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慧严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5—434 【介绍】: 即道生,俗称生公。南朝宋僧。钜鹿人,寓居彭城。俗姓魏。幼从竺法汰出家,随师姓竺。后游长安,从鸠摩罗什受业关中,罗什门下有“四圣”、“十哲”,道生都预其列。东晋安帝义熙五年还至建康,住青园寺。入宋,深为文帝所敬重。主张“顿悟成佛”、“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等。时大经未至,闻者难信,忤众被摈。遂南下虎丘山。传说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石为点头。后入庐山,预莲社。卒于山中。文帝元嘉七年,大本《涅槃》传到建业,一阐提有佛性,果如其说。著述甚多,有《维摩》、《法华》诸经义疏及《善不受报义》、《顿悟成佛义》等,多已佚失,今存《法华经疏》。
全宋文·卷六十二
道生,彭城人,师事法汰,初住龙光寺,隆安中入庐山,寻往长安,师事鸠摩罗什。义熙中南归,元嘉十一年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出魏氏。
钜鹿人也。
客居彭城。
世衣冠。
父为广威令。
生幼而卓异。
沙门竺法汰见之。
大惊曰。
此儿岂受功名富贵缚者耶。
而生亦欣然。
愿随归山中为弟子。
年十五。
便能讲授。
一时名流。
莫敢犯其词锋。
于是名震法苑。
居庐山七年。
慧严慧睿入长安。
从罗什受业。
什门英豪数百。
无有出其右者。
还都馆于青园寺。
宋太祖文皇帝特加礼敬。
方设大会。
帝地坐亲同众斋。
食至。
众疑日晚。
不敢下箸。
帝曰。
日未晚也。
才中耳。
生曰。
向日丽天。
今天言日中。
何得非中。
举钵便食。
一众从之。
帝大悦。
王弘范泰颜延之。
皆造门结好。
生每以真丹所译经文。
未能尽达佛旨。
而学者又滞见闻。
然其所谓。
善不受报。
顿悟成佛。
惟忘言得旨者知之。
乃著二谛论。
佛性常有论。
法身无色论。
佛无净土论。
应有缘论。
皆网罗旧说。
发其渊奥。
皎如日星。
而或者憎嫉之。
已而涅槃泥洹前品。
先至秦京。
生熟读之曰。
一阐提人。
自当成佛。
此经未尽耳。
于是讲辈交攻之。
诬以为邪说。
据律当摈。
生白众誓曰。
若我所说。
不合经义。
愿于此身目见恶报。
若实契佛心。
愿舍寿时据狮子座。
乃受摈袖手南还。
仍馆青园。
其年夏雷震青园佛殿。
有龙升天。
光射西壁。
改名龙光。
众疑其异。
俄生果去青园。
而至吴之虎丘山。
日竖石为听徒。
讲涅槃经。
至阐提有佛性处。
则谓石曰。
如我所说。
义契佛心否。
石皆为动。
若首肯之者。
遂还庐山销景岩。
及涅槃大本至南京。
果言阐提皆有佛性。
生见而尉喜不自胜。
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庚子。
升法座。
词音朗润。
听者悦悟。
俄麈尾堕地。
隐几而化。
有释慧生者。
继止龙光。
有高行。
时号大小生以别之。
神僧传·卷第三
竺道生。本姓魏氏。钜鹿人。生而颖悟聪哲若神。其父知非凡器爱而异之。后值沙门竺法汰。遂改俗归依。及年在志学便登讲座。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时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詶抗。年至具戒器鉴日深。初入庐山幽栖七年。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故钻研群经。万里从师不惮疲苦。后游长安从什公受业。关中僧众咸谓神悟。还止青园寺。宋太祖文皇深加叹重。后太祖设会。帝亲同众御于地筵。下食良久。众咸疑日晚。帝曰。始可中耳。生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取钵便食。于是一众从之。莫不叹其枢机得衷。时涅槃后品未至。生曰。阐提皆当成佛。此经来未尽耳。于是文字之师。诬生为邪摈而遣之。生白众誓曰。若我所说不合经义。请于见身即见恶报。若实契佛心愿舍寿时据师子座。竟拂衣入吴之虎丘山。竖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之。其年夏雷震青园佛殿。龙升于天光影西壁。因改寺名曰龙光。时人叹曰。龙既去生必行矣。俄而投迹庐山肖影岩岫。山中僧众咸共敬服。后涅槃大本至于南京。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与生所说若合符契。生既获斯经。寻即讲说。以宋元嘉十一年。于庐山升于法座讲说涅槃。将毕忽见麈尾纷然而坠。端坐正容隐几而卒。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竺道生。
本姓魏。
钜鹿人。
寓居彭城家世仕族。
父为广戚令。
乡里称为善人。
生幼而颖悟聪哲若神。
其父知非凡器。
爱而异之。
后值沙门竺法汰。
遂改俗归依。
伏膺受业。
既践法门俊思奇拔。
研味句义即自开解。
故年在志学便登讲座。
吐纳问辩辞清珠玉。
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
皆虑挫词穷。
莫敢酬抗。
年至具戒器鉴日深。
性度机警神气清穆。
初入庐山幽栖七年。
以求其志。
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
故钻仰群经斟酌杂论。
万里随法不惮疲苦。
后与慧睿慧严同游长安。
从什公受业。
关中僧众咸谓神悟。
后还都止青园寺。
寺是晋恭思皇后褚氏所立本种青处因以为名。
生既当时法匠。
请以居焉。
宋太祖文皇深加叹重。
后太祖设会。
帝亲同众御于地筵。
下食良久。
众咸疑日晚。
帝曰。
始可中耳。
生曰。
白日丽天。
天言始中何得非中。
遂取钵便食。
于是一众从之。
莫不叹其枢机得衷。
王弘范泰颜延并挹。
敬风猷从之问道。
生既潜思日久彻悟言外。
乃喟然叹曰。
夫象以尽意。
得意则象忘。
言以诠理。
入理则言息。
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
多守滞文鲜见圆义。
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
于是校阅真俗研思因果。
乃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
又著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
笼罩旧说妙有渊旨。
而守文之徒多生嫌嫉。
与夺之声纷然竞起。
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师。
生剖析经理洞入幽微。
乃说阿阐提人皆得成佛。
于时大本未传。
孤明先发独见忤众。
于是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
遂显大众摈而遣之。
生于大众中正容誓曰。
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者。
请于现身即表厉疾。
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
愿舍寿之时据师子座。
言竟拂衣而游。
初投吴之虎丘山。
旬日之中学徒数百。
其年夏雷震青园佛殿。
龙升于天光影西壁。
因改寺名号曰龙光。
