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鋐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韩国藩,字价人,河南灵宝县人。
金陵鹰扬卫籍。
同进士出身。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
初授慈溪县知县,三十年补任高明,为治公平廉介,市无奸宄,狱无系囚,鼎建尊经阁,甃浚泮池,一时宫墙轮奂。
以内艰去,后升主事,晋郎中。
曾任福建邵武府知府。
任内主持修撰《邵武府志》。
累官通政使司左通政管左参议事,天启六年(1626年)削籍。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逃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擅长诗、骈文、词,为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著有《樊山全书》。  樊增祥关系台湾诗二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吴福助撰)
词学图录
樊增祥(1846-1931) 字嘉父,号樊山。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进士,改庶吉士,补陕西渭南知县,迁陕西按查史,调江宁布政使。有《樊山集》。
樊山全集
1846-1931,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五十麝斋词赓·序
余在渭南刻词二卷,曰《东溪草堂乐府》,始癸酉,终甲午,二十二年间所存,裁百数十首,所沙汰者,盖三倍于是。自尔以还,所作盖寡,良以官舍栖迟,无酬和则情孤,无感发则意怠。然亦有时孤花媚晚,好鸟啼春,缀锦欺霞,团酥拟雪。及己亥入都,与意园、鸥簃时时赠答。意园词不多作,作则必工。鸥簃不能词,以诗为词,而词亦工。要知此事具有根柢,惟邃于学者为真词人也。余年十二学诗,十六学为词,二十以后始读红友《词律》。岁庚午,与诸迟菊同年定交,迟菊精音律,相与往复讨论,乃知词学阃域。自后从{无/心}师、子珍游,而所学益进,始学苏、辛、龙洲,继乃专意南唐二主及清真、白石。居京师日,每一篇出,子珍必于桐花下置酒相属,命小伶弹金缕琵琶和之,团扇屏风,留题殆遍,即前所刻者是也。五十以后,不名一家,多师为师,取屈曲尽意而止。自甲午迄庚子春,可盈一卷。是年都下奇变,执殳前驱,历晋入秦,寖疏声律,会与研荪观察比邻而居,皆侘傺无聊,端忧多暇,相约和古词以寓今事,自秋徂春,得百余解。迨辛丑夏,骤躐柏台,遂尘薇省,笏卿、亚蘧、石甫、淇泉诸君,前喁后于,更唱迭和,余以公暇周旋其间,捣麝拗莲,雕云镂曰,味调鲭鲊,音合琴筝。长女阿频,女弟子祝蕊,并耽风雅,暝写晨书,逸兴遄飞,老怀弥慰。检视所作,又百许篇。遂裒七年所得,釐为三卷,以授梓人,命之曰《五十麝斋词赓》。余性好焚香,迷迭都梁,氤氲房户,故取《逸周书》语以名吾斋,又以名吾词云。 壬寅五月二十一日,樊山樊增祥自叙。
五十麝斋词赓·跋
世传侯朝宗刻集,凡属稿未竟者,一夕皆成之。
余刻《词赓》第三卷,仅数十阕,幕僚王君少之,乃议日课一词。
时余方还柏台,十二时中,常以六时接僚属、治公事,三时理咏,三时燕息。
不两旬,得慢令七十余首。
倘无劳形案牍、延谒宾客之累,壹意为文,则侯生毕世所作,可一岁竟耳。
世有得放翁残稿者,计一月作诗六十许篇。
吾未陈臬事时,率月得五六十篇,亦有及百篇者,此固不足难也。
嗟乎,文章之无用者,莫若诗词,世皆待余以有用之才而专为无益之事,知余之悲者鲜矣。
昔王蓝田颇好营造,语人曰:“足当自止。
”吾词已盈卷,当敛手如渭南时。
其实虽多作文,亦不废事。
世之陋人,作五个字几穷日夕之力,以己度人,谓吟啸必误公事,又一味掷金虚牝,皆瞽谈耳。
使有掐擢肝肾之苦,而无盘辟如志之乐,且受怠于政事之谤,吾岂为之哉。
今世学堂课程,率用积分之法,第其勤惰高下,不知资才相越,有人十而己百者,有人千而我一者。
计分则进千百而退十一,胥明强愚柔而齐一之,诚足以利惛惰,恐无以服高明也。
驽𩦺十驾,汗血千里,绳尺之间,乌足尽天下士哉。
吾作吏亦如作文,不为高奇刻深,但取行吾之意,亦能如乎人人之意而止。
其大要不过一熟字。
小子识之。
壬寅观莲节,身云居士书示家塾。
五十麝斋词赓·跋
熟之一字不可骤得,是中有工夫,有阅历,无是非。学与年俱进,及其既成,因方遇圆,自为圭璧。太史公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余一生服膺此语。学问、经济,并以知意为难。有终身为之而莫知其意者,断无知其意而不由于好学深思者。西人每作一事,皆积劳苦思而后成。中人则卤莽施之,灭裂报之,可谓官失而守在夷矣。吾三十以前,专骛词章,通籍后,乃复讨究世务。三十九岁作令,忆宋人笔记称欧公最精吏事,乃于民事悉心体验。犹记任务岁,秀水尚书与陈蓝洲书云:“作令十余年,于听讼稍有把握。”余当时以为过,及身亲之,而后知其难也。凡是知其难,乃益致其学与思,学与思交致,而后能知其意,此即熟之说也。抑又忌自恃,须时时勤以自课,虚以受人。勿论民生国计,所系者大,即雕虫小技,往往老手颓唐,高才跅𧿇者,自持故也。今人皆诋吾为守旧,不知吾作事甚似西人,其不合于时贤者,世皆袭西人之貌,吾则取其意也。吾于吏事文艺,皆由深思力学以底于熟,故能以吟啸自娱,而不妨公事。及门学我,学其有用,而置其无用者焉。斯善矣。是日烛下再书。
