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偃王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5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后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① 此碑铭撰于隋炀帝大业八年(六一二年)。
蕴义行仁之国,临淮负海之州;颛顼承家之宗,高阳嗣德之胄。金柯玉叶,六族云飞;琼树芳枝,九州星迾。氤氲史策,可略而言。公讳智竦,字达恭,兖州□平人也。偃王□之后。□涂山之会,执玉诸侯,万□同臻,其光斯在。自金行失御,玉律霄□。晋□西微,太康东徙。攀龙矫足,去彼□邦,高蹈燕秦,□于杨□。世封吴兴郡,□□□□千户。彤弓玈矢,青组朱旗。□蜴东南,蝉□吴会。曾祖□宗,起家晋散骑□□、□阳太守,寻迁江州刺史。赤心奉国,不惮三公之威;□难□□,无□两□□□。祖贵,齐永明二年除著作郎。七年,转尚书吏部。□颜□未遇,三世□□,□□得贤,五年二转。父儒□,梁普通六年释褐开远将军、高州长史。□□□□,□里河涧,三异□闻。虎则负子渡江,雉则□雏入郭。累迁梁、德二州刺史,□□□□。温仁莅政,声教临民;清白在官,威怀□俗。故得专城百雉,燮赞六条。重□□州,累迁岳牧。公幼而聪悯,壮受宾廷。研咏诗骚,敦寻篇册;留连风月,赏□□□。容止恭庄,神情雅丽。起家六安县令,寻迁海□郡守。两歧之□,响□□□;五鼓之谣,声流四远。□属金陵板荡,赤县分崩,□□改时,移家于南海。□□□□入朝,蒙授仪同三司,位重名高,德人斯在。仪□□与,邓陟俱策;品□□□,□□同美。总管赵讷,□□□陈,历叶鉴识。高明仁惠,远闻徽猷。夙□□□□建州刺史,搴帷□□□□□□□烛不□宾□□□□□莅俗□□□□□□□□□□民无得而□□□□□□□年改□朝,衣冠变式。授受唯宜出境,声高姜无惭色。□天罩□游江浦,率士来朝□□。衮职不轻,同斯大集。双僮遽逼,万古便侵。大业六年十一月三日,于江都□逝,春秋七十有五。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归葬于南海甘泉北之山。公手无执戟之劳,门无戎马之迹。直以降生灵岳,借荫琼枝。故得身宦两朝,名崇六府;专城百雉,中秩千钟。圆阙受荣,方州作牧。位参四等,品列五星。爵重心□,俸奉家俭。时复探颐□□,诵习元言。治寺造经,倾竭资产。昊天不悯,歼此哲人。豫章之□空悬,延陵之剑徒挂。呜呼哀哉!痛心疾首,行路悲凄。息芝帏等,至性仁孝,毁瘠改容。□□松萎,声哀鸟至。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崇基负海,建国□□。
遗□后嗣,留爱于民。
兴王启霸,世属功臣。
攀龙矫足,高蹈燕秦。
美矣高□,华哉盛族。
馀庆必隆,挺兹岳牧。
无遗两□,有荣五服。
负石沉江,嗽流岩谷。
公之诞嗣,荫□馀荣。
承家主奠,实彼高明。
敦崇礼让,修拭身名。
诗骚散志,风月吟情。
冽□□朝,位隆二国。
吏仰其威,民思其德。
卷舒图史,遨游儒墨。
道□南容,□逾□北。
方城刺举,求瘼帷褰。
