
复九江郡,抚其民。
事平,王公身献俘至浙。
时公巳迁江西按察副使,尚留在军,而王公更奉命还抚江西,谓惟公可任事,使押发宸濠诣行在。
公至留都献俘,面奏目前急务,宜表死节,录遗功,宽胁从,恤民困。
上嘉纳之。
时公泊舟江上,太监张永夜遣少监王文招公过其舟,密语曰:上欲得内外官交通宸濠姓名,吾已得其籍,犹未上,事当若何?
公力陈其不可,谓史载光武烧吏人交关王郎书,使反侧子自安。
近日李文达公奏请内外官与曹钦通者不问。
此俱圣主贤相事,上宜远法光武,公宜近学李文达,为万世所颂。
若此事竟行,非但祸延天下,即公亦身为怨薮,将悔无及矣。
次日,永再招公轨手曰:夜来思先生言,诚大爱我。
即尽取箧中交通书籍,对公焚之,惟以钱宁、陆完六人名上。
公复进与永言群小导。
上至欲航海观普陀,且闻圣体违和,呕血者三,此诚可寒心。
太皇太后命公扈驾,正在今日,公宜力劝上回跸,此万世勋也。
永乃以危言胁江彬辈,上遂班师。
值辰州苗反,改公湖广兵备。
上念公劳,使扈从至京,将用之,未果。
会上崩,大学士杨公延公至室中,曰:久知公才,烦为议遗诏所当行。
公为条列八事,杨公复不果用,公亦疾作引归。
而御史杨材者,初为公武昌属吏,有宿憾,乃论公前在郡观望,坐落职。
嘉靖初,录平濠功,仅得赐金绮。
胡公世宁、伍公文定前后力宣其功于朝,王公再辞封爵疏,亦极言其事,有曰:诸臣闻臣檄召提兵而来,甘粉齑之祸,蹈必死之地,忠义显然可见。
今平难以来,群憎众疾,或虚受升职之名,而因使退閒,或冒蒙不忠之号,而随以废斥,曾无鸣其不平者,公即其一也。
已而王公亦被人言事,竟不直公。
里居复二十年,以宿疾作,卒于家,年八十有一。
初,公起知抚州,道遇章枫山先生,曰:公此行恐功名损于平日。
公曰:先生意谓宁藩耶?
但彼今挟天子交结中朝胁人,诚难与亢。
若一朝犯顺,则豫章怨民俱其敌,可不烦四方兵也。
公至郡,知宸濠待开府大臣渐不以礼,即密启劝孙公出巡旁郡,集粮厉士马以防变,孙公不能从。
及公起兵,大学士费公致书奖公倡义,尚以时事为忧。
公答言:抚军王公才略绝世,天遗此老以拯社稷之难,公无忧也。
后俱服其卓识。
公居乡,数为里中兴利;里中人为公生立祠,奉尝不绝。
维基
陈槐(1470年—?),字公辅,号半湖,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四十三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进士。正德二年(1506年)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正德九年(1514年)以刑部广东司主事、署员外郎任甲戌科会试同考官。此后,升湖广武昌府知府,以病乞休。正德十三年(1518年)以湖广巡抚、巡按推荐,起为江西抚州府知府,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反,陈槐响应王守仁,率兵围剿叛军,收复九江府。同年八月,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押解朱宸濠赴行在,并献俘南京。正德十五年(1520年)闰八月,因辰州苗人叛乱,陈槐调任湖广按察司副使、兵备靖州,后因病告归,居家二十馀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字伯生,号一蠹居士。
自幼以孝友闻。
正德八年举人。
任宜城、嘉定知县,擢南京刑部郎。
出为铜仁知府,开渠堰,均田赋,卓有贤声,号为天下廉吏第一。
性刚介寡言,动必以礼,老而弥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63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静中,号石塘。弘治十八年进士。初授礼部主事,改刑部。嘉靖时,历官应天、顺天府尹,累官至吏部尚书。时侍郎徐阶为帝所信任,前尚书皆推让之,渊独以己为前辈,遇事独断。夏言为首辅,渊亦以后辈视之。后议夏言狱,忤帝意,又为严嵩所扼,遂乞归。
甬上耆旧诗·卷十二
字静中,号石塘。
生而庄,不疾趋,不苟笑。
弱冠为诸生,时太宰屠襄惠公居里中,部使者为之树表。
屠公梦一伟文夫立表下,自释所服授之。
旦日遇公,与梦合。
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时逆瑾擅国,尝折辱诸曹不以礼
适部中失囚,同舍郎俱诣瑾请罪蒲伏,公独无所谢。
瑾曰:此郎貌似夫子,遇辱不惊,固贤者。
卒谢罢。
公以是诸曹俱称为闻夫子。
及瑾,败对簿尚不服。
公执笔数之曰:瑾,造伪符玺,私蓄甲兵,当大逆。
瑾遂语塞伏诛。
杨文襄公一清,心重公,改公吏部郎中。
值上计,有墨吏二人。
赂上所幸朱宁,冀免斥。
尚书陆公完畏宁,意犹豫。
公执不可,竟斥之。
历南通政、应天府尹。
故事,守备中官受民词,率下府属,治吏奉行惟恐后。
公曰:中贵人安得受民词,幕吏安得为中贵人议狱?
