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契如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6 【介绍】: 五代至宋初僧人。
福州永泰人。
俗姓张。
初依鼓山神晏出家,后谒大章山契如庵主,终嗣泉州睡龙道溥。
住漳州保福寺。
刺史陈洪进奏赐号性空禅师。
工诗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76 俗姓张,福州永泰(今属福建)人。
初依鼓山神晏为僧,后谒大章山契如庵主,终嗣泉州睡龙道溥。
住漳州保福寺。
刺史陈洪进奏赐号性空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
全唐诗》存诗1首。
景德传灯录》及《五灯会元》卷八另存诗偈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释清豁(?~九七六),福州(今属福建)人。居泉州开元上方院,留漳州保福寺。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辞归至贵湖。刺史陈洪进奏赐紫方袍,号性空禅师。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卒。事见《泉州府志》卷六五。今录诗二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大章山契如庵主
福州永泰人。
素蕴孤操。
志探祖道。
预玄沙之室。
颖悟幽旨。
玄沙记曰。
子禅已逸格。
则他后要一人侍立也无。
师自此不务集徒。
不畜童侍。
隐于小界山。
刳大朽杉。
处其中。
容身而已。
凡游僧至。
皆随扣而应。
有问生死到来。
何回避。
师曰。
符到奉行。
曰。
然则被生死拘将去也。
师曰。
阿㖿㖿。
清豁、冲煦闻师名。
造之值师采粟。
豁问曰。
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师曰。
从何处来。
曰。
山下来。
师曰。
因何得到这里。
曰。
这里是何处所。
师揖曰。
那下吃茶去。
二公方省是。
师遂至庵。
夜睹豺虎奔至庵前。
自然驯扰。
豁有诗曰。
行不等閒行。
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
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
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处。
闲啸两三声。
二公。
寻于大章山创庵。
请师居之。
两处孤坐。
垂五十二载而化。
豁亦永泰人。
少聪敏。
鼓山国师。
与落发。
初谒大章。
后参睡龙。
龙一日问曰。
豁阇黎。
见何尊宿来。
还悟也未。
曰。
清豁常访大章。
得个信处。
睡龙于是上堂。
集大众召曰。
清豁阇黎。
出对众烧香说悟处。
老僧与汝證明。
师乃拈香曰。
香已拈了。
悟即不悟。
睡龙大悦而许之。
僧问。
家贫遭劫时何。
师曰。
不能尽底去。
曰。
为甚么不尽底去。
曰。
贼是家亲。
是家亲。
为甚翻成家贼。
师曰。
内既无应外不能为。
忽然捉败功归何所。
师曰。
赏亦未曾闻。
曰。
恁么即劳而无功也。
曰功不无成但不处。
为何不处。
师曰。
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定。
未许将军见太平。
师后将顺世。
忽舍众入山。
乃遗偈曰。
世人休说路行难。
鸟道羊肠只尺间。
珍重苧溪溪畔水。
汝归沧海我归山。
即往贵湖卓庵。
未几。
谓门人曰。
吾灭后。
将遗骸施诸虫蚁。
勿置坟塔。
言讫入湖头山。
坐磐石。
俨然而化。
门人禀遗命。
延留七日。
竟无虫蚁侵食。
遂就阇维。
散于林野。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元亮。
字晓山。
河南信阳萧氏子。
诞夕室有光如昼。
甫长茹素诵佛。
不为俗营。
父携之宦游棠。
遂家焉。
棠宝林寺僧至福。
道高一时。
师礼而祝发。
福示以禅要。
有省。
且指参古渝幽谷禅师。
才入室。
契如针芥。
尘劳迸于一见。
疑滞销于片言洪武壬子。
归棠建宝顶。
大弘道化。
时方选名德高流。
有司以师闻。
被诏住报恩。
迁大慈。
宸章屡降。
有幽兰久隐棠林下。
不觉微香泄九天之句。
师力求退院。
久之乃赐还山。
初蜀藩。
请师入内庭说法。
赠以金襕衣锡钵诸物。
并上所锡赉。
师受之存。
为十方招提。
始终不御也。
尝有示徒颂曰。
瓮里何曾走却鳖。
虾跳元来不出斗。
出世若无坚固心。
六道轮回空自走。
庚辰十月十三日。
忽索浴更衣危坐。
时天净无云。
日轮亭午。
但闻轰雷三阵。
圆光现于空际。
其数如之。
遂化去。
茶毗。
舍利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