时人叹曰。
龙既已去生必行矣。
俄而投迹庐山。
销影岩岫。
山中僧众咸共敬服。
后涅槃大本至于南京。
果称阐提悉有佛性。
与前所说合若符契。
生既获斯经寻即讲说。
以宋元嘉十一年冬十一月庚子。
于庐山精舍升于法座。
神色开朗德音俊发。
论议数番穷理尽妙。
观听之众莫不悟悦。
法席将毕忽见麈尾纷然而坠。
端坐正容隐几而卒。
颜色不异似若入定。
道俗嗟骇远近悲泣。
于是京邑诸僧内惭自疚追而信服。
其神鉴之至徵瑞如此。
仍葬庐山之阜。
初生与睿公及严观同学齐名。
故时人评曰。
生睿发天真。
严观洼流得。
慧义彭享进。
寇渊于默塞。
生及睿公独标天真之目。
故以秀出群士矣。
初关中僧肇始注维摩。
世咸玩味。
生乃更发深旨显畅新异及诸经义疏。
世皆宝焉。
王微以生比郭林宗。
乃为之立传旌其遗德。
时人以生推阐提得佛。
此语有据。
顿悟不受报等时亦为宪章。
宋太祖尝述生顿悟义。
沙门僧弼等皆设巨难。
帝曰。
若使逝者可兴。
岂为诸君所屈。
后龙光又有沙门宝林。
初经长安受学。
后祖述生公诸义。
时人号曰游玄生。
著涅槃记及注异宗论檄魔文等。
林弟子法宝亦学兼内外。
著金刚后心论等。
亦祖述生义焉。
近代又有释慧生者。
亦止龙光寺。
蔬食善众经兼工草隶。
时人以同寺相继。
号曰大小二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9—429 【介绍】: 即佛驮跋陀。意译觉贤。东晋末南朝宋初僧人。北天竺迦维罗卫人。幼丧父母,年十七出家,以禅律驰名。游学罽宾,受业于大禅师佛陀斯那。东晋安帝义熙四年,与沙门智严共至长安,大弘禅业,从者甚众。与鸠摩罗什友善,每有疑义,常共咨决。终因宗派不同,为罗什门下谤黩,逼离关中,南走庐山,与慧远相见。八年至江陵,为刘裕所敬重,俱归扬都,止道场寺。译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十余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觉贤。迦维罗卫人。甘露饭王裔也。大父达磨提婆。此云法天。旅游北天竺。因家焉。父达摩脩耶利。此云法日。与母俱蚤世。跋陀养于舅氏三岁矣。其从祖有鸠婆利者。爱其慧敏。度为沙弥。年十七。受业禅师佛大光。既登具。益精经律。僧伽达多久与同学。而识其神俊。然所造诣则未之知也。游罽宾国。坐密室中跋陀遽来。问何自。曰。暂往兜率致敬弥勒。语卒不复见。达知其已證圣矣。秦沙门智严至罽宾。请跋陀宣授禅法于东土。许之。于是历六国。至交趾既附舶。望见海岛指以语众欲游焉。舟人以风顺不肯留。俄而转风。舶至岛下。众咸以为神。于是一舟听其进止。有顷欲发。跋陀又止之。发者果覆没。忽中夜呼众欲急发。众方寐不应。跋陀乃自整帆独发旋。贼掠馀舶。至青州。闻什在长安。往从之。什倒屣门迎大悦。恨相得之晚。议论多发。药谓什曰。公所释未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什曰。吾年运已往。学者妄相粉饰。公雷同为高。可乎。秦太子泓延至东宫。对什论法。问曰。法云何空。答曰。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色常空。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复云何破一微。答曰。诸师或破析一微。我意不尔。又问。微是常耶。答曰。以一微故众微空。以众微故一微空。宝云译出此语。不解其意。皆谓跋陀所计。微尘是常。他日更请。跋陀曰。法不自生。缘会故生。缘一微故有众微。微无自性。则是空矣。宁当言破一微乎。 秦既崇向出入宫阙者三千馀僧。贤静退颓然而已。偶谓弟子曰。昨见天竺五舶俱发。众闻为显异。而贤有弟子。自言得阿含果。有以飞语闻者。祸起不测。众多遁去。贤不以为意。僧䂮道恒曰。佛犹不听说己所得法。五舶之说。何所穷诘。又弟子诳惑。互生异同。于律有违。理不同止。贤笑。与慧观等四十馀人渡江。姚兴惊。诟䂮等。即遣使追之。不可。遂至匡山。沙门慧远。迎待甚勤敬。遣门人昙邕。致书关中。解其摈事。又请出译禅数诸经。五舶果至。游江陵。道化益盛。施者奔走焉。跋陀不受。持一钵行乞而已。宋武帝为太尉。讨刘毅。在江陵。陈郡袁豹。为长史随府。跋陀尝从豹乞。未餍辞退。豹曰意似未足。跋陀曰。檀越施心有限耳。豹呼左右益饭。饭果尽。豹大惭。即问慧观而知其为人。竟启太尉。请相见。邀与俱止京师。道场寺沙门支法领。于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译。内史孟顗。右军褚叔度。讲跋陀译之。沙门法显。游西域得僧祗律。请跋陀译。语在显传。跋陀译观佛三昧经六卷。泥洹及脩行方便等论十五部。一百十七卷。元嘉六年没。寿七十二。
神僧传·卷第二
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本姓释氏。迦维罗卫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也。幼丧父母从祖鸠婆利。闻其聪敏兼悼其孤露。乃迎还度为沙弥。至年十七。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众皆一月贤一日诵毕。其师叹曰。贤一日敌三十夫也。及受具戒修业精勤。博学群经多所通达。少以禅律驰名。常与同学僧迦达多。共游罽宾同处积载。达多虽服其才明。而未测其人也。后于密室闭户坐禅。忽见贤来。惊问何来。答云。暂至兜率致敬弥勒。言讫便隐。达多知是圣人。未测深浅。后屡见贤神变。乃敬心祈问。方知得不还果。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会有秦沙门智严。西至罽宾睹法众清净。乃慨然东顾曰。我诸同辈斯有道志。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即咨询国众孰能流化东土。佥云。佛驮跋陀。其人也。严既要请苦至。贤遂悯而许焉。于是舍众辞师。裹粮东逝。步骤三载绵历寒暑。既度葱岭。路经六国。国主矜其远化。并倾怀资奉。至交阯乃附舶循海而行。经一岛下。贤以手指山曰。可止于此。舶主曰。客行惜日调风难遇。不可停也。行二百馀里。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众人方悟其神。咸师事之听其进止。后遇便风同侣皆发。贤曰。不可动。舶主乃止。既而有先发者。一时覆败。后于闇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无肯从者。贤自起收缆。唯一舶独发。俄尔贼至。留者悉被抄害。顷之至青州东莱郡。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什大忻悦。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时秦主姚兴专志佛法。供养三千馀僧。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贤守静不与众同。后语弟子云。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既而弟子传告外人。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僧道恒等谓曰。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宜可时去勿得停留。贤曰。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但恨怀抱未伸。