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智闰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释昙藏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姓杨氏。弘农华阴人。年十五。或以其有夭相。二亲即为姻媾。以冀嗣续。非其志也。乃竟遁去。欲遂薙落。而未遇其人。方默念观世音。道值黔而牧二牛者。从问所可宿地。则曰。西行有寺。稍闻钟声。果见寺。而僧徒尤众。且为圆顶无难色。竣事即出门。仅百步回顾无所见。由是知为化境云。黎明西奔陇上寻还京邑。住旌善寺登且戒听习经论。意义有所疑则往山东稽诸宿德。地持十地无拥滞。晚归隶贯光明寺献后崩。召住禅定。国朝造会昌寺。诏为上座。贞观译经诏證义。又诏主兴善寺。藏固让举蓝田化感寺润法师。自代果称旨。东宫有疾。入授戒而瘳。赐帛赐衣。且诏度僧三千。并造普光寺。使隶焉。诏问得遥受戒不。藏以地持论。谓若无戒师。发弘誓愿得菩萨戒。因以论文进。仍以御制忏悔词。令藏宣读。皇后疾。诏入寝殿授戒。赐物丰渥。九年三月十八日。终于会昌寺。春秋六十九。两宫哀恸。葬郊西起塔图形以垂不朽。太子詹事黎阳公于志宁文其碑。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 义解篇九
释昙藏。
姓杨氏。
弘农华阴人。
家世望门。
清心自远。
年十五。
占者谓为寿短。
二亲哀之即为姻媾。
既本非情。
虑有推逼。
遂逃亡山泽。
惟念谁度行至外野。
少非游践莫知投告。
但念观音。
久值一人貌黑而驱二牛。
因问所从可得宿不。
便告藏曰。
西行有寺不远当至。
寻闻钟声。
忽见僧寺。
因求剃落便遂本心。
即遣出门可行百步。
回望不见久乃天明。
西奔陇上求法为务。
晚还京邑。
于旌善寺行道受戒。
听诸经律意有所昧。
又往山东。
彼岸诸师竞留对讲。
地持十地名称普闻。
故东渐海滨南穷淮服。
听涉之最无与为俦。
及返京师住光明寺。
诠发新异擅声日下。
献后既崩召入禅定。
性度弘裕风范肃成。
故使道俗推崇。
纲维领袖。
恒为接对之役也。
宾客席上之美。
谈叙旷世之能。
见之今矣。
大唐御世。
造寺会昌。
又召以为上座。
抚接长幼殊有奇功。
贞观译经又召为證义。
时以藏威烈气远容止清肃。
可为兴善寺主。
藏深怀礼让用开贤路。
乃荐蓝田化感寺闰法师焉。
即依其言举称斯目。
及皇储失御。
便召入宫。
受菩萨戒翌日便瘳。
敕赐绢数百段。
衣对亦尔。
度人三千。
并造普光寺焉。
寻又下敕。
得遥受戒不。
藏曰。
地持论云。
若无戒师。
发弘誓愿。
得菩萨戒。
因进论文。
敕乃以忏词令藏披读。
至皇后示疾。
又请入宫。
素患腰脚。
敕令舆至寝殿受戒。
施物极多并充功德。
至贞观九年三月十八日终于会昌寺。
春秋六十有九。
哀动两宫吊赠相次。
诏葬郊西严村。
起塔图形。
东宫詹事黎阳公于志宁为碑文。
见于塔所。
僧慧棱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6—640 【介绍】: 隋唐时僧。西隆人,俗姓申屠。八岁于襄阳檀溪寺出家,十六岁至荆州茅山,从师三年。隋末归襄阳,寻又入蜀。吐言质朴,谈理入微,时号为得意棱。曾坐事下成都狱,得释东归安州。后住襄州紫金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西隆之申屠氏子也。父既丧而生。繄母鞠育三岁。即知有佛法。而愿听焉。母怜之。𢹂游襄阳。时润法师方开三论。一造座隅。深有领寤。八岁丧母。遂依檀溪寺诞律师出家。年十六能以经之大意奇理。往问于荆州茅山明法师。房中曲教不有有者迄三年。而深会其旨。复从安州皓师。入蜀而覆述之际。尤得皓意。人因谓之得意棱。及皓以诬罔下成都县狱。棱亦在囚。众请讲三论讲才五偏。而诏释无所问。