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广慧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六
禅师名元琏者。
闽人也。
得法于首山念禅师。
住汝州广慧寺。
琏褊颅广颡。
瞻视凝远。
望见令人意消。
尝谓众曰。
我在先师会中。
见举竹篦子问省驴汉曰。
唤作篦子即触。
不唤作篦子即背。
作么生。
省近前掣得。
掷地上云。
是什么。
先师云瞎。
省从此悟入。
我道省驴汉。
悟即大杀悟。
要且未尽先师意旨。
遮个说话。
须是到此田地。
方相委悉。
情见未忘者。
岂免疑谤。
又见智门纲宗歌曰。
胡蜂不恋旧时窠。
猛将那肯家中死。
曰祚兄消许多气力作么。
我寻常说禅。
如手中扇子。
举起便有风。
不举一点也无。
既称宗师。
却以实法与人。
好将一把火照看。
与么开口。
面皮厚多少。
岩头云。
若以实法与人。
土也消不得。
知么。
究取好。
莫面面相觑。
在此作么。
内翰秘书监知郡。
杨亿大年问曰。
承云一切罪业。
皆因财宝所生。
劝人疏于财利。
况南阎众生。
以财为命。
邦国以财聚人。
教中有财法二施。
何得劝人疏财乎。
琏曰。
幡竿尖上铁笼头。
大年曰。
海坛马子似驴大。
琏曰。
楚鸡不是丹山凤。
大年曰。
佛灭二千年。
比丘少惭愧。
大年尝书寄内翰李公维。
叙师承本末。
其词曰。
病夫夙以顽憃。
获受奖顾。
预闻南宗之旨。
久陪上国之游。
动静咨询。
周旋策发。
俾其刳心之有诣。
墙面之无惭者。
诚出席间床下矣。
矧又故安公大师。
每垂诱导。
自双林影灭。
只履西归。
中心浩然。
罔知所旨。
仍岁沈痼。
神虑迷恍。
殆及小间再辩方位。
又得云门谅公大士。
见顾蒿蓬。
谅之旨趣。
正与安公同辙。
并自庐山归宗云居而来。
皆是法眼之流裔。
去年假守兹郡。
适会广慧禅伯。
实嗣南院念。
念嗣风穴。
风穴嗣先南院。
南院嗣兴化兴化。
嗣临济。
临济嗣黄檗。
黄檗嗣先百丈海。
海嗣马祖。
马祖嗣让和尚。
即曹溪之长嫡也。
斋中务简。
退食多暇。
或坐邀而至。
或命驾从之。
请叩无方。
蒙滞俱释。
半岁之后。
旷然弗疑。
如忘忽记。
如睡忽觉。
平昔碍膺之物。
嚗然自落。
积劫未明之事。
廓尔现前。
固亦决择之洞分。
应接之无蹇矣。
重念先德。
率多参寻。
如雪峰九度上洞山。
三度上投子。
遂嗣德山。
临济得法于大愚。
终承黄檗。
云岩蒙道吾训诱。
乃为药山之子。
丹霞承马祖印可。
而作石头之裔。
在古多有。
于理无嫌。
病夫今继绍之缘。
实属于广慧
而提激之自。
良出于鳌峰也。
忻幸忻幸。
大年所叙。
详悉如此。
岂欲自著于禅林乎。
予恨其手编传灯录。
至首山之嗣。
独载汾阳。
而不录广慧机语。
何也。
赞曰。
广慧机缘语句。
虽不多见。
然尝一脔知鼎味。
大率如刀斫水不。
见痕缝。
真可谓作家宗师也。
平生说法。
如云雨。
暮年止得一杨大年。
鲁国儒生。
何其少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元琏禅师。泉州陈氏子。褊颅广颡。瞻视凝远。望见令人意消。参首山。山问近离何处。琏曰。汉上。山竖起拳曰。汉上还有这个么。曰这是甚么碗鸣声。山曰。瞎。琏曰。恰是拍一拍便出。他日又见。于火把子话下大悟云。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后出世汝州广慧院。华严隆为嗣法上首。杨龟山大年。亦出师位下。有寄内翰李公书。叙师承本末云。 系曰。首山一把火。前烧谷隐。后烧广慧。二老故得出头光燄。又有二智嵩。一住三交。一住铁佛。亦首山门下。皎皎者也。不及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洪上,字梵庵,姓赵氏,普安人也,家世儒素。
洪生之夕,其母梦白鹤飞翔集于屋瓦,寤而婉子,以为祥也。
未几失怙,孑然孤幼,殷殷奉母。
长历世变,远避入滇,渐达腾越,依毗卢寺大藏祝发,时明天启六年也。
欲穷我空之理,离生死之苦,阐心勤求,食寝俱废,因读《楞严》有省,虔礼观音。
一夕,定中见金身菩萨,千眼所视,千手所指,森然丛集,方惊愕间,菩萨乃分一手眼授之,出定独觉异香满室,自是心地清凉,精进倍蓰。
复参妙峰野愚,指示理谛,皆得證明。
游寻甸钟灵,见山峦环拱,林壑幽秀,乃刈草为庵,独处数载,始回黔,改宅为寺,名曰“慈云”,以饭游侣。
及再至滇,会城荐绅延主斗光,大弘法席。
己亥春,迁锡易隆,即示微疾,留偈示众,偈曰:“十方三世总无明,会彻无明无不明。
随缘应物无他事,只在当人善用心。
”寂年六十三,荼毗,骨莹白有光。
释学蕴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学蕴知空者,亦参无住,而受法于开峰,密行者也。
蕴本洱海王氏子,年十四入寂光寺剃度,初从大力、野愚、彻庸及西蜀了凡诸宿参究,虽并承其教,而于万法归一之旨四五年间疑情不释,后听亮如讲《法华》诸经,参不是心䛡又十馀年,苦无入处,建玉霖轩闭关习静,礼《万佛名经》至三卷南无二字,忽心身脱落,内外圆明如一轮皎月,即说偈曰:“虚空是佛身,我本世间人。
我性与空合,非佛亦非人。
”随参无住,即首肯之,欲付以法,俄而辞去。
明桂藩之至滇也,命晋王李定国平楚雄永昌叛军。
凯旋时,学蕴遇于道中,因止。
晋王至鸡山,请免山中徭役,晋王允之。
复随至昆明,表贡山果,明帝嘉之,赐敕寂光为护国兴明之寺。
鼎革后,入九台把茅三载,而大方广法席,巍然起于万山密箐中。
开峰老人神契百城之外,忽命僧持卷至山,蕴欣受之。
由是,开法领众常数百人。
忽一日,属诸门人曰:“三日后我当灭度,天降微雨,即其时也。
”至期果雨,众集,有侍僧问曰:“和尚向来说禅说教,呵佛呵祖,正恁么时作么生?
”蕴震威一喝,捋须于口,绕殿三匝复座,翘一足而寂。
寿七十七,僧行六十五,著有《语录》及《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