以为慨然耳。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馀人。俱发神志。从容初无异色识真之众咸共叹惜。道俗送者千有馀人。姚兴闻去怅怏。乃谓道恒曰。佛贤沙门挟道来游欲宣遗教。缄言未吐良用深慨。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因敕令追之。贤谓使曰。诚知恩旨无预闻命。于是率侣宵征。南指庐岳。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闻至欣喜倾盖若旧。远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亦于律无犯。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远乃请出禅数诸经。贤志在游化居无求安。停山岁许。复西适江陵。遇外国舶主。既而讯访。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倾境士庶竞来礼事。其有奉施悉皆不受。持钵分卫不问豪贱。时陈郡袁豹为宋武帝太尉长史。宋武南讨刘毅。豹随府届于江陵。贤将弟子慧观诣豹乞食。豹素不敬信。待之甚薄。未饱辞退。豹曰。似未足且复少留。贤曰。檀越施心有限。故令所设已罄。豹即呼左右益饭。饭果尽。豹大惭愧。既而问慧观曰。此沙门何如人。观曰。德量高远非凡所测。豹深叹异以启太尉。太尉请与相见甚崇敬之。资供备至。俄而太尉还都。请与俱归安止道场寺。以元嘉六年卒。春秋七十有一。
名僧传抄
(或云浮头婆驮。梁言觉贤)。北天竺人也。九岁失父母。为外家所养。年十七出家。师令诵经。五人同业。四人一月。敌其一日。博览经律。精力过人。笃好禅思。遇境斯得。雅游九次。妙入八解。同学僧伽达多。心相赏遇。同游罽宾。达多闭室安禅。先自念言曰。无得觉我者也。有顷忽见觉贤对倚弹指。达多问曰。何从得入。答曰。向往兜率。见子意云无得觉我。故相观耳。达多方悟。非凡夫人焉。苦从谓问。乃云得阿那含也。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
本姓释氏。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之苗裔也。
祖父达摩提婆。
此云法天。
尝商旅于北天竺。
因而居焉。
父达摩修耶利。
此云法日。
少亡。
贤三岁孤与母居。
五岁复丧母为外氏所养。
从祖鸠婆利。
闻其聪敏。
兼悼其孤露。
乃迎还度为沙弥。
至年十七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
众皆一月。
贤一日诵毕。
其师叹曰。
贤一日敌三十夫也。
及受具戒修业精勤。
博学群经多所通达。
少以禅律驰名。
常与同学僧伽达多共游罽宾。
同处积载。
达多虽伏其才明。
而未测其人也。
后于密室闭户坐禅忽见贤来惊问何来。
答云。
暂至兜率致敬弥勒。
言讫便隐。
达多知是圣人未测深浅。
后屡见贤神变乃敬心祈问。
方知得不还果。
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
会有秦沙门智严。
西至罽宾。
睹法众清胜。
乃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斯有道志。
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
即咨讯国众。
孰能流化东土。
佥云有佛驮跋陀者。
出生天竺那呵利城。
族姓相承世遵道学。
其童龀出家已通解经论。
少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
先时亦在罽宾。
乃谓严曰。
可以振维僧徒宣授禅法者佛驮跋陀其人也。
严既要请苦至。
贤遂悯而许焉。
于是舍众辞师裹粮东逝。
步骤三载绵历寒暑。
既度葱岭路经六国。
国主矜其远化。
并倾心资奉。
至交趾乃附舶。
循海而行经一岛下。
贤以手指山曰。
可止于此。
舶主曰。
客行惜日调风难遇。
不可停也。
行二百馀里。
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
众人方悟其神。
咸师事之。
听其进止。
后遇便风同侣皆发。
贤曰。
不可动。
舶主乃止。
既而有先发者一时覆败。
后于闇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
无肯从者。
贤自起收缆。
一舶独发。
俄尔贼至留者悉被抄害。
顷之至青州东莱郡。
闻鸠摩罗什在长安。
即往从之。
什大欣悦。
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
因谓什曰。
君所释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
什曰。
吾年老故尔。
何必能称美谈。
什每有疑义必共咨决。
时秦太子泓欲闻贤说法。
乃要命群僧集论东宫。
罗什与贤数番往复。
什问曰。
法云何空。
答曰。
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虽色常空。
又问。
既以极微破色空。
复云何破微。
答曰。
群师或破析一微。
我意谓不尔又问。
微是常耶。
答曰。
以一微故众微空。
以众微故一微空。
时宝云译出此语不解其意。
道俗咸谓贤之所计微尘是常。
馀日长安学僧复请更释。
贤曰。
夫法不自生缘会故生。
缘一微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则为空矣。
宁可言不破一微常而不空乎。
此是问答之大意也。
秦主姚兴专志佛法。
供养三千馀僧。
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
唯贤守静不与众同。
后语弟子云。
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
既而弟子传告外人。
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
又贤在长安大弘禅业。
四方乐靖者并闻风而至。
但染学有浅深。
得法有浓淡。
浇伪之徒因而诡滑。
有一弟子。
因少观行。
自言。
得阿那含果。
贤未即检问。
遂致流言大被谤读。
将有不测之祸。
于是徒众或藏名潜去。
或踰墙夜走。
半日之中众散殆尽。
贤乃夷然不以介意。
时旧僧僧䂮道恒等谓贤曰。
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
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
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
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
宜可时去勿得停留。
贤曰。
我身若流萍。
去留甚易。
但恨怀抱未申。
以为慨然耳。
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馀人俱发。
神志从容初无异色。
识真之众咸共欢惜。
白黑送者千有馀人。
姚兴闻去怅恨。
乃谓道恒曰。
佛贤沙门协道来游欲宣遗教。
缄言未吐良用深慨。
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
因敕令追之。
贤报使曰。
诚知恩旨无预闻命。
于是率侣宵征。
南指庐岳。
