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曾重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赵继元(1828年—1897年),字梓芳,号养斋,安徽太湖人,进士出身。
赵文楷之孙,赵畇长子,二妹赵继莲(1838年-1892年)嫁李鸿章。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散馆考试,列三等,出京担任知县。
后捐补道员。
同治十二年(1873年)任江苏督署营务处。
出京为江宁特用道节制督标,加按察使司衔。
赵赵元卖弄聪明,“妄以知兵自许”,欺负两江总督李宗羲不懂军事,忠厚和平,对他傲慢蔑视。
不久李宗羲称疾离任,由刘坤一继任两江总督。
赵继元更胆大妄为,随意克扣工程款项,他所负责修建的沿江炮台,多不可用,甚至坍毁。
光绪七年(1881年),遭彭玉麟弹劾。
不久革职。
晚年定居江宁棉鞋营。
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卒。
冯煦评价其作品:“诗质而不野,丽而不纤,出入于眉山、剑南间,而能自摅。
”著有《静观堂遗集》二卷。
妻王梦兰著有《三十六鸳鸯舫存稿》,今不存。
有子赵曾重、赵曾裕。
赵曾裕是赵朴初的祖父。
洪思亮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洪思亮,安徽省安庆府怀宁县人,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5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洪思亮,字少竹,号景存,朗斋。
道光二十八年农历戊申年八月初一出生(公历1848年8月29日)。
为人儒雅,为官清廉,一生不置田产,提倡兴学,鼓励教育。
同治二十一年(农历癸酉年,公历1873年)以癸酉科选拔第一名,进入国子监学习。
同年,以本名洪均参加乡试,考中第五十一名。
后来,仰慕清乾隆年名士洪亮吉的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遂改名思亮。
光绪三年,即农历丁丑年(公历1877年),以洪思亮之名,中会试第六十三名后,保和殿复试中一等第九名。
最后,殿试中二甲五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时年29岁。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授职编修。
光绪八年八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光绪九年十月充国史馆协修官。
光绪十年正月,充正红旗官学考校官。
光绪十五年十月,充本衙门撰文。
光绪十六年三月,充会试同考官。
同年十二月,充功臣馆纂修官。
光绪二十年,京察一等吏部带领引见,奉旨记名以道府用。
八月,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
同年十一月三十日,奉旨补授浙江杭州府遗缺知府。
光绪二十七年(1897年),任衢州知府,鼓励教育,地方兴学,并为当时的“正谊书院”(即今衢州第一中学) 题字“敦品力学',后成为该校的校训,直至今日。
洪思亮后受衢州教案牵连,革职回乡,居安庆。
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
并于宣统三年九月(公历1911年)出任安徽都督府民政司长。
洪思亮卒于1917或1918年,享年70。
父亲洪启镛,母张氏,山东泰安县主簿张兆兰之女。
家中三个胞姐,是洪启镛唯一的儿子。
娶妻毛氏,育九子五女。
其中三、四、六、七子早夭。
第五子洪逵,字芰舲,民国时期出任上海图书馆馆长。
第五女嫁翰林世家赵扬庭(赵曾重之子),程门儒伶赵荣琛之母。
八子洪迥,字玉林,抗战前出任南京裕华盐业公司副总经理。。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