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施奇

共 7 首
追忆施廷伟 明 · 周鼎
七言律诗
时庵太守真廉静,故里归来只杜门。
野客自怜交白首,市人那识是朱幡。
匆匆时序閒情改,澹澹文章古意存。
几夜璇杓瞻咫尺,又看磨蝎指初昏。
老旦:痛先夫亡世。
痛先夫亡世。
萧寺孀居。
忽遇强梁。
困逼无计。
谢张生特施奇策。
请将军大兴师旅。
退贼兵救寡妇孤儿。
把前盟怎肯抛弃合前
君不见图澄幻术施奇咒,钵底花开顷刻就。
又不见灵彻雕镂运匠心,滴滴含风催玉漏。
须知巧极是人工,何如武夷曲涧东。
机缄未易向人启,芳心才吐日当中。
白如冰玉小如指,叶罕根浮坭不滓。
君平卖卜正垂帘,黑甜梦破人方起。
我闻地支之数午为阳,阳舒阴惨本其常。
又闻五行之位午属火,水生火发奚不可。
太息濂溪空注图,二五精蕴发所无。
此花独禀天地正,作说不及胡为乎。
白昼已过阴霾冱,皎皎澄怀终莫吐。
从来显晦贵因时,肯与木槿争朝暮。
吁嗟尧阶蓂荚又何年,晦朔不爽至今传。
我欲移根归太液,重华相映际中天
按:明郭棐、清陈兰芝《岭海名胜记》卷五
陈永滔整理
⑴ 其英日旦则出水面,当午则开,过午则合,缩下水底。竟日而观,乃见其灵。
湖在大海西边。隔一平原。有小溪自南流入。汇畜成形。东西可二三里。南北四五里。自东北通于海水。以鹤名者。其来盖久。以其人烟夐绝。地势明迥。宜于羽客之蹁跹也。平原或低或高。高处为冈。摆立湖之东畔。形如列屏。青草被之。旧无名。余创命之曰翠屏冈者。即其实形也。湖之西偏。白沙平铺。延袤十里。至湖畔窿起作峰。直临湖水盘陀。可坐百馀人。十里之间。不生一章。如雪色耀日。莹夺人目。沙随风流转。故峰亦屡变其形。旧名沙峰。余改之曰白雪峰者。取其似也。峰之南十步许。有一孤阜。高可数三丈。土亦皆沙而瑶卉环生。突兀端圆。形体甚奇。尤近于湖。唾可落水。其上平衍。可坐四五十人。苍松数十株葱郁垂阴。中有数楹故础。近世潜谷金相国为府伯时构小亭而今毁。松即相国所种。古有元帅登览。故名元帅台而姓名不传。余仍而不改者。重其人不欲没也。湖心稍南有小岛。其形端秀可爱。视台稍长。高则如之。覆以碧松琪草。翠色可掬。望之如螺点水上。松则疑是台松一时所植。旧名鹊岛。盖取其形也。余改之曰碧螺岛者。以其浮在水面也。此其湖之局内大略。而局外四方则自北尽东。大海黏天。而平冈近麓。罗络环抱。遮护内局。故自湖望海。不得见焉。自南尽西。黄龙一山耸拔雄峙。不远不近。千峰万岫竞秀争奇。凡湖之妆中饰外。蕴籍明媚者。皆从此山而泄气分精。特施奇巧者也。余自少稔闻形胜。每欲一观而无由矣。今幸于簿领之暇。得与六七冠童。恣意穷探。又以轻帆短楫。乘夜泛月。随风去来。兴阑而罢。虽谓之偿尽宿债可也。只恨诗思短涩。不能形容其万一耳。
晴湖碧万顷,近接沧海流。
明沙耀白雪,锦浪翻绿油。
清宵一樽酒,好泛沙棠舟。
轻飙任疾徐,短棹随去留。
波心漾月轮,镜面飞玉钩。
天公也解事,饷我光景优。
平生芥滞胸,快若乘桴浮。
宁知簿领馀,办此三清游。
元帅去已久,往迹云悠悠。
空馀相国松,郁郁妆琼丘。
俛仰今古事,悄悄生远愁。
星河耿明灭,灏气袭两眸。
飘飘欲羽化,顿觉尘虑收。
三更始解帆,归兴盈沧洲。
依依不尽思,步步空回头。
丁宁后期在,桂月明中秋。
慇勤问白鸥,此意知也不。
万瀑洞 清 · 俞拓基
七言绝句
化翁何事施奇工,万壑千峰特地雄。
闻却如雷看似雪,松江歌曲最形容。
护陕西巡抚图萨布报雨诗以志慰(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谷雨节过农务要,田禾渥泽正殷需
灵湫太白施奇佑,佳澍秦郊庆普敷。
吐穗升浆资颗粒,黄童白叟共欢娱。
最怜膏被东西日,豫省偏教叹向隅。
⑴ 图萨布奏谷雨后陕省正望泽因祭太白灵湫求雨即日得雨三寸
⑵ 昨据明兴奏三月十七八日山东省城及各属得雨四五六寸不等兹据图萨布奏亦于十七八等日省城及同州凤翔汉中乾州邠州商州鄜州等属均报是日得雨三四寸至六七寸深透不等东西两省报雨同日而豫省独抱向隅益深悬念
买舟归故里,挟册念诸郎(大儿廷英、侄廷贤俱科试,廷伟童子试)
儿敢来迎楫,吾知已在庠。
始基通籍路,远绪读书香。
年恰符衣钵(余年十九补诸生,儿今年亦十九),家需肯构堂。
阿咸名早擢(廷贤前岁补诸生),文度誉初彰。
红纸欣频报,青箱稍有光。
也劳诸友贺,欲起老夫狂。
角粽堆盘满,襕衫制服忙。
最怜痴阿母,似办嫁新娘。
初级登虽捷,前程赴正长。
一层栖革鹄,十载束脩羊。
尚是初禅地,须经古战场。
我非难跨灶,汝岂始扶床。
植品持圭璧,探经遍缥缃。
士当先器识,国可报文章。
勉矣脩途奋,而翁愿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