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
闻至欣喜若旧。
远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
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
亦于律无犯。
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
远乃请出禅数诸经。
贤志在游化居无求安。
停止岁许。
复西适江陵。
遇外国舶至。
既而讯访。
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
倾境士庶竞来礼事。
其有奉遗悉皆不受。
持钵分卫不问豪贱。
时陈郡袁豹为宋武帝太尉长史。
宋武南讨刘毅随府届于江陵。
贤将弟子慧观诣豹乞食。
豹素不敬信。
待之甚薄。
未饱辞退。
豹曰。
似未足。
且复小留。
贤曰。
檀越施心有限。
故令所设已罄。
豹即呼左右益饭。
饭果尽。
豹大惭愧。
既而问慧观曰。
此沙门何如人。
观曰德量高邈非凡所测。
豹深叹异以启太尉。
太尉请与相见甚崇敬之。
资供备至。
俄而太尉还都。
便请俱归安止道场寺。
贤仪范率素不同华俗。
而志韵清远雅有渊致。
京师法师僧弼与沙门宝林书曰。
斗场禅师甚有大心。
便是天竺王何风流人也。
其见称如此先是沙门支法领。
于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
未有宣译。
至义熙十四年。
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即请贤为译匠。
乃手执梵文。
共沙门法业。
慧严等百有馀人。
于道场译出。
诠定文旨。
会通华戎。
妙得经意。
故道场寺犹有华严堂焉。
又沙门法显。
于西域所得僧祇律梵本。
复请贤译为晋文。
语在显传。
其先后所出观佛三昧海六卷。
泥洹及修行方便论等。
凡一十五部。
一百十有七卷为究其幽旨妙尽文意。
贤以元嘉六年卒。
春秋七十有一矣。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此云觉贤。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之苗裔也。
父少亡。
贤孤与母居。
五岁复丧母。
为外氏所养。
从祖鸠婆利。
闻其聪敏。
悼其孤露。
乃迎还度为沙弥。
至年十七。
与同学数人。
习诵为业。
众皆一月。
贤一日诵毕。
其师叹曰。
贤一日敌三十夫也。
及受具戒。
修业精勤。
博学群经。
多所通达。
少以禅律驰名。
常欲游方弘化。
会有秦沙门知严。
西至罽宾。
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有道志。
而不遇真匠。
发悟莫由。
即咨询国众。
孰能流化东土。
佥曰。
有佛驮跋陀者。
可以振维僧徒。
宣授禅法。
严要请苦至。
贤遂悯而许焉。
于是舍众辞师。
裹粮东逝。
步骤三载。
绵历寒暑。
既度葱岭。
路经六国。
国王矜其远化。
并倾资。
奉至交趾。
乃附舟海行。
经一岛下。
贤以手指山曰。
可止于此。
舶主曰。
客行惜日。
调风难遇。
不可停也。
行二百馀里。
忽风转吹舶。
还向岛下。
众人方悟其神。
咸师事之。
听其进止。
后遇便风。
同侣皆发。
贤曰。
不可动。
舶主乃止。
既而有先发者。
一时覆败。
后于闇夜之中。
忽令众舶俱发。
无肯从者。
贤自起收缆。
唯一舶独发。
俄尔贼至。
留者悉被抄害。
顷之至青州东莱郡。
闻鸠摩罗什在长安。
即往从之。
什大欣悦。
共论法相。
振发占微。
多所悟益。
秦太子泓。
欲闻贤说法。
乃要命群僧。
集论东宫。
罗什与贤。
数番往复什问曰。
法云何空。
答曰。
众微成色。
色无自性。
故唯色常空。
又问。
既以极微破色空。
复云何破一微。
答曰。
群师或破析一微。
我意谓不尔。
又问。
微是常耶。
答曰。
以一微空故众微空。
众微空故一微空。
时宝云译出此语。
不解其意。
馀日长安学僧。
复请更释。
贤曰。
夫法不自生。
缘会故生。
缘一微。
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
则为空故一微空中无众微。
众微空中无一微。
秦主姚兴。
专志佛法。
供养三千馀僧。
并往来宫阙。
盛修人事。
唯贤守静。
不与众同。
义熙十四年。
吴郡内史孟顗。
右卫将军褚叔度。
请贤为译匠。
手执华严梵文。
共沙门法业。
慧义。
慧严等。
百有馀人。
于道场译出诠定。
文旨会通。
妙得经意。
佛驮什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此云觉寿。罽宾国人。少受业于比丘之善弥沙塞部律者。于是以毗尼严身。以禅那洗心。景平元年七月至扬州。其年冬。集众龙光寺。译弥沙塞律三十四卷。为五分律。亲执梵本。沙门道生慧严笔受。侍中琅琊王徕为檀越。明年四月。又抄出戒心羯磨法。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佛驮什。
此云觉寿。
罽宾人。
少受业于弥沙塞部僧。
专精律品兼达禅要。
以宋景平元年七月届于扬州。
先沙门法显。
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
未被翻译而法显迁化。
京邑诸僧闻什既善此学。
于是请令出焉。
以其年冬十一月集于龙光寺。
译为三十四卷。
称为五分律。
什执梵文。
于阗沙门智胜为译。
龙光道生东安慧严共执笔参正。
宋侍中琅琊王练为檀越。
至明年四月方竟。
仍于大部抄出戒心及羯磨文等。
并行于世。
什后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4—468 【介绍】: 或称摩诃衍。南朝宋时僧,中天竺人。本婆罗门族。习大乘,专精志学,博通三藏,苦节有精理。文帝元嘉十二年泛海至广州。帝遣使迎至京师,住祗洹寺讲经。孝武帝大明初出新经《胜鬘经》,为时所重。明帝泰始四年卒于建康。
全宋文·卷六十三
求那跋陀罗,译言功德贤,中天竺人,号摩诃衍。元嘉十二年泛海至广州。文帝迎住祗洹寺,后从谯王之荆州,孝建中住中兴寺,泰始四年卒,年七十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始以家世事外道法。因遁去。求师剃落。为沙门。师令探经。得大品华严。师喜曰。汝于大乘有缘乎。为授菩萨戒。而大乘益精。时号摩诃衍。寻以书谕父母。使归正。既遍历师子诸国。乃附舶而东。届中途。所饮之水既竭。又风息不能进。贤咒之。骤雨充足。抵广州。刺史车朗以闻。驿至京师。元嘉十二年。初住祗洹寺。已而诏入内供养。琅琅颜延之。通才硕学。束带造门。于是京师远近冠盖相望彭城王义康。南谯主义宣。皆师事之。译杂阿含法鼓胜鬘楞伽等经。共百馀卷。谯王请讲华严经。而贤独恨未善华言。祷观世音以求感应。夜梦神力士易其首。旦起顿通语义。遂就讲。王以屡有怪梦问之。对曰。京都行有祸矣。王构逆谋。贤谏之。至流涕。王逼与俱下。梁山之败堕江中。一心诵观世音。手捉竹杖。见童子牵其衣。贤曰。汝小儿。乃能尔耶。至岸欲脱纳衣偿童子。忽失所在。王玄谟承诏。送贤至台上尉安之。且曰。企德有日。乃今始遇。间关来归。宁有恨乎。对曰。无所恨。但念夙缘逢此适成熟耳。上又戏之曰。颇念谯王否。对曰。古人不忘一饭。王饭我十年。敢遽忘哉。愿当从阶下。求为王脩冥福。惟哀怜之。上为改容。中兴寺成。诏徙以住持。上尝宴东府。王公毕集。诏趣贤。贤至。皤然清臞。上望见谓谢庄曰。摩诃衍有机辩。当戏之。贤趋陛。上曰。摩诃衍不负远来。唯有一在。即应声曰。贫道客食陛下三十载。恩遇之厚。无所欠。所欠唯一死在。上喜为促席。一坐尽倾。永明六年旱。遍走群望无所验。诏贤曰。霶霈而后相见。贤即绝饮食。自嚗北湖钓台上。嘿诵经咒。明日大霔。公卿入贺。施与有加焉。太始四年正月。示疾而卒。春秋七十五。
