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严经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7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昔者金人教演西方。化流东土。神功莫测。妙用难穷。日月不能拟其明。圣贤无以究其奥。历河沙之世界。论亿劫之修行。既立三乘。又开不二。执之则纤毫有别。契之则丝发无差。共證菩提。俱登解脱。巍巍荡荡。无得而称。末代宗徒。随性而入。大德讳真性。俗姓□氏。涿郡范阳人也。爰祖及父。晦迹夷名。嘉遁林泉。勤业皋垄。大德逸步孤立。介然而贞。性自天钟。议非师得。观色身之假立。潜趣真宗。知至道之可求。精修梵行。既端清而秉志。乃受具以依年。薰然律风。辉振前古。万行由兹浸起。六事于是齐修。坚刚迥持。清净靡杂。狂风虽振。宁摇赤箭之茎。欲浪徒翻。不著青莲之色。割烦恼之系。利蕴刜钟。断贪爱之缘。铓含切玉。而乃听读忘倦。慈忍兼习。操持勇猛。佩服精进。非唯二百五十净戒。洞达元关。抑以八万四千法门。游泳真际。则知鸿鹄飞翔。必造云霄之上。龙象趺跃。宁留沼沚之间。繇是四远向从。一方瞻敬。高行苦节。时为美谈。顷者合寺耆年。至于初学。同诚壹志。请□寺纲。大德固执撝谦。抑而不许。乃曰。云山异境。禅律杂居。若非通明。何以悦众。大德曰。顾无揵连统众之术。且乏末田乞地之功。凡练纪纲。必资德业。非安于巳。不利于人。寺众愈坚其辞。志不可夺。乃唱言曰。佛刹戒严。固难条贯。考详视履。非上德而谁。师之不从。吾将安附。三请而后许之。四众欣然。合寺相贺。大德至性平等。慧用圆明。规绳既陈。高卑自序。奉精勤以敬。策堕慢以严。共乐推诚。咸称悦服。遂使施财者松门继踵。赍供者溪路相望。佛宇益崇。常住滋赡。是知道行高而归依云赴。福德具而感应响从。又以巾锡之馀。床榻之外。曾于本院。别起道场。请高行数人。转藏经七遍。大德宿植精进。专至饶益。襦寒饭喂。每损节其衣盂。拯溺持颠。宁顾蹈其水火。殊踪异行。难可思量。寒暑屡移。始终一贯。元和中。廉察使相国彭城刘公慕其高节。亟请临坛。手字謺飞。使车交织。大德以情田不产。鉴用忘机。久处山林。已遂平生之志。𨚗能师證。更登名利之场。徒观马胜之威仪。谁识罗侯之密行。恳写牢让。持坚不回。暨大和有九祀。方伯司徒史公之领戎也。常目重山。聆风仰德。乃曰。昔三藏传经于天竺。六祖宏化于曹溪。方知鹿名区。时有异人间出。佛法渐远。吾宗继明。益倾南望之诚。兼陈北巷之敬。奇香异药。上服名衣。使命往来。难可称计。以其年季秋下旬有三日。示疾归寂于本寺东院。俗年八十四。法岁六十五。猿鸟悲鸣。松筠改色。凄凉士庶。喟悼元戎。于戏。火宅方然。羊车脱辐。师之已矣。人何归依。大德学行该通。威德端肃。所依上足。皆是名人。难具升堂。聊书入室。曰仲说恒智鉴直惠真志千文展宝定等七人焉。惟增也早岁辞乡。游京就学。曾于荐福寺讲大花严经。声振洪都。艺交清级。众称开士。时谓入流。细行密用。难具详纪。直与千业擅小乘。学游多地。尽得南山之要。皆扬东塔之能。彼四人者。精通秘奥。博远多闻。虎步莲宫。鸾翔梵苑。感师之教。报师之恩。焚官于碧岫之阳。起塔于清流之左。虽朝昏展敬。未尽所诚。更议刊乎贞珉。纪其盛德。良工方购。朴而未形。俄属先朝大兴沙汰。寺皆毁废。僧遁林岩。洎佛日重明。屡更星岁。七人之内。唯宝定存焉。其诚则□其力不置。有说公门人前寺主僧宏信。即释门之孙也。戒律清肃。义心坚勇。悲本师之早殁。宿志未陈。与定公之相扶。再议崇立。访余以至。感而直书。冀巡礼往来。披文知行。铭曰。
