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邃庵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又古新者,金台尹氏子。
幼从大兴隆静庵禅师祝发,受戒后至金陵,栖息普利。
成化癸卯推主灵谷,时殿宇将圯,司礼太监陈祖生奏修,焕然一新,皆古新劝赞之力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浙江衢州人,俗姓叶,字无尽,号有门。出家天台高明寺。有《天台山方外志》、《幽溪别志》、《楞严圆通疏》、《维摩无我疏》。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传灯,姓叶氏,衢人。
少从进贤映庵禅师薙发,随谒百松法师。
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
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娑授之。
生平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
卜居幽溪。
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者道场地,将有高人,大作佛法,可速迁。
”祺不之信,俄而举家病,始惧,乃徙焉。
明日灯至,即地立天台祖庭,学侣侁侁。
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讲毕乃寂。
所著《生无生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
又有《法语》一篇,最为切要,其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
前后应讲席,七十馀期。
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倡经题者再,泊然顺化。
释广真 朝代: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大师广真者。
字吹万。
西蜀僰道宜宾人。
姓李氏。
父祖世籍婆罗门。
师生惟慕事佛。
得法于月明和尚。
万历戊午年。
说法于潇湘之湖东禅院。
次迁忠州聚云。
夔州宝峰。
及云来兴龙。
巴台诸刹。
阐扬大慧宗风。
崇祯己卯七月三十日。
唱灭于本山。
嗣法门人曰。
慧机。
慧芝。
慧丽等。
依法阇维。
阇维时。
遍地荷香袭人。
烟至松羃。
结为五彩。
火后收舍利三百馀颗。
复得黄金锁子骨三茎。
当门二齿。
变为紫色。
建塔于三目山之阳。
属四川观察使田华国。
为塔上之铭。
署师为大慧十四世之孙。
懒庵鼎需禅师之裔。
盖。
大慧初开法于洋屿庵。
时需得法为第十三位。
今灯谱。
载大慧下法嗣。
共九十四人。
讹列需为第三十五位。
需既得旨。
韬光于福唐山水之间。
及大慧从梅阳生还时。
始开法于西禅。
入室之子。
仅得安永。
南雅。
志清。
安分四人。
分于元至正间。
庵居剑门。
志清。
住天王。
南雅。
住龙翔。
安永说法于鼓山。
是为鼓山永。
永付悟明法坚二人。
坚。
住承天。
明。
住净慈。
纂修联灯会要。
座下衲子虽众。
独以大法嘱太原苦口益。
益付筏渡慈。
当益慈之时。
约在明之中。
叶丛林先德物故。
禅门死于绳规。
凡我行道之士。
无不藉赖。
中贵给劄住持慈公辈。
或不忍视。
而恬退于山边水边。
保任乃事随方接纳一个。
半个尚以笃实。
承继祖宗命脉。
慈。
得一言显。
显。
付小庵密。
密。
出二仰钦。
钦。
出无念有。
已上俱有语录机缘。
有。
付荆山宝。
宝。
付铁牛远。
远。
付月明池。
此三代。
惟述相见之语。
并付嘱之偈。
月明池公。
以源流大法。
付与真公大师。
至师崛起中兴。
光显大慧之宗。
师初出世楚之湖南潇湘小院。
衲子。
相传上堂示众入室机缘。
丛林识者。
惊为大慧再来。
崇祯辛未腊八日。
布金檀越内卿田素庵。