神僧传·卷第三
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以大乘学故世号摩诃衍。本婆罗门种幼。学五明诸论。后遇见阿毗昙杂心。寻读惊悟。乃深崇佛法。其家世事外道禁绝沙门。乃舍家潜遁远求师范。即投簪落䰂(音采)专精志学。及受具戒博通三藏。到师子诸国皆传送资供。既有缘东方。随舶泛海中途风止。淡水复竭举舶忧惶。跋陀曰。可同心并力念十方佛称观世音。何往不感乃密诵咒经恳到礼忏。俄而信风暴至密云降雨。一舶蒙济。宋丞相南谯王义宣镇荆州。创房殿请讲华严等经。而跋陀自忖未善华言有怀愧叹。即旦夕礼忏请观世音乞求冥应。遂梦有人白服持剑擎一人首。来至其前曰。何故忧耶。跋陀具以事对。答曰。无所多忧。即以剑易首更安新头。语令回转曰。得无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觉心神喜悦。旦起语义皆通备领华言。于是就讲。元嘉末谯王屡有怪梦。跋陀答云。京都将有祸乱。未及一年元凶构逆。及孝建之初谯王阴谋逆节。跋陀颜容忧傪未及发言。谯王问其故。跋陀谏诤恳切。乃流涕而出曰。必无所冀。贫道不容扈从。谯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与俱下。梁山之败火舰转迫。去岸悬远判无全济。唯一心称观世音。手捉筇竹杖投身江中。水齐至膝。以杖刺水。水流深駃。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顾谓童子。汝小儿何能度我。恍惚之间觉行十馀步。仍得上岸。即脱纳衣欲偿童子。顾觅不见。举身毛竖。时王玄谟督军梁山。世祖敕军中得摩诃衍。善加料理驿信送台。俄而寻得。令舸送都。世祖即时引见顾问委曲。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跋陀曰。既染衅戾分当灰粉。今得接见重荷生造。敕问并准为贼。答曰。出家之人不预戎事。然张畅宋灵秀等并是驱迫贫道。所明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帝曰。无所惧也。是日敕住后堂供施衣物。给以人乘。及中兴寺成敕令移住。后于秣陵界凤凰楼西起寺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视不见人。众屡厌梦。跋陀烧香咒愿曰。汝宿缘在此我今起寺。行道礼忏常为汝等。若住者为护寺善神。若不能住各随所安。既而道俗十馀人。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寺众遂安。大明六年天下亢旱。祷祈山川累月无验。世祖请令祈雨必使有感。如其无获不须相见。跋陀曰。仰凭三宝。陛下天威冀必降泽。如其不获不复重见。即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不复饮食默而诵经。密加秘咒。明日晡时西北云起。初如车盖。日在桑榆风震云合连日降雨。寻常执持香炉未尝辍手。每食飞鸟乃集手取食。至太宗之世礼供隆到。大始四年正月觉体不愈。便与太宗及公卿等告别。临终三日延伫而望云。见天华圣像。隅中遂卒。春秋七十有五。
名僧传抄
中天竺人也。少传五明。天文书算。医方咒术。风甬盈虚。世间术业。多所究竟。而志力坚明。偏习方等。以外典杂事弊释氏。乃遁游师子国。依师入道。专情学务。辞小习大。世号之为摩诃乘焉。师欲试之。命就闇室。操取经匣。即得华严大品。师曰。大乘于汝乃有重缘。奉书父母。劝归正法。曰若专外道。虽还无益。若归依三宝。则长得奉见。父感至言。遂乖邪崇正。顷之功德贤乃奉送资供。求向东方。因随舶汎海。元嘉十二年春。始至广洲。憩云峰山。立寺以山为名。时刺史车朗表闻。宋文帝遣使迎接。其年冬至京师。敕住祇洹寺。遥入宫台传译。意好欣然若故旧。帝甚敬异之。琅邪颜延之。宕才硕学。束带诣门。于是京邑道俗。车盖相望。彭城谯王义宣置师事焉。众僧共请出经。于祇洹寺。集义学诸僧。初出杂阿含经五十卷。又于东安寺。出法鼓经二卷。出相续解脱经二卷。第一义五相略一卷。后于舟杨郡。译出胜鬘经一卷。又于道场寺。出央掘四卷。楞伽经四卷。众七百馀人。宝云传译。惠观执笔。辨章文义妙会。先自元嘉二十三年。谯王镇荆洲。请与俱行。安憩辛寺。更立殿房。即于寺内。出无忧王经一卷。八吉祥经一卷。过去现在因果四卷。无量寿一卷。泥洹一卷。凡十三部。合七十三卷。谯王欲请讲华严等经。而跋陀自忖未善汉语。愧难积旬。即旦夕礼忏。请乞冥应。遂梦有人。白服持剑。擎一人首来。至其前曰。何故忧邪。跋陀具以事对答。曰。不痛。壑然便觉。心神喜悦。旦起言义皆备领汉语。于是就讲。弟子法勇传译。僧念为都讲。虽因译人。而玄解往复。元嘉将末。谯王屡有怪梦。跋陀答以京都将有祸乱。未及一年。而二凶构逆。及孝建之初。谯王阴谋逆节。跋陀颜容忧惨。而未及发言。谯王问其故。跋陀陈争垦切。乃流涕而出。曰必无所翼。贫道不容扈从。义宣问曰。法师何故谓弟子举事不成。答曰。大王名义宣。当以义济。今兴兵犯从非义也。何以能剋。义宣以其物情所信。乃逼与俱下。过江洲。见咸质质。问曰。法师观弟子军容何如。答曰。犹如聚墨耳。梁山之败。火榄转迫。去岸悬远。𠜁无济理。唯一心称观世音。手捉邛竹杖。投身江中。水裁至滕。以杖刺水。水深流驶。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顾谓童子。汝小儿何能度我。恍忽之间。觉行十馀步。仍得上岸。即脱纳衣。欲宾童子。顾览不见。举身毛竖。方知神力焉。时王玄谟督军梁山。孝武敕军中得摩诃乘。善加料理。驿信送台。俄而寻得。令舸送还都。孝武即时引见。顾问委典。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跋陀对曰。既染觉戾。分为灰粉。今得接见。重荷生造。敕问置谁为贼。答曰。出家之人不豫戎事。然张畅宗灵秀等。并是驱逼贫道所明。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孝武曰无所惧也。是日敕住后堂。供施衣物。给以人乘。初跋陀在荆洲十载。每与谁王书疏。无不记录。及军败简检。无片言及军事者。孝武明其托谨。益加礼遇。后因闲谈。聊戏问曰。念丞相不。答曰。受供十年。何可忘德。今从陛下。乞愿为丞相三年烧香。帝悽然动容。义而许焉。及中兴寺成。敕令移住。令开三间房。后于东府宴会。王公毕集。敕见跋陀。时未及净𩬊。白首皓然。孝武遥望。顾语尚书谢庄曰。摩诃乘聪明机解。但老期已至。朕试问之。必悟人意。跋陀上阶。因迎谓之。摩诃乘不负远来之意。但有一在。即应声答曰。贫道远归帝京。垂四十年。天恩隆遇。衔块罔极。但七十老病。唯一死在。帝嘉其机辨。敕近御座。举朝屡目焉。后于秣陵界凤凰楼西起寺。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视不见人。众屡厌梦。跋陀烧香咒曰。汝宿缘居此。我今起寺。行道礼忏。常为汝等居住者。为护寺善神。若不能居。随所安。既而道俗十馀人。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寺众遂安。大明七年天下亢旱。祈祷山川。累日无验。孝武请令祈雨。必使有感。如其无效。不须相见。跋陀答曰。仰凭三宝。陛下天威翼必降泽。如其不获。不复重见。即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不复饮食。默而诵经。密加秘咒。明日晡时。西北云起如车盖。日在桑榆。风震云合。即日降雨。明旦公卿入贺。敕见慰劳。嚫施相续。跋陀自幼以来。蔬食终身。常执持香炉。未尝辍手。每食竟辄分食。飞鸟集手取食。至明帝之世。礼供弥盛。到泰始四年正月。觉体不平。便豫与明帝公卿告辞。临终之日。延伫而望云。见天华圣像。禺中遂卒。春秋七十五。明帝深加痛惜。慰赙甚厚。公卿会葬。荣众备焉。又续有求那毗地。中天竺人。聪瞻有记。诵经十馀万言。兼解阴阳道术。以齐建元中来至。住毗舍离寺。永明十年。译出十二因缘。及颀湏达长者经。造正观寺(云云)。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求那跋陀罗。