衢奔竹马,水涸贪泉。
慈仁孝悌,公亦有焉。
九皋□响,声闻于天。
梁木横□,太山其颓。
哲人萎矣,呜呼哀哉。
悲风满□,愁云□开。
泪将花堕,鸟共声哀。
素车同萃,白马俱来。
挂剑空存,悬□徒在。
□返北城,□旋南海。
芳林欲正,□风无改。
孝子欲养,慈亲不在
⑴ 清梁鼎芬、卢维庆修民国二十年刊《番禺县续志》卷三三《金石志一》
东征赋(745年) 盛唐 · 高适
岁在甲申。秋穷季月。
高子游梁复久。方适楚以超忽。
望君门之悠哉。微先容以效拙。
姑不隐而不仕。宜漂沦而播越。
出东苑而遂行。沿浊河而兹始。
感隋皇之败德。划平原而为此。
西驰洛汭。东并淮涘。
地豁山开。川流波委。
六宫景从。千官逦迤。
龙舟锦帆。照耀乎数千里。
大驾将去。偫盗日起。
尸位者卷舌而偷生。直谏者解颐而后死。
寄腹心于枭獍。任手足于蛇虺。
既垂弑于匹夫。尚兴疑于爱子。
岂不为穷力役于征战。务淫逸于奢侈。
六军悲牧野之师。万姓哭辽阳之鬼。
嗟颠覆于曩日。指年代于流水。
唯见长亭之烟火。悲旷野之荆杞。
至酂县之旧邑。怀萧相之高风。
既屈节于主吏。每归诚于沛公。
始俱起于天下。乃从定于关中。
推金帛于他人。挹图籍于我躬。
按山川之险阻。救天地于屯蒙。
嘉盈俸以增邑。方指纵而建功。
纳邵平以防患。举曹参而告终。
经洛城而永望。想谯郡而销忧。
慨魏武之雄图。终大济于横流。
用兵戈以威四海。挟天子而令诸侯。
乃擅命以诛伏。徒矫迹以安刘。
吾始未知夫逆顺。胡宁比于殷周。
下符离之西偏。临彭城之高岸。
连山郁其漭荡。分大泽乎渺漫。
忆昔天未厌祸。项氏叛涣。
解齐归楚。自萧击汉。
天地无色。风云溃乱
悯君王之坎轲。混士卒以奔散。
苟炎运之克昌。岂人生之涂炭。
次灵壁之逆旅。面垓下之遗墟。
嗟鲁公之慷慨。闻楚声而悒于。
歌拔山以涕洟。窃霸图而莫居。
摈亚父之何甚。悲虞姬之有馀。
出重围而狼狈。至阴陵以踌躇。
顾天亡以自负。虽身死兮焉如。
登夏邱以寓目。对蒲隧而愁予。
闻取虑之斯在。微长直而舍诸。
宿徐县之回津。惟偃王之旧域。
方以小而事大。岂无位而有德。
彼皆昏暴以丧邦。伊何仁义而亡国。
高延陵之挂剑。慕班彪之述职。
缅沛水之悠悠。俯娄林之纡直。
即日河浒。依然泗上。
山川土地。耳目清旷。
眺睢源之呀豁。倚楚关之雄壮。
挂轻席于中流。顺长风以破浪。
过盱眙之邑屋。伤义帝之波荡。
叹三户之亡秦。知万人以离项。
越龟山而访泊。入渔浦而待潮。
鸿雁飞兮木叶下。楚歌悲兮雨潇潇。
霜封野树。冰冻寒苗。
岸草无色。芦花自飘。
幸息肩于人事。愿投迹于渔樵。
思魏阙而天远。向秦川而路遥。
候鸣鸡以进帆。趋乱流以争迅。
纵孤舟于浩大。抚垂堂以诫慎。
遵枉渚于淮阴。徵昔贤于韩信。
哀王孙之寄食。嘉漂母之无愠。
鄙亭长之不仁。乃晨炊而啬吝。
忽从龙以获骋。遂擒豹以自奋。
破全赵有奇谋。称假齐以益振。
幸辞通以感惠。俄结豨而谋衅。
当处约而心亨。曷持盈而不顺。
陵赤岸之迢递。棹白浪之纡馀。
历山阳之村野。投襄贲之邑居。
人多耆艾。俗喜观渔。
连葭苇于郊甸。杂汀洲于里闾。
感百川之朝宗。弥结念于归欤。
日杲杲以丽天。云飘飘以卷舒。
鲁放情而蹈海。孔永叹于乘桴。
遇坎则止。吾今不知其所如。