会安州饥。耀贵如珠。棱日丐以济。皓而弘演不稍倦。皓疾棱代之无难色。时席端俊秀三十馀人。皆以其所说涅槃悉违皓义。及皓疾愈。白请定之。于是皓召棱前叙辄云。是是由尔靡伏。皓将终握棱手曰。勿贪利养。勿惮劬劳。战战兢兢。如履刀剑。乃可以传灯续佛慧命也。先是棱梦失目。又人持放光宝镜来。印其身至是果验。未几归襄州紫金寺五年。弘论。贞观八年。弘涅槃大品惟度等经于须弥寺。十二年三月。梦所住寺。群鸟飞散。因散众。十四年正月。感通寺昶法师梦阎王谓曰。吾兹请棱公讲三论。拔公讲法华矣。棱闻之喜曰。吾发愿常处地狱教化。苟果斯愿奚憾。九月州。牧蒋王见其弱。送韶州钟乳粉令服。其夜梦衣冠者戒曰。勿服。阎王庄严道场。竟大有乳药。十月十五日。忽告弟子以吾五藏已崩。而无痛苦。四更起坐告寺主。宝度曰。吾观小年时事。皎如目前。俄闻外有大声曰。法师早起烧香使人到矣。度问使人为谁。答曰阎王使也。小食时。棱敛容卒。十四年十月十六日也。寿六十五。
续高僧传·卷第十四 义解篇十
释慧棱。
姓申屠氏。
西隆人。
胎中父亡。
惟母鞠育。
三藏懁慧。
思愿闻法。
母氏怜其孤苦。
相从来听襄阳闰法师三论。
文义之间深有领览。
年至八岁其母又终。
无师自发。
独诣邑西檀溪寺诞律师而出家。
十六乃往荆州茅山明法师下。
依位伏听。
问经大意深有奇理。
召入房中。
三年曲教惟陈不有有也棱于此义深会其旨。
隋末还襄。
又逐安州皓师入蜀凡有法轮皆令覆述。
吐言质朴谈理入微。
时人同号得意棱也。
及皓下狱。
棱亦同绳。
身被桎梏于成都县。
一狱囚徒请讲三论。
周于五遍。
敕遂释放。
便逐皓还。
既达安州粮粒勇贵。
旦往随州巡里告索。
暮达皓所如常采听。
往还三百深有足功。
然其报力雄猛。
生无一患。
门学所推。
及皓力微四大退贬。
令代讲涅槃。
咸怪其言谓违皓义。
时席端俊异者三十馀人。
将往副水百有馀日。
惟讲三论。
后皓患愈还返安州。
常于皓房叙经大意。
外有侧听皆为漫语白皓曰。
棱于初章全若不解。
明日上讲。
请为定之。
及时告曰。
欲定初章者出来。
时问侣盖众者二十五人。
一一诵呈。
皆云不是。
棱最后述句。
句虽异皆云得意。
由是靡伏莫敢轻者。
皓之将终告曰。
棱公来。
吾今付嘱最后续种。
自吾讲来惟汝一人得经旨趣。
乃握棱手曰。
夫讲说者应如履剑。
不贪利养不惮劬劳。
欲得灯传多于山寺。
读经法事并为物轨。
如为一人众多亦然。
如此可名报佛恩也。
又曰。
共公同涉苦辛。
年载不少。
惟以无相为本。
然后言矣。
语已而终。
初未嘱前。
棱梦神人失两眼。
又见一人著青衣执宝镜放光来印。
棱心既受诀已。
百日怀恋。
后还襄州紫金寺。
讲论五年。
众有三百。
贞观八年又还须弥。
讲涅槃大品惟度等经。
至十二年三月。
梦鹰入寺群鸟飞去。
因即散众。
及司功搜访。
一无所获蒋王临襄。
佛法昌显。
请于梵云相续斋讲。
道俗翕习又复腾涌。
至十四年正月半。
有感通寺昶法师。
曰梦见阎王请棱公讲三论。
拔公讲法华如何。
棱曰。
善哉。
慧棱发愿。
常处地狱教化众生讲大乘经。
既有此徵。
斯愿毕矣。
至九月末。
蒋王见棱气弱。
送韶州乳二两。
逼令服之。
其夕梦见一衣冠者曰。
勿服此乳。
阎罗王庄严道场已竟大有乳药。
至十月半黄昏时。
遂觉不悆。
告弟子曰。
吾五藏已崩无有痛所。
四更起坐告寺主宝度曰。
忆年八岁往龙泉寺借观音。
未至耆阇已讲三遍皎如目前。
言未讫。
外有大声告曰。
法师早起烧香。
使人即到。
度曰何人。
答曰。
阎罗王使迎。
棱即起烧香洗浴忏悔礼佛讫。
还房中与度别。
食粥未了。
便取一生私记焚之曰。
此私记于他读之。
不得其致矣。
至小食时异香忽来。
棱敛容便卒。
即十四年十月十六日也。
春秋六十有五。
合境僧众七日七夜法集功德。
蒋王赠绢五十疋。
送于凤林山。
玄素同集五千馀人。
开讲设斋。
终日方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