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窦暨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经传凭谁问合离,开成又隔几经师。
我怀窦暨追皇象,简纸分明界画时(皇象书《春秋传》,见窦暨赋注。)
广平之子得隶法,远比籀篆蛟蛇走。
嵩阳观帖不空碑,石本一二传已偶。
题经墨迹小最奇,正书大幅几曾有。
君安得此八尺卷,赐樱桃诗字如手。
龙图阁宝苏张印,大星磊砢拱珠斗。
西山小楷庄不佻,拟以平原盖非苟。
述书始信窦暨言,钟门王后令范首。
持以娱客遂脱赠,是日庭树飞秋后。
瀑雨声捲海潮来,如渴骥奔怒猊吼。
娅姹逶迤势尚留,澒洞淋漓眩良久。
报君高歌一题壁,不用越州缸面酒
⑴ 有「龙图阁宝」「眉山南轩」诸印,真西山跋尾。
题裴镜民碑(甲戌) 清 · 翁方纲
云林论书法,断自唐中世。
晋贤古淡风,作者有谁继。
艰哉虞欧褚,下上天人际。
一线山阴传,兢兢无失坠。
于惟化度铭,浑乎诸法备。
肯以貌遗神,方整变遒媚。
殷家名父子,署书同峻利。
资圣济度榜,过者为停辔。
闻憙留裴碑,益州珍石记。
品到南宋时,兼擅欧虞势。
正似钱郎诗,遥想杜陵秘。
沮渠(老君碑。)与敬客(塼塔铭。),颇亦阐幽懿。
后学问津源,如何审位置。
萧阮临摹始,尚想鸿庞气。
太音希声弦,太羹玄酒味。
窦暨述褚书,已涉浇漓意。
此论或太过,闻者宜凛悸。
黄米并时论,尚憾真楷未。
矧伊宋后师,悬之宝编类。
卬须筏喻者,相与探古隶。
秦峄山碑旧本(丙子) 清 · 翁方纲
峄山秦碑日本刻,谓出枣木肥本前。
枣木之刻谁所作,杜公初拟孤嶂巅
唐时所勒木耶石,拓本闻自董广川。
夏竦之藏董之跋,气质浑重然不然。
杜以肥瘦辨今古,之罘摹更肥甚焉。
峄山刻辞史所佚,时在秦望之罘先。
尚假儒生为粉饰,斯也腼撰苍颉篇。
爰历博学皆踵此,闾里籀篆资以宣。
此即元祐峄阴本,徐铉前此又百年。
许说秦碑徐所挍,攸旁系传同丹铅。
苍颉七章即秦篆,岂以小异徒骋妍。
从水省或水不省,尔时必有系旨诠。
增损既准秦法律,形声傥与周官权。
奇条漫说吏师授,虐燄安得解诂传。
不然徐郑肯摹失,玉篇隶楷仍相沿(《玉篇》亦载「汥」字。)
我由夏董溯徐许,杜诗窦赋非拘牵(土人重刻又见窦暨赋注。)
羊车石径迹芜绝,鹅鼻石屋空荒烟。
窃尝八度瞻紫翠,世传七木谁差肩
海东金君惠缄致,墨晕玉箸中锋圆。
置诸峄阴堂本上,已𡑅甲秀匡庐编
⑴ 「孤嶂秦碑在」,杜早年句,未考是重刻。
⑵ 杨东里、都南濠皆言世有七摹本,今吾斋有其三。
⑶ 适为叶生校定《庐山甲秀堂秦篆谱》。
瑶台青琐艳婵娟,岂识忠肝向日边。
妩媚正从坚重出,何曾飞鸟受人怜(文清引窦暨评褚中令书语,余谓非知褚公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