公讳申。字维降。东海郯人。五代祖周宣州刺史瑰。瑰生隋江州司马宴。宴生吉州太和丞仁澈。仁澈生皇吏部郎中谏议大夫元之。元之生公烈考汾州司户参军赠信州刺史乂。大凡自偃王而下。用仁义世其家。谏议之文行。信州之廉退。及公始大。永泰初。当著作贾常侍至操柄仪曹。搴士林之菁华。举进士上第。调补秘书正字。四征翘车。相属于途。望公举趾以为重。九江而西。服岭而南。与朔塞被边之地。联为命介。历大理评事司直监察御史太子司议郎殿中侍御史。锡以章绶。冀国路公之诛哥舒晃也。公以从事。主谋居多。嗣曹王之守钟陵而诛李希烈也。公以长史行刺史事。调州师以护饟道。厥劳茂焉。江汉既清。拜韶州刺史。先是长史不任职。官曹弛废。刺史寓于理下。邑之令丞与编人杂处。比屋庸亡。公田为芜。公乃假之耕牛。赋与种食。人人自占。视其力而为之制。岁乃善熟。积为仓箱。于是计徒庸。程日力。作为城寺。大治垣屋。厩置市列。道桥器用皆备焉。罢去之日。夫家名数。倍差于始至。而不书于籍。邑子张棣等五百人献其理状。得请于观察府。以函奏书。请立碑祠。公瞿然止之曰。此刺史职耳。一旦上闻。与沽伐者何异。所不忍为也。府不能夺。改合州刺史。以先濮阳郡太夫人兆域未祔。表求改葬。缌麻既除。以御史中丞领景州刺史。自兵兴四十年。山东诸侯。率强大骄蹇。郡二千石多自命于辕门。盖县官息人含垢。而因缘渐渍然也。至是朝廷以沧州负海。劲兵攸处。乃建节将幕庭。裂属城以置支郡。会其帅亦请缺守于朝。朝论难之。二府比推择未称。因召公入见。而面命焉。锡命服文马。缗钱五百万。寻加节度副使。中朝之条职宪令。始被于景人。是岁。节度使来朝。既从父兄为代。表公以本官为军司马。陈情去职。徵还京师。复以御史中丞出莅邕州。领经略之任。开南蛮徼道。宣明威信。种人黄氏。纳质请命。化条风行。犷俗以清。明年。中贵人持兵符诏书至部。以御史大夫督南海二十一州军事而节制焉。前此守臣物故。军吏乘变。窃发印符。易置部校。拔用恶少年百辈。军中几乱。相率亡命。公既至。捕诛首恶。悉原诸诖误者。夷越负险阻。白昼攻剽。芟夷根株。使无遗类。然后布以宽大。人安作业。溟涨之外。巨商万舰。通犀南金。充牣狎至。天子之恩泽赐予。声明物采皆待焉。上应急宣。以驰疾传。下无强贾。用绝奸利。和辑招徕。外区怀之。则四封之内。其理可知也。朝典畴庸。进阶至银青光禄大夫。时庸蜀未靖。公密疏请发卒徒五千。循伏波故道。由僰蛮抵岷峨。以会师期诛不恪。诏可其奏。就加礼部尚书。秩正三品。疏封东海。命书未及至。奄捐馆舍。襚以太子少保印绶。吊祠称焉。是岁改元元和。公之生七十年矣。呜呼。以文发身。以智经物。惠和直温。忠恪廉清。佐贤侯长毂。皆有理效。在韶也兴事功。在景也修班制。朗宁察风俗。南海整师律。以八命居六官。攸好德考终命。其蹈履之全乎。夫人渤海高氏。早殁。继夫人扶风郡夫人窦氏。柔明有贤行。嗣子右卫仓曹元弼。似续文敏。号咷毁慕。以某月日。宁神于东都偃师县之某原。乃刻坚石。以传永久。铭曰。
噫徐公。
有质有文。
有义有仁。
名声章明。
迈偫伦兮。
噫徐公。
不忮不求。
不缁不磷。
赞佐四征。
畅嘉闻兮。
公之牧人。
于韶于景。
于邕于广。
朱幡照路。
利攸往兮。
公之爱人。
以清以静。
以惠以养。
流庸集附。
如景响兮。
如何不佣。
奄忽鞠凶。
蓍龟之同。
天地之中。
吁嗟乎徐公。
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
