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淮金之间村屋。多有以木石覆盖者。仰卧房里则天光漏照罅隙。
⑶ 翼周。○自长川以下四句。专言麦坂铁岭之险。○右九韵。记道路所见。
⑷ 冠岩。○府西雪峰山峭壁攒峰。剑拔戟立。乌鸭山有九渊。最下二渊涵以石镬。渟黛泼墨。不可狎观。是谓龙湫。
⑸ 季硕。○北地无竹而惟国岛绝顶。淡竹丛生。又百鸟抱卵养雏于岩石之间。
⑹ 国岛石厓如屏壁立。而石皆三棱。殆如削成石柱。鳞比排立。
⑺ 季硕。○鹤浦湖心有小岛。翠色可掬。望之如螺点水上。故名曰碧螺岛。湖之西白沙平铺。延袤十里。不生一草。如雪色耀日。莹夺人目。至湖畔窿起作峰。号沙峰。
⑼ 府之西南有大川。驾以木桥。长为七十馀间。广可方轨。号南川桥。桥势之雄。与万岁桥相甲乙。
⑽ 象山府院君康允成配晋山府夫人姜氏墓在枫村里。寔诞神德王后。
⑾ 冠岩。○工曹典书李宗茂墓在栗谷里。樗村即其孙而后裔大显于朝。
⑿ 弓王墓在府西南三防路左。石筑数丈。屹如烟台。今半颓。
⒀ 季硕。○陵在府西瑞谷社奉龙驿北五里。即翼祖寝园也。丁阁在陵下。而处地甚高峻。
⒁ 翼周。○每年春秋。抄试儒生。居接于校院。○右三韵记陵庙。
⒃ 季硕。○驾鹤楼在客馆东。世传孝成王时刱建。成化十九年重修。壬辰兵燹不为烧毁。其后重新者三云。
⒅ 季硕。○府西龙潭之上。旧有飘飘然亭。北地名胜。与乐民伯仲。今颓圮。只有台址。邑人以尚未重搆为限。
⒆ 北青广积寺有大藏经及五百罗汉木像法器。兵火之馀。几于尽失。太祖北征时遣中郎将金南连舟载以来置寺中。
(22) 本邑军丁一签名色之后。虽身故不移他人。皆袭世代。
(23) 冠岩。○凡田税一遵三等之规。虽有水旱之灾。无蠲减之例。
(25) 翼周。○土风于妇见舅姑之际。多不用脯脩枣栗之币。
(27) 季硕。○北陵斋郎皆缘道荐而得占。为一道华阀之阶。
(28) 斲木如张机。而驾牛载柴曳之。樵夫无担负之劳。名曰方车。
(29) 翼周。○邑俗每拣春晴。联袂成群。杂遝游赏于郊原之间。
(31) 关东北房室之制。间以一壁。半作客堂。半作内舍。寝处灶上。一如北京之炕制。
(32) 季硕。○村屋皆加层椽。下层平铺。齐于横栋之上。
(34) 冠岩。○霜阴驿有宣威夫人淫祠。民俗每以六月十五日迎祭之。
(35) 季硕。○处处作窨室。烧榾柮而热之。虽微病者。辄就其中发汗。俗尚一如西路。名曰汗蒸幕。
(38) 圆饭即白饭和肉羹之谓也。异于京中之拌白饼。而北路稀稻米。所以珍贵。
(39) 翼周。○凡宴集及待尊客之需。必设水团。而迎婿翌朝不用他需。虽隆冬辄以甜团为上味而独设。
(40) 邑俗于朝夕饭供。贵食鱼卵醢。多至数三楪。
(41) 冠岩。○每于宴集祈祷。不遵令禁。擅犯私屠。
(42) 季硕。○俗以淡菹酱拌面。嗜好一如西路。俗称冷面者。
(43) 邑滨于海。本多鱼鲜。居人珍之。谓胜于肉。
(45) 邑置养士斋。春秋试士。被选者使之寄斋课工。供其朝夕。
(46) 季硕。○吏之为首者。俗称三公兄。诸吏盛备酒食。频设厅会。
(47) 季硕。○山社多獐鹿。不劳炮射。多能搏取。
(49) 冠岩。○卫益社产铜。无室无依者皆萃于此。朝聚暮散。
(50) 桥在鹤浦社。我太祖龙潜时。忽有海鹤飞起。马逸而坠。太祖腾身上桥。两手执马耳及鬣。悬空不舍。令人拔所御刀断鞅。马没而复出。以此名鹤桥。
(51) 季硕。○四王塔在府北。俗传道诜入唐。得一行之术还东国。建三千八百寺塔。此其一也。其级九层。今毁颓。
(53) 冠岩。○高丽上柱国文益渐。奉使于元。争废立不屈。元帝怒谪于南荒。及归得木绵种盛于笔管而来。种植遍一国。故封富民侯。其后孙仲佥仕本朝。官工曹典书。居府西石桥村。文姓繁衍。遂为北道之大族。
(54) 高丽礼宾尹韩连居卫益社琴龟洞。是为神懿王后之高祖。其古基遗础。至今犹存云。
(55) 季硕。○丁丑之乱。本道勤王兵回路。被蒙兵袭击于古南山鹊岘下。诸将卒力战同日死。号曰剑洞战场。
(56) 本邑古有一富人性至吝。村里唾鄙。一夜之间。屋浸为泽。财产随以荡析云。
(57) 翼周。○国岛石窟中。红光照映。俗传有砂块雄黄。古有一墨倅贪利欲摘。具斧凿而入。舟方近窟。飓风忽作。波涛汹涌。几不得返云。
(58) 鹤城在府东五里。今颓只有遗趾。新罗孝昭王筑比烈忽城疑是。
(59) 冠岩。○老人峙在府西七十里。平壤建都时设关防处。今有烽台。
(60) 敬宪公李继孙以本道监司。丕变弓马之俗。儒化大行。后祀玉洞书院。
(61) 画形岩在府西三十里鞍岘。昔有人赴长城之役。去时其妻有身。及还一男子负米而行。亦赴长城役者也。询其乡里。知其为子。遂相握哭。啮指出血。画父子形于鞍岘岩上。俱绝不苏。后之使客来往者。以为奇观。驿卒厌苦。毁琢其岩。非复旧观。然天阴雨湿。犹有血痕宛然渍石。
(62) 翼周。○壬辰之乱。倭据本邑岁馀。避乱者稍稍还集。与倭杂居。一日邑人请二倭极饮。留宿。二人各持斧。约睡熟而斩之。一人先斩一倭。一人举斧欲击之。中屋梁。一倭惊走。于是邑人大恐。亦皆远逃。倭佯不知有其事。邑人久而还。杂居如初。倭待其尽还。驱出府西十里大路上尽杀之。流血盈路。故谓之血冒路云。
(63) 风流山在府南九十里。山下有国舅安川府院君韩卿旧基。神懿王后诞降时。彩云常出山顶。云间有仙乐之声故名。
(64) 冠岩。○春夏之际。海上百鸟养雏于国岛岩厓之间。飞舞翔集。鸣声上下。
(65) 台在鹤湖中。小峰突起。多有胜槩。古有兵马使来游故名。
(66) 季硕。○府东古霜阴县有丛祠。邑人春秋迎祭之。
(67) 本府统十三社。罗丽时分置鹤浦,霜阴,沛川,永丰,丈山,翼谷,卫山,福连,瑞谷九县。本朝革属本府。
(68) 季硕。○自高山驿至南山五十里。是入北直路而野旷无树。行旅无依庇休息之所。方令民棌榆柳松桧列植于道之左右。又因朝饬申禁擅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