此云功德贤。
中天竺人。
以大乘学故世号摩诃衍。
本婆罗门种。
幼学五明诸论。
天文书算医方咒术靡不该博。
后遇见阿毗昙杂心。
寻读惊悟。
乃深崇佛法焉。
其家世外道禁绝沙门。
乃舍家潜遁远求师友。
即投簪落彩专精志学。
及受具足博通三藏。
为人慈和恭恪事师尽礼。
顷之辞小乘师进学大乘。
大乘师试令探取经匣。
即得大品华严。
师嘉而叹曰。
汝于大乘有重缘矣。
于是读诵讲宣莫能詶抗。
进受菩萨戒法。
乃奉书父母劝归正法曰。
若专守外道则虽还无益。
若归信三宝则长相见。
其父感其言至。
遂弃邪从正跋陀前到师子诸国。
皆传送资供。
既有缘东方。
乃随舶汎海中途风止。
淡水复竭举舶忧惶。
跋陀曰。
可同心并力念十方佛称观世音。
何往不感。
乃密诵咒经恳到礼忏。
俄而信风暴至。
密云降雨。
一舶蒙济。
其诚感如此。
元嘉十二年至广州。
刺史车朗表闻。
宋太祖遣信迎接。
既至京都敕名僧慧严慧观。
于新亭郊劳。
见其神情朗彻莫不虔仰。
虽因译交言而欣若倾盖。
初住祇洹寺。
俄而太祖延请深加崇敬。
琅琊颜延之通才硕学。
束带造门。
于是京师远近冠盖相望。
大将军彭城王义康。
丞相南谯王义宣。
并师事焉。
顷之众僧共请出经于祇洹寺。
集义学诸僧译出杂阿含经。
东安寺出法鼓经。
后于丹阳郡译出胜鬘楞伽经。
徒众七百馀人。
宝云传译。
慧观执笔。
往复咨析妙得本旨。
后谯王镇荆州。
请与俱行安止辛寺。
更创房殿。
即于辛寺出无忧王过去现在因果及一卷无量寿一卷泥洹央掘魔罗相续解脱波罗蜜了义现在佛名经三卷第一义五相略八吉祥等诸经并前所出凡百馀卷常令弟子法勇传译度语。
谯王欲请讲华严等经。
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怀愧叹。
即旦夕礼忏请观世音乞求冥应。
遂梦有人白服持剑。
擎一人首。
来至其前曰。
何故忧耶。
跋陀具以事对。
答曰。
无所多忧。
即以剑易首更安新头。
语令回转曰。
得无痛耶。
答曰。
不痛。
豁然便觉心神悦怿。
旦起道义皆备领宋言。
于是就讲。
元嘉将末谯王屡有怪梦。
跋陀答云。
京都将有祸乱。
未及一年元凶构逆。
及孝建之初谯王阴谋逆节。
跋陀颜容忧惨未及发言。
谯王问其故。
跋陀谏争恳切。
乃流涕而出曰。
必无所冀。
贫道不容扈从。
谯王以其物情所信。
乃逼与俱下。
梁山之败大舰转迫。
去岸悬远判无全济。
唯一心称观世音。
手捉邛竹杖投身江中。
水齐至膝。
以杖刺水。
水流深驶。
见一童子寻后而至以手牵之。
顾谓童子。
汝小儿何能度我。
恍忽之间觉行十馀步。
仍得上岸。
即脱纳衣欲偿童子。
顾觅不见。
举身毛竖。
方知神力焉。
时王玄谟督军梁山。
世祖敕军中得摩诃衍。
善加料理驿信送台。
俄而寻得。
令舸送都。
世祖即时引见顾问委曲。
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
跋陀曰。
既染衅戾分当灰粉。
今得接见重荷生造敕问并谁为贼。
答曰。
出家之人不预戎事。
然张畅宋灵秀等并见驱逼贫道。
所明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
帝曰。
无所惧也。
是日敕住后堂供施衣物。
给以人乘。
初跋陀在荆十载。
每与谯王书疏无不记录。
及军败检简无片言及军事者。
世祖明其纯谨益加礼遇。
后因闲谈聊戏问曰。
念承相不。
答曰。
受供十年何可忘德。
今从陛下乞愿。
愿为丞相三年烧香。
帝悽然惨容义而许焉。
及中兴寺成敕令移住为开三间房。
后于东府宴会。
王公毕集。
敕见跋陀。
时未及净发白首皓然。
世祖遥望顾谓尚书谢庄曰。
摩诃衍聪明机解。
但老期已至。
朕试问之。
其必悟人意也。
跋陀上阶。
因迎谓之曰。
摩诃衍不负远来之意。
但唯有一在。
即应声答曰。
贫道远归帝京垂三十载。
天子恩遇衔愧罔极。
但七十老病唯一死在。
帝嘉其机辩。
敕近御而坐。
举朝属目。
后于秣陵界凤皇楼西起寺。
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
视之无人。
众屡厌梦。
跋陀烧香咒愿曰。
汝宿缘在此我今起寺。
行道礼忏常为汝等。
若住者为护寺善神。
若不能住各随所安。
既而道俗十馀人。
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
寺众遂安。
今陶后渚白塔寺即其处也。
大明六年天下亢旱祷祈山川累月无验。
世祖请令祈雨必使有感。
如其无获不须相见。
跋陀曰。
仰凭三宝。
陛下天威冀必隆泽。
如其不获不复重见。
即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
不复饮食。
默而诵经。
密加秘咒。
明日晡时西北云起如盖。
日在桑榆风震云合连日降雨。
明旦公卿入贺。
敕见慰劳。
䞋施相续。
跋陀自幼以来蔬食终身。
常执持香炉未尝辍手。
每食竟辙分食飞鸟。
乃集手取食。
至太宗之世礼供弥隆到大始四年正月觉体不悆。
便与太宗及公卿等告别。
临终之日延伫而望之。
见天华圣像。
禺中遂卒。
春秋七十有五。
太宗深加痛惜慰赙甚厚。
公卿会葬荣哀备焉。
时又有沙门宝意。
梵言阿那摩低。
本姓康。
康居人。
世居天竺。
以宋孝建中来止京师瓦官禅房。
恒于寺中树下坐禅。
又晓经律。
时人亦号三藏。
常转侧数百贝子。
立知凶吉。
善能神咒。
以香涂掌。
亦见人往事。
宋世祖施其一铜唾壶。
高二尺许。
常在床前。
忽有人窃之。
意以席一领。
空卷之咒上数通。
经于三夕唾壶还在席中。
莫测其然。
于是四远道俗咸敬而异焉。
齐文惠文宣及梁太祖。
并敬以师礼焉。
永明末年终于所住。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经师
释法平。
姓康。
康居人。
寓居建业。
与弟法等俱出家止白马寺为昙籥弟子。
共传师业。
响韵清雅运转无方。
后兄弟同移祇洹。
弟貌小丑而声踰于兄。
宋大将军于东府设斋。
一往以貌轻之。
及闻披卷三契。
便扼腕神服。
乃叹曰。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信矣。
东安严公发讲。
等作三契经竟。
徐动麈尾曰。
如此读经亦不减发讲遂散席。
明更开题。
议者以为相成之道也。
兄弟并以元嘉末卒。
释昙鉴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出赵氏。冀州人也。师事竺道祖。以解律称。诣关中。从罗什受学。什曰。子真一闻持者也。住江陵新寺。厉志求生安养。临终果见奇祥。方敛目有异香。寿七十。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昙鉴。
姓赵。
冀州人。
少出家事竺道祖为师。
蔬食布衣律行精苦。
学究群经兼善数论闻什公在关。
杖策从学。
什常谓鉴为一闻持人。
后游方宣化。
达自荆州止江陵辛寺。
年登耳顺励行弥洁。
常愿生安养瞻觐弥陀。
后弟子僧济辞往上明。
鉴云。
汝去乃佳恐不复相见。
因委曲疏受付嘱。
至夜与诸耆老共叙无常。
言甚切至。
既夜各各还房。
鉴独留步廊下至三更。
