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攸之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493 【介绍】: 北魏代人,字苟仁。
年十九,以善射称。
太武帝神麚时为羽林中郎,以小心恭肃见知。
稍迁驾部给事中,赐爵。
文成帝和平中,迁北部尚书,进爵太昌侯。
献文帝天安元年为持节、都督东道诸军事,接应薛安都入北魏,据彭城,败南朝宋张永、沈攸之军。
孝文帝太和初总率诸军拒南朝齐师。
十六年封山阳郡公,年老乞休,拜三老。
卒谥景桓。
全后魏文·卷二十七
元,字苟仁,代人。神麚中,为虎贲中郎将,转羽林中郎,迁驾部给事中,赐爵富城男,加宁远将军。和平中,迁北部尚书,加散骑常侍,进爵太昌侯,拜冠军将军。天安初,以辟徐州功,拜镇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淮阳公。延兴初,假淮阳王。太和初,徵为内都大官,出为镇西大将军、开府、统万镇都将。进爵淮阳王,徵为侍中、都督南征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大都将。入为侍中、都曹尚书,迁尚书令,进司徒。例降王爵,封山阳郡开国公。致仕,寻为三老。太和十七年八月卒,年八十一,谥曰景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488 【介绍】: 南朝齐太原祁人,字彦休。
起家宋江夏王国侍郎。
宋明帝泰始初,据下邳城拒北魏。
历梁、秦、益、宁四州刺史。
在梁、益有清绩。
宋末,沈攸之起兵反萧道成(齐高帝),玄载起事归道成,封鄂县子。
入齐,为左民尚书,官至平北将军、兖州刺史。
雅好玄言,尚操守。
全齐文·卷十五
玄载字彦休,下邳人,宋左光禄大夫玄谟从弟,为江夏王国侍郎、太宰参军,泰始初为长水校尉,历冠军将军、徐州刺史、宁朔将军,领山阳东海二郡太守,进督青兖二郡刺史,迁左军将军,改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迁抚军司马,出为秦梁二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徙益州刺史、建宁太守,升明中进号后军将军,封鄂县子。齐受禅,入为左民尚书,领广陵,加平北将军,假节行南兖州事,进光禄大夫、员外散骑常侍,出为平北将军、兖州刺史,永明六年卒,年七十六,谥曰烈子。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四
释法愿。本姓钟氏。名武厉。先颖川长社人。祖世避难移居吴兴长城。家本事神身习鼓舞。世间杂伎及蓍爻占相备尽其妙。尝以镜照面云。我不久当见天子。于是出都住沈桥。以佣相自业。宗壳沈庆之微时请愿相。愿曰。宗君应为三州刺史。沈公当位极三公。如是历相众人。记其近事所验非一。遂有闻于宋太祖太祖见之。取东治囚及一奴美颜色者。饰以衣冠令愿相之。愿指囚曰。君多危难下阶便应钳锁。谓奴曰。君是下贱人。乃暂得免耶。帝异之。敕住后堂知阴阳秘术。后少时启求出家。三启方遂。为上定林远公弟子。及孝武龙飞。宗壳出镇广州。携愿同往。奉为五戒之师。会谯王搆逆。壳以咨愿。愿曰。随君来误杀人。今太白犯南斗。法应杀大臣。宜速改计必得大勋。果如愿言。壳迁豫州刺史。复携同行。及竟陵王诞举事。陈谏亦然。齐高帝亲事幼主。恒有不测之忧。每以咨愿。愿曰。后七月当定。果如其言。及高帝即位。事以师礼。武帝嗣兴亦尽师敬。永元一年卒。春秋八十二。
高僧传·卷第十三 唱导
释法愿。
本姓钟。
名武厉。
先颖川长社人。
祖世避难移居吴兴长城。
愿常为梅根冶监。
有施慎民来代之。
先时文书未校慎民。
遂偏。
当其负愿乃诉求分罪。
有旨免慎民死。
除愿为新道令。
家本事神身习鼓舞。
世间杂技及耆父占相。