圆觉真乘,多不能造。
吾师正性,尽入其奥。
操持净行,契叶流教。
意马忘奔,心猿不踔。
戒月圆满,律风清凉。
白璧无点,明珠有光。
利根精进,密行包藏。
披暗灯炬,济难舟航。
宰寺开经,施财供食。
但益勤励,曾无退息。
时遵其义,众悦其德。
不可思议,多所饶益。
法性无灭,色身有移。
悲缠上足,追慕先师。
既崇灵塔,又立丰碑。
遗风馀烈,千古长垂。
米贱今年不论钱,雀鼠餍饫人留残。
青蚨不过百枚去,可得明珠一斗还。
其如客寄已淹久,羞涩囊中无可看。
今朝欲写鲁公帖,四顾门外将谁干。
经营薄少置厨舍,呼童告使知艰难。
从今且作淖糜计,杂以山芋供两盘。
嗟予是身亦老矣,造物未置饥与寒。
何当甑炊七寸粳,饭香及处皆同餐(自注:北郁单越之国,粳米长七寸,火珠熟之,饭香所至,人皆来食。事见《严经》。)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蘧庐,六合为帲幪。
烟云为气候,江海为襟胸。
风籁刁胶,即我之丝桐。
花鸟忻悦,即我之隶僮。
运奇巧于心匠,斸山骨之磞䃔。
忽异境之来设,迷不知其西东。
其为形也巑岏崱屴,截㠔嵱嵷。
崔峣岝崿,陀靡穹窿。
或盘或纡,或横或纵。
或累阶戺,或攒剑锋。
或揭豋豆,或陈簴枞。
或翱翔雕准,或挐攫虎熊。
或若昂首之鸟,或若虿尾之虫。
或若峨冠之䪻,或若袪袖之缝。
或若跟肘之露,或若鬌发之松。
或若篆籀之错,或若龟墨之烘。
背若相诟,聚若相攻。
塞若相隔,亘若相通。
拱若相揖,俯若相逢。
骛若跨騄耳之騣,突若弯乌号之弓。
不凭五丁而开九折之坂,不赖神禹而成疏凿之功。
岿然出众者父母之崇,环卫辅佐者众雏之恭。
沈沈虚牝,濯濯芙蓉。
谽閜为谷,回缭为墉。
纹以班驳,间以青红。
纷敷馥郁,棽郁茜葱。
日升炳焕,月出玲珑。
霜摧愈厉,雨洗更浓。
晴烟冉冉,笼带半腹。
依俙云气随飞龙,群飞薨薨。
来去寻芳,彷佛鹳鹤栖乔松。
茫洋出尘之表,窈窕希世之踪。
大抵高低远近,钜细霍绎,其状似不同而无不同。
客有诣先生者曰:侬闻华藻椎大朴之美,刍豢害至味之供。
珷玞衒彩于璜瑀,荃蕙混臭于兰丛。
今日所觌,使人恍惚。
盲聋不知阴阳之造化,如小儿嬉戏而示人以丰耶。
抑不知风雨之夕,夔魖魍魉。
偷天銎月斧,劖斲而磨砻之邪。
是何奇奇怪怪,妙变化而惊愚蒙。
先生曰:不然。
自其少者而言之,则肝胆不为我有。
自其大者而言之,则天地亦不我容。
千里起于咫尺而渐远,万物出于毫忽而无穷。
彼隐辚相属者,太行王屋之重。
崒嵂孤撑者,天柱祝融之峰。
潺浮而泻者,龙门滟滪之冲。
泓澄而畜者,洞庭云梦之潨。
嵯峨陡绝,俯挹滩濑者,大别小别之胜,赤壁浯溪之雄。
由是观之,拳石为岱岳之宗,勺水为河海之洪。
芥舟回潆,即龙骧万斛之驾长风。
鲕鲰拨剌,即穹鲸巨骜之掀天空。
然则孰假孰真,何去何从。
拙不必拙,工不必工。
诈非其诈,忠非其忠。
闷闷昏昏兮非舂,明明察察兮非聪。
人有穷达,道有污隆。
得何欣欣,失何忡忡。