沙弥僧愿请还房。
鉴曰。
汝但眠不须复来。
至明旦弟子慧严依常问讯。
见合掌平坐而口不言。
迫就察之实乃已卒。
身体柔软香洁倍常。
因申而殓焉。
春秋七十。
吴郡张辩作传并赞。
赞曰。
披荔逞芬。
握瑾表洁。
浑浑法师。
弗淄弗涅。
炜晔初辰。
条蔚暮节。
神游智往。
岂伊实诀。
时江陵又有释道海北州释慧龛东州释慧恭淮南释昙泓东辕山释道广弘农释道光等。
并愿生安养临终祥瑞焉。
释靖玄 朝代: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赵氏。
天水人也。
七岁为郡学诸生。
隋初受老子法。
俄悉谢去。
专志经部。
而频升高座。
允迪玄徒。
禀具已后。
声闻益播。
然以秦凉习俗浇薄。
欲𨤲正之。
以永慧命。
诏从焉。
即颁进脩之法。
下河右使依用。
元德太子。
尤加钦挹。
降令召至。
仍俾大兴善道场。
盛弘讲会。
时粲法师在座谓曰。
西土自道朗至今尔其接轸矣。
会文帝升遐。
郁兴禅定。
遂应诏居之。
大业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无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玄姿性慈恕。
遗言必弃骸林野。
于是其乡里慧严遵行之。
旋收舍利。
搆塔于终南龙池寺之西岑。
冀州沙门明则。
文以铭之。
用旌厥德。
明则始犹未有声誉。
及制觉观寺碑。
仆射杨素见而奇焉。
且奏住仁寿宫三善寺。
东都译经。
又入馆知缀缉。
薛道衡曰。
则公之文。
屡发新采。
英英独照。
隋末卒。
有文集行世。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靖玄。
姓赵氏。
天水人也。
识度淹弘清鉴悬远。
七岁任郡学生。
勤阅三冬艺该六典。
皇隋肇运便业李张。
名预黄巾身同观宇。
呼吸沆瀣吐纳阴沆。
每思五千道德良非造真。
七诫超升本为浮诡。
乃舍其巾褐服此伽梨。
澄练一心专宗经部。
时年在息慈频登法匠。
华夷钦仰缁素属目。
受具已后声势转高。
遂使化靡陇西扇荣河洛。
以秦凉荒要佛法浇侈。
将欲结其颓网布此遗矰。
具列正法要务奏上文皇。
蒙敕允述纶言奖拔。
登下河右颁条依用。
元德太子籍甚芳猷翘想钦揖。
爰降令旨远召京华。
玄遂恭承嘉惠来翔帝宇。
有令于大兴善道场盛弘法会。
飞轩鸣玉杖锡挈瓶。
总萃观风德音通被。
纵远论体舒散疑踪。
能使难者由门解宣尽力。
时璨法师居坐谓曰。
自河凉义侣则道朗擅其名。
沿历至今。
尔其接轸。
代不可削。
斯人在斯。
由此显誉京师。
绰然高步。
会高祖升遐郁兴禅定。
遂应诏住焉。
常转梵轮弘匠非少。
大业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无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初玄生平言论慈悲为主。
每许遗骸弃之林野。
有天水同侣沙门慧严
追想昔言送尸山麓。
肌肉已尽。
便鸠聚遗身。
搆兹塼塔于终南龙池寺之西岑。
树铭塔所用旌厥德。
沙门明则为文。
则本冀人。
通玄儒有才慧。
纳言敏行。
尤所承统。
文藻虽驰时未之赏。
乃制觉观寺碑。
物亦不悟。
仆射杨素见而奇之。
由斯一顾方高声问。
奏住仁寿宫三善寺。
东都译经又召入馆专知缀缉。
隋末卒于所住。
有集行世。
薛道衡每曰。
则公之文屡发新采。
英英独照。
其为时贤所尚也如此矣。
僧瑗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0—690 【介绍】: 唐僧。
高平昌邑人,字辩空。
俗姓郁。
年十三,依虎丘寺慧严法师为弟子,高宗龙朔二年奉敕剃剪。
勤行精进,知名于时。
有《武丘名僧苑》,《郁子注》及文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字辨空。
姓郁氏。
高平昌邑人也。
母赵氏梦。
侧侍圣贤。
浮空游乐。
而娠。
六岁随母礼舍利塔。
见圣僧像于塔旁。
欣然抃跃抱持。
状若旧识者。
因白母。
愿出家。
母以尚幼未之许。
年十三。
乃使为虎丘寺慧严法师弟子。
龙朔二年。
试所习薙剪。
依慧诩禅师受具。
足戒。
听常乐寺聪法师三论诣江宁融禅师。
学心法。
永昌二年。
十二月二十日。
疾革。
谓弟子曰。
尸之所在。
不胜秽恶。
吾欲出就他方耳。
弟子等迎。
止于通彼亭之靖志庄。
忽闻异香充塞。
瑗正观不乱。
遗训勤切。
合掌而终。
春秋五十有一。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僧瑗。
字辩空。
姓郁氏高平昌邑人也。
姬水疏源狼亭袭庆。
鲁相继昌侯之业。
历载弥光。
少傅纂尚书之风。
清尘不昧。
瑗夙殖奇颖。
早擅嘉祥。
母赵氏娠孕之日。
侧侍圣贤浮空游乐。
及年六岁随母入舍利塔见圣僧像。
欣然跳跃状若旧交。
因启母出家。
母以其尚幼抑而未许。
至年十三方遂其志。
依虎丘寺慧严法师为弟子。
谦揖之操出自生知。
辩慧之能业称上首。
以龙朔二年奉敕剃剪。
冥符所应还隶此山。
严公长往。
乃依慧诩禅师受具足戒。
听常乐寺聪法师三论。
甚深无相。
疑滞豁除。
方便解脱。
怡然独悟。
因智从心證。
遂诣江宁融禅师求学心法。
摄念坐禅众魔斯伏。
勤行精进猛兽恒驯。
是以名称普闻声光八绝。
旗亭趋利削迹无践。
冬夏不易常披一纳。
或滴水以充于夕渴。
或数粒将济于朝饥。
或风雪凛凛礼诵无替于六时。
或炎暑爞爞经行不亏于少选。
称扬叹羡容色湛如。
毁辱诃骂欢喜而受。
每荫以长松。
属思鸿远。
清泉独坐映定水以彫文。
虚室高栖蔼禅枝而荡虑。
撰武丘名僧苑一卷注郁子两卷文集三卷。
盖道俗之仪表。
人物之师范焉。
永昌元年十二月二十日。
见身有疾谓弟子曰。
吾闻尸所到处便为秽恶。
出就别方乃称离罪尔。
门弟子等迎止于通波亭北静志庄。
忽闻异香从空而下。
瑗遗训勤切正观叮咛。
灭后可依外国法。
言讫合掌而终。
春秋五十有一。
缁素奔恸咸悲眼灭。
弟子僧义立及雉山县尉檀信等。
同遵师旨如法阇维。
收其舍利。
于寺建塔。
勒铭于所。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贾氏。范阳人。唐丞相魏国公耽之裔孙。年十五。即于悯忠寺。礼贞涉为师。而落发焉。既圆具足。乃南游。咨扣心要。自唐季都汴。天下之人。率以为归。故律之戾止。士大夫莫不宗仰。因营构夷门山中。以阐所学。诏以纪年。扁其寺曰开宝。命服徽号。荣宠多矣。而律视之蔑如也。乾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召门人垂训而终。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迁舆。葬于北部鵔鸃之原。进士贾守廉。铭其塔。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师律。
茫阳人也。
姓贾氏。
大丞相魏国公耽之后。
唐书有传。
律弱龀端谨不与群童斗伎。
裁十五岁于悯中寺落发。
礼贞涉为师。
严肃垂勖所履不出边幅之外。
涉默异之曰。
不可屈身下位而抑其名节乎。
成比丘已可去游方。
律奉训南逝得其禅要。
回锡故乡。
时梁世迨大周朝。
其间帝王重臣率皆宗仰。
居于夷门山旧封禅也。
营构乎殿宇圣仪。
丰厨秘藏供僧饶羡。
约勒后生别院翕如罔违彝宪。
朝廷以紫衣徽号用旌厥德。
律视之蔑如也。
一日谓弟子庶几曰。
吾无愿不报厥龄欲颓。
汝宜知之。
勿俗情而悲悼也。
乾德二祀正月二十三日而终。
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改葬于北部浚仪之原。
