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宗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黄宗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宗晦(1368年—?
年),一作黄宗敏,字克复,四川嘉定州邛县人。
治《书经》,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第二甲第十九名进士。
授给事中。
黄节甫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节甫,福建兴化府人,盐籍。
进士出身。
早年出身国子生,福建乡试第三名。
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八名。
官行人司司正。
曾祖父黄宗孟。
祖父黄廷圭。
父亲黄□直。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六三
李珵,字玉辉。
东莞人。
明孝宗弘治二年(一四八九)举人。
署洛容教谕,不耐束缚,挂冠去。
躬耕如故,于陇畔植荔枝数株,自号荔圃。
与同志杨廷礼、王季明、方柳斋数辈吟咏其间。
年八十卒。
清宣统《东莞县志》卷五七、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〇有传。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玉柱(?
~?
),字笏山,新竹人。
咸丰五年(1855)举人,九年任广西思恩县知县,历任兴业、贺县、宣山、武缘、贵县、苍梧、宣化、临桂、贵平等县。
光绪二年(1876),加同知衔,赏戴花翎。
善画松竹。
其子黄宗鼎、黄彦鸿亦能诗。
(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李清琦(1856~?),字璧生,号石鹤。籍晋江。光绪初寓居茄冬脚,遂隶籍彰化。光绪八年(1882)以台湾彰化籍身份取中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与曾维桢、黄彦鸿称台湾三翰林〖参考赖子清《台海诗珠》,台北:赖子清自印,1982年;汪毅夫《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台北:幼狮出版社,1998年。编者按:「琦」,《台海诗珠》误作「奇」。〗。散馆后改刑部主事,复改知县。曾任福建清源书院山长。李清琦学问渊博,书法瘦劲,名重一方。曾于友人处见洪弃生所作诗文策论,惊为「海外奇士」,曾有句赠云:「前身共作龙华客,他日愿为骥尾人」,其诗则见于洪弃生《谑蹻集》〈遇李石鹤孝廉赋赠二首〉附录,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
维基
李清琦(1856年—?
),字壁生,号石鹤,福建晋江人,清朝进士、官员。
明朝思想家李贽族裔。
光绪八年(1882年)冒福建台湾省彰化籍中壬午科福建乡试举人。
光绪二十年(1894年)登甲午恩科进士,列二甲第10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次年,清朝因甲午战争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李清琦与户部主事叶题雁,举人汪春源、罗秀惠、黄宗鼎等人联合上书都察院代奏光绪帝反对割台。
散馆授刑部主事,不久改任知县,但未按期到任所报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离开北京回泉州,此后在泉州一直到逝世,曾任泉州清源书院山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彦鸿(1866~1923),一名宗爵,字芸溆,号金墩,清淡水厅新竹人。
为咸丰乙卯(1855)科举人黄玉柱之次子,光绪己丑(1889)恩科举人黄宗鼎之弟,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
日本领台后,偕子嗣内渡福建侯官(今福州),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台湾淡水籍取中戊戌科二甲进士,同科翰林院庶吉士,与陈梦球、曾维祯、李清琦并称为台湾四翰林。
民国十二年(1923)二月初四卒于京寓,年五十八。
〖参考汪毅夫《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台北:幼狮文化,1998年。
维基
黄彦鸿(1866年—1923年),一名宗爵,字芸溆,号金墩,福建省台北府淡水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8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军机章京行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汪春源(1869~1923),字杏泉,号少义,晚号柳塘,清台湾府(今台南市安平区)人。