此日将军心似海,四更身领万人游。
送衢州崔员外 唐 · 薛逢
七言律诗
笑分铜虎别京师,岭下山川想到时。
红树暗藏殷浩宅,绿萝深覆偃王祠。
风茅向暖抽书带,露竹迎风舞钓丝。
休指岩西数归日,知君已负白云期。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宾怪异常。
布花模讲道,画石学题章。
戒印龀年佩,心猿志学狂。
荣名虚准拟,簪组妄思量。
礼乐师周孔,虚无学老庄。
躁嫌成器晚,心竞寸阴忙。
翼翼修天爵,孜孜耻面墙。
内藏儒志气,外假佛衣裳。
每恶销金口,时劳疾恶肠。
手中期得桂,箭下待穿肠。
騃鹿方随燄,坚冰忽遇阳。
系珠知在体,甘露忝亲尝。
要道传三观,真机得妙常。
不然心迹火,任结鬓根霜。
觉路双轮驾,真空两翅翔。
饥来还遇膳,渴去已逢浆。
静处如来室,高眠解脱床。
理高山峭拔,道大海汪洋。
力战魔军散,功扶佛化昌。
空山怜寂寂,尘路笑茫茫。
触境知无著,闲居贵坐忘。
消摇希自了,言说亦何妨。
撰疏松窗冷,挥松古殿凉。
来蒙随力化,真诰应机扬。
达理虽云短,寻文或有长。
圆伊令了悟,法爱教消亡。
性任融凡圣,修宜示否臧。
冥心潜应梦,取验敢垂祥。
事佛身多累,为师道实荒。
衡门连竹石,草屋带林塘。
冬服和絺绤,中餐乏稻粱。
水边云作伴,岩下柏为香。
景物看无厌,幽栖兴未央。
晚篱啼翡翠,春沼浴鸳鸯。
菡萏花如画,嵚崟岫若妆。
飘窗松韵淡,翻砌菊花黄。
放鹤时登岭,观鱼或在梁。
岂愁身病害,长喜世平康。
无处求烦恼,随时任寂光。
昏衢悬慧日,苦海泛慈航。
誓坐菩提树,高跻寂灭场。
冥真周法界,垂应遍诸方。
顿渐门皆邃,偏圆药尽良。
惊迷辩雷震,摧惑法轮彊。
鹫岭先开会,金河后秘藏。
留形归后德,遗法益无疆。
四等心弥广,三慈化甚详。
道齐诸妙觉,事类释迦皇。
生灭非吾土,圆澄是故乡。
一空长寂寂,万类本惶惶。
庶了无生旨,无生更可伤。
徐偃王 北宋 · 胡宿
五言律诗
天下慢朝周,君王瑶水流。
一朝规问鼎,千里御还骝。
故国无归日,丛祠几换秋。
诜诜耳孙庆,惟烈在仁柔(自注:邑人率多姓徐,云其苗裔。)
答刘原甫寄糟姜(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
斸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
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
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
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
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⑴ 《广群芳谱》引作园
客宦逢迎泗上州,酒筹诗卷慰淹留。
九层灯火偃王塔,四面溪山彭祖楼。
此去君辞栖棘地,年来吾有负薪忧。
终期一过河阳县,相对春风话旧游。
⑴ 原作君去,据清抄本、四库本乙
共 5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