皆备尽其妙。
尝以镜照面云。
我不久当见天子。
于是出都住沈桥。
以庸相自业。
宗壳沈庆微时经请愿相。
愿曰。
宗君应为三州刺史。
沈君当位极三公。
如是历相众人。
记其近事所验非一。
遂有闻于宋太祖。
太祖见之。
取东冶囚及一奴美颜色者。
饰以衣冠令愿相之。
愿指囚曰。
君多危难下阶便应著锁。
谓奴曰。
君是下贱人。
乃暂得免耶。
帝异之。
即敕住后堂知阴阳秘术。
后少时启求出家。
三启方遂。
为上定林远公弟子。
及孝武龙飞宗壳出镇广州。
携愿同往。
奉为五戒之师。
会谯王构逆羽檄岭南。
壳以咨愿。
愿曰。
随君来误杀人。
今太白犯南斗。
法应杀大臣。
宜速改计必得大勋。
果如愿言。
壳迁豫州刺史。
复携同行。
及竟陵王诞举事。
愿陈谏亦然。
愿后与刺史共欲减众僧床脚令依八指之制。
时沙门僧导独步江西。
谓愿滥匡其士。
颇有不平之色。
遂致闻孝武。
即敕愿还都。
帝问愿。
何诈菜食。
愿答。
菜食已来十馀年。
帝敕直閤沈攸之
强逼以肉。
遂折前两齿不回其操。
帝大怒。
敕罢道作广武将军直华林佛殿。
愿虽形同俗人。
而栖心禅戒未尝亏节。
有顷帝崩。
昭太后令听还道太始六年佼长生舍宅为寺。
名曰正胜。
请愿居之。
齐高亲事幼主。
恒有不测之忧。
每以咨愿。
愿曰。
后七月当定。
果如其言。
及高帝即位。
事以师礼。
武帝嗣兴亦尽师敬。
永明二年愿遭兄丧。
启乞还乡。
至乡少时敕旨重叠。
愿后出憩在湘宫。
銮驾自幸降寺省慰。
愿云。
脚疾未消不堪相见。
帝乃转跸而去。
文惠太子尝往寺问讯。
愿既不命令坐。
文惠作礼而立。
乃谓愿曰。
葆吹清铙以为供养。
其福云何。
愿曰。
昔菩萨八万伎乐供养佛。
尚不如至心。
今吹竹管子打死牛皮。
此何足道。
其秉德迈时皆此之类。
其王侯妃主及四远士庶。
并从受戒悉遵师礼。
愿往必直前无有通白。
感致随喜日盈万计。
愿随以修福未尝蓄聚。
或雇人礼佛。
或借人持斋。
或收籴米谷散饴鱼鸟。
或贸易饮食账给囚徒。
兴功立德数不可纪。
愿又善唱导。
及依经说法率自心抱。
无事宫商。
言语讹杂。
唯以适机为要。
可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后入定三日不食。
忽语弟子云。
汝等失饭箩矣。
俄而寝疾。
时寺侧遭烧寺在下风。
烟焰必及。
弟子欲舆愿出寺。
愿曰。
佛若被烧我何用活。
即苦心归命。
于是三面皆焚。
唯寺不烬。
齐永元二年年八十七卒。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钟。
颖川长社人。
祖世避难。
移居吴兴长城。
愿尝以镜照面云。
我不久当见天子。
于是出都住沈桥。
以佣相自业。
宗壳沈庆之微时。
经请愿相。
愿曰。
宗君应为三州刺史。
沈君当位极三公。
如是历相。
所验非一。
遂有闻于宋太祖。
太祖见之。
取治囚。
及一仆。
美颜色者。
饰以衣冠。
令愿相之。
愿指囚曰。
君多危难。
下阶便应著钳锁。
谓仆曰。
君是下贱人。
乃暂得免耶。
帝异之。
即敕住后堂。
知阴阳秘术。
后少时。
启求出家。
为上定林远公弟子。
及孝武龙飞。
宗壳出镇广州。
携愿仝往。
奉为五戒之师。
会谯王搆逆。
羽檄岭南。
壳以咨愿。
愿曰随君来。
误杀人。
今太白犯南斗。
法应杀大臣。
宜速改计。
必得大勋。
果如愿言。
壳迁豫州刺史。
复携同行。
及竟陵王诞举事。
愿陈谏亦然。
愿后与刺史。
共欲减众僧床脚。
令依八指之制。
时沙门僧导。
独步江西。
谓愿滥匡其士。
颇有不平之色。
遂致闻于孝武。
即敕愿还都。
帝问愿。
何故诈菜食。
愿答菜食已来十馀年。
帝敕直閤沈攸之
强逼以肉。
遂折前两齿。
不𢌞其操。
帝大怒。
敕罢道。
作广武将军。
直华怵佛殿。
愿虽行同俗人。
而栖心禅戒。
未尝亏节。
有顷帝崩。
昭太后令听还道。
以正胜寺居之。
齐高帝亲事幼主。
恒不测其忧。
每以咨愿。
愿曰。
后七月当定。
果如其言。
