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僧茂

共 3 首
题总持寺 南宋 · 程公许
七言律诗
息台山上最高峰,异事相传管氏童
檀币昔嫌三窟擅,斋盂今喜十方同(自注:曩为律居,分三房,施金皆为僧所擅。自参政李公请为先福道场,择僧茂终为开山,拓开兔窟,并为十方丈,有丛林气象。)
中宵急洒竹间雨,万壑俄喧松下风。
欲记徽弦写心事,赏音唤起石林翁。
⑴ 自注:三官松下弈棋,为管氏童延寿籍,此山之本事也。
三十二峰峰最高,脚踏高处真人豪。
远观灵山一培嵝,俯视彭蠡无波涛。
眼明始见沧海阔,心閒却怜人世劳。
后百千年谁独立,万古一览皆秋毫。
⑴ 三十二峰 康熙本作「三十六峰」。
⑵ 培嵝 咸丰、光绪本均作「培塿」。
丽季。松隐朴公(天翊)与圃隐(郑公梦周),牧隐(李公穑),冶隐(吉公再),成隐(金公大润),桐隐(李公在弘),休隐(李公锡周,)晚隐(洪公载)有八隐之名。松隐公家于岭南之密阳。国初。以左相五徵不起。及卒。谥曰忠肃。有子四人。一曰融。别字忧堂。官铨郎。密之人士。慕公节义。遂设俎豆于公所居德道山之南。故曰德南书院也。公十三世孙国教甫千里命驾。访余东阳谪中。求书院额。其名曰。公家先文僖与忧堂交好。故文僖唱和诗篇。尚在家中。仍诵一绝。又诵圃隐寄松隐一绝。并乞余追和此二韵。念吾两人者识面讲旧。又必在于家文僖坟乡之东阳也亦奇矣。余故不敢辞。敬和原韵。
昨夜灯花何太喜,异乡生面旧通家。
忧堂故宅吾先迹,尚说笼诗入碧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