早年肄业引心书院,曾受业于名儒黄子及、李占五与施士洁。
光绪八年(1882)应童子试,知县祁徵祥拔置第二。
光绪十一年(1885),与丘逢甲、郑鹏云、叶郑兰等因受台湾道唐景崧赏识,拔擢入海东书院就读。
为台南「崇正社」与「斐亭吟社」社员,与许南英、施士洁、陈望曾、林鹤年等时相唱和。
光绪十五年(1888)中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一千两百名举人于燕京联名上书朝廷,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汪春源与罗秀惠、黄宗鼎等台湾举人亦在其列。
割台后,举家内渡,寄籍福建龙溪。
光绪二十九年(1903)取中进士,签分江西,担任乡试阅卷官。
光绪三十年(1904)赴大庾岭处理税务,同年十月署理宜春知县,后又任建昌(1905)、安义(1907)及安仁(1911)等县知县,宦绩卓著。
宣统三年(1911)去官归于漳州龙溪设帐授学。
民国二年(1913)与施士洁、许南英加入板桥士绅林尔嘉、林景仁于厦门鼓浪屿所创之「菽庄吟社」,被尊为社中三老。
民国十二年(1923)逝于龙溪。
林景仁以「海外再无前进士,社中群惜古先生」悼之。
生平著有《柳塘诗文集》,惜今不传〖参考汪舟〈「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记我的曾祖父汪春源先生〉,《不能遗忘的名单:台湾抗日英雄榜》,海峡学术出版社,2001年;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汪毅夫〈台湾内渡文人与清末民初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以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为例〉,《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
〗兹据《菽庄相关诗文集》、《林小眉三草》、《师友风义录》、《台湾日日新报》、《台湾诗醇》、《台海诗珠》等报刊合集所录作品编校。
(黄文车撰)

人物简介

简介
合肥人,号芋龛、栩庵。李鸿章后人,擅诗词,著有《后端居室诗词存》。
后端居室诗存·序
壬寅岁,予以闽侯曾公履川之介,始识弥庵、栩庵李氏昆仲于香港官立文商夜校。三先生皆以诗鸣,窃喜得数承教自幸。乃不逾岁而弥庵卒陨,栩庵为刊其所为《佛日楼诗》四卷,履川先生序而行之,世所推为同光诗体之后殿者也。其后十年间,以舌课之劳,与栩庵相见日鲜,而知其深沈清介,以自尚言伦行虑,独赁居教会寓楼,一室冥然,安常茹淡,不为依光扬声以交当世士。岁时间遇诸市筵,执手为言相命之学,则告予以气疾经年,意不获久居人世,辄恻然阴慨而强慰之,而不谓其老病萧索,溘然以死也。既卒之明夏,张君稚琴检其行箧,订存诗词若干篇,即以先生生平所号,题曰「后端居室诗存」。胡君惠春将为刊布,属予弁其端。呜呼!栩庵以乙卯夏亡,不三月而履川先生随逝,予尚忍卒读栩庵之诗文也耶?李氏为合肥望族,先世迭光显朝列,弥庵兄弟起家华膴,学行皆有本源,遭时不造,颠播于内变外侮流窜之间,托命海隅,闇然自放,作为诗歌,以发其忧愁逼侧、愤懑无聊之思。栩庵尤垂白厄穷,内无家人妇子之欢,外无有力者为之推挽延誉。二十七年之间,甘卑默而守儒素,其内足于己,摆落尘浊,殆无以异于弥庵。然则先生之所以自传者,又不必待区区文字以为重也。顾尝遍览其遗稿,纵横涂乙之馀,圈点评骘,其自矜慎顾藉有过人者,如《无双吟》《虞山诗草题咏》《哀鹃吟》《祭悼元兄》诸作,皆精思镵绝,以发露其性情。居常集草堂、义山句为诗,以之应万境,而指切时事,尤妍鍊工切,不啻出其手口。与弥庵所就或不尽同,而取径若合符节。独惜斯编皆为来南之作,壮岁所为,不一二睹,今之毫芒流落,果能与佛日楼并传与否,又未可知也。尝观自古诗人,坎壈不为时用,然后呕心以从事篇章,往往如祥麟威凤,自惜羽毛,乃不旋踵而声光寝灭,亦已多矣。况吾辈生今之世,值学绝文敝之时,而托居之地,又夷言墨行,求如庄生所谓见似人者而不可得。若先生生平独行踽踽,确然有以自信,张、胡二君乃为扬其幽光,则世之读是编者,其亦知所感发也欤?丙辰秋,顺德苏文擢拜序。
后端居室诗存·跋
余素爱同光体诗,每有閒暇,则浸淫其中。
曩余编邑贤诗词徵,读磨店李氏昆仲诗,独好之。
李氏昆仲者,玉泉公之五世孙,为弥龛、栩庵,诗家谓其为同光体之殿军也。
于外侮日亟、国势阽危之际,其诗感怀抒情,咸无「宣平之奏,饰喜之辞」,而多家国之思,亲人之念。
古体排奡,近体高远,奥崛而冲澹,颇为时贤嘉赏,为吾邑之诗而豁然辟一新途。
然李氏昆仲因避乱而飘泊海隅,域内欲读其诗诚不易也。
于是余遂发重刊李氏昆仲遗诗之愿,以张吾邑之诗风。
戊戌夏,余于网络书肆购得《佛日楼诗》《后端居室诗存》二种,秉烛而录,名为《合肥李氏兄弟诗集》。
寅春由执友朱金顺先生之介,蘧然得其宗人企业家朱金桂先生之助而克成此事。
是年秋,余邀桐城古文家汪公茂荣先生为之序,卯春,又请自贡黄公宗壤先生题写书名。
是籍之刊布海内,则余愿遂矣。
癸卯春二月,邑后学陈章明拜识。
(录入:顾青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