及高帝即位。
事以师礼。
武帝嗣兴。
亦尽师敬。
文惠太子。
尝往寺问讯。
愿既不命令坐。
文惠作礼而立。
乃谓愿曰。
葆吹清铙。
以为供养。
其福云何。
愿曰。
昔菩萨八万妓乐供养佛。
尚不如至心。
今吹竹管子。
打死牛皮。
此何足道。
其王侯妃。
及四远士庶。
并从受戒。
悉遵师礼。
愿又善唱导。
及依经说法。
俄而𥨊疾。
时寺侧遭烧。
寺在下风。
烟𦦨将及。
弟子欲舆愿出寺。
愿曰。
佛若被烧。
我何用活。
即苦心归命。
于是三面皆焚。
唯寺不烬。
齐永元二年。
年八十七卒。
周山图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0—483 【介绍】: 南朝齐义兴义乡人,字季寂。
家世寒贱,有勇力。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南侵至瓜步,应募与魏战,多杀伤。
明帝泰始初,累官直閤将军。
后奉命镇压临海田流及豫章张凤等起事。
萧道成(齐高帝)辅政,密启沈攸之有异图,及事起,又预策攸之之败。
入齐,封晋兴县男。
官至黄门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3—483 【介绍】: 南朝齐南安氐人,字文续,一作文绩。
少有勇力,善骑射。
宋孝武帝召充左右。
明帝以其武勇,补晋熙王防阁,随镇夏口。
沈攸之起兵反萧道成,度守郢城有功,曾于城楼上辱骂攸之,人呼其楼为焦度楼。
齐高帝建元四年,为淮陵太守,寻除游击将军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5—497 【介绍】: 南朝齐沛郡相人,字士林,一字林之。
好弓马,有勇力。
初为马队主。
随刘勔征殷琰,克合肥。
后以征伐功,位给事中、冠军将军,封宁都县子。
萧道成(齐高帝)废苍梧王,出广之为徐州刺史、钟离太守。
沈攸之事起,广之预平石头。
入齐,进爵为侯。
齐武帝即位,累迁右卫将军散骑常侍,前军将军。
萧鸾(齐明帝)害诸王,遣征安陆王子敬于江阳。
进封应城县公,为江州刺史。
明帝建武二年,魏围司州,督军征讨,解围。
累迁侍中、镇军将军。
吕安国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7—490 【介绍】: 南朝齐广陵人。
宋孝武帝大明末,以将领见任。
从征殷琰,迁兖州刺史。
顺帝升明元年,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反萧道成(齐高帝),道成以安国为湘州刺史。
入齐,转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封湘乡侯。
齐武帝时,以宿旧见遇,累迁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卒谥肃。
全齐文·卷十八
安国,广陵广陵人。宋大明末为将领,泰始中为建威将军,封钟武县男,累迁至宁朔将军、义阳太守,改封湘南县男,徙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迁右军将军,假辅师将军,元徽中为晋熙王征虏司马,转游击将军,出为辅师将军、兖州刺史,进号冠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升明初为湘州刺史,寻进号前将军。齐受禅,转右卫将军,加给事中,改封湘乡。武帝即位,授平西将军、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徙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复为都督湘州刺史,征为光禄大夫,迁都官尚书,领太子左率,迁领军将军,又迁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兖州中正,卒。谥肃侯。
