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元晓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6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① 《诗纪》作缁素知友祖道新林去留哀感赋诗一首。
续高僧传曰:周道失御。隋历告兴。遂与同侣俱辞建业。缁素知友。祖道新林。去留哀感。各题篇什。晓禅师命章赋《诗》曰:
平生(续僧传作生平。)本胡越,闽吴各异津。
联翩一倾盖,便作法城亲。
清谈解烦累(续僧传作虑。),愁眉始得伸。
今朝忽分手,恨失眼中人。
子向径何道,慧业日当新。
我住邗江侧,终为松下尘
沈浮(续僧传作浮沉。)从此隔,无复更有(续僧传作来。)因。
此别终天别,迸泪忽沾巾
⑴ 续僧传作作泾河。是。
⑵ ○续高僧传释昙迁传。《诗纪》百二十八。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
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一作含)别情。
应誇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赠仁晓禅师竹簟 北宋 · 曹修睦
七言绝句
翠筠织簟寄禅斋,半夜秋从枕底来。
若也此时人问道,凉天捲却暑天开(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
⑴ 《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九作纤
⑵ 《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六作午
⑶ 《诗话总龟》作寒天
黄龙一卧十五年,搅潭惊起旧头角。
张公搅潭是好心,但向西江起风雹。
河阳新妇画蛾眉,老婆不可重新学。
长连体上铺棘针,满钵饭饤铁菱角。
有能欢喜受供养,聪明一一安排著。
张公若问解何宗,食月虾蟆救月弓。
按:《山谷全书·别集》卷三。又见《豫章先生遗文》卷二。
涅盘方等教,传授自吾师。
两圣横经日元晓义相,受涅槃维摩经于师),高僧独步时。
随缘任南北,在道勿迎随。
可借飞房后,东明古国危
⑴ 师本高句丽盘龙寺沙门飞房至百济孤大山。后神人见于高句丽马岭。告人曰:“汝国败无日”
楞迦山迥秀,百舍试来寻。
二圣影留室元晓真表蛇包圣人。),千年烟锁林。
身云虽不住,性月本无沈。
莲舍容吾否,空门宿习深。
普光堂头通师蓄古笛甚奇。自言得之于功德山白莲社承座上。使人吹之。清越可爱。功德山。是元晓,义相二公所栖之地也。义相所遗笠子。至今尚存。然则此笛亦焉知非当时之遗物欤。师请诗为赋之。
青山插天玉一朵,晓相二公曾燕坐。
当时说法动人天,应有仙乐飘空下。
笙箫忽散返玉楼,偶遗宝笛误不收。
千年鬼护秘扃钥,神物自隐人难搜。
吾师眼圣独见之,信手摩挲心自奇。
灵珍本为异人出,古器那宜今世知。
外费天巧非人镌,中含龙吟岂俗传。
曹植谩誇云梦竹,蔡邕空识柯亭椽。
据床三弄清裂石,长风挽落犹滴滴。
一声若作师(一作狮)子吼,堪笑禅家无孔笛。
边山一名楞迦。昔元晓所居方丈。至今犹存。有一老比丘独居修真。无侍者。无鼎铛炊爨之具。日于苏来寺趁一斋而已。
循山度危梯,叠足行线路。
上有百仞巅,晓圣曾结宇。
灵踪杳何处,遗影留鹅素。
茶泉贮寒玉,酌饮味如乳。
此地旧无水,释子难栖住。
晓公一来寄,甘液涌岩窦。
吾师继高蹲,短葛此来寓。
环顾八尺房,唯有一双屦。
亦无侍居者,独坐度朝暮。
小性复生世,敢不拜偻伛。
⑴ 晓师俗号小性居士。
予于聆首座足庵。见小性居士真。敢再拜作赞云。
剃而髡则元晓大师,发而巾则小性居士。
虽现身千百,如指掌耳。
此两段作形,但一场戏。
元晓台 金 · 释圣能
七言律诗
玉树琼林密不开,琉璃净界绝尘埃。
峨峨雪色峰千叠,激激雷声水万回。
观静高僧枯更寂,学飞雏鹤去还来。
超然是处寻真客,薄暮登临元晓(北汉志)
共 6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