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玄载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释普恒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生郭氏。成都人。儿时见异比丘。说法于空中。向亲叙之。愿出家。及长为沙门。止洛下安乐寺。好于闲静处。收摄其心。与蜀沙门韬公友善。自谓尝入火光三昧。自眉间下。属金刚水际。于光中见诸色像。先身业报等事。升明中殁。寿七十八。手屈三指。强信之不可。平生貌黑瘠。既而腴晢殊甚。然后知其为得道也。阇维。有烟成五色良久。异香郁然。
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
释普恒。
姓郭。
蜀郡成都人也。
为儿童时常于日光中见圣僧在空中说法。
向家人叙之。
并未之信。
后苦求出家。
止治下安乐寺。
独处一房不立眷属。
习靖业禅善入出住。
与蜀韬律师为同意。
自说入火光三昧。
光从眉直下至金刚际。
于光中见诸色像。
先身业报颇亦明了。
宋升明三年卒。
春秋七十有八。
未亡月日忽与亲知告别。
竟无戚颜。
时人谓是戏言。
将终之日微有病相。
唯俗家一奴看之。
明旦平坐而卒。
奴不解强取卧之。
尸竟不申。
众僧来见便令坐之。
手屈三指其馀皆申。
众僧试取捋之。
亦随手即申。
申已复更屈。
生时体黑死更洁白。
于是依得道法阇维之。
薪𧂐始然便有五色烟起殊香芬馥。
州将王玄载乃为之赞曰。
大觉眇无像。
悬应贵忘靖。
一念会道场。
空过万劫永。
信心虚东想。
遇圣藻西影。
妙趣澄三界。
传神四禅境。
俗物故参差。
真性理恒炳。
韬光寄浮世。
遗德方化迥。
王玄邈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6—497 【介绍】: 南朝齐太原祁人,字彦远。
王玄载弟。
初仕宋为骠骑行参军。
入齐,率军镇压亡民李乌奴,为征虏将军、南东海太守。
齐武帝即位,转右将军,历兖州、徐州刺史。
武帝永明十一年,州民周盘龙等反,邈率百余人生擒盘龙等。
海陵王延兴元年,萧鸾(齐明帝)使邈杀晋安王萧子懋,苦辞不行。
官终南兖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
于洛拔子。
善射。
沉默寡言,有不可犯之色。
少拜羽林中郎,孝文帝太和初迁司卫监,总督禁军。
从幸中山还,平沙门法秀起事。
时冯太后称制,受知于太后,赐金策。
从驾南征,加镇南将军。
孝文帝迁都洛阳,留烈镇代旧都。
帝嘉其勋诚,迁光禄卿。
太和十九年大选百官,烈子登引例求进,烈上表请黜落。
帝赞其有识,加散骑常侍。
穆泰、陆睿谋反旧京,代人旧族追随者多,唯烈一宗无预其谋,帝益重之,诏除领军将军。
宣武帝即位,以宰辅咸阳王元禧等专擅,即与烈共谋废之。
自是烈长在禁中,参予机密。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烈,代人。少拜羽林中郎,迁羽林中郎将。延兴初,领宁光宫宿卫事。迁屯田给纳。太和初,以本官行秦雍二州事。迁司卫监。转左卫将军,爵昌国子。迁殿中尚书。加散骑常侍、前将军,进爵洛阳侯。转卫尉卿,加镇南将军。迁光禄卿,封聊城县开国子。除领军将军。加金紫光禄大夫。宣武即位,出为征北将军、恒州刺史。不行。寻拜车骑大将军、领军事,进爵为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2—518 【介绍】: 北魏代人,字思贤,本字千年。于烈子。孝文帝时以父荫拜侍御中散,冯太后临朝,刑政严峻,侍臣往往受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孝文帝赐名登。宣武帝景明二年,帝在外而咸阳王元禧谋叛,事起仓猝,帝遣忠往探虚实。忠以其父于烈防守有备,必无所虑以安帝心。事平,帝嘉其忠诚,乃为改名忠。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公,迁侍中领将军。宣武帝卒,迎立孝明帝,护卫胡太后,遂秉朝政,权倾一时。矫诏诬杀尚书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朝野愤怨,莫不切齿。胡太后临朝,解侍中、领军、崇训宫卫尉职,出为冀州刺史,后屡为朝臣弹劾,得太后曲庇,除尚书右仆射。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忠字思贤,烈子,本字千年。
为侍御中散。
太和中,授武骑侍郎,赐名登。
转太子翊军校尉。
宣武即位,迁长水校尉。
寻除左右郎将,领直寝。
改赐今名。
迁司空长史、征虏将军,封魏郡公。
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
进太府卿。
正始中,除安北将军、相州刺史。
入为卫尉卿、河南邑中正,寻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
延昌中,除都官尚书,加平南将军。
进侍中、领军将军。
孝明即位,除车骑大将军,封常山郡公,加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
灵太后临朝,出为征北将军、冀州刺史。
夺爵。
寻封灵寿县公。
除尚书右仆射,加侍中。
神龟元年卒,赠司空,谥曰武敬。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一二
林培(?
—约一五九七),字培之。
东莞人。
烈子
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
任湖广新化知县,擢南京河南道御史。
后以疏陈时政忤帝意谪福建盐运司知事,寻以亲老告归,卒于家。
明熹宗天启二年追赠光禄寺少卿。
有《疏草》、《治录》、《游记》、《诗草》等。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九九
林坦,字坦之。
东莞人。
烈子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