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淮之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臣闻理人之道,地著为本;
分民之要,平土为大。
故古者井田之制,必先立步亩,以正经界。
夫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谓什一之法。
夏氏五十而贡,商人七十而助,周百亩而彻,皆什一也。
故《春秋传》曰:「什一者,天下之中正者也」。
其山林、薮泽、原陵、淳卤之地,准肥硗以为差,随厚薄而收入。
是以《春秋》讥宣公初税亩,谓履亩而税,择其善者取之,故君子恶公,以为于民已悉矣。
自庐井之坏,而王制大乱,民生失平,税赋之法不齐矣。
汉初,接秦之暴,务安残氓,约用省禁,益薄田租,至文、景之际,乃或三十而收一,时更尽除勿收,可谓宽约矣。
于时网疏而民富,百姓安乐,知重礼义,天下之刑狱几措焉。
夫厚敛则民困,困则奸盗起而刑辟重;
轻赋则民足,足则礼义兴而刑罚简。
刑辟重,则民愁怨而思乱;
礼义兴,则民安乐而思治。
思乱者,视其君如仇雠,虽箕、微之仁,不能使之安而久;
思治者,爱其君如父母,虽蚩尤之孽,不能使之动而危。
盖厚敛起乎荒汰,薄赋由乎节用。
秦自暴政之并天下,侈心无极,恢大封域,北拓胡地,南开越境。
于是发闾左之戍,扫天下之命,飞刍挽粟,万里转馈,暴骸露骨,积于边荒。
内兴功事,穷极力役,创阿房之宫,备六国之制,胡亥发徒百万,以营骊山,及山东兵兴,聚师待饷。
此所以收大半之赋而不足也。
汉初定天下,生人困瘁,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孝文躬修俭节,仁爱清静,宫室苑囿、车马服御无所增饰,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身衣弋绨,后宫亲幸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
惜百金之费,罢露台而不为;
匈奴背约犯塞,令守边备,不发兵深入,无动劳百姓;
治陵因山,不增高,器用瓦物,不藏金银。
又亲行耕籍之礼,以劝农事,务广储蓄,以备灾沴。
此所以三十而税一,或尽除勿收,而国用足也。
自汉叔世,吴、魏三分,司马氏之南渡,中原剖裂,外备疆事百役之费,内则间以昏僻骄淫之主急征横敛,科调杂出。
是故汉有虐政而作田亩之赋,齐有淫政而重床调之租,隋有乱政则有先期逆征之暴,唐有弊政则有青苗地头之税。
旧弊不革,新名日生,侵刻疲人,自取孤弱。
是何异割肌肤而滋口腹,事枝叶而剔根心?
反裘负薪,徒有惜毛之意;
毙人以梃,不知罪岁之非。
剥敛之名,可谓穷矣。
国家接衰唐之颓纲,经五代之乱轨,平四方之僭闰,立一王之法式,其横出之算,无名之征,革其弊者多焉。
比在先朝,定民田之租,考地之肥瘠,制赋之重轻,裁使平均,本于宽约,利人奉国,诚为中典。
夫古之田制,有赋有税,税以待郊社百神宗庙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之给;
赋以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今夫车马甲兵之资,士徒之众,皆县官素具,不复籍于民。
大率中田亩收一石,输官一斗,畿甸之外,岁供两税,无他课调。