孔伯恭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 【介绍】: 北魏魏郡邺人。
孔昭子。
以父任拜给事中。
献文帝初领镇东将军,率兵援彭城,破张永、沈攸之等。
又密造火车等攻械进攻下邳、宿、豫,大破南朝宋军。
擢散骑常侍,都督徐、南兖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彭城镇将,封东海公。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伯恭,魏郡邺人。文成时,为给事中,赐爵济阳男,加鹰扬将军。出为安南将军、济州刺史,进爵成阳公。入为散骑常侍。献文初,进号镇东将军,为彭城镇将、东海公。皇兴三年卒,赠镇东大将军、东海王,谥曰桓。
萧惠基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0—488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
萧惠明弟。
江夏王刘义恭婿。
起家宋著作佐郎。
与萧道成(齐高帝)情好。
宋后废帝元徽二年,随道成破桂阳王休范,出为豫章太守。
顺帝升明元年,又从道成讨平沈攸之,加辅国将军。
入齐,为征虏将军、东阳太守。
凡历四郡,无所蓄聚。
解音律,善隶书及弈棋。
官至太常,加给事中。
僧慧绪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1—500 【介绍】: 南朝齐女僧。高平人,俗姓闾丘。为人高率方直,略无回避。年十八出家。初住荆州三层寺。豫章王萧嶷还都,邀至京师,为造福田寺,常召入府讲经。齐武帝时又为建集善寺。
比丘尼传·南齐
慧绪。
本姓周。
闾丘高平人也。
为人高率疏远。
见之如丈夫不似妇人。
发言吐论甚自方直。
略无所回避。
七岁便蔬食持斋志节勇猛。
十八出家住荆州三层寺。
戒业具足道俗所美。
时江陵有隐尼。
西土德望。
见绪而异之。
遂忘年契意相携行道。
尝同居一夏。
共习般舟。
心形勤苦昼夜不息。
沈攸之为刺史普沙简僧尼。
绪乃避难下都。
及沈破败后复还西。
齐太尉大司马豫章王萧嶷。
以宋升明末出镇荆陕。
知其有道行迎请入内。
备尽四事。
时有玄畅禅师。
从蜀下荆。
绪就受禅法究极精妙。
畅每称其宿习不浅。
绪既善解禅行兼菜蔬励节。
豫章王妃及内眷属。
敬信甚深从受禅法。
每有䞋施。
受已随散。
不尝储畜意。
志高远都。
不以生业关怀萧。
王要共还都。
为起精舍在第东田之东。
名曰福田寺。
常入第行道。
永明九年自称忽忽苦病亦无正恶。
唯不复肯食。
颜貌憔悴苦求还寺。
还寺即平愈。
旬日中辄复请入。
入转如前。
咸不知所以。
俄而王薨祸故相续。
武皇帝以东田郊迥更起集善寺。
悉移诸尼还集善。
而以福田寺别安外国道人阿梨。
第中还复供养善读诵咒。
绪自移集善寺以后。
足不复入第者数年。
时内外既敬重此尼。
每劝其暂至后第内。
竺夫人欲建禅斋。
遣信先咨请。
尼云甚善。
贫道年恶。
此叚实愿一入第与诸夫娘别。
既入斋。
斋竟自索纸笔作诗曰。
世人或不知。
呼我作老周。
忽请作七日。
禅斋不得休(后复有十字道别今忘之)作诗竟言笑接人。
了不异常日高傲也。
因具叙离云。
此叚出寺方为永别。
年老无复能入第理。
时体中甚康健。
出寺月馀。
便云病。
乃无有异于恒少日而卒也。
是永元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卒。
时年六十九周舍为立序赞。
又有德盛尼。
德合志同为法眷属。
行道习观亲承音旨也。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