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蛰
字在诗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第 11 字
诗句按体裁分类:
五绝
七绝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词
四言
古体
乐府
偈
曲
辞赋
赞
其他
联
共85,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唐
卢象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竹里馆
顾非熊
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
酬均州郑使君见送归茅山
晚唐
曹松
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
题甘露寺
南唐
李中
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
腊中作
五代至宋初
徐铉
缕䌽成飞燕,迎和启蛰时。
赋得䌽燕
北宋
王禹偁
拂榻惊巢燕,陈书起蛰蛾。
官成武主簿作五首 其三
丁谓
高山多蛰兽,尔族载声诗。
熊
胡宿
远浪浮赪鲤,惊雷起蛰龙。
早春
刘敞
江雨黄梅实,湖云起蛰龙。
久雨二首 其一
郑獬
气象必冲斗,风雷犹蛰泥。
留别汪正夫
韦骧
隐隐苍山壁,蜿蜒此蛰身。
石龙
宋
孙觌
小语千岩应,长歌百蛰惊。
蒙亭二首 其一
澒洞千沤发,喧豗百蛰开。
草堂路遇大风二首 其一
李正民
乍暖先催柳,馀寒尚蛰莺。
早春次韵 其三
陈棣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天。
春日杂兴五首 其五
赵清源
卓锡随飞鹤,谈玄起蛰龙。
天台石梁
北宋末
周紫芝
霜旱忧千里,灵湫卧蛰龙。
秋旱既久巳而大雨
三冬开蛰户,十月见梅花。
冬至前七日极暖
南宋
陆游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游前山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市饮
范成大
甲子霖涔雨,东南湿蛰风。
食罢书字
李洪
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蛰龙。
沈氏小玲珑二首 其一
陈傅良
牛羊来蛰蛰,丘墓去累累。
挽族叔父 其二
曾丰
呵剑驱游蜃,鞭雷起蛰龙。
再自隆兴还游至德观
草木归根稳,昆虫入蛰深。
赴广东漕属有感
刘克庄
九泉谋蛰处,十月有霜来。
萤蚁
方岳
雷声春蛰怒,山意暮寒多。
道中连雨 其三
陈允平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山房
释文珦
丛薄啼新鸟,深泉动蛰鳞。
节物
宋末元初
方回
轰雷春蛰动,贯月夜珠明。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 其九
陆文圭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骤雨
元初
郝经
龙蛇开蛰窟,桃李动春台。
二月二十三日犹在仪真馆二首 其一
张之翰
今日惊蛰日,无人敢料天。
二月初二雪未止
元
张翥
晚火炊鲜滑,春雷发蛰深。
啖笋
明
管讷
夜雨烧灯后,春雷起蛰前。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十三 府河
徐居正
时律今除夕,吾生似蛰蛇。
除夕。用东坡韵寄成和仲 其一
李承召
愿借法雷振,迷心启蛰封。
一庵八咏 其八 闻钟深省
林光
百虫惊蛰近,谁为激江涛。
观烧
王九思
节分惊蛰后,雷乃发声时。
雪
李梦阳
春色闰冬后,元宵惊蛰边。
戊寅元夕
仄忧群蛰动,急恐万山摧。
庐山冬至闻雷
陆深
高阁消残雪,重渊动蛰雷。
春早
远暝含残雪,新阳动蛰雷。
再集五贤堂次至日登山韵奉荅嵩野
许相卿
缟屿归禽讶,玄机厚蛰知。
云涛庄雪夜
严嵩
衡岳无来雁,江漂有蛰龙。
思友人
孙承恩
万里看雕鹗,三冬困蛰龙。
过东禅寺友人书斋小酌二首 其一
万里看鸿鹄,三冬困蛰龙。
邸中思家四首 其三
郑善夫
霄汉惭栖棘,泥沙想蛰龙。
人日得诸友书六首 其五
李滉
鸟雀仍迷树,龙蛇更蛰身。
喜士敬雪中来访。因次其近寄五言律诗韵
明初
郑总
暴雹死飞鸟,狂雷惊蛰虫。
丙寅十二月二十日书事
共85,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