进士贾守廉为塔铭焉。
论曰。
佛出于世经译于时。
大要在乎果因。
所推归乎罪福。
罪也者下三涂之阶陛也。
福也者上诸圣之阶陛也。
阶陛是同上下有异耳。
此命章曰兴福者。
乃欲利他焉。
如秤低昂如室明暗。
则知二事必不同时。
又类薰莸不同器而藏。
尧桀不同国而治也。
凡夫气分唯说罪多。
圣者品流但闻福厚。
顺性故易造。
逆意故难修。
修有多门行有众路。
大约望檀波罗蜜多令度无极也。
始则人天福行。
施食与浆桥梁义井。
次则轮王行中下品善。
上品十善者则梵天福行也。
一造偷婆。
二补修故寺。
三请佛转法轮。
次则二乘净福行。
同三品善止自利功强耳。
次究尽位福行。
乃成二严。
庄严相。
好从三轮无碍见万法体空。
获利殊多尽未来际。
夫如是福之广矣大矣。
乃知圣者为福则易尔。
何耶。
纯净之故也。
凡夫则反是易薰染之故也。
是以佛亦为穿针之福。
知福不宜厌焉。
目连然燎迦叶蹋泥。
无尽意贡璎珞宝珠。
沓婆罗分僧卧具。
伊皆大人有作圣者权方。
欲其因罪不厌除福不厌取。
矧以教传岭外法布中原年所弥深行持渐薄。
内众修福就彼持门。
先哲息愆行其忏法矣。
夫修理忏也淡虑观心。
心无所生生无所住。
当尔之时顺违无相则罪灭福生之地也。
若行事忏也心凭胜境。
境引心增。
念念相资绵绵不断。
礼则五轮投地。
悔则七聚首心。
或期瑞而證知。
乃见罪灭之相也。
昔者齐太宰作净住法。
梁武帝忏六根门。
澄照略成住法图。
真观广作慈悲忏。
至乎会昌年内。
玄畅大师请修加一万五千佛名经。
是以两京礼经则口唱低头。
檛磬一声谓之小礼。
自淮以南民间唯礼梁武忏以为佛事。
或数僧呗𠽋歌赞相高。
谓之禳忏法也。
其有江表行水忏法者。
悔其滥费过度之愆。
此人伪造非真法也。
又有敩古人逐字礼华严法华经。
以为礼无漏法藏也。
由此有四众之徒于字上安南无字下安佛。
诚叨滥也。
有倡言曰。
但务生善唯期灭罪。
何判为非邪。
通曰。
翻译之后传行已来。
若天上之恒星。
如人形之定相。
或别占一座便曰客星。
或新起肉隆乃为胼赘者耳。
君不见春秋夏五邪。
郑杜诸家岂不能添月字乎。
盖畏圣人之言。
成不刊之典。
不敢加字矣。
夫子曰。
吾犹及史之阙文。
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
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
忽梦神人怒责声色颇厉。
曰涅槃尊经何敢辄尔轻加斟酌。
是知兴福不如避罪。
斯言允矣。
今则不勤课励靡事增修。
因搜颖脱之数员。
责显盂安之三宝。
就今有作何代无人。
或京兆开乎海池。
或终南建乎兰若。
铸大悲之铜像。
造相国之伽蓝。
或代病利人。
或护生掘土。
铸钟感瑞。
立刹参云。
刻像繁多。
修台浩博。
披榛平田之梵宇。
脱样阿育之浮图。
刊石为经鸠财立藏。
或治病于井络。
或化人于鄜畤。
如斯人也入殊邦之乡导。
合二姓之良媒。
日月伏根照洞庭之幽暗。
乾坤玄凿开混沌之窍端。
所行博哉。
续运长矣。
公羊子有之曰。
是上之行乎下也。
诗云。
尔之教矣。
民胥效矣。
愿吾徒望上而学之。
令仁祠圣像无坠于地者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元(一○三七~一○九一),俗姓倪,潮阳(今属广东)人。年十九落发受具,为南岳十三世。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至黄龙。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住吴江寿圣寺。后居昆山慧岩院、承天万寿寺、湖州报本禅院。哲宗元祐六年卒,年五十五。谥證悟禅师。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九。
全粤诗·卷二四
释慧元(一○三七 — 一○九一),俗姓倪,潮阳人。为南岳十三世。年十九落发受具。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至黄龙。宋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住吴江寿圣寺。后居昆山慧岩院、承天万寿寺、湖州报本禅院。宋哲宗元祐六年卒,年五十五。谥證悟禅师。事见宋释慧洪《禅林僧宝传》卷二九,明黄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六四有传。偈一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师名慧元。
生倪氏。
潮阳人也。
垂髫嶷然。
群儿剧于前。
袖手趺坐而已。
父母商略曰。
儿材地如此。
宁堪世用。
意事佛僧。
可耳。
元闻之。
即前拜辞。
依城南精舍。
诵法华经。
年十九。
剃落受具。
游方至京师。
华严圆明法师者。
见而异之。
曰。
上人齿少。
自何至此。
所求何事。
曰。
慧元南海来。
无他来唯求佛法。
圆明笑曰。
王城利声捷径。
酒色樊笼。
横目争夺。
日有万绪。
昔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犹不现前。
此中宁有佛法乎。
佛法俱在南方也。
元乃自洛京。
游襄汉。
遍历名山。
所至亲近知识。
然俱无所解悟。
治平三年春。
至黄龙。
时南禅师。
来自积翠。
龙众如蚁慕而集。
元每坐下板。
辄自引手反覆。
视之。
曰宁有道理。
而云似佛手。
知吾家揭阳。
而乃复问。
生缘何处乎。
久而顿释其疑。
即日发去。
熙宁元年入吴。
住吴江寿圣寺。
遣僧造黄龙。
投嗣法书。
南公视其款识。
未发。
谓来僧曰。
汝亟还。
令元自来。
僧反命。
元辍住持事。
策杖而来次南昌。
见宝觉禅师出世说法。
知南公已化逾月。
乃复还吴中。
道俗师尊之。
又延住昆山慧严院。
十年。
尝夜舟归自霅川。
𡨥劫舟。
舟人惊怖。
不知所出。
元安坐徐曰。
钱帛皆施汝。
人命不可枉用。
寇因背去。
元祐四年。
住承天万寿寺。
众益盛。
躬自持钵至湖。
湖人曰。
师到处为家。
何苦独爱姑苏乎。
固留不使还。
苏人闻之。
争持棰杖。
哗入湖曰。
何为夺我邦善知识。
政当见还否。
则有死而已。
元怡然不吝情去留。
曰吾任缘耳。
相守弥月。
苏人食尽乃去。
竟为湖人所有。
住报本禅院六年。
十一月十六日。
升座说偈曰。
五十五年梦幻。
身东西南北孰为亲。
白云散尽千山外。
万里秋空片月新。
言讫而化。
时右司陈公瓘莹中在湖。
亲见其事。
元胁不至席三十年。
平生规法南禅师作止者。
唯元克肖之。
遗言葬于岘山之阳。
门弟子元正有才辩。
问。
何独念岘山乎。
元曰。
他日可建寺。
后三十年元道契太师楚国公。
公为请于 朝。
诏谥證悟禅师。
塔曰定应。
有 旨特建显化寺。
岁度僧。
香火云。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慧元。潮州倪氏子。十九为大僧。遍历丛席。于黄龙三关语下悟入。住安吉报本院。为人孤硬。有风度。威仪端重。危坐终日。南禅师门弟子。能纵迹其行藏者。惟元而已。元。初开法。法嗣书至。南公视其名曰。吾偶忘此僧。谓专使曰。书未欲开。可令亲来见。专使反命。元即腰包而来。至豫章。闻南公化去。因留叹息。适晦堂老人。出城相会。与语奇之曰。恨老师不及见耳。元道化东吴。归之者如云。尝自乞食。舟还遇盗。舟人绝叫。白刃交错于前。元安坐自若。徐曰。所有尽以奉施。人命不可害也。盗既去。达旦人来。意师死矣。而颜色不乱。神气如常。其临死生祸福。能脱然无累如此。自说法来。一榻萧然。长坐不卧。三十馀年如一日。化后塔全身于岘山。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