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常山
相关人物:
共 2 位
。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儿辈诵游玉泉庵。诗次其韵
清 ·
丁范祖
五言律诗
净界无深浅,
云峰常
掩关。
僧清一瀑内,楼迥万松间。
世劫几回阅,人天于此閒。
诸君留物色,吾不负秋山。
晨发
常山
途中瞩目
清 ·
王元勋
清晨登篮舆,逶迤遵山麓。
飞流界道鸣,弱蔓垂桥绿。
暧暧开初日,迟迟展遐瞩。
苍山亘连娟,白云互断续。
崖豁山乔林,溪回隐丛竹。
每闻劳者歌,因想高人躅。
烟霞资清真,翛然在空谷。
奉和乌川郑丈
(棹)
传寿杖轴中河西先生岑夫子歌
清 ·
黄胤锡
昔嘉靖戊申。河西先生在玉川村舍。偶得矶头梣查为杖。借号岑夫子而歌之。近故箫隐翁即郑丈叔父。以大耋爵同枢。尝得福川老人曹同枢梣木杖。疾且革。寄与郑丈姊婿柳震泰甫曰。待吾季修来。可以此传吾寿也。郑丈既得受之。并得其白羽扇。因次河西歌属宋执义能相。一代诸公和者已多。今年南至月。自
常山
过我父亲。立示原轴。先要步赠。遂及于不肖胤锡。兹敢续貂云尔。
岑夫子出自苍帝系,山客不识呼为秦
⑴
。
一心寒苦更好奇,安肯与蒋卿居沃瀛
⑵
。
千岩万壑佳可遁,儿桪孙樊先后行
(梣一名白桪木。亦曰樊鸡。)
。
皮薄犹含瑟珠色,查轻且轧河云声
⑶
。
天遣湛翁偶倚仗,消摇日夕沿檐荣
(孔子负杖消摇而歌。)
。
况复相看墨君容,床前壁上浑瘦生。
却恨五旬灵寿失延长,浩歌独传令人惊
(孔光有灵寿杖。)
。
夫子如何解转世,箫隐得之凝幽情
(转世。即轮回之说也。)
。
云是萝葍叟旧伴,将迎未曾烦铜兄
(同福县有萝葍山。俗呼武侯山。)
。
岁晏乞向常山去,只许仲容因鍊精
(乞去声。镇川古号
常山
。○此言箫隐不与子而与侄也。)
。
公莫道古松仙骨磊砢,又莫道老梅尉头峥嵘。
岂若岑家托衣钵,俯仰南极长风鸣。
我亦从此欲远游,早晚九节杖,俓寻菊潭波粼粼。
⑴ 岑氏周古公裔也。周感苍精而王帝系出。周礼梣字从岑。故借号岑夫子。字音秦。故其皮谓之秦皮。
⑵ 医书云性寒味苦。杜诗岑参兄弟皆好奇。蜀都赋其沃瀛则有攒蒋丛浦。注瀛泽也。蒋草名故借用蒋卿。
⑶ 瑟瑟碧珠。梣皮水渍则色碧堪染。故东俗称水青木。○海客乘查到天河。唐诗银浦流云学水声。
超然台六首
其五
(壬子)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马耳来襟带,
常山
作画屏。
所邀峰对榻,皆似客忘形。
月印雩泉面,云深祷雨铭。
斜晖金碧意,兹夕为谁青。
恭和御制春仲经筵元韵
(二月六日。)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帝备知仁敷教养,虞书孔义并澄观。
二贤可补双峰解,三事还该六府官。
曰利曰安功以次,惟和惟叙敕其难。
吁谟抑戒歌声里,理境包涵万象宽
(是日讲《论语》「仁者
安仁
,知者利仁」、《尚书》「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御论以「
安仁
」「利仁」,朱子引而未发。双峰饶氏谓与仁一,故曰「其仁」;与仁犹二,故曰「于仁」,亦既发之矣,然曷不于颜渊、子贡观之乎?颜渊
安仁
,子贡利仁。簟食瓢饮,回不改其乐,是
安仁
也;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是利仁也。赐不受命,非富贵贫贱之命,盖「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即安仁,不受命即未能
安仁
也。货殖者见有利于人,如货殖之生财耳。是日筵宴,特命乐奏《抑戒》之诗。)
。
滹沱河
(甲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两涉河閒献县河,路人指此即滹沱。
前年亦问
常山
渡,何日还从下博过。
白日微风如见底,平桥落日欲生波。
俱非文叔经由处,怀古从来最易讹
⑴
。
⑴ 光武渡滹沱河冰合处在饶阳、深州之閒,深州即下博。
钱塘黄小松与予初未识面乃以元氏三公山碑拓本邮书相寄欧阳赵洪所未见也赋诗谢之
(丙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昔人三叹顾名山,并辔从容北望还。
贱子燕南限闻见,古文汉后孰追攀。
陇西氏即南阳否,无极碑空白石班
(《隶释》所载元氏县无极山白石神君及元和四年三公山碑并云「
常山
相南阳冯君」,而此云「陇西」。)
。
竹柏横斜小窗影,梦拈篆隶一机关。
题丁晓园寒香图二首
(名启祚,翰林荣祚之弟。)
其二
(乙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君家东武幽居处,书幌坡公晓望中。
魏野林逋诗髣髴,
常山
马耳翠濛濛。
掖县宰汤亮斋为黄秋盦拓
云峰山
北齐诸石刻秋盦因为亮斋写拓碑图属题二首
其一
(壬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秋盦写剔云峰石,恐是秋盦自写真。
磨墨自营千载上,拓碑人即画图人。
掖县宰汤亮斋为黄秋盦拓
云峰山
北齐诸石刻秋盦因为亮斋写拓碑图属题二首
其二
(壬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我怀天统隶镌铭,百里岚光远送青。
并与使君添一帧,汤家普彻拓兰亭
⑴
。
⑴ 欲托亮斋为拓平度界内天柱山铭也。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