固当逍遥放浪,心会神融。
若将鞭笞鸾凤,驭汗漫而超鸿濛。
何必在广寒之府瑶池之宫,又何必蜡屐披榛而往来憧憧。
昔子虚子,从亡是公。
赋上林之胜,而媚武陵之翁。
彼当时齐誇楚詑者,不啻吞八九于胸中。
今则云山瞹翠千万状,坐卧相对乎房栊。
乐吾乐兮,不鼓钟之鼓钟。
嗟乎,纡青拖紫,奔走于红尘者,扰扰如醯瓮之蠛蠓。
客乃睢盱踧蹐,屏气曲躬。
坐同据梧,起偕携筇。
固将遗外声利,脱略万事而相与之终始。
忽忽春归不可攀,且乘高兴看湖山。
回旋翠壑丹厓里,小憩青松白石间。
为爱韶华连日醉,历观宦海几人还。
风尘楚蜀干戈地,举酒何缘一破颜。
微雨发春妍,东风花外软。
艮朋约佳游,遥指莫釐巘。
平生山水心,老脚肯辞茧。
壶觞纷提携,曲磴屡回转。
小憩山之腰,秘境渐披蒇。
紫翠盖幢翻,青黄绣裀展。
须臾造其颠,四顾目尽眩。
太湖小汀滢,风帆时隐见。
吴门俯可掇,越峤杳堪辨。
摩挲旧题名,班驳半苔藓。
日斜下山椒,窅尔迷近远。
问途值樵夫,失脚悔已晚。
悬厓飐伶俜,绝壑窥淟涊。
熹微认前村,山寺吠鸣犬。
解衣得槃礴,仰视坐犹喘。
韩公镌华岳,正自恐不免。
登高弗知厌,持用戒轩冕。
嵌空亦借跂乌光,万里灵晖互短长。
玉乳分香来石罅,芥舟潜影度坳堂。
烟霞暂可栖凡鸟,松菊能无恋故乡。
我有月瓢轻一尾,石桥曾掬几分凉。
秋兴 其二 明 · 朴祥
七言律诗
英雄如鸟不曾留,身后虚名电掣秋。
醒屈误疑渔父策,醉刘终拒妇人谋。
青天白日扪鹏背,杯水坳堂唾芥舟
飞过十洲追凤侣,钓鳌须用月为钩。
洗眼浴身仍沐头,灵泉清彻更无幽。
波穿毛孔能搜疾,气达胸中又荡愁。
漱齿便知椒辣动,没蟾时看玉华浮。
村童唐揬凌神井,来唾呶呶泛芥舟
天光向昏黑,云合无缺空。
濛濛雾色交,隐隐雷声动。
急雨挟龙腥,骤若倾盎瓮。
电闪助光怪,风来加威勇。
如麻势转壮,拨菽声尤纵。
初忧湿屋漏,转恐浮梁栋。
堂坳已成沟,芥舟难为用。
勃郁气益溽,垢腻衣添重。
空阶滴不已,破碎还乡梦。
抚枕起中霄,悯默潜悲痛。
一心关桂玉,郁郁愁千种。
翻思少壮日,滥叨前席宠。
虚名坐濩落,朽质惭阘䢇。
红尘市上纷相逐,挥汗霪霪如新沐。
陡觉门开景色幽,中有天然图一幅。
乍疑摩诘辋川居,致态不殊景差缩。
拈墨和烟粗点缀,脱尽蹊畦与甜俗。
閒斋窄窄澹生姿,虚牖茏茏映脩竹。
石片萦阶龟壳文,瓦块叠屋鱼鳞簇。
墙如端木不遮肩,巷似柴桑讵容毂。
仄径才穿枝碍眉,荒畦移步莎霾足。
阶前贮月兼酿流,凿渠磬折盘三曲。
潮筋海眼何曾透,潴得天泉清可掬。
石床不斲亦不磨,移来尚带苔纹绿。
断处凭将一线通,波心石罅如蠹木。
墨沈时翻絮絮烟,镜光净抹澄澄谷。
平头童子置芳饵,跃出锦鳞鬐鬣秃。
擎来掌上不惊人,宛如荷叶龟儿宿。
须臾掷放撇波去,又似排风纵巨渎。
山间移药不知名,花底来禽不辨族。
绮石养蒲滴滴滋,陶鎗剪蕙旎旎郁。
疏姿疏韵大宜人,柔绿柔香饱心目。
尝恨山家篱落幽,好景不入村人腹。
城中半是富人居,拚金买埒犹嫌促。
石室藏身患不牢,铁关拄户囚如梏。
谁知澹远饶古趣,坳土芥舟随意覆。
睫里焦明隐置巢,头上蜗牛行戴屋。
閒诵南华齐物篇,更披叔夜养生牍。
笑我劳劳尘鞅人,问君有邻卜一卜。
共 7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