此非奉诏不可,悉罢之。
嘉靖初,张璁、桂萼俱以南部郎议大礼,合上意,召入京。
两君从,公请舟往。
公谢曰:君命召,不俟驾,安得舟行?
两君为色沮。
寻改尹顺天,迁太常卿。
上斋宿南郊,适有哗者,命太常奏治,众大恐。
公入曰:百执事俱在昏夜,莫可主名,乞宽之,事得寝。
南兵部侍郎,荐武臣马永等十馀曹,后多为名将。
南刑部尚书。
公知中官侵部权,时受告密,民间顾以细事争持牒控部。
乃谕诸曹曰:官有常纪,中官固不得侵部,即部亦不得侵有司。
自今有大事,必由通政司达部,小者悉付有司,庭中为肃然。
公视爰书,尝至丙夜不寝,家人以为请。
公叹曰:此疑狱也。
少年吏深文入之,吾思为求生,忽不自知其疲耳。
九庙灾,公上疏自陈,璁拟旨令致仕去。
上曰:朕方用渊,渊非老非病,奚使致仕?
卒留之。
由南吏部召为刑部尚书,从上意也。
刑部诸郎曹多暇,时聚饮偃,息不赴部。
公至,则以籍付门者,使记诸郎入舍先后。
于是诸曹俱折节勤事,公为身先之。
日论报上十馀章,无留狱。
五年,晋吏部尚书。
公窃叹曰:使臣得先十年居此官,尚可自效。
今事权去矣,臣何能为?
初夏公言方受眷,公数与抵牾。
及夏坐法,而严嵩独当轴,益横。
公遂乞身去位,卒于家,得年八十四。
讣闻,上辍朝三日,赠少保,谥庄简,祭葬有加。
公天性俭素,退食尚书署十年,著一敝冠,位置有常,不失尺寸,朝食及日中无加豆,夕则饮水一杯。
自为郎,位至太宰,海内望其风节,翕然推重。
初迁南刑部时,张璁已入阁,属公曰:仆往在南刑部,尝题诗郎舍,公至,愿为我勒石,树之后堂。
公不答。
后僚属递至,俱为张致殷勤。
公从容曰:此部尚书堂也,纪法在焉。
某待罪尚书,安敢以相君今日故为郎官勒石,卒不许。
及迁吏部尚书,一日问诸郎曰:本朝太宰孰优?
对曰:无如蹇忠定。
王忠肃公曰:固也。
耿文恪方可否事。
少宰从左右赞一辞,文恪宣言曰:天子建天官,一人耳,安得两天官耶?
宰正百僚,文恪近之矣。
时徐公阶为侍郎,以才名见重。
前尚书时颇耑事,故公言及之。
诸曹退,相语,谓公不让三君子也。
至一时,台省俱推公忧君忠国,可寄股肱,为廷臣第一。
史官亦称其凝重深沈,毅然有守。
历官四十年,始终一节,有古大臣风。
而晚年未得尽其用,天下犹惜焉。
维基
闻渊(1480年—1563年),字静中,号石塘,人称“闻太师”,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大臣,历官四十五载,历职有二十七任之多。弘治十八年(1505年),会试第二百八名,殿试二甲四十九名进士出身,初授礼部主事,后改为刑部主事。杨一清掌管吏部时,调渊稽勋员外郎。任考功郎中,改掌文选,迁南京右通政。嘉靖初年,擢应天府尹,后改任顺天府尹。累迁南京兵部右侍郎,掌管部务。召为刑部右侍郎,后迁刑部左侍郎。进南京刑部尚书,后调任吏部。召为刑部尚书。周用逝世后,代任吏部尚书之职。闻渊虽耿直,但嫌过于独断。曾参与“大礼议”之争。闻渊曾痛陈大宦官刘瑾的五大罪状。闻渊七十高龄时,辞官获准,回乡,居于月湖之畔天官第。八十四岁时,在家中逝世。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加封太子太保。卒赠少保,谥庄简,葬于栎社(今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