则是今制赋之法,抑已简而有经矣。
至如山原之地,或入稻粳之物;
陂泽之乡,或有缣绨之税。
舍其所有,责其所无,农人供之,其费自倍。
有者半价而卖,亡者倍称而取,使乘利估贩者得操其奇赢,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重困也。
诚依古制,均定壤赋,随地所产,因民所工,省其杂名,专为谷帛,除折准之令,去钱刀之目。
如此,则国之经入如故,民之输出有常,利归于诚农,权夺于富人,上之德泽加于百姓,民之颂声兴于天下,可以制梃而鞭挞历世之暴君污吏矣。
秋风卷轻帷,似送东归帆。
亲心为恻恻,谷马驰两衔。
吴江渺清冷,吴山郁巉岩。
侍行不尔俱,官曹犹治凡。
北去青山门,宰木行森森。
吾祖不可见,岁月成古今。
侍亲奠鸡酒,应慰久客心。
尔心故自慰,尔兄涕沾襟。
尔生见天地,较我两岁迟。
儿童作壮夫,恍若旦暮期。
诗礼久服膺,飞鸣当及时。
慎勿醉乡去,志士良耻之。
姑苏一都会,井径分龙鳞。
风俗如郓城,臧否朝朝新。
况尔随侍子,动与嫌疑邻。
延笃傥可师,不如陪古人。
至远挽不来,庭竹屡陨箨。
剖鱼得素书,颇说甘寂寞。
矫枉勿过正,执中思子莫。
他年同我心,俯仰无愧怍。
至虚走桥门,所乐在群居。
群居固可乐,他途亦纷如。
合抱自毫末,要须慎其初。
大带有馀否,此语当急书。
詹何我师友(自注:詹抃,何天发。),文行悬高名。
天命岂易度,栖迟尚柴荆。
省定馀白昼,相与发大鸣。
才进非故吾,从此难为兄。
四人如四支,阙一不成体。
故为各天涯,阻异晨昏礼。
但愿器业成,高阳亦兄弟。
此意何时穷,颍川方㳽㳽。
厥初游气之磅礴,运自然于不息。
止而峙兮山岳,流而液兮川渎。
夫何洞庭之雄湖,壮巴陵之一域。
极潇湘之天南,通巫峡于地北。
开混沌之端倪,囿阴阳于吞纳。
右君山之峨峨,左长淮之汤汤。
气潜蒸于云梦,波或撼于岳阳。
九疑郁其嵯峨,若拥掩而蓄力。
浩浩乎几百里其逶迤,杳旷莽而无极。
至若海口春深,岸上日晴。
水面掌平,波心镜明。
云光洞属,天影徘徊。
江山褰举,宇宙乍开。
及夫肃气初转,蜚廉阴郁。
惊涛澎湃,怒浪汩潏。
嵩华恐拔,日月忧溺。
风物凄怆,天地闭塞。
噫又噫异哉,猿啸兮风朝,鹤叫兮霜夕。
岸芷兮汀兰,落霞兮孤鹜。
袅袅兮秋风,湘灵鼓瑟兮木叶下。
皎皎兮落月,屈魂掩泣兮一雁过。
朝晖兮夕阴,千态兮万状。
激迁客恋嫪之情抱,恼骚子清真之气像。
吾不知形胜之若是,盖造化之叵量。
天不能自险,必险之地。
地不能自壮,必壮之水。
恢恢兮为器,纳纳兮为具。
烟云其门户,风月其渊薮。
洞庭兮诚有之,天之开兮地之创也。
是以观洞庭之壮,则可占天地之广。
知天地之广,则益验洞庭之壮。
尤有大于此者,盍亦反诸吾心上。
虽然洞庭之大,大之者天地,而洞庭何与焉。
洞庭之壮,壮之者造化,而洞庭何与焉。
吾心之大,大之者非人。
吾心之壮,壮之者吾身。
其机如此,知之者鲜矣。
余尝桂棹兮兰桨,于以泊之兮于彼涯涘。
渺渺兮余怀,忽有飞来兮双白鸥。
采薜荔兮谁赠,望美人兮天一陬。
惊涛兮荡漾,揖轩辕之广乐。
苍梧兮云断,吊帝子兮斑竹。
于是吟老杜之诗,唱浩然之句,乃击楫而歌之。
歌曰:洞庭之虚,虚故能受。
洞庭之广,广故能容。
虚而广,君子之通。
洞庭之流,吾之气兮。
洞庭之深,吾之志兮。
逝者如斯,智者乐只。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