张凤台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凤台(1857年—1925年),字鸣岐,河南安阳崇义村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张凤台生于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进士。
历任直隶省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吴桥县、束鹿县知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长春府知府候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获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巡抚唐绍仪举授为长白府设治委员。
长白设治公所设立以后,张凤台担任第一任知府衔设治委员,任职一年零七个月。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定长白山的塔甸为治所,宣统元年一月(1909年)署理公务。
宣统元年十一月(1909年),张凤台自设治委员职位上离任。
任内他向徐世昌提出了《善后十策》(又称《筹边十策》),即:此后他担任奉天省兴京府(今新宾县)知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河南省内务司长、民政长、参政院参政。
民国九年(1920年)担任河南省省长,任内撰写了《鹿岩乡土志》,创办了河南通志局并自任总裁,还督修了《林县志》。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七月,张凤台在河南安阳病逝,享年69岁。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黄浚(1891-1937) 字秋岳,室名"花随人圣庵"。福建闽侯人。幼为京师译学官学生,有诗名,孙雄收其诗入《四朝诗史》。17岁毕业,在京任七品小官。民国后梁启超任财长时聘为秘书。1924年任国务院参议,为汪精卫看重,招为南京行政院秘书。后因向日本出卖情报,接头时被捕获,以汉奸罪处决。汪辟疆所著的《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中称"黄秋岳如凝妆中妇,仪态万方"。 有《尊古斋古鉥集林》、《衡斋藏印》、《衡斋金石识小录》、《尊古斋造像集拓》、《尊古斋陶佛留真》、《壶舟笔记》、《花随人圣庵摭忆》及《补编》等。施蛰存在《词学》第四辑上发表之《花随人圣盦词话》即从《花随人圣盦摭忆》中选出。
聆风簃诗·陈序
秋岳少治诗,与仲毅、芷青、敷庵诸子知名当世,既而从余治小学、史学、为骈体文,彷佛治公羊治大戴之仪郑堂,治尚书治墨子之问字堂,五七言亦遂与前数子者小异。
余生平论诗,以为必具学人之根柢、诗人之性情,而后才力与怀抱相发越,三百篇之大小雅材是已。
今人为诗,徒取给于汉魏六朝唐宋诸名家,虽号称钜子,立派别,收召才俊,免于风而不失之憾者盖寡。
然余言者,吷庵、审言、无识数人而已。
今秋岳短章长谣,骎骎雅材而不遗风人旨趣,近贤中况诸广雅、涧于,殆足方驾,亦以难矣。
秋岳为朝官,困王城中,不废啸歌,閒岁出游,求江山助,悽惋之作,都千百篇,付刊将成,叙以勖之,不足为不知者道也。
乙丑冬月,石遗老人书于匹园。
聆风簃诗·梁序
光绪丙午,识哲维于北京,年裁十六耳,讷于言,约敕如宿儒,而治学甚力。越三年,己酉,同笔砚大学文科,不久皆弃去。国变后,时时相见谈诗,或纵论时事。未几,樊樊山、易实甫、周沈观、俞恪士、梁任公辈皆集京师,每有赏会,辄并举余与哲维,于是世人遂以齐名相指目矣。顾哲维汎爱而嗜吟,海内之称诗者,鲜不往复唱和,名乃益盛,然独昵近余,每有作,必就商,安而后已,如是者八九年,逮庚申政变,余为逋人,踪迹始稍稍远矣。哲维少好骈俪之文,方弱岁时,即驰书老辈,争论文体,故其为诗亦沈博顽艳,喜作才语。俭腹者读之,如入五都之市,目不暇给。顾独谣孤赏,亦尝为淡远閒适之言,乃知能者之不可以一方囿也。哲维未冠入官,浮沉记室者几三十年,颇不自得。丁丑秋,战事初起,遽以事见法,盖其平日审度国势,主款最力,既不得抒,每有出位之谋,又不自检括,动为雠者所藉口,既以身殉,而国亦随破。及今思之,向者之烛照几先,明若布算,使其言行,其所全不更大耶?余维古今文人,张华、潘岳、陆机、陆云、谢灵运、谢朓、温子升、薛道衡、陈子昂、宋之问、李邕、卢仝、张羽、高启、孙蕡之伦,或死于冤,或中于法,当时之毁誉爱憎,亦至不一矣。及时易事迁,世人诵其文章,震其风采,往往有生不同时之恨,彼贵寿考终,与草木同腐者,使人转不详其名氏,然则人生所尚,殆在此不在彼矣。哲维既喜谈政,胸中抑塞不平之气,一寓于诗,其所非议刺讥,或当或不当,然函孕史事,比附故实,如珠玉出箧,光采烂然,并世作者,未之或先也。方哲维未逝时,书坊贾人将流布其诗,其后遂怵祸谢绝。余急收其稿,以归其子劼之,釐为《聆风簃诗》八卷,且集赀使授诸梓,而以长短句附焉。呜乎!哲维亡矣,其不亡者仅此,余以三十年之交旧,申之以姻亚,追维平日文酒之乐、离合之迹,虽风逝电谢,不可抟捖,然一展卷间,彷佛遇诸纸上,令人悲咽不可仰。回忆哲维临命之岁,序余《爰居阁诗》,脱稿视余,并几赏析,宛然前日事耳。今劼之既刻《聆风簃诗》,乃徵余序,辄以泪濡笔,书此以塞其意,哲维有知,其许我耶。辛巳春,长乐梁鸿志。(录入:顾青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