诸师居忠州聚云禅院。
拈香毕。
竖拂云。
从上古人。
只为者个东西。
颟顸了许多英雄豪杰。
赚陷了许多高人达士。
抛撒了许多油盐酱醋。
今日老僧。
不徇人情。
向汝诸人道破。
只要汝等于日用二六时中。
行住坐卧处。
穿衣吃饭处。
运水搬柴处承当。
若承当得来。
英雄豪杰。
也颟顸他不得。
高人达士。
也赚陷他不得。
油盐酱醋。
也抛撒他不得。
且问。
大众如何是者个东西参。
东吴有居士刘墨仙。
久游玄墓之门。
持圣恩问道录访师。
论及杨岐九峰之语。
师徵云。
正恁么时。
杨岐在。
前九峰在前。
仙良久云。
和尚又作么生。
师便喝。
仙云。
者一喝。
是前是后。
师翘一足。
仙礼拜。
玄墓汉月藏禅师书至。
师以为千里同风。
即挝鼓升堂。
说妙法语。
语见聚云全录。
命维那。
对众宣读其书。
曰。
大慧禅师。
说尽人间禅病。
四百年内。
望之如渴人求井。
不料一枝埋没。
向三峡锦江之上。
前得来书。
语录已见作略过人。
第未得从容谈三月于水流石上。
为恨不浅。
兹闻已返峡中。
略伸四问。
万乞答。
我更欲禅师起已坠之禅于今日。
令后辈。
重见天日于座下。
断不令山野遗恨耳。
书尾复致四问。
曰。
正睡著时与死了烧了。
心之与性。
牙齿打不著。
须向者里希取大用始得。
如何是此处底大用。
师答云。
宁向太阳妆罗刹。
不来黑暗扮睹音。
二问。
沿流不止。
绝却真照。
照不到处。
如河是吹毛用了急须磨。
且道。
磨个甚么。
师答折脚铛里淡黄齑。
三问。
明处既已脱却心性。
切莫在离心性处躲跟。
除此二途。
如何相见。
师答。
才过驴胎。
又闯马腹。
四问。
近世野狐。
都说心性禅。
不知姓张姓李。
请禅师代答一转语。
贵图天下衲僧脱却腥臭。
师答夺者老贼头。
拄杖拗折。
莫言不道。
已而师于回书之尾。
亦致四问。
以问汉师。
作相问。
用水一碗贮米七粒。
架茅草十字在上。
请道是甚么义。
二问□□沩仰九十六种圆相。
收尽六义问。
有个收在那一义。
三问。
古人道。
八角磨盘空里走。
不知是空走磨。
磨走空。
四问。
老鼠吞大象。
虾蟆口咬著。
吞不入。
拖不出。
苍头老儿跳一步。
请下一转语。
汉师或有答斯未载焉。
师之说法。
垂机勘辨。
约类如此。
有正录十卷。
广录三十种。
共六十六卷。
属水部尚书郎熊汝学。
捐俸刊行。
板存忠州治平禅院。
系法孙灯来编次。
来住高峰。
铁壁慧机之子也。
赞曰。
真师既出世于万历之间。
我禅门正当肇兴之时。
至天崇间诸方有大名称者。
俱有书问交通往来。
未见一言表出大慧宗系之名。
何也。
无乃各阐己宗为急务。
未暇轻重之耶。
然亦是吴越燕赵众生鲜福。
未获沾师法雨耳。
康熙丙寅冬。
余为天童封龛佛事。
经四明。
过寿昌禅林访旧。
遇师之玄孙统公别庵禅师
始悉真师三代全录。
不得不为之传。
补入僧宝。
否则阙典之责。
其在余乎。
(有正录三卷。
并师下三世语录若干卷。
属四川向化侯谭养元捐俸梓板。
附嘉兴楞严藏流通。)。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二
释思敏,字彻空。
姓张氏,睢人也。
早岁就读,有志超尘,礼师永寿,落发金台。
割爱栖真,缘理明要。
参烟霞于南山,求印可于西蜀。
利济居心,大法自在。
尝于荆南挂锡普仰,遍探三藏,深究一乘,披览玄文,见《起世因本经》,再四玩味,研穷奥旨,斟酌颇多。
以是经为世尊于舍婆城迦利罗石室中,从禅定起,因诸比丘疑世界成立散坏安住诸事而问。
世尊以四量心,观根受法而答也。
谓一切世界,各随业力而起成就。
考其大略,谓三界之中,总有三十八种众生;十虚之中,多谭百亿千端苦乐。
凭十善则世界成住,造十恶则劫数坏空。
三界弥纶,水火风坏而复成。
三劫周遍,刀、疫、饥极而复善。
明晦相推,寒暑更递。
转一气而坤乾圆融,见一心而法界齐彰。
故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
揭其秘钥,的示于人。
诚足统摄万汇,同归一源。
思敏既经研讨,慨竭悃忱,重镘诸梓。
以广其传,乃属邃庵而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