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广

共 4 首
忆昔前元全盛时,四海人物咸熙熙。
拂郎远国奉职贡,进到神马尤权奇。
是何生此异毛骨,双蹄雪白身抹漆。
肉騣碨礧七尺高,骏气淩风欲超忽。
朝夕立仗丹墀下,白玉之鞍覆黄帕。
渥水神驹何足珍,瑶池八骏真其亚。
吴兴王孙艺绝伦,闲将缣素为写真。
笔踪慌怫韦夫子,精妙不减曹将军。
吁嗟王孙不复作,纵有骏骨谁能貌。
方今天厩尽龙媒,比与斯图宛相若。
题两汉博闻(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迁创班承范继哉,纂言功足补秦灰。
博闻特举两书要,颇缪还兼百卷该(史记一百三十卷举成数也)
撰者或讹杨(侃)及鲁,注之却让马(司马贞)和裴(骃骃史记注以裴集解司马贞索隐为主而张守节正义尤详今三注并行其馀若徐广傅瓒诸家之说附见者不可偻数而前汉书注惟载颜师古后汉书注惟列章怀太子贤其诸家注释虽亦附录不能如史记之三注并行也)
因披遗籍知来雨,正值望霖雨庶来。
⑴ 黄鲁曾后考晁公武读书志以两汉博闻为杨侃撰其书采前汉书中隽语为标目先载本文而备列诸家注释于下不加议论亦类书之体明嘉靖间长洲黄鲁曾购得其本刻而传之今版久佚原本因有黄鲁曾序该抚遂称为黄鲁曾撰误也
⑵ 周厚堉家藏书处名来雨褛是时盼泽甚殷见楼名亦为心动故落句及之
《水经》云:「汇水出桂阳卢聚,东南过浛洭县,南出洭浦关,为桂水。」注云:「水出桂阳县西北上驿山卢溪,为卢溪水,东南流径桂阳县故城,谓之汇水。又东南流,出桂阳,南至四会,历贞女峡南出,又合洭水。洭水又东南入阳山县,右合涟口水。洭水又东南流,与斟水合。洭水又南径县故城,又径阳山县南,又南东流。又东南,左合翁水。洭水又东南,左合陶水。洭水又径含洭县西,出洭浦关,右合溱水,谓之洭口。」郦氏序洭水源流如此。予按:经言「汇水」而注言「洭水」,是贞女峡以下不名「汇」也。注于涟口水、斟水、翁水、陶水,皆别详所出之山,独于洭水不详所出,是洭水即汇水。其云「又合洭水」,必是「又名洭水」之误,阅者不察耳。汇水名「卢溪水」,又名「洭水」,又名「桂水」,名已繁矣,而《山海经》又谓之「湟水」,徐广又谓之「漼水」,其外又有「潢水出桂阳西北山,东南注肄水,入敦浦西」,又有「㳝水亦出桂阳西北,东南注肄,入敦浦西」,皆载在郦氏注。其「㳝水」一条在「溱水」下。考溱水,即今之浈水也。郦氏于「洭水出关」之后言「右合溱水」,则于「溱水」下亦宜有「合洭水」之文,今竟阙焉,乃「合洭」之文虽阙,而于「溱水又西南」下反有「㳝水入焉」之文,「㳝水」下又仅有「注肄水」之文而无注溱之说。肄水出临晋西南,东南注海,入番禺西,又颇与溱水相似。又潢水所出、所注、所入一一与㳝水同。记载舛驳,名号繁复,郦氏之失,此为最矣。总而按之,㳝水即潢水也,亦即洭水也。因地名而异则曰卢溪、曰洭、曰桂,因同声而讹则曰洭、曰湟、曰潢,因字形相近而谬则曰汇、曰洭、曰漼、曰㳝,其实止一水耳。贞女峡今在连州。洭水今名连州江。含洭县在阳山东南,县已废,其地犹名浛光,属英德,设税务云。
汇水东南流,长波势澎湃。
卢溪即湟溪,名异非异派。
试考洭浦关,洸口即名砦。
四弟久客台州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天涯何日返征轮1,落寞风尘困客身。
思渴梦魂忘道远,离多骨肉见情真。
怜亲衰老违甘旨2,忆弟飘零历苦辛。
逆旅寒温谁护惜3,几回翘首泪沾巾4。
注:(1) 征轮:远行人乘的车。唐王维《观别者》诗:“挥泪逐前侣,含凄动征轮。”宋韩缜《芳草》词:“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2) 违甘旨:没有侍奉长辈。明陈汝元《金莲记昼锦》:“久违甘旨,备历辛酸。”甘旨,本指养亲的食物,引申为对长辈的奉养。 (3) 逆旅:客舍;旅馆。宋林亦之《秋试罢重九过沧峡》:“年年逆旅逢重九,今岁须看篱下花。” (4) 翘首:抬头望。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
附四弟《感怀》
频年(1) 踪迹寄烟波(2) ,依旧头颅可奈何? 裘染寒霜惟命限,箫吹尘市被天磨(3) 。 春风似剪愁难断,细雨如丝泪更多。 无赖韶光偏误我(4) ,漫因零落发悲歌。
注:(1) 频年:连年,多年。 (2) 烟波:这里借喻他乡的山水。宋曾巩《离齐州后》之三:“正是西亭销暑日,却将离恨寄烟波。” (3) 箫吹尘市:春秋时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自楚逃至吴国,曾吹箫乞食于吴市街头。《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裴骃集解引徐广曰:“篪”“一作箫。”后以此比喻艰苦的流亡生活。尘市:犹尘世,井市。 (4) 无赖:这里是“无奈”之意。宋韩元吉《清明日雨中同中甫子云二兄集湖上》:“絮重欲飞堤柳暗,花寒无赖海棠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