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东汉
曹魏
- 刘劭
- 信应龙之道扬,将天飞于泰清。 龙瑞赋
- 曹植
-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洛神赋
晋初
- 成公绥
- 四气协而人神穆兮,五教泰而道化通。 琴赋
- 悯行旅之靡休,树双柳于道隅。 柳赋
西晋
- 张华
- 垂重阴于道周,临大路之通衢。 朽社赋
- 夏侯湛
- 昔先王兴道立教,崇冲让以致贤,不留志于华好。 雀钗赋
- 潘岳
- 嘉熠耀之精将,与众类乎超殊,东山感而增叹,行士慨而怀忧,翔太阴之元昧,抱夜光以清游,颎若飞焱之霄逝,彗似移星之云流,动集阳晖,灼如隋珠,熠熠荧荧,若丹英之照葩,飘飘颎颎,若流金之在沙,载飞载止,光色孔嘉,无声无臭,明影畅遐,饮湛露于旷野,庇一叶之垂柯,无干欲于万物,岂顾恤于网罗,至夫重阴之夕,风雨晦螟,万物眩惑,翩翩独征,奇姿燎朗,在阴益荣,犹贤哲之处时,时昏昧而道明,若兰香之在幽,越群臭而弭馨,随阴阳之飘繇,非饮食之是营,问螽斯之无忌,希夷惠之清贞,羡微虫之琦玮,援彩笔以为铭。 萤火赋
- 左思
- 虽自以为道,洪化以为隆。 魏都赋
- 枣据
- 包涵通于道德,普纳比乎乾坤。 船赋
西凉
- 李皓
- 乾扉奄寂以重闭,天池绝津而无舟,悼贞信之道薄,谢惭德于圜流。 述志赋
南朝宋
- 谢灵运
- 丁战国之权争,方恬心于道肆。 撰征赋
- 欣见素以抱朴,果甘露于道场。 山居赋
- 承未散之全朴,救巳颓于道术。 山居赋
- 谢庄
- 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月赋
南梁
- 沈约
- 栖余志于净国,归余心于道场。 郊居赋
- 江淹
- 愿一见兮道我意,千里远兮长路难。 莲花赋
- 任昉
- 缅风流与道素,袭衮衣与绣裳。 答陆倕感知己赋
- 萧衍
- 顾长沙之临湘,有古初之道始。 孝思赋
南齐
北魏
- 李颙
- 大乘者,盖如来之道场也,故缘觉声闻,谓之小乘,言法驾之通驰,如舟车之致远也。 大乘赋
东魏
西梁
- 萧察
- 亦有孤潭道士,焦里夫人,独居味道,寂绝朋宾,餐霞永日,静坐千春,衢无行迹,路产荆榛。 游七山寺赋
北周
- 释慧命
- 真俗异而体同,凡圣分而道合,承师友之遗训,藉经论之垂芳。 详玄赋
陈朝
南北朝末隋初
- 释真观
- 尔乃过违道理,殊乖法度。 愁赋
- 至如道安道昱,慧远慧持,赤须法主,青眼律师,宏经辨论,讲易谈诗,开神悦耳,析滞祛疑,并皆扬名后代,擅步当时。